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发生医疗纠纷时应履行的程序是怎样的
首先,及时复印封存病历。发生纠纷后第一时间复印客观病历、封存主观病历,保证病历完整、真实。
客观病历包括①门诊病历;②住院志;③体温单;④医嘱单;⑤化验单(检验报告);⑥医学影像检查资料;⑦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⑧手术及麻醉记录单;⑨病理资料;⑩护理记录;主观病历主要包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关于申请人:除本人可以申请外,还可以委托他人、亲属。委托他人需授权委托书、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患者亲属除了携带死亡医学证明和身份证明外,更重要的是户籍证明,如果是患者死亡,其亲属委托他人复印和封存病历,除上述证明外,还应当持患者亲属身份证复印件及其授权委托书。
其次,进行医疗评估。建议在启动诉讼程序之前完成:
1. 通过评估可以将院方的过失和错误行为、因果关系清晰地呈现在患者眼前,让患者心中有数。
2. 通过评估出的责任比例、过错程度计算出赔偿金额,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维权方式。(双方协商、行政调解、诉讼)
3. 在司法鉴定听证会环节,专家辅助人凭借评估报告帮助患者与司法鉴定人员进行质证(因为大多数患者对司法鉴定听证会的结论不认可)。
最后,如果决定启动诉讼程序,一定要聘请医疗律师,一般律师很难在一审开庭时的病历质证和司法鉴定听证会上的质证做到十分专业。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欢迎随时咨询。
B. 医疗纠纷起诉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回身体健康受答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据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的,为死亡后一年内应当提出鉴定申请;如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亦没有实质意义。
C. 死亡病历讨论记录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应当在患者死亡抄后24小时内完成袭。
D. 医疗纠纷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就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严格依据客观情况如实记载患者的实际情况,补正病历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存病历时安全妥当,对待病历严格负责。
E. 医疗纠纷诉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是良好解决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尤其是进一步做好防范医疗事故的具体措施。(二)医疗人员有过错的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纠纷。(三)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虽有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患者造成死亡、残废、或组织器官损害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分为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
F.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1、和解抄所谓和解是没有袭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