Ⅰ 我家的土地纠纷问题,镇政府的司法所拖延4、5年还在走流程,就是不解决该怎么办
司法所没有裁决的权力,但它可以出面调解。
一、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权限
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县级以上国土局负责调查和处理,需要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处理。
二、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局调查处理。
对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镇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三、下列案件不作为争议案件受理:
(1)土地侵权案件
(2)行政区域边界争议案件
(3)土地违法案件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
三、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程序
1、申请
当事人直接向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局或镇国土所提出书面申请;
2、审查
国土局、国土所审查,认为不应当受理的,7日内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县国土局,县、镇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或政府授权,由县国土局作出)。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3、受理
4、确定案件承办人
5、调查取证
双方当事人对各自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负有举证责任。
6、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应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由承办人署名并加盖县国土局印章后生效。县国土局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
7、提出处理意见,草拟处理决定书,报批。 调解未达成协议的,镇国土所或县国土局提出处理意见,起草处理决定书,将案卷上报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由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8、送达处理决定书。
Ⅱ 土地纠纷解决的方法有哪些,应该怎么做
一般分为四种解决方法的:
和解(协商)
和解是依纠纷主体自身的力量,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通常无须第三方的介入,无须严格遵守实体法规范和程序规范,和解协议也没有强制力,这是一种最为平和的纠纷解决方式。
调解(非诉讼调解或民间调解)
调解,即纠纷主体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其协调、说服并帮助双方进行协商交流,以达成解决纠纷的合意。这是一种运用比较广泛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属于这类调解的主要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乡(镇)政府的调解。《土地管理法》第57条规定,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可由双方协商解决、申请村委会或乡(镇)政府进行调解,也可到法院起诉。其中村委会或乡(镇)政府的调解即属这类调解。
行政裁决及复议
行政裁决,即行政机关依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相关的争议进行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即上级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不服下级行政行为的审查及决定行为。《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3款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规定: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诉讼
诉讼是解决土地纠纷的法律机制中最正式、最权威、最规范的一种方式。因土地纠纷引起的诉讼通常是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例如,政府为公共利益征地、土地确权或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后当事人不服起诉的,应为行政诉讼;而在平等主体间发生的土地争议引起的诉讼则为民事诉讼。相对于行政裁决与复议,诉讼更加客观、中立和公正,也应当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Ⅲ 农村土地纠纷怎样处理
坐标广东,农村土地纠纷是这样子处理的:一.土地纠纷投诉情况:
广东的农村,基层是村民自治委员会,即平时我们所说的“村委会”。而老一辈的村民和村干部,则会称之为 “大队”。 “村委会”(大队)对应的管理者,则被称之为村干部、“大队干部”。
平时广东农村土地的纠纷,一般会投诉到这几个地方:
1.农民将农村土地纠纷,直接投诉到负责该片区的村委会干部,即村干部;
2.农民将农村土地纠纷,直接投诉到当地行政村的书记(一般兼主任),即支部书记;
3.农民直接到村委会,将农村土地纠纷投诉给村委会;
4.农民到当地的镇政府(广东的乡政府极少),投诉农村土地纠纷。一般直接到镇政府投诉土地纠纷的情况极少,除非是对当地村委会已经不再信任。
5.农民直接报警,投诉农村土地纠纷。这种情况也是极少,除非是打架了。
6.农民打打市长热线,直接进行土地纠纷投诉。这种情况也是极少,除非是屡次投诉到村委会而得不到妥协解决。
结尾语:
“农村土地纠纷怎样处理?”虽然写得很长、很复杂,但是现在的广东农村土地纠纷本来就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处理、越来越处理不了了!关于“农村土地纠纷怎样处理?”你们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
Ⅳ 镇人民政府处理不了的土地纠纷怎样移交,纠纷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调解,且双方都没土地证。。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实际工作方式有问题,土地权属尊重历史,工作先从村民小组开始,然后到村委会,再到乡镇,要的是行政部门出具的盖有公章的符合历史实际使用人的证明,这样乡镇就可以正确处理了,即使到法院去前面的工作必不可少。靠人证可信度就差了,你找你的人作证,我也找我的人作证,特别在农村,还有宗族帮派影响。一个原则是尊重历史,当然有协商的余地或通过补偿的方式也是达成谅解处理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此问题还有一个特例:该块土地查看历史属性,当事2家都不沾边,而是其他第3人的或直接是村民小组集体未分配下去的失边地,那么本着公平的原则,可由村里组织对该地块进行招标形式对外出租,谁的标的出得高由谁租用,对村里也是一个经济收入支持,也可解决这一问题。是这个情况的话,村里如不愿意得罪人,有难度。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仅供参考。
Ⅳ 对镇政府的土地纠纷裁定处理不服,但又没有钺去法院起诉怎么办
那不是裁定,只不过是镇政府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给出的一个依法版处理的结果,但是仅权供参考,如果镇政府人员发现存在违法行为,就要上报县政府国土局。国土局是执行土地法以及其他政策的法定机关,能够做出处理处罚决定。一块土地政府依法只能给一个家庭,其他家庭轻了是故意捣乱,派出所可以解决处理,重了形成侵占事实就是违法占地,国土局可以联合公安机关共同处理处罚
Ⅵ 申请土地纠纷镇政府不怎么办处理
说争议比较合适,争议仅仅停留在当事人说话阶段,纠纷会涉及实际行动,那样有一方肯定是违法占地,群众再说土地纠纷就是隐瞒事实,掩盖违法行为了。镇政府没有能力处理
Ⅶ 乡镇房屋建设土地纠纷一般怎么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如属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区、县级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
当事人对有关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Ⅷ 农村土地纠纷镇政府不处理怎么办,如果走法律程序该怎么走,须要什么材料。
你好:土地纠纷分为侵权纠纷、确权纠纷。侵权纠纷应当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确认权属纠纷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Ⅸ 镇政府是怎么处理土地纠纷的
他们只能告知当事人什么样的结果是合法的,并且奉劝当事人最好按照这个结果处理。当然是纠纷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是某一方涉及违法占地
Ⅹ 乡镇政府对土地纠纷的确权范围
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回府处理。 答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