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对于“调解矛盾纠纷的困惑与对策”要如何发言
A 调解矛盾纠纷的困惑与对策
众所周知,调解工作劳心又费时,往往做了还看不到成绩和结果,甚至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因此,一些调解员在心里慢慢滋生了厌烦情绪,遇到矛盾就推,推不掉敷衍了事,因此,要想使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掌握正确的方法、艺术、技巧:
一、 迅速反应法
为了避免民间纠纷矛盾化解不及时有可能导致激化的情况发生,调解速度应加速:一是在每个社区调委会选聘50—100名人民调解员,每个信息员负责10—20户居民。遇到纠纷发生,信息员及时通知社区调解主任,社区调解主任对于紧急纠纷必须迅速到达现场,对于自己不能处理的紧急纠纷及时联系司法所。司法所人员和社区调解主任的联络方式向辖区公布并保证24小时畅通。二是借助公安机关24小时办公的优势,对于110接警的案件,如属于人民调解范围,在公安机关有效控制下,联合调解员第一时间予以受理。我相信,迅速反应法实施后,一定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便民利民法
要把人民调解工作看作是为当事人提供的一项法律服务,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便民、利民的宗旨。在时间上,司法所人员充分考虑到上班职工的特点,对于请假有困难的当事人,一律安排在周末或业余时间进行调解;在地点上,有些当事人因年老或腿脚不便,应该到其家中进行调解;在程序上;遇到当事人达成协议时,调解人员及时出具调解协议书并建议当事人立即履行,从而避免签订协议后反悔和不履行情况的发生。从实施到程序更多的体现了调解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相信一定会使更多当事人因为人民调解便民利民的性质而选择人民调解放弃诉讼,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圆满解决纠纷。
三、 回访建议法
民间纠纷存在很大的反复性,有时刚调解好的纠纷一会儿就反悔了,有时当事人就是不履行调解协议,还有的当事人之间很容易再次引发纠纷。对此,要求调解人员在成功调解纠纷后要经常性的进行回访;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建议,请有关部门整改并反馈整改意见,最终达到调解一例、教育一片的积极作用。
四、调解工作除了方法还要讲求艺术和技巧,归纳起来主要有:听、授、集、告、正。
一、 听
即倾听,做一个细心、耐心的倾听者。当事人是倾诉者,让当事人说够、说足、说透。对两种类型的更要善于倾听,一种是哭诉的当事人,这类当事人心里有很多委屈,需要向我们倾诉,一吐为快;另一类是情绪暴躁型,要轻声细语将其安抚下来,平静下来,倒上一杯茶,然后开始听其诉说,在倾听时要注意当事人说话的声调、动作、最后的语言,还要注意自己的倾听姿势和当事人间歇性提问等等。
二、 授
即传授,做一个合格的传授者。当事人有很多的疑点,许多困惑,许多困难需要我们解答、解决,我们在接待他们的时候,应根据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予以解释,做一个合格的法、理、情传授者。
三、 集
即收集,做一个善于收集材料、证据的有心人。收集证据是调解纠纷的关键环节,证据是有效调解纠纷的依据,没有充分的证据,在调解时,难以控制调解局面,难以让当事人双方口服心服。在调解工作中,需要注意收集以下材料或证据:一是当事人双方的谈话笔录,在与当事人接触交谈时,就必须留下笔录;二是现场勘察,制作示意图,并由在场人、当事人双方、乡村干部签字认定;三是与纠纷当事人的谈话、调查笔录。要做一个善于收集证据材料的有心人,即不能放过一点与纠纷相关的物件,不能忽略一点与纠纷相关的痕迹,不能遗漏一个对纠纷知情的人。
四、告
即告知,做一个明白人。所谓“告知”是我们作为调解员,大致了解情况后,从控制纠纷扩大的角度,从调节程序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让当事人知晓应当知晓的问题。在调解工作实践中,由于纠纷除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之外,还具有反复性、持续性的特点,如不及时对当事人告知法律、法规的规定,极易造成纠纷的激化,一夜之间小纠纷可能就会酿成大纠纷。纠纷当事人对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效力、程序不了解,调解活动中当事人对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不清楚,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告知他们。只有告知才能使调解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地进行。
五、 正
即公正,做一个公正无私的铁面人。要想做到“正”,首先要有公心,调解员内心要公,行为要端正。
这就是笔者对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的一些粗浅的想法,肯定还有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还请在座各位领导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Ⅱ 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汇报材料怎么写
通过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能使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得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得到夯实,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保持信访总量,使群体性事件持续减少。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措施,深入排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
(一)排查重点。从单位的实际出发,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做为排查调处的重点:土地承租、财务公开、区收区支、风险理赔、各种救济等群众反映敏感问题全部做到公开。
(二)明确责任。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解决。民事纠纷调解工作中,调委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以预防为主。做好调解工作,可使社会稳定,避免不少民事纠纷的扩大,真正发挥了调解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二、多措并举,综合治理,集中化解各类突出矛盾纠纷。
(一)切实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党支部领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二)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困难。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事项,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而且能够解决的,落实责任单位,限期督办解决。对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可以逐步变通解决的,做好面向群众的沟通工作,取得理解和信任。
Ⅲ 调解工作总结
xxx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xxx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对调解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减少刑事案件的发生,社区调委会坚持“调防结合,以预防为主,各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社区今年组织各类居民法律知识学习班3期,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坚持各类法律知识宣传,受益40xxxx人,每逢过节时,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挨户向居民宣传“五防”知识。调解了纠纷,化解了矛盾,增强了居民的法律知识,确保了一方平安。
人民调解工作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掌握主动,重点在预防:一是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经常深入到居民群众中了解社区民意;二是治保员和义务联防队员即是工作人员又是矛盾纠纷信息员,利用他们入户走访巡逻的时间对本社区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通过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我们掌握了调处矛盾纠纷的主动权,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3xxxx,调解率10xxxx,成功率达9xxxx。对已处理的纠纷,建立回访制度等防范措施,把排查、调解、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有效地消除社区一切不安定隐患,规范了调解程序,使调解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在调解矛盾纠纷中,我们做到情、理、法结合,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严格遵守调解程序,注意选择调解方式。在查明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调解程序,帮助当事人达成,对于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也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今年小区在改造,纠纷比较多,我们运用所学到的调解知识为他们调解纠纷,进行亲情教育,以情感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以德服人,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以法服人,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为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我们朝阳社区调委会把“两劳”回归人员的帮教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调委会成立了“两劳”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调委会主任帮教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落实对“两劳”人员的帮教工作,社区调委会还建立了帮教档案,设立登记卡和跟踪教育卡,并建立定期回访考察制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并逐个落实了帮教责任人,辖区共有1xxxx重点人员,社区片警和调解员经常去重点人员家与他们谈话,共谈话1xxxx,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希望他们改过自新,通过就业和劳动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全年xxx调解工作抓得紧,信息畅通,宣传工作到位,使很多矛盾纠纷都被清除在萌芽之中,实现了调解无空白、隐患无死角,为给居民一个社区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人际关系和揩的新型文明社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