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纠纷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纠纷

发布时间:2021-08-19 11:17:21

㈠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是怎样划分的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划分原则是什么
归责原则,就是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准则。它是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确定侵权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原则。我国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失责任原则三个归责原则构成的,不同的侵权行为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同样,确定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也是这三个,也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处理一般侵权行为中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应当由主观上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主观上的过错是损害
赔偿责任构成的基本要件之一,缺少这一要件,即使加害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并且加害人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也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处理某些特殊侵权行为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此确定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所谓推定,是指法律或法官从已知的事实推论未知事实而得出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对未知的事实进行推断和认定。过错推定,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行为法,就是受害人在诉讼中,能够举证证明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和因果关系三个要件的情况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自己没有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的行为中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
处理另一些特殊侵权行为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由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其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我国民事立法对无过失责任原则的法律化、条文化。但是此条文的表述并没有准确地反映无过失责任原则的真实含义。其理由是,无过错责任是不考虑过错的责任.并非只有没有过错才予以赔偿的责任。至于责任人是不是有过错,是不一定的。而这个条文的写法则是没有过错的时候才承担责任的原则。
由于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人身损害的常见性,使得在法学界也滋生出许多理论性的研讨问题,其中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划分原则在理论界就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学说。在具体案件中更重要的还是得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

㈡ 人身损害赔偿

首先,公司的一个工程项目,为方便通行,对项目旁边的路铺设了钢板,一70多岁老人骑自行车在上面摔倒骨折。这个行为构成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特殊侵权民事责任分为两种: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所谓过错推定原则就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此确定行为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所谓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损害发生后,既不考虑加害人的过失,也不考虑受害人过失的一种法定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某些特殊权案件,其适用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存在的法律依据来自于《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您公司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您能提出证明老人是故意摔倒。然后关于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根据具体不同的案情,主要有以下几项赔偿范围和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这就需要法官根据解释的自由裁量了。

㈢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1乙方无法申请工伤认定。法律依据 您看 工伤保险条例 14条 15条。
2到甲方住所地法院起诉即可 赔偿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㈣ 雇工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一)在程序上,我国公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如发生工伤事事故首先要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部门的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雇工具有短期性、临时性特征,指望雇主为雇工缴纳工伤保险基金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正因为如此,工伤保险条例也没有把雇工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因此,当个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发生后,在程序上既不需要工伤认定也无需如劳动争议那样把劳动仲裁作为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工伤认定的作用是保障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而个人雇工因其不可能参加工伤保险,故作工伤认定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因此,当个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在适用程序上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作为民事诉讼直接由人民法院受理。
(二)在实体形式上,劳动合同工伤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几乎成为通例。从我国《劳动法》第72条规定和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4条规定,工伤保险费必须由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否则要强制交纳和加收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工伤保险对工伤事故的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因此,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来看,对工伤事故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应该是毫无异议的。问题是,除了劳动合同以外的临时雇佣合同的工伤事故赔偿,在归责原则上是否也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劳动法》和《民法通则》均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司法界和法学界一直有争议。
雇工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适用无过错原则,李建伟编著的民法62讲中就主张雇主对雇员的工伤直接承担赔偿责任,是无过错原则。还是有一种说法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现在普遍地做法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按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处理,根据做工者的过错程度确定雇主与雇工之间的责任分担比例。本人认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不适用无过错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特殊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有5条,即第121条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的,第122条的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第123条的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第124条的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第127条的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除此之外,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侵权行为条款中,找不到临时雇工工伤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条款规定。在侵权法的归责原则中,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无过错责任只能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既然《民法通则》没有规定雇工工伤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那么依侵权法原理,只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结果的情况下,谁有过错,就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依此作为法律价值判断标准,最公平,最符合正义的民法观念。”

㈤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种类:
1.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版纠纷;
权2.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
3.水上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
4.航空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纠纷;
5.航空器对地、水面上第三人损害赔偿纠纷;
6.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7.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8.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纠纷;
9.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10.雇佣人损害赔偿纠纷;
11.产品责任纠纷;
1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
13.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
14.地面(公共场所)施工损害赔偿纠纷;
15.建筑物、搁置物、悬挂物塌落损害赔偿纠纷;
16.堆放物品倒塌损害赔偿纠纷;
17.动物致人损害赔偿纠纷;
18.驻特别行政区军人执行职务侵权纠纷;
19.防卫过当损害赔偿纠纷;紧急避险损害赔偿纠纷等。

㈥ 人身损害赔偿有什么法律责任

人身健康受到非法侵害,造成支出医疗费、误工等损失,侵权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有过错的,减轻侵权人责任,例如:交通事故、故意伤害、打架斗殴、高空坠物等。相关法律有: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㈦ 如何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出了交通事故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么样处理,那么应该如何索赔专成了网友们经常问到的问属题,那么今天就这个问题统一做一个分享。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采用合法的途径进行处理事故,不能采用过激的方法,这样非但不利于解决问题,还会升级矛盾,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那么合法的索赔途径有什么呢?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就是和解,另一个就是诉讼。和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私了”是通过跟对方协商的方式解决赔偿,如果您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一定要注意跟对方签订书面的和解协议,不然,所有的口头承诺都有可能成为“空谈”;另一个方法就是诉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官司”,需要去法院立案、开庭,最终按照法院下发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执行。

㈧ 如何理解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及赔偿诉讼

人身损害赔偿协议是合同的一种,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合同。
赔偿诉讼回,是指公民、法答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适用《行政诉讼法》的一般规定以及《国家赔偿法》的特别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裁判赔偿争议的活动。
1、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和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等内容。
2、人身损害赔偿协议 :人身损害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应倾向于保护被害人的一方,但是也要考虑赔偿义务人的责任承担要与他的过错和行为相适应,不要盲目的增加赔偿义务人的负担,要将行为、责任、损害综合考虑,确保人身损害赔偿尽可能的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
4、对于人身权利的损害,即使进行赔偿,也只能是尽量使人身权利的损失得到弥补,而不能完全使之回复原状。但并不能因为人身损害与物质赔偿的不对等就放弃或不进行物质赔偿。

阅读全文

与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