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事案件能转为刑事案件么
1、民事案件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依法可以将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先行审理。这需要根据具体按时间来判断是否会判刑。
2、如经济案件的民事纠纷,被告即使没有赔偿能力也是不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国家一再立法禁止将民事纠纷用刑事手段解决。即使可能赔拘留也只是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和刑罚有着本质的区别。
3、如果是故意伤害罪,就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如果对方不立案:
1)、可以找当地检察院,要求其督促公安机关立案;
2)、可以向当地纪委反映情况;二是可以向当地监察部反映,还可以打行政效率监督电话投诉等。
(1)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扩展阅读:
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的,又是在刑事诉讼中的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作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的财产、集体财产受到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以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在此期间没有提起的,就不能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刑事被告人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以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其他对刑事案件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贰』 民事纠纷变刑事案件怎么起诉
1、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因违反诉讼、执行程序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刑事案件并不是民事案件的转化。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犯罪行为的可以直接移送有关部门进行侦查。
2、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报案,属于刑事自诉范围内的,可以就刑事部分另行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叁』 欠款不还能不能由民事案件转成刑事案件
1、不会转刑事案件,刑事和民事是不同概念。民事是依照民法,法人之间或者自然人之间的法律纠纷,而刑事案件则触犯刑法,对社会产生巨大危害;
2、罪不及家人,除非是死亡或者其他发生继承关系时,可以强制执行。
(3)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扩展阅读:
1、《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的规定,公安机关不能介入普通的民事纠纷,所以不属于刑事案件;
2、只有在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才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4、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6、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7、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8、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9、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0、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肆』 民事案件能转为刑事案件吗
民事案件可以转为刑事案件。交通肇事案件就可以转化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和第二款和不能赔偿达到一定数额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交通肇事案件司法解释(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伍』 民事案件变成刑事案件会判刑吗
1、民事案件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依法可以将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先行审理。这需要根据具体按时间来判断是否会判刑。
2、如经济案件的民事纠纷,被告即使没有赔偿能力也是不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国家一再立法禁止将民事纠纷用刑事手段解决。即使可能赔拘留也只是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和刑罚有着本质的区别。
3、如果是故意伤害罪,就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如果对方不立案:
1)、可以找当地检察院,要求其督促公安机关立案;
2)、可以向当地纪委反映情况;二是可以向当地监察部反映,还可以打行政效率监督电话投诉等。
(5)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扩展阅读:
三种诉讼程序
诉讼程序以国家的司法权为依托,是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最有力的和最终的救济方式。按解决冲突的内容可以把诉讼程序细分为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三类。
1、刑事诉讼程序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解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犯罪和应否受刑事惩罚的活动以及由此发生的关系。
由于刑事诉讼以实行国家刑罚权为目的,虽刑事诉讼在实行国家刑罚权之中,也寓有保障人权之意,但此非刑事诉讼之主要目的,因此刑事诉讼程序多表现为权力行使的程序,一项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通常包括立案、侦查、公诉、审判、执行等程序阶段。
2、行政诉讼程序系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机构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其权利时,请求国家司法机构予以撤销(救济)的法律程序。
行政诉讼有双重目的:
一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一是判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其中,前一目的与民事诉讼相同。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为解决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因私法关系所生纷争,由国家司法机构予以裁判的法定程序。
3、民事诉讼的目的具有多重性:保护私权、解决纠纷、维护私法秩序等,这一点决定了民事诉讼程序的原理、规则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
换言之,在三大诉讼程序中,民事诉讼程序居于更为基本的地位。以行政诉讼程序为例。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存在很大的相通性,民事诉讼程序中关于回避、证据、期间、送达、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以及执行程序的某些规定,行政诉讼程序可以参照适用。
『陆』 民事纠纷成刑事案件怎么办
您好,民事纠纷成为刑事案件,首先需要看公安机关立案的理由、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变更为刑事案件,是否有不当之处。
一般民事纠纷可以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去起诉,但是刑事案件一般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再移交给检察院审查起诉,所以您说的变更为刑事案件具体案情是怎样的?如果比较麻烦,建议您咨询一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