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醉酒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吗
现实问题
成某平时喜欢喝酒,一喝多了就喜欢借酒装疯。一次成某又喝了不少,借着酒劲强拉饭店的女服务员戴某陪酒,遭到戴某的拒绝,成某觉得颜面无光,随手拿起一个盘子就向戴某砸去,戴某当场被砸的头破血流,被其他服务员送到医院救治,休养了两个星期才出院。出院后,戴某向成某提出索赔,要求成某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但成某认为自己当时喝醉了,损失的发生不是自己故意造成的,不同意全额赔偿。那么,法律对此有什么相关规定吗?
律师解答
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法律关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丧失意识后侵权责任的规定。
在这则案例中,成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明知过量饮酒会造成行为失去控制,却仍然喝酒,主观上具有较大过错,应对其酒后伤人的行为承担完全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三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贰』 醉酒之后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不要承担侵权责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叁』 喝酒后无意伤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从上述两个法律规定可以看出,醉酒的人伤人的,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要进行民事赔偿。
『肆』 醉酒打人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醉酒打人情节较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4)醉酒人的侵权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男子酒后闹事打人扬言"炸公安局"被拘10日
重庆大足的陈某和朋友曾某因多年不见,聚餐时喝了不少酒。两人酒后引发矛盾,其中陈某更是出手打人,面对民警调查还扬言要炸公安局。最终陈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2月3日晚21时许,大足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大足区万古镇一洗脚店有两名醉酒男子酒后闹事,将老板及老板的儿子打伤。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到达现场见到双方人员仍在争执不休。
民警现场了解到,陈某和朋友曾某均长年在外务工,已经很久不见,晚饭时两人都喝了不少白酒。21时许,已经醉酒的两人相约到万古某洗脚店洗脚。
一段时间后,陈某感到醉酒不想再走,便询问员工洗脚店里能否留宿。员工告知陈某洗脚店里不能留宿后,陈某表示不愿意继续洗脚,同时也不会支付洗脚的费用。
洗脚店老板告诉陈某,药剂已经兑好了,就必须支付药剂这部分费用。双方为此发生争吵,陈某将其手机放在服务台时,由于自己不小心,造成手机跌落,屏幕摔坏,陈某以此为由反而要求店方赔偿。见老板不承认赔偿,陈某恼羞成怒竟打向了老板及老板的儿子。
了解情况后,民警调取了现场视频监控,并将两名醉酒男子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我要让你们保证我出去,出不去的话,老子把你们公安局都炸了!”陈某不服民警将其带到派出所,一会辱骂民警,一会儿辱骂洗脚店老板,甚至扬言做出过激行为。
4日凌晨,陈某和曾某慢慢酒醒,称对醉酒后发生的事都记不太清,但面对视频监控的铁证,陈某最终承认其殴打他人的行为,对扬言炸公安局的行为也表示了歉意。目前,陈某因殴打他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醒,聚餐喝酒应当适量,切勿贪杯醉酒,以免酒后失控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对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能触犯刑法。
『伍』 请介绍有关劝酒人对醉酒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法规
您好,
一般情况下,聚会喝酒出事,要由聚会的组织者和积极劝酒者承担责任。
首先,组织者在聚会中起着主持、安排作用,喝什么酒、怎么喝、怎么过来参加聚会、聚会后怎么回家,一般都要由组织者事先安排好,做好提醒工作。而酒席上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一般也是组织者最了解。因此,引导大家理性饮酒,照顾每一个人的健康、安全,是组织者应尽的义务。
其次,聚会中积极劝酒者也应当承担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这些人是活跃的“灌酒者”,别人不能喝、不愿意喝,仍采取各种手段,迫使他们碍于情面喝酒,从而导致醉酒。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若出现饮酒者饮酒过量导致伤亡,劝酒者也难逃法律责任。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家都没有劝酒,但饮酒者自己饮酒过量,就是大家俗称的贪杯。如果组织者和参加聚会的人未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导致贪杯的人喝酒出事,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果参加聚会的人发现醉酒者要在酒后实施不法行为而未加劝阻,相关人员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陆』 请人喝酒造成损害后果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请人喝酒造成损害后果的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民事权益包括指生命权、健康权等。
饮酒过程中,每个饮酒者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有最高的注意义务,但共同饮酒人之间存在互相提醒、劝告少饮酒并且阻止已过量饮酒的人停止饮酒的注意义务。
所以因饮酒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即造成饮酒人生命健康权遭受损害,共同饮酒人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6)醉酒人的侵权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法律赔偿标准。
第十六条 【人身损害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十七条 【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第十八条 【被侵权人死亡或者合并、分立时请求权人的确定】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单位,该单位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单位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侵权人已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第十九条 【财产损失计算】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第二十条 【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
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第二十一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柒』 醉酒死亡同桌人承担责任的法律条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八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单位,该单位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单位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侵权人已支付用的除外。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八条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