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命健康权的案例
原告康某,男,现住东胜区塔拉壕镇移民小区,农民。
原告何某,女,现住址同上,农民。
被告任某,男,现住东胜区塔拉壕镇移民小区,农民。
被告郭某,男,现住东胜区塔拉壕镇,个体户。
原告康某、何某诉被告任某、郭某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08年10月23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杨峰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康某、何某及委托代理人,被告任某及委托代理人、被告郭某及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 2008年9月11日上午9时左右,我的儿子康某某(一岁零九个月)在住处附近玩耍时掉入被告郭某冲洗大理石排放污水的水池内。被告排放污水的水池无任何安全防范措施,没有任何明显标志,致小孩掉入水池后当场淹死。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决二被告赔偿原告死亡补偿金等费用按总数的70%计算共计219731元。
被告任某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郭某挖的水池不在大棚内,所占的地我没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原告的儿子溺水死亡与其没有关系,不承担责任,原告对其儿子的死亡应承担监护责任。
被告郭某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的儿子死亡与其没有任何关系,赔偿应按农村标准。
经审理查明:2008年9月11日上午9时左右,原告的儿子康某某,一岁零九个月,在住处附近玩耍时掉入被告郭某租赁被告任某的大棚外过道由郭某未经批准擅自挖下的用于排放冲洗大理石污水的水池内,溺水死亡。死亡赔偿金12378元×20年=247460元,丧葬费1824元×6个月=10944元,精神抚慰金40000元,共计298404元×70%=208882.80元。其他费用原告未提供任何证据证实。
上述事实,原、被告在庭审中向法庭提交了相关证据,法庭当庭进行了质证,二被告对原告的证据本身无异议,被告任某的代理人认为,被告郭某是租赁的被告任某的大棚,而污水池是郭某自己挖的和任有文没有关系。被告郭某的代理人认为,郭某挖的污水池不存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原告对被告任某的证据本身无异议,原告的代理人认为,被告任某出租的大棚没有尽到应有的管理义务,应当承担责任。被告郭某对被告任某的证据本身无异议,其代理人认为在公安机关询问任有文时任有文承认污水池是在他的承包地范围内。原告对被告郭某的证据本身无异议,其代理人认为,污水池上盖的是石棉瓦,没有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被告任某对被告郭某的证据无异议。原、被告的证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与本案有关联性,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被告郭某租赁被告任某的大棚,用做磨制人造大理石,未经有关部门同意,未办理任何批准手续,擅自在大棚外挖污水池,没有设置警示标志,也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致使原告的儿子玩耍时掉入污水池溺水死亡。被告郭某应承担主要责任,应承担赔偿数额的70%,被告任某将大棚租赁给被告郭某由郭某管理、使用,被告任某不承担责任,二原告没有尽到对其儿子的监护责任,应承担次要责任,承担赔偿的30%。对原告提出要求二被告共同赔偿的意见因被告任某符合免除责任的条件,本院不予支持。对原告要求赔偿其子死亡补偿金、丧葬费、原告精神抚慰金的意见,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对其他费用的主张因未提供任何证据证实,本院不予支持。对被告任某不承担责任的辩称意见,符合免除责任的条件,本院予以支持。对被告郭某不承担责任,应按农村标准计算的辩称意见,因不符合免责条件及情况,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一百二十五条、一百三十一条、一百三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郭某赔偿原告康某、何某之子康某某死亡赔偿金173222元、丧葬费7660.8元、精神抚慰金28000元,共计208882.8元,于本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十五日内一次性给付;
二.被告任有文不承担责任。
案件受理费2298元,由被告郭某负担。
⑵ 生命健康权的侵权表现
在网络上搜一搜
⑶ 生命健康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
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是指因加害人一定的行为使受害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损害是一个事实现象,在各责任要件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情况下,这种损害包括三个方面的损害范围:
①财产损害。
财产损害的内容主要有:致人死亡而使受害人或近亲属遭受韵财产损失,因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的工资收入的损失,因被侵权人死亡而支付的丧葬费及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应支付的抚养费等。
②人身损害。
人身损害包括受害人因不法行为导致死亡,身体的内外有形组织和各器官的生理机能遭受破坏,使受害人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等等。
③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是指侵害他人心理健康而造成受害人心理上的痛苦。这种损害难以用金钱来计算,应借助于公平原则,考虑环境、受害人精神痛苦的程度、行为人行为的性质和主观状态、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侵权法中,因果关系指侵权损害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是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和前提。
在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案件中,因果关系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某一原因可能产生多种损害结果,如伤害别人容貌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带来精神痛苦。某一损害结果的发生又可能缘于多种原因。损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是一个人的行为造成的,也可能是几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可能是加害人和受害人行为的结合。这就要求在考察侵权损害的原因时,应分清哪些是直接的、必然的原因,哪些是偶然的、间接的原因。特别对于偶然的、间接的原因,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行为人应承担的责任,而不应由行为人承担全部责任。因为全部负责不利于受害人在某种损害结果发生后,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损失的扩大。同时,让加害人对间接偶然的原因全部负责,由于加害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预见到全部损害后果,这样做不仅与过错责任原则是相悖的,而且给行为人强加了某种过重的责任,也不符合公平原则。
侵害人主观上的过错在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情况下,过错即是指行为人通过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和健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虽已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
应当注意,以过错作为责任构成要件只适用于以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作为归责原则的案件,不适于以公平责任作为归责原则的案件。
⑷ 什么是生命健康权
刘阿姨在散步时受到李某家狗的惊吓,摔倒在地造成右腿骨折,刘阿姨的儿子向王某索要医药费,遭到李某拒绝后,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经法庭审理判决:李某赔偿刘阿姨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共计5000元。
法院对李某的处罚说明了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李某正是侵犯了刘阿姨的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保持权利主体资格或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享有其他各种合法权益的基础。它体现人的最高利益,受民法、行政法、刑法等法律的全面保护。对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可分别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侵权人承担了民事责任后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同样承担了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也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
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生命权是以生命安全为内容的、他人不得非法干涉的权利。侵害生命权是指不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侵权行为,其表现为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健康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健康维护权。健康维护权是健康权的基本内容,包含保持自己健康的权利,即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身心健康的权利;有生理、心理疾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原来的健康状况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
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是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侵权,是以积极的行为实施侵权,如医生甲应病人乙的家属的要求,在未征得病人乙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为乙注射毒剂使其“安乐死”;再如某医院外科医生为个人营利在业余时间私下为病人实施手术,由于技术不高、抢救设备缺乏使病人死亡。不作为的侵权是指负有特殊职责和义务的行为人不履行某种义务而造成的侵权,在医疗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医护人员怠于治疗或擅自离岗,未尽义务使病人死亡或残废,如某医院急诊室值班医生在休息室看足球赛,一高烧病人来院急诊,一小时后医生看完球赛才给病人进行诊治,使病人错过抢救时机而死亡。
生命健康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人身权利,当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一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青少年应加强自我保护,提高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国家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制定了相应的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对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向有关机关提出控告,直至诉诸法律。因此当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时,不能胆小怕事,忍气吞声。否则,不仅没有维护法律的尊严,还会使对方认为自己软弱可欺,变本加厉地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同时也不能通过非法途径与对方私了,因为“私了”的一切协议都没有法律效力,对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悔不认账,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负责和自我保护。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人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珍爱生命不是一瞬的感念,更不是一句时髦的话语,而是我们对生命的认识、理解、感悟和体验。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律观念,绝不做侵犯和危害别人生命和健康的事。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嬉闹要适度,避免因过失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法律辞典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⑸ 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属于什么行为
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应承担什么赔偿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人、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从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侵犯生命健康权造成的人身损害可以分为一般伤害、致人残废、致人死亡三种。
一般伤害就是身体受到伤害后,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健康,不影响劳动和生活能力的情况。一般伤害,致害人的赔偿范围包括:
1. 受害人的医疗费;
2. 受害人的营养费;
3. 治疗期间的护理费、治疗期间的交通费;
4. 受害人因误工减少的收人。
致人残废就是指身体受到严重损害,经过治疗后不能恢复或不能全部恢复健康,致使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或生活能力的情况。致人残废,致害人除承担一般伤害应赔偿的各项费用外,还要赔偿受害人的生活补助费。
致人死亡的,致害人除赔偿受害人死亡前的医疗费、住院费等必要的费用外,还应赔偿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根据侵权人给受害人造成损害程度不同,对一般伤害、致人残废或致人死亡,其赔偿范围虽然不同,但都应坚持全部赔偿的原则。确实无力全部赔偿或一时不能全部赔偿的,可以延期或者分期赔偿。
⑹ 怎样以法律依据判断是否侵犯他人生命权.健康权以及身体权
三种侵权案行为的判断标准不同 分别简单说下
1生命权:侵害生民安全的行为构成侵害生命权,这也是所有侵权行为中最为严重的。比如说故意杀人,虽然主要由刑法对其进行调整,但从民法的角度来说其实质上也构成对生命权的侵害。日常我们经常说生命健康权,实际上这个两个权利。
2健康权:侵害健康权是指身体机能和生理组织受到侵害,比较典型的比如致残案件。
3身体权:这是三种侵权行为中严重程度最轻的一种,是指对在不破坏身体机能和生理组织的前提下对身体的侵害,比如向他人身上泼脏水脏物,轻微的肢体伤害(比如说打耳光等)
⑺ 生命健康权指什么
生命权与健康权属于人格权中的具体人格权
生命权
生命权的概念:人身权法上的生命,是指自然人的生命;自然人的生命是指人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权是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是自然人最高的人格利益。生命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以生命安全和安宁为内容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权。
生命权的内容:
1 生命安全的维护权:权利主体有权维护生命安全。生命安全受到非法侵犯时,权利人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加以正当防卫。
2 生命安宁的维护权;生命安宁的维护权所针对的是在没有侵犯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的行为。(如威胁,恐吓)
3 生命利益的支配权:主要体现在生命权人是否有权支配自己的生命。这一问题又包括两方面,其一,权利人主动将自己的生命置于险境;其二,权利人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安乐死)。在后一点上存在很大争议。不过随着社会进步,安乐死的问题必将会有一个答案。
健康权
健康权的概念:是指自然人以维护身体和心理机能健康为内容的人格权。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健康权。
健康权的内容:
1 身体机能健康的维护权:身体机能健康是权利主体享有正常生活、从事正常社会活动的基础。因此权利主体有权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当身体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犯或者威胁时,权利人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
2 心理机能健康的维护权:心理机能健康同样是权利主体享有正常生活、从事正常社会活动的基础。因此权利主体有权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维护权针对的是侵犯心理机能健康,但未威胁到生命的行为(性骚扰)。
3 健康利益的支配权:关于权利人对自己的健康利益是否具有支配权,人们之间存在不同看法。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涉及道德、伦理、宗教、哲学等诸多方面。一方面应当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善待自己;另一方面,应当承认权利人对自己健康利益享有支配权。
⑻ 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生命权和健康权有很多层面,公民生命健康权,有很多内容,既包括生理上的健康,也应该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吧。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也很多侵犯方式,有犯罪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强奸、猥亵、拘禁、。。。。等等;
还有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的侵犯方式:殴打、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身体。。。。等等;还有普通的民事侵权行为: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受伤、乘坐公交车在车上受伤、做电梯被困。。。等等。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都把侵犯人身权利作为违法细则的独立部分,与危害公共安全、侵犯财产权利等相区分。
有些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刑事案件,是可以调解解决的,比如因纠纷引起轻伤伤害案件,就可以调解,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的,可以免予起诉;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9条也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损毁公私财物等行为,可以调解,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不予处罚。至于民事侵权,是不可以接受刑事处罚的,但行为人或者责任人有赔偿的义务。
比如你走路时,不小心把别人撞倒,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你就不用负刑事责任,但需要赔偿,刑法中还规定了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等情形,你客观上侵犯了别人的生命健康权,但不用负刑事责任,
再比如交通事故中,你是汽车,对方是摩托车,对方负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你没事他死了,也不需要你负刑事责任,甚至不需要对你做任何处罚,但法院仍然需要你支付一定道义上的赔偿。
所以要看具体情况而言
望采纳。
⑼ 侵犯生命健康权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是一种视情况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恶劣违法行为。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分为生命权和健康权。
生命权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作为权利主权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民事权利的基础。
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公民第一位重要的人身权利。
健康权,又称身体健康权,它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公民在生命存续期间,必须维持人体组织的完整性和人体器官正常的机能,否则就无法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活动。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法律的共同保护。
故意或过失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要根据情节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承担民事责任;严重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一般都要受到刑事制裁,并附带民事赔偿;对于轻微的伤害行为或者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伤害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
(9)生命健康权侵权表现扩展阅读:
参考案例
2018年4月12日18时54分,原告网上要约被告某某公司平台,始发地:面面俱到餐馆东南侧,目的地:政法街口。
某某平台指派在平台注册登记的被告陈某某的鄂FDPxxx1小车运载原告二人。一会儿,陈某某驾车来到二原告面前打招呼。
二原告上车后,被告陈某某讲价钱并要求二原告支付现金。二原告请求支付宝或者微信转账,不同意向陈某某支付现金。
为此,双方发生纠纷和肢体冲突。滴滴公司的司机陈某某将二原告殴打致脑震荡、脑外伤、眼伤、多处软组织损伤,经报警,南城派出所出警处理,给予被告陈某某行政处罚。
根据双方调解陈某某、某某出行公司赔偿郝某某,黄某各项损失42599.11元,陈某某于2018年9月4日对黄某支付赔偿2300元,某某出行公司于2018年10月15日前对黄某支付1赔偿6300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命健康权
⑽ 侵犯生命健康权的案例
南方网讯 运尸工不请自来,高喊着老王(化名)的名字要运尸,结果殡仪馆被老王告上法庭。前日(10日),武汉市江汉区法院对这起罕见的侵权纠纷案一审宣判:判处汉口殡仪馆向老王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老王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前年6月的一天,老王遭此“黑色幽默”后方搞清楚,原来是有人搞恶作剧,给殡仪馆打电话说老王已死,请来运尸。老王后将汉口殡仪馆告上法庭,索赔误工费、交通费共计1500元,同时还索赔精神抚慰金1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从主观上讲,汉口殡仪馆根据电话要求,为老王提供殡仪服务是被动的,其无故意侵害老王的意思。但从客观上看,在没有核实老王是否死亡的情况下,殡仪馆便来运尸,显然这一做法不妥,给健在的老王造成了精神伤害,侵犯和损害了他的生命健康权、人格权。
2002年6月5日,张家川县公安局抓获了涉嫌销售赃车的犯罪嫌疑人孙某等人,据孙某交代,自己将赃物销售给了几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张家川公安局经请示天水市公安局后,在平凉设伏抓捕购买赃车的嫌疑人。8日凌晨1时许,张家川县公安局侦查员张某受命与其他公安干警在平凉市拘捕销赃车案件中的嫌疑人时,为防止嫌疑人驾车逃跑,张某在开枪射击车辆轮胎时,一枪射进车内,致使驾驶该车的陈某中弹,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3年9月25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认为,张某使用枪支不当,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2002年6月25日,张家川县公安局与陈某的亲属签订了《丧葬前期费用处理协议》,由张家川县公安局一次性支付前期丧葬费用3万元。
2004年7月,陈某亲属因张家川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违法使用枪支致陈某死亡,分别向天水市公安局和张家川县公安局提出赔偿申请,但逾期未予答复。2004年赔偿请求人向甘肃省公安厅提出复议申请逾期仍未答复。赔偿请求人就申请甘肃高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要求天水市公安局和张家川县公安局共同赔偿死亡赔偿金21.74万元,支付被抚养人生活补助费9.34万元,以及其他费用1万元。
家属获赔299700元
甘肃高院赔偿委员会经审理认为,陈某之死,确系张家川县公安局侦查员张某在执行公务时,违法使用武器所致。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陈某亲属应予赔偿。天水市公安局作为张家川县公安局的上级领导机关,由其布置设伏抓捕涉嫌销赃的嫌疑人,应负主要责任,承担赔偿金总额的三分之二。近日,甘肃高院赔偿委员会作出决定:由赔偿义务机关天水市公安局和张家川县公安局共同赔偿请求人赔偿金总额299700元。天水市公安局承担199800元;张家川县公安局承担99900元。
据了解,此案是自1995年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我省审结的国家赔偿案件中侵犯生命健康权赔偿金数额最高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