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宅基地使用权是什么以及如何规定
《物权法》(第十三章)对宅基地使用权是如何规定?
第一百五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一百五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一百五十四条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五条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什么是宅基地使用权证?
宅基地使用证是指农村村民在集体土地上因建房需要,向集体组织申请建房用地,经集体同意,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送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县(市)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并由县(市)人民政府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宅基地使用证是当前农村村民合法拥有房屋和用地的权利凭证。宅基地使用证可以在集体内部成员之间转让,但不得向非集体组织成员转让。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的面积是否不受限制?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的面积有具体的标准,不是可以任意申请不受限制的。《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据此,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的面积限制根据各省市具体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新批准宅基地的面积按如下标准执行: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八十平方米以下;丘陵地区一百二十平方米以下;山区一百五十平方米以下。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荒坡地作为宅基地,推广农民公寓式住宅。”---以上答案由家律网整理提供
⑵ 宅基地使用权被侵权后,当事人应当享受哪些赔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回题的规定》:
第一条 农村答集体土地的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以下简称土地权利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四条 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实际使用人对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其使用或实际使用的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第五条 土地权利人认为土地储备机构作出的行为侵犯其依法享有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土地储备机构所隶属的土地管理部门为被告。
⑶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
人民法院受来理民事案件有源一定的主管范围,超出主管范围,人民法院即没有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四)项规定,起诉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本案原告是以被告侵权为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受理后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本案源于原、被告宅基地界线不清,实质是宅基地使用权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所以人民法院不能行使审判权。所以,未经确权的宅基地纠纷案法院没有权受理的。
⑷ 妨碍使用宅基地使用权算侵权吗
当事人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如果情况符合相关的规定,向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申请。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在规定的时间内,当事人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处理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相关依据:《土地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第五条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前款规定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第六条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
一跨县级行政区域的;
二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送的。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
一跨设区的市、自治州行政区域的;
二争议一方为中央国家机关或者其直属单位,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
三争议一方为军队,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
四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
五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送的。
第八条国土资源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
一国务院交办的;
二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
第九条当事人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依照本办法第五、六、七、八条的规定,向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申请。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在规定的时间内,当事人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处理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生效的处理决定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⑸ 邻居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和占用权如何划分
邻居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和占用权是邻里共用的。有法律约束的,叫《相邻权》。管理严回格的地答方建房者要到城管部门办理审批其中一项就是要有邻居的签字,已确认它的建房行为没有侵犯四邻的合法权益!
《相邻权》规定:在建房挖沟时,应当与邻人房屋等不动产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邻人房基,不得将屋檐水或流水泻入邻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响他人通风、采光或生活;相邻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响他人房屋的通风、采光、建筑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权责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⑹ 存在争议的宅基地侵权行为应如何认定
【案情】莫某向基金会借款11万元。期满未能归还,经双方协商,莫某将某宅基地作借款抵押,再向基金会借款15万元,用于归还原借款的利息。后莫某又将同一宅基地抵押给钟某借款5万元。于是基金会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判决莫某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并执行莫某宅基地交付给基金会进行拍卖抵债。基金会将此宅基地其中的三块变卖给蓝某、覃某、钟某。蓝某、覃某、钟某又将这三块宅基地转让给陈某,后陈某通过拍卖会,竟得二块宅基地,与此三块宅基地连接在一起共五块宅基地,不想莫某竟在这五块宅基地上建制钢筋水泥柱、砌建砖混水泥台、搭建大棚等简易建筑物并命名“某贸易市场”用来经营,陈某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莫某停止侵权,排除妨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5万元。
【审判】本案经法院审理,依法作出以下判决:
一、被告莫某立即停止对原告陈某的宅基地的侵权行为;限被告莫桂文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拆除上述宅基地地面上的所有建筑物;
二、驳回原告陈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评析】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在争议的宅基地,被告是否存在侵权?原告要求被告排除妨碍是否合法;
2、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是否合法,应否得到支持。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争议的宅基地,被告是否存在侵权,原告要求被告排除妨碍是否合法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和第十七条规定“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本案中,被告莫某曾提出某县法院在执行其欠基金会债务纠纷一案中存在执行违法,但莫某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和向某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均裁定认为某县法院在执行被告莫某欠基金会债务纠纷一案的执行行为不予确认违法。其次,被告莫某认为其在争议的宅基地居住十多年,如其存在侵权行为,时效为2年,原告主张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最长为20年。而莫某在陈某购得宅基地使用权后,妨碍原告使用宅基地的行为持续存在,侵权行为一直延续至今,故不存在诉讼时效已过的说法。因此,莫某被执行拍卖的宅基地合法有效。第三,陈某在蓝某、覃某、钟某从基金会受让被拍卖的宅基地后,再从三人处受让此宅基地,并办理了土地使用权登记,已取得讼争土地的使用权,依法享有对讼争土地拥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莫某在陈某合法的宅基地上建建筑物的行为已侵害了陈某的合法权益,已对陈某构成侵权,因此陈某要求莫某排除妨碍合法有据。
关于第二个问题,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是否合法,应否得到支持问题。陈某提出要求莫某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但并没有提供出证据证明其在被侵权期间所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因此证据不足,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⑺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的鉴定是否具有效力
伴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在逐渐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高,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城市化后期的一些表现也就出现了,农村也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了,所以农民的宅基地也就越来越有价值了,这就引发了很多由宅基地而来的纠纷,因此对于宅基地的使用权在法律范围内是否具有效力,小编在这里座椅个简单的描述,希望农民可以正确的处理宅基地使用权纠纷。
一、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农村的村民每户只能拥有一处的宅基地,而这处的宅基地是经过法律的有关部门鉴定的,如果出现宅基地的出售,有关单位是不允许其再起申请宅基地的,而农村的集体土地也是不能能够进行买卖交易的,也就是说在以上法律的限制下,我们对于宅基地的使用权要慎重了,但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向集体经济内部的成员转让,一但转让就不可在进行宅基地的申请了,所以,不符合以上的法律规定的,任何合同都是无效的。
二、宅基地抵押纠纷: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宅基地以及宅基地的使用权是不可进行抵押的,所以抵押合同是不被法律认同的。
三、宅基地房屋买卖上的纠纷:
1、城市居民购买农民的宅基地上的房屋:更具有关法律的规定,宅基地不等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让城市居民占用建设,相关的部门也不能为违法的部门发放相关的证书,否则这样的房产证是无效的。
2、外地村民购买本地的村民的宅基地:相关的法律规定宅基地的转让只限于一个经济集体的内部进行,否则被视为无效。
3、经济机体内部成员的宅基地的纠纷:这类转让一般是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的,因此具有法律效力。
四、农村合建房屋纠纷:
1、宅基地使用权人与本村村民共同建房:相关法律认为,虽然集体经济内部的转让时允许的,但是每家每户只能拥有一个宅基地,所以这种宅基地的使用权还需当地的有关部门认定,方能视为有效,否则的话以无效处理。
2、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外村村民共同建设房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不等行城市居民和外村居民进行宅基地的买卖交易,因此,这来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五、宅基地使用权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案情
原告秦某、被告向某系邻居,原告的西面与被告的东面相邻。原、被告都持有宅基地使用权证。原告持有的土地使用证载明:东与财经所相邻、借财经所列;西与向某共列;南与彭某相邻自列;北邻街道。
被告持有的建房土地使用证载明:东全列;西全列;南全列;北全列。2009年2月,原告翻修新房,在翻修过程中,被告以原告建房侵占了自己的宅基地面积为由,与原告发生纠纷。故原告诉请法院判决二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判决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东西相邻,均对各自的宅基地使用权持有合法的依据,双方所发生的争议源于宅基地使用权证的东西界线不清,原告以侵权行为提起诉讼,实质是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应依法由人民政府处理,在调解无效后,遂作出裁定驳回秦某的起诉。
评析
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有一定的主管范围,超出主管范围,人民法院即没有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四)项规定,起诉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本案原告是以被告侵权为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受理后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本案实质是宅基地使用权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原告在程序意义上没有诉权,所以人民法院不能行使审判权,驳回原告起诉并告诉由人民政府处理是正确的。
人民法院在受理该类案件时,首先必须划清宅基地侵权与宅基地确权的界线,否则会导致受理上的错误。宅基地确权是指人民政府对于公民因宅基地使用权争议所作出的处理决定,宅基地侵权是指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人侵犯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
对当事人之间因宅基地而引发的纠纷,只要一方当事人提出异议,双方宅基地使用证存在着界线不明确或界线重合或双方均无宅基地使用证的情形,就属于权属不清,双方协商不成,必须由人民政府处理,由人民政府作出确权决定。
我国为了农村和谐,以便更好的发展,因此出台很多法律法规,所以村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此文,以防出现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利用法律的手段去解决,切不可出现暴力解决的方案。
⑻ 属于宅基地侵权还是宅基地确权
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确权是组织机构或行政机关对相应权利的确认。只能看到题目,看不到题的具体内容,你可以据以上定义自我判断属于侵权或是确权。
⑼ 宅基地使用权侵权损失赔偿如何计算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专地行政案属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以下简称土地权利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四条 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实际使用人对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其使用或实际使用的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第五条 土地权利人认为土地储备机构作出的行为侵犯其依法享有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土地储备机构所隶属的土地管理部门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