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国内最大的一起医疗纠纷赔多少
北京永安堂超量使用中药半夏导致患者尿毒症应承担全部的责任,法院要求被告一次性支付给患者二十年的后续医疗费和营养费共计477万元。
2011年10月25日,患者张喜因胸闷气短浑身乏力,前往北京至被告永安堂医药公司王府井中医诊所治疗,医师张炜诊断为“肝血虚、胸痹、心肾不交”,以豁痰降浊、化痰开痹、潜降安神、养血润下立法,开具了7日的处方,处方中含有半夏40克。
张喜服药7日后,前往永安堂第二次就医,提出前方药效不明显,张炜医师诊断为“气虚气滞、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只为其开具了3日处方,并特地在病例中记载:“如效不显及时去医院就医”。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民事判决书上显示,原告张喜自诉服用后症状加重后停药。
2011年11月15日,原告张喜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在全血细胞分析、肾功能、心脏3项检查结果中显示,患者肌酐严重超标、血红蛋白严重低下。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最终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张喜认为,永安堂在明知药方中有的中药具有毒性的情况下未对患者进行充分告知说明,而且在未进行肾脏功能检测的前提下,超剂量用药,这一系列过错行为直接导致患者肾损伤,造成尿毒症的不良后果。随后,张喜将永安堂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费共计约650万元。
一审法院委托北京博大司法鉴定所就被告对原告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医疗过错与原告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参与度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医方注意义务存在不到位之处,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其中,“半夏”为含毒性中药,且用量40克,其用量超出规定范围,其所用药物直接造成肾损害的情况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和相关资料依据欠充分,不能确定。但加重肾损害负担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应考虑存在一定缺陷。关于医方医疗行为与张喜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参与度,被鉴定人张喜目前诊断为“慢性肾病,尿毒症期(肾衰)”。
一审法院以此认定被告对于原告的尿毒症后果承担全责,判决被告永安堂赔偿原告张喜医疗费、误工费、二十年伤残赔偿金及后续治疗费三百万、营养费七十三万等共计约477万元,被告永安堂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❷ 医疗纠纷
现在的医院一般都有法律顾问的,因为2007年卫生部就下达了一个通知,要求所有公立医院都必须有新闻发言人及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大多数都是外聘律师担任,所以医疗纠纷医院一方应该由法律顾问负责解决。
如果你就是律师,初出道帮助医院打医疗官司,对于你来说难度可能有点大,因为医疗纠纷知识面是要求比较广的,而且专业技术含量比较高,如果你是新出道的,建议你找你们所的专业律师合作,你自己搞砸了不好。
医疗纠纷一般从几个方面入手解决:1、医院要求的目的,是不赔钱,还是不扩大不良影响。如果是想不赔钱,可以一直到折腾到二审,可以拖个接近2年,如果是不扩大不良影响,就要求尽量协商解决,和解结案。2、看是否是医疗事故,如果被认定为医疗事故,而医院方觉得不是,则可以就该案件申请再次的医疗事故认定,在申请前必须找到一些更有利的证据资料,包括医学方面的论著,专家的意见,作为补充,有利于认定为非医疗事故。如果不是医疗事故,就看医院的目的,可以考虑人道资助,以消除影响,也可以考虑一分不赔,节省开支。3、在诉讼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舆论敏感度,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不知道的一定不要乱说,每说一句话一定要考虑可能的后果,否则即使胜诉也失去了声誉。4、证据方面,因为医疗纠纷医院负主要的举证责任,所以一定要对证据进行认真的梳理,如果到了诉讼阶段,对于庞杂并且大量的证据,必须归类,做好目录,获得法官的好感,否则因为法官厌烦而导致看漏了关键证据,将会导致不利后果。5、与病患的沟通也相当重要,在没有结果前,与病患不能太远不能太近,没有结果前绝对不能认错,否则道义上你就输了一成,一定要体现出医院方负责任,尊重法律,尊重事实的态度,实在不会说,就要说待法院判决后我们会尊重法院判决,负责任的履行。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只有当你提供相应材料后才能教你了。最后再提醒一下,如果你是新手,这个案子千万不要独自处理,否则弊大于利
❸ 遇到医疗纠纷怎么办
1、和解所谓和解是没有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版权利和实权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❹ 医疗纠纷责任
两名医生都有责任。第一名医生不该将中药制剂和西药制剂在一起配伍,由于配伍不当给患者造成过敏,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医疗费用。第二名医生在注射药物后出现过敏应该停用已经用过的药物,并应查找过敏原,而医生反而继续使用有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从而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医疗费用。
他们两个都应承担责任,给患者一定的赔偿。第一次住院的费用由第一名医生承担,第二次住院的费用应由第二名医生承担。他们两个同时应该承担患者的精神损失费、交通费、误工费、陪床费等11项费用,具体的算法要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❺ 做为一名医务人员遇到医疗纠纷该咋办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版务职权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
❻ 关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可见,这个是一个医疗纠纷,不是医疗事故。
病人去医院看病门诊挂号没有付钱,然后医生门诊给看了,医生给出了门诊治疗方案,没有在医院开药,病人患者按照这个方案进行行为药物治疗,造成患者伤害,医院一般不承担医疗事故责任。如果认为医院具有赔偿责任,可以向法院起诉。胜诉难度很大。
❼ 医疗纠纷报警有用吗
有用的,可以报警协商处理。
发生医疗纠纷患者该怎样处理:
一、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另外还有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等。
下面简要评述各种解决途径的优缺点
1.诉讼。
严格的诉讼程序、最高的权威裁判和国家强制力的保证等因素使得诉讼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始终占据着核心的地位。
然而诉讼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医疗纠纷的专业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医疗纠纷诉讼的拖延和高成本;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是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由于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行政级别对鉴定结论的效力有较大影响,致使重复鉴定,费时费钱;诉讼中原被告双方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敌视,严重破坏医患关系。
2.行政裁决。
即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在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之前,由于医疗纠纷的民事性质定性在法律上未予明确,绝大部分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都是采用的行政裁决。通过行政裁决解决医疗纠纷的优点主要是:其一,快速方便。作为行业主管机关,卫生行政部门所具有的专业认知能力是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所不具有的;其二,节约费用。卫生行政部门解决医疗纠纷是职权行为,费用较低;其三,效力较强。行政裁决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 其四,对行政裁决的不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再次进行解决。
但是,在我国,通过行政裁决解决医疗纠纷仍面临很大的障碍,主要是社会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解决医疗纠纷的公正性缺乏信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疗卫生行政机构既是医疗管理机构,又是医疗的开办机构;就象足球比赛,一个人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我们还能相信这场比赛的公正吗?在部门保护主义以及行业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公众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裁决的公正性仍然引发较多的质疑;再有,医疗行政机构的行政裁决主要立足于医疗损害的具体事实,而对纠纷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医患双方利益等缺乏综合评估,这也是其缺陷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尤其是公正性问题无法妥善解决,所以,目前选择行政裁决作为解决纠纷的路径的案例日趋减少。
3.和解。
即是协商。和解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解决方式,医患双方都应优先考虑。
和解的实现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之上,就是纠纷主体对相关事实和权益的处置规则的认识趋同。也正是由于现实中国这一基础未能很好形成,导致和解的成功率较低。私权观念、交易常识、平等意识、自我需求等等观念的匮乏,导致医方对自身权利义务理解不清,患方没有形成理性的就医观念,结果是当事人不选择和解,或者说就是没有适用和解的基础。
4.仲裁。
由于仲裁员的选任的特殊性,即可以有法律专家又可以有医疗专家共同组成仲裁庭处理纠纷,两个专业的结合使纠纷解决更具效率。目前我国鲜见医疗纠纷仲裁的案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条之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 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医疗纠纷不属于不可仲裁的事项,医疗纠纷的性质是违约与侵权的竞合责任,应该属于其受案范围。并且仲裁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只需要在其中加入部分医学专家、法医学专家即可。
以上论及的有关诉讼和非诉讼的一些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目的在于指出,并不是只有诉讼一种方式才能解决医疗纠纷。当然每种方式都各有利弊,具体的医疗纠纷根据具体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关键是国家应该进一步健全各种体制,使每一种路径都有较为完备的机制,使当事人的选择权能落到实处。
❽ 医疗纠纷怎么解决、、、
需要通过医疗事故鉴定,分清医院的责任大小,可以通过医疗协调解决,也可以通过法院起诉。
❾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等纠纷。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要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纠纷是民事概念范围较大,而医疗事故只是医疗纠纷中的一部分,也有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