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法律依据必须先投诉再仲裁吗
1、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
2、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
《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 仲裁劳动关系,还是先去劳动监察投诉
先去监察部门投诉,然后去劳动仲裁部门仲裁。
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限于一些相对案情简单或是数额较小的案件,也不需要交纳费用。劳动仲裁的程序相对复杂,需要交纳仲裁费,要取证、开庭质证、审理,然后下裁决书,裁决书与法院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并不影响申请劳动仲裁,可以依据劳动争议实际情况自己斟酌决定。
劳动监察大队是受理举报和投诉的,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将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进行查处;申请劳动仲裁与用单位发生争议,劳动监察大队不能解决,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一种行为。
C. 劳动仲裁是不是要先经过投诉,然后再等劳动局的消息,才可以仲裁
有欠条,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不过,起诉或劳动仲裁,不一定会很快的。
D. 劳动纠纷是先投诉还是先仲裁
最普遍的介绍:劳资纠纷问题
特点是什么:处理纠纷
举例说明应用场景:劳动合同法
其它含义:当地劳动仲裁投诉
举例说明应用场景:作出裁决
E. 劳动仲裁与投诉可以同时进行吗
你好!这个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但是,为了让你的案件进行更加顺利,我建议你可以先去投诉,投诉后一般会拿到劳动部门对你们双方调解的一个调查结果,到时候你再申请仲裁可能更好一些。
而且,如果在投诉阶段公司就跟你和解了也更好。
F. 遇到劳动纠分是先投诉还是先仲裁
遇到劳动纠纷应当先仲裁。
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G. 我已经向仲裁投诉过是不是需要再次向仲裁投诉
对仲裁不服,复可以再次申请劳动仲裁或制者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H. 是先投诉还是申请劳动仲裁
先投诉再申请劳动仲裁比较合理,符合循环渐进解决问题的做法,且尽量减少劳工双方关系恶化的可能性。
I. 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必须先仲裁后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J. 先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还是先去劳动仲裁申请
如果是要求支付工资和社保,应该去劳动监察。如果是申请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应该是申请劳动仲裁。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六个方面。
1、执法主体不同
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建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及用人单位三方面的代表组成。
2、法律行为不同
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作出劳动监察作用的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劳动仲裁则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作出的裁决属于一种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
3、工作职责不同
劳动监察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职权主动进行,不需要相关人提出请求;而劳动仲裁机构则是受理劳动关系当事人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需先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才能受理案件,否则,仲裁部门不主动介入。
4、法律地位不同
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行政部门同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之间是行政管理关系;而在劳动仲裁的所有程序中,仲裁机构是一种“中间人”,不作为当事人而处于“第三者”的地位。
5、法律后果不同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裁决不服的。
6、执法手段不同
劳动监察既包括事后矫正,也包括事前预防;而劳动仲裁则属于事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