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申诉投诉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及时、准确、公正地处理认证认可申诉、投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的职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认为认证认可工作机构、人员或者获证组织的行为属于违法违规的,均有权依据本办法向认监委提出申诉、投诉。
第三条 处理申诉、投诉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原则;
(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三)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
(四)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五)高效与经济原则。
第四条 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以下简称法律部)负责统一受理认证认可申诉、投诉,并组织查处重大认证认可违法行为。
第五条 对属于认证认可一般违规行为的申诉、投诉,由法律部移交有关业务监管部门处理;对属于认证认可重大违规或者违法行为的申诉、投诉,由法律部组织有关业务监管部门成立案件处理工作小组审查处理。
第二章 申诉的处理程序
第六条 当事人对有关认证认可工作机构的决定有异议的,应当向作出决定的机构提出申诉,对处理结果仍存有异议的,可以向认监委提出申诉。
当事人认为认证认可工作机构的行为严重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的,也可以直接向认监委提出申诉。
第七条 当事人向认监委提起申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诉方;
(二)有具体的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属于认证认可工作范畴。
第八条 当事人申诉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式两份,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写明:姓名、住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二)被申诉人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三)申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
第九条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的,应当向认监委提交授权委托书。
第十条 认监委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以下处理:
(一)申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予以受理;
(二)申诉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诉人,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一条 下列申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一)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二)当事人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
(三)不属于认证认可工作范畴的。
第十二条 认监委受理当事人申诉后,承办人应当填写申诉案件立案登记表,同时附上有关材料。
第十三条 认监委受理申诉案件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申诉书副本发送被申诉人,被申诉人收到申诉书副本后,应当在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第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申诉提供证据。认监委认为有必要收集证据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自行收集或者召集有关当事人进行调查,有关当事人应当配合。
第十五条 认监委可以委托有关认证、认可机构协助调查、取证,受委托的认证、认可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六条 认监委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或者检测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法定鉴定或者检测机构鉴定、检测,也可以由认监委指定并经当事人同意的法定鉴定或者检测机构鉴定、检测。鉴定或者检测费用由申诉人或者被申诉人预付,处理终结时,该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十七条 当事人提出的申诉案件属于可以协商和解或者调解的,应当制作调解书。
第十八条 调解书应当写明申诉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承办人签名,加盖认监委印章送达当事人。
第十九条 认监委在受理当事人申诉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处理期限的,应当报认监委主管领导批准。 第二十条 对被申诉人的违规行为,认监委可以作出通报批评、暂停相关资格等处理决定。
对一般的违规行为,由承办业务监管部门提出处理决定的建议,交法律部会签后,报认监委主管领导审核签发。
对重大的违规行为,由案件处理工作小组提出处理决定的建议,报认监委主管领导审核签发。
第二十一条 对被申诉人的违法行为,由认监委移送地方质检行政部门进行处理。地方质检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查处情况报认监委
第三章 投诉的处理程序
第二十二条 向认监委提出投诉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 有明确的被投诉方;
(二) 有具体的投诉事实;
(三) 与投诉人的联系方式。
第二十三条 认监委法律部接到投诉后,应当进行初步核实。下列投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一)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二)投诉的事实不确凿、不充分或者与事实不符的;
(三)不属于认证认可工作范畴的。
第二十四条 投诉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填写投诉案件立案登记表,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受理案件。
第二十五条 认监委可以将收到的投诉案件委托认可机构或者地方质检行政部门进行处理。接受委托的机构或者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理结果报认监委法律部。
第二十六条 处理投诉案件,认监委认为有必要收集证据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自行收集证据或者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有关方面应当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证据。
第二十七条 认监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八条 对被投诉人的违规行为,认监委可以作出通报批评、暂停相关资格等处理决定。
对一般的违规行为,由承办业务监管部门提出处理决定的建议,交法律部会签后,报认监委主管领导审核签发。 对重大的违规行为,由案件处理工作小组提出处理决定的建议,报认监委主管领导审核签发。.
第二十九条 对被投诉人的违法行为,由认监委移送地方质检行政部门进行处理。地方质检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查处情况报认监委。
第三十条 对投诉案件作出处理后,有明确的投诉人的,承办人应当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
第四章 申诉、投诉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法律部应当定期检查申诉、投诉案件的处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十二条 认监委应当建立和健全申诉、投诉档案管理制度。申诉、投诉案件结案后7日内,承办人应当将申诉、投诉档案移交法律部。
档案的保管期,可以根据申诉、投诉的重要性和保留价值确定。
第三十三条 认监委应当建立申诉、投诉处理信息统计制度。
第三十四条 负责处理申诉、投诉案件的工作人员,与申诉、投诉事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五条 负责处理申诉、投诉的工作人员对涉及到任何与申诉、投诉案件有关的非公开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第五章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申诉,是指当事人直接受到有关认证认可工作机构作出决定的影响时提出的异议。
本办法所称投诉,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认为有关认证认可工作机构、人员或获证组织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举报。
本办法所称认证认可工作机构,是指从事认证认可工作的认可/注册机构、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检测、检验机构等。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认监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B. 如何加强投诉处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做好越级投诉和热点投诉管控
东北师范大学
师范类重点推荐院校
专科
心理学、行内政管理、小学教育容、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教育管理、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工商管理、会计学
本科
法学、会计学、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行政管理
C. 产品质量不好,企业不管应该找哪里管理投诉
你好这位朋友!\r\n你应该是从事质量管理方面的,和你一样我们都深有同感!\r\n当公司产品质量遇到客户投诉的时候,这时候领导们和老板一般都比较重视和紧张,于是就要求下面做这些改进,那些改进,开质量改进会议,做质量宣传,考核等等,但是,一阵风过后,领导们的思想又开始麻痹,又开始重视他们的生产,重视他们的产量和成本了。\r\n事实上质量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矛盾的,质量管理在平衡这个矛盾的时候往往会侧重于质量,但老板大多数是侧重于成本,所以你们公司质量下滑的原因我想就在于此。\r\n因此,我认为不管你做得多好的宣传,再好的看板,无论你做了再多的培训和教育,这些都抵不上老板的一句话!一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定位就在于你们老板的一句话,只有他才能真正影响到你们公司的产品质量的好坏,而你们管理部门只是做日常的一些细节工作,质量的大方向根本不是靠一幅漫画就能解决的。\r\n当然,如果你老板是一个非常支持质量发展的人,而且在每次会议上都明确地指明质量的重要性(注意这是真正的表达对质量的关注,而不是表面说说),但是产品质量还是一直得不到改进的话,这就说明你们的管理方面或者体系方面有些不正确,那么你就要认真思考问题的原因所在,召集生产和技术部门成立一个质量改进小组,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同时最好让你们的领导和老板参与你们的会议,有了他们的支持,你的工作就好做了,我相信改进一定会有效果。\r\n希望这些思路可以帮到你!
D. 质量管理体系上的申诉和投诉怎么解释
在国家认可制度中,要求与认证及认可活动相关的机构都要建立一套用于处理申诉与投诉的程序和规则,以确保客观、公正地处理好各类投诉与申诉事件,维护认可制度的权威性。
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认可领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申诉与投诉类型,本节分别概述了各层机构在处理申诉与投诉事件中的责任。
一、对认可的申诉与投诉
对认可的申诉与投诉主要有两种情况,环认委将分别按程序及规则予以处理。
1.对认可机构的认可评审过程或评审人员的工作不满
申/投诉方可向环认委提出申诉或投诉,环认委将严格按“申诉与投诉处理规则”进行认真调查与处理。如申/投诉方不服,可向指导委反映或提出投诉。
2.对认可结果不满,即对某些认证机构的认证活动不满
投诉方可向环认委提出书面投诉,环认委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环认委将视情形按认可准则对当事机构进行处罚,同时检查自身在认可评审中的责任,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以防止再发生。
二、对审核员及课程注册工作的申诉与投诉
1.对环注委工作人员或审核员、培训课程注册工作的不满
可向环注委提出投诉或申诉,环注委将按照有关准则进行调查并作出处理决定。如果申诉或投诉方对处理结果不满,可向指导委反映或提出投诉。
2.对注册结果不满
如对某些审核员的能力或行为不满,或对课程培训质量不满等
可向环注委提出书面投诉,环注委将按规则进行调查,如反映情况属实,环注委将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或机构给予处罚,对于环注委的工作责任,环注委将进行客观公正地处理。
三、对认证的申诉与投诉
1.对认证机构的审核认证工作的不满
可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诉,也可向环认委投诉。认证机构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申、投诉处理制度,这一制度也是认可评审和监督评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接到的申诉材料,认证机构应按制度规定进行认真地调查与处理。必要时,需向环认委上报处理的结果。
2.对于认证结果的不满
对与获证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环境问题或环境行为的投诉,认证机构应认真对待这类投诉,如经调查确与获证方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运行状况有关,应按规定对获证组织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检查本机构在审核认证活动中的责任,作出客观结论及公正处理。如经调查确与获证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无关,则应向投诉者说明处理情况及结果。
E. 如何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投诉
首先公司应该建立有如何处理顾客投诉的文件,并规定主管部门
应该包括的事项:
1.主管部门或者联络窗口确认是否属于本公司的问题,必要时可以到顾客处进行确认,也可以要求顾客提供相关信息,包括照片等
2.1 不属于本公司的问题,主管部门或者联络窗口需要向顾客解析
2.2 属于本公司的问题,主管部门立即召集相关部门会议讨论:
a 临时措施--对于有问题的产品或服务如何处置:赔偿、召回、维修、换货等
b 安排进行原因分析:谁、何时、做什么、怎么做等
* 应规定2.1和2.2的完成时间限制,一般不超过48小时
3. 执行会议决定的事项,主管部门管理进度并汇总管理
4.原因确定后,主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会议讨论:
a 如果是单品或者偶然事件,如何处理
b 如果分析结果表明以前的产品或服务也有该问题,需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确定是否通知其他顾客、进行返修、增加维修备件、全部召回等
c 改善效果跟踪管理
* 需要明确每个事项的责任人员以及完成时间
5.主管部门对于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跟踪管理,出具事故处理报告,必要时反馈给顾客
6.其他关联事项:
a 回访确定顾客对于售后服务的满意度,不满时需要执行改善计划
b 该问题是否需要反馈到新产品设计或者以后的生产中,如果需要,跟踪管理效果
c 做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计划与报告时应该对该事项进行确认
F. 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投诉是怎样界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投诉包括有效投诉和无效投诉。单位接收顾客投专诉后,首先要倾听顾客的声属音,了解顾客对产品或者服务的不足、缺陷等意见、建议,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顾客投诉是否有效,也就是顾客投诉是有效投诉或者无效投诉的结论。如果是有效投诉,就要和顾客商量赔偿;否则,则要耐心做好顾客的解释工作,争取顾客的理解、配合和认同。
希望可以帮到你!
G.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客户投诉与报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上不来,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高层领导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个是关键,如果企业高层对质量意识抱着无所谓或者不实地调研,质量管理水平很难有提高。第二,人员素质跟不上,对质量控制系统不能很好的领会,实际操作能力偏弱都会导致管理水平上不去。第三,管理方法不当,没有成体系的质量管理规范,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成天忙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能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