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叠溪海子什么时候地震
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
那次地震最主要的遗迹是长达10公里、一大一小两个前后相连的迷人湖泊,它的名字现在叫叠溪海子。
叠溪海子实际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叠溪位于汶川附近
❷ 去九寨沟路过茂县叠溪海子卖假药,什么鼻炎花,什么归元花,都是骗子
明知道,一看就知道,还要自讨没趣干嘛!!!!
❸ 叠溪海子的叠溪印象
1933年8月25日15时56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城附近的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自然形成长达12公里的清澈海子,地震及引发的水灾共计死亡6865人,伤1925人,游人浏览此处常常感慨良久……
叠溪海子位于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茂县太平乡岷江河入上海子口处,有温泉喷涌,常年不息,此处距成都251公里,距九寨沟193公里,是九环线上第一个省级风景区。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60平方公里。景区内名贵野生中药材品种繁多,有植物类184科547种,在海拔3700–4200米的草甸地段,分布有虫草、贝母、木香、羌活、大黄等名贵中药材。区内动物种类繁多,有金线猴、马熊、野鹿、贝母鸡等31种90多属。受高山气候影响,天景、气景、水景尤为绚丽,玉带般的溪沟将6个海子缀于一体,使各景点相连接,一点一景,变化无穷,其乐无穷,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一座精美的山水画廊。当地羌民言:在雨过天睛、风和日丽的时候,常可见到海子中身长两米有余的不知名大鱼掠过湖面,腾起10余米的浪花,颇为壮观。每年冬季12月至2月,水域面积403.05亩的白石海子,结成一片厚达1.4米的冰层,可来往行驶小型拖拉机,附近的羌民、八方游客常在冰面嬉戏。漫步晶莹如玉的冰上,悠悠然然;极目苍劲的群山,令人心旷神怡……
❹ 甘海子和叠溪海哪个景色好
看一个景色更好一些的。
❺ 叠溪海子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地方
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叠溪海子位于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境内,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堰塞湖)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点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后历代多变。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备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就是由于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 看着眼下这长达12公里的情邀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叠溪,一个曾被毁灭的小城。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一场地震掩埋了一座城。折断了一条江。但也留下一份补偿;不久;幸存下来的人发现了这一串高原堰塞湖。称它们为“叠溪海子”。 清晨时分。登上高耸于湖畔的雕楼,俯瞰全景,带状的水面洒满金色的阳光。令人迷醉.几乎忘记隐藏在宁静与碧绿中的那次灾难。幸好有怪石林,那是地震滚落堆积后;在岸坡上留下的又一景观,告诉人们这份美丽所付出的代价。。
❻ 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高位垮塌100余人被埋是怎么回事
17年6月24日6时左右,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造成河道堵塞2公里,100余人被掩埋。
❼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叠溪海子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叠溪海子实际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宽只有大约1公里,但是长却有10公里之多,海子由上下两处接连而成,形如肠状。海子周围青山环抱,湖岸翠草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景色优美迷人。这座地震湖的形成,是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茂汶以北的叠溪镇发生了强烈地震,据《中国地震目录》所载:微观震中位于北纬31.9°,东经103.4°;震级达7.5级,震源深度为6.1公里。据当地幸存者讲:震前曾持续干旱40多天,震前曾有白色地光产生,人们称为“天门开”;前一天牦牛惨叫,天气闷热,地震发生时,叠溪镇城居民,忽闻霹雳一声,接着地面剧烈簸动,地下发生低沉吼声,与地面上山岩崩塌、房屋倒塌的隆隆声相和,霎时飞沙走石,烟尘四起,天昏地暗,地面到处张开大缝,忽开忽闭。不过一两分钟,全镇倾没。当天入夜天气骤变,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晚间又发生大震,地下隆隆声不止,山坡岩石飞滚。直到次日早晨,一夜之间发生地震5次之多。此后数日,余震几乎天天都有,有时还夹有几次大震,地面上下簸荡,砂石飞扬,地声不息,成为一次空前浩劫。有感范围北至西安,南达昭通,东到万县,西抵阿坝。全城除一放羊的孩子之外无一幸免,死亡6800多人。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岷江上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大坝,把岷江拦腰斩断,使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断流。截断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扫荡田园农舍,牛马牲畜。经过30多天的倒流,因叠溪超过银瓶、大桥两坝的高度,注入叠溪坝内的江水又倒淹银瓶崖、大桥两坝,使三座地震湖连成了一片。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逶迤四五十华里,最宽处达四五华里。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叠溪海子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❽ 叠溪松坪沟景区内有住宿吗求推荐松坪沟景区住宿,松坪沟景区内酒店。
进景区一段路上有很多住宿的,私人的旅店,倒还干净卫生,价格也合适,但吃的只有将就。
❾ 叠溪海子的历史
如果不是之前了解过有关的历史,很难相信这个美丽的湖泊竟然吞没过“近万条活生生的生命”。
在这个湖泊下,曾经有一个繁华千年的古城,在1933年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在顷刻间被地震从地图上抹掉了……。
古城就是叠溪城,为历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长期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唐初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隶茂县。而叠溪城为“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几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叠溪城扼松茂要道之冲,即是军事重镇亦是商留集散地。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票云集颇为繁华。
❿ 叠溪海子的简介
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点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后历代多变。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就是由于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
看着眼下这长达12公里的情邀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叠溪,一个曾被毁灭的小城。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一场地震掩埋了一座城。折断了一条江。但也留下一份补偿;不久;幸存下来的人发现了这一串高原堰塞湖。称它们为“叠溪海子”。
清晨时分。登上高耸于湖畔的雕楼,俯瞰全景,带状的水面洒满金色的阳光。令人迷醉.几乎忘记隐藏在宁静与碧绿中的那次灾难。幸好有怪石林,那是地震滚落堆积后;在岸坡上留下的又一景观,告诉人们这份美丽所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