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6年庐江县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的维权案件
县级没有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地市级才会设置劳动仲裁委员会啊。这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
Ⅱ 劳动合同争议案件一审简易程序三个月
劳动合同纠纷仲裁后一审判决,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如果再上诉至法院: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Ⅲ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川高法民一〔2016〕1号)
很过分的分数单位的撒旦撒飒飒
Ⅳ 劳动纠纷诉讼多久一审要出判决
劳动仲裁:一、案件受理 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辖属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诉人和被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被诉人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劳动者一方在三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用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 如双方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还需提交书面授权委托书。 二、调查取证 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证,或针对双方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中存在的疑点,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可向有关单位、知情人了解情况和收集证据,遇有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交由法定部门勘验或鉴定;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委员会委托有关部门勘验或鉴定。 三、仲裁调解 在查明争议事实的基础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由仲裁委制作《仲裁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四、仲裁裁决 仲裁庭开庭裁决,应当在开庭的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开庭审理时,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由仲裁庭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辨论,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并再行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的,经仲裁庭作出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60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延长15日。
Ⅳ 谁能提供一个适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判决案例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合同的案例,重点在于用人单位是否有合法解除的理由,并且经过了合法的解除程序。2者缺一不可,否则用人单位就构成违法解除。具体情况请看下面真实案例。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赔偿金的案例
一、案情简介:
张女士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美帝公司,从事该美帝公司在大陆市场的片区销售经理一职,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13000元左右。双方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截止到2018年12月30日.
2015年起,因市场饱和等多种原因,该美帝公司在大陆市场效益下滑,并且该美帝公司大中华区的负责人也进行了调整。2016年1月,该公司南方大区负责人与该公司总部HR找到张女士,表示因为公司效益不好,要求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按照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外加1个月的代通知金,一共6.5个月工资(张女士为2010年10月份入职)。并且告知张女士,该条件是最优条件,符合中国法律。如果不接受,美帝公司将对张女士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仍然会以不胜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张女士认为公司一方过于强势,并且也不想背负业绩下滑罪魁祸首的黑锅。所以当场进行了录音,并且拒绝了该公司的提议。
双方谈话后,张女士一边咨询当地律师,一边通过网络搜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当地律师一般都主张,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并且额外再支付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属于可以接受的条件,认为张女士可以接受。但是张女士不甘心,通过网络搜索找到劳动法咨询师韩飞,看劳动法咨询师韩飞在网络知道回答了56000多个劳动法相关的问题(网络ID专业仲裁员),并且也有自己的网络。张女士经过咨询得知该用人单位的行为涉嫌违法解除,如果应对得到有希望拿到赔偿金,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也就是11个月工资。张女士决定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咨询师韩飞告知张女士如果想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11个月工资,还是应该先继续上班,等该美帝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前提条件有2个:1、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2、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所以需要等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在接下来的1周,开始与美帝公司进行斗智斗勇(美帝公司主要由中国区公司的法务和HR以及广东区负责人出面)。美帝公司故意安排张女士去进行所谓的培训,目的就是不让张女士去工作,借培训之机不让张女士去做业务(销售经理的待遇主要是依靠业绩)。张女士明确拒绝了美帝公司的安排,仍然坚持上班,并且每到1个客户处,就拍照取证。并且让客户填写访问记录表。每天坚持去美帝广州办公室拍照取证。张女士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没想到,美帝公司坚持不住,以不服从安排,视为旷工3天为由书面解除了双方劳动合同。在张女士拿到美帝公司出具的解除通知后,张女士向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仲裁。
二、案件审理
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立案后,通知美帝公司进行答辩。
答辩期内,美帝公司提供答辩状,内容如下:
被申请人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张女士最近2年业绩较差,无法胜任岗位。无法完成业绩指标。用人单位有权利对劳动者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申请人作为劳动者不服从公司安排,培训均未到场,属于旷工行为,依据公司的管理制度和《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属于合法解除。所以不需要支付申请人赔偿金。请依法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针对美帝公司的答辩意见,张女士在庭审中做如下应对:
1、用人单位提供的电子邮件等证据,真实性不予认可,申请人未看到过;
2、申请人作为劳动者,不存在不胜任工作的情况。有年度先进工作者奖状等作为证据;
3、申请人不存在旷工,之前收集了大量上班的证据。特别是被申请人说的那3天,申请人均有多份证据证明在岗;
4、被申请人2016年1月提出与申请人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申请人对于被申请人的突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故拒绝了被申请人的提议。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是故意找事,是不配合被申请人的工作,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处处为难申请人,目的是迫使申请人自己辞职,从而达到不支付补偿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目的。见申请人不为所动继续坚持上班,故捏造申请人旷工和扰乱所谓邮箱运行的子虚乌有的罪名违法与申请人解除了双方劳动合同,作为以标榜法制国家的美资企业作出如此违法的行为,申请人作为中国一名普通劳动者深感震惊和遗憾。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请仲裁委依法裁决!
三、劳动仲裁裁决结果:
庭审之后,美帝公司认为自己证据充分感觉胜诉希望较大,即使调解,也要在之前6.5个月工资的基础上降低一些。张女士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作为公司业绩下滑的替罪羊,那么美帝公司应该在经济补偿金的基础上,至少再增加3到4个月工资。双方要求差距过大,调解失败。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据双方证据及庭审情况作出了裁决。
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张女士的申请,依据《劳动合同法》四十八、八十七条的规定裁决如下:
美帝公司支付张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3万余元。
四、小结
劳动者即使无法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换岗位,培训或调换岗位后仍然无法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1个月通知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但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的,还应该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但是,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劳动者确实不胜任工作。并且,用人单位应该有一套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对于劳动者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不能认为,只要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那么就可以合法的去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即使是标榜遵纪守法,尊重人权,法务团队牛气冲天的美帝跨国500强企业,在中国的法律面前,也一样败诉。
无论是申请劳动仲裁,还是去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都可以自己处理。是否请当地律师代理主要根据劳动者是否可以找到对于此类案件专业的律师等情况决定,并且请律师不是必须的。只所以要请律师,主要是因为法律是门技术活,隔行如隔山。所以如果有专业人士进行远程指导,自己完全可以处理。
Ⅵ 劳动纠纷案,想请各位大神们指点迷津
我说实话,如果你想要回这笔钱,就去打劳动仲裁官司,因为这个扣钱肯定是不合理的。
你如果辞职了,那根本不可能要回这笔钱,而且你也不知道人家客户还没还钱,房地产行业简直是不遵守劳动法的重灾区,外卖行业也是。
所以,你要不去劳动仲裁,要不这钱就别要了,如果劳动仲裁记得收集证据,比如去银行打公司流水证明劳动关系,还有可以给领导打个电话,录音,问他每天扣10元的事情,微信问也可以,记得截图,这些都是你的证据。
Ⅶ 2016年6月份劳动纠纷一个人劳动局管不管
管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了点纠纷,劳动者应当先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或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 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Ⅷ 求一个关于劳动关系纠纷的案例及其模拟法庭剧本
2014年3月1日,甲与乙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6年2月29日。甲于签订劳版动合同当权日入职从事销售工作。其间,乙公司为甲缴纳社会保险。至2016年1月,乙公司以甲严重违反公司制度为由书面通知甲前往公司办理辞职手续,甲不允。双方发生争议。经查,乙公司关于员工入职后应当遵守哪些规章制度有明确规定。乙公司未设工会。甲入职时并未收到乙公司的员工手册,规章制度也未经甲签字确认已经知晓且未上墙公示规章制度。甲月均工资为5000元。甲遂申请劳动仲裁。乙公司辩称甲因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方解除与甲的劳动关系。而甲则称从未见过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