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麻醉纠纷案例

麻醉纠纷案例

发布时间:2021-08-18 02:52:22

A. 医院麻醉科主任收回扣345万元一案引发关注,该案件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1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题为《以案为鉴 | 麻醉科主任的自我麻醉堕落之路》文章,剖析浙江省人民医院原麻醉科主任胡双飞受贿案,其中涉及的医疗领域腐败问题引人深思。

2019年5月25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连庆泉被查。连庆泉是国内麻醉学专家,小儿麻醉领域学科带头人,更是浙江省麻醉学科带头人。在被查前十天,连庆泉当选为浙江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会长。

2019年9月13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徐旭仲被查。

2019年9月24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被查。

2019年11月22日,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胡双飞被查。

2019年12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主任周海燕被查

另外,一些医药公司工作人员涉违法也牵出了医药公司与医生们背后的利益勾连。去年7月,原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浙江大区经理钱伟文涉嫌严重违法,根据浙江省监委、杭州市监委指定管辖,接受萧山区监委监察调查。

据悉,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拥有麻醉产品线。

另据雷李培判决书,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还涉及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受贿案。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销售代表孔某为了感谢雷李培对其公司药品使用的关照,并希望与他搞好关系以继续得到关照,先后五次在雷李培参加学术会议期间送给他共计1.7万元,雷李培均予以收受。

一半以上百强药企给过回扣

上述医疗领域腐败频频涉及医药代表,那么,医药代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介绍,作为一份正式职业,医药代表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一是制定医药产品推广计划和方案;二是向医务人员传递医药产品相关信息;三是协助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四是收集、反馈药品临床使用情况。

可以看出,这一职业原本具有较为浓厚的学术推广意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药企将医药代表的销售业绩与收入直接挂钩,受利益驱动,许多医药代表的工作性质被扭曲为医药销售,成为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频发、药品带金销售模式禁而不绝的原因之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岑珏表示,尽管回扣问题危害巨大,但不应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医药代表:“部分制药企业在经营观念方面的偏差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有超过半数被查实存在直接或间接给予回扣的行为,其中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对此乱象,国家也出手了。2020年12月1日,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提出,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实施收款和处理购销票据等销售行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不得鼓励、暗示医药代表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多位专家表示,《办法》出台后,在制度的刚性约束下,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有望得到进一步遏制。

B. 麻醉意外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法律上如何界定

不能
1.从法律上说,所谓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其中关键的两项是“违反了法规、规定和规范”,并且造成了人身损害。
2.而麻醉意外则包括很多情况,大部分都是指无法预料和无法控制的。法律上规定,医疗意外,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或护理工作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或患者体质的特殊性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患者死亡、残疾或者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的行为。在医疗意外的情况下,因为损害后果是患者自身体质原因和特殊病种结合在一起而突发的,而医务人员根据当时的情况,对可能产生的患者死亡、残疾或者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根本不可能预料到,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损害结果间不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医疗意外不属于医疗损害,医疗机构也不承担赔偿责任。

C. 遇到麻醉抢劫案件如何有效获取检材

迷倒网友 偷走项链

大庆的小韩,是一家理发店的经营者。

平时闲来无事,他爱上网聊天交朋友。

在使用一款名为Blued的社交软件聊天时,小韩认识了蒋某。

俩人在网上聊得挺投机,蒋某又听说小韩从事美发行业,于是想去小韩的理发店剪头发。

可小韩有个规矩,从来不给网上认识的朋友理发。

想借此套近乎的蒋某见没有成功,心中又生一计。

他跟小韩说,“大家算是认识了,既然是朋友就一起吃个饭吧。”

为此,蒋某专门买了外卖,找到了小韩的理发店。

小韩不曾想到,认识的这位“朋友”竟然心有歹意。

一顿饭后,小韩昏昏沉沉,躺下就“睡”。

等醒来后,小韩发现,自己包内的黄金项链和吊坠都不翼而飞。

于是,小韩赶紧拨打电话报警。

高新区公安分局民警接到报案后,迅速开启了侦查。

D. 麻醉事故问题

听你的说法医院应该有责任查明到底是麻醉意外还是医生在明知麻醉不好的情况下对你父亲做了其他处理,一般的全麻手术需必须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而麻醉师在术前应该访视患者的,主要了解患者口腔有没有畸形,牙齿有无松脱,像你说的“喉咙变异”我的经验还不够,没听说过有这种解释,气管的变异应该在术前的胸片(DR)中可以发现,术前检查都做什么了?常规的有:血化验(常规,生化,包括肝脏功能)心电图,胸片或胸透,像你父亲这样的病情还应该有呼吸功能的检测,而膈疝的胸片应该是必须的,有必要的话还应该做胸CT检查,医院的术前检查对手术的可行性很重要。
麻醉复苏延迟可能因为患者的年龄偏大,肝脏功能不好等因素影响,而需要做气管切开显然出现了喉头水肿等呼吸道梗阻的症状,可能的情况就是麻醉医师反复插管造成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而在手术室的时间也是问题,从入室到出室用了进9个小时,不能单用复苏延迟解释。
总之你可以要求医院给你出具无责任的证明,或者干脆申请医疗鉴定。

E. 手术前麻醉死亡赔偿该在多少

医疗官司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诉讼纠纷,须有相应的专业水平与法律知识才能采取出恰当的维权措施与手段。本人不敢枉言,但有一个判例新闻可以作参考:

患者手术中被麻醉死亡 法院判决医院赔偿
近日,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医院方在手术过程中对麻醉监测管理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
2010年7月31日,患者李某在彝良县某医院实施右尺桡骨、右跟骨骨折愈合内固定物取出手术治疗过程中死亡。案件发生后,云南省医学会对李某病例进行鉴定,认定医院方对医疗卫生核心管理制度认识和落实不够,术中对麻醉的监测管理不当,在李某出现异常情况时处理不力,被告的过失与李某死亡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李某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方承担主要责任。
2011年5月5日,李某父亲、妻子及子女3人向彝良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被告某医院赔偿患者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处理死者李某丧葬等费用合计801278.00元。被告某医院对原告主张的事实及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无异议,认为李某生前的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但是不同意原告按死者李某生前经常居住地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死亡赔偿金的诉讼请求,死亡赔偿金应按事故发生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
法官多次主持双方进行调解,但双方就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为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依法按李某生前经常居住地(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法院并本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以及医患双方所应承担的责任作出由被告医院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52326.40元的一审判决,扣除已支付的60000.00元,尚应赔偿原告损失492326.40元。被告不服一审判决,遂向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日前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链接地址:http://www.cnyl.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385

F. 麻醉医疗事故

作为一个麻醉医生,我真心的和你说,这个和红包真的没关系,按照你的描述,你嫂子应该做的是椎管内麻醉,就是所谓的半身麻醉,需要从腰椎间隙穿刺进去一根较粗的针,穿刺到硬膜外腔或者蛛网膜下腔后再推注麻醉药。而腰酸腰痛正是这种麻醉的并发症之一,之前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的时候肯定有提到过,并且已经拍过片子证明没事了,当事麻醉医生肯定没责任的,你走司法程序没有任何希望。并且不是你想想的是麻醉药水过多而腰痛的,完全是因为腰椎穿刺的并发症,这种腰痛有些人可能持续几天就好了,有些人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更久。我不是替当事麻醉医生说话,只是从医学的角度跟你探讨一下,祝你嫂子早日康复。

G. 麻醉药举例出十个例子

麻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局部麻,另一种就是全身麻,也就是睡一觉后手术就结束了,对于大手术来说这种形式很有利。常见的麻醉药有氧化亚氮、麻醉乙醚、氟烷等十几种。

一、全身麻醉药有哪些

(一)全身麻醉药的常见药物

1、麻醉乙醚

2、氟烷

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50.2℃,不燃不爆,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氟烷的MAC仅为0.75%,麻醉作用强,血/气分布系数也较小,故诱导期短,苏醒快,但氟烷的肌肉松弛和镇痛作用较弱;使脑血管扩张,升高颅内压;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等。反复应用偶致肝炎或肝坏死,应予警惕。子宫肌松弛常致产后出血,禁用于难产或剖腹产病人

3、恩氟烷及异氟烷

是同分异构物,和氟烷比较,MAC稍大,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和舒适,苏醒也快,肌肉松弛良好,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偶有恶心呕吐。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

4、氧化亚氮

(二)静脉麻醉药

又称非吸入性全身麻醉药,这类药直接由静脉给药,其麻醉作用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2] 因麻醉较浅,主要用于诱导麻醉。若单独应用只适用于小手术及某些外科处理。

硫喷妥钠(thiopentaI sodium)

氯胺酮(ketamine)

依托咪酯

丙泊酚
羟丁酸钠

(三)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及克服全麻药的诱导期长和骨骼肌松弛不完全等缺点。

(1)麻醉前给药指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应用药物。

(2)基础麻醉对于过度紧张或不合作者(如小儿)进人手术室前先用大剂量催眠药,使进入深睡或浅麻醉状态。进手术室后再用吸入性麻醉药。

(3)诱导麻醉用诱导期短的硫喷妥钠或氧化亚氮,使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后改用其他药物维持麻醉。

(4)低温麻醉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配合应用氯丙嚓,使体温下降到28-30℃,降低心脏等生命器官的耗氧量,以利于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5)控制性降压加用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硝普钠或钙拮抗剂使血压适度下降,并抬高手术部位,以减少出血。常用于颅脑手术。

(6)神经安定镇痛术常用氟哌利多及芬太尼按50:1制成的合剂作静脉注射,使患者达到意识模糊朦胧,痛觉消失,称为神经安定镇痛术。适用于外科小手术。如同时加用氧化亚氮及肌松药可达到满意的外科麻醉,称为神经安定麻醉。

H. 深圳一女子整形时麻醉出了意外,当事人可以向其索赔吗

对于现在的人们也是存在着一个暧爱美的状态,更多的时候现在的整形手术也是在受到很多人们的青睐,依靠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变美也是很多人们都想要看到的一个情况了,既快速又便捷,但是更多的情况之下也应该引起我们的一系列警示,因为对于意外呢也是频频发生的,更多的时候也依然都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我们大家要知道对于手术他都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的,“深圳一女子整形时麻醉出意外”这样的一件事情在出现之后也是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系列议论了,更多的情况发生的时候也是会让我们大家都措手不及。

I. 福建省三明市市二医麻醉事故

从9月3日至10月10日,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连续发生了4起因麻醉导致死亡的重大事故。经过仔细调查后,10月16日,福建省卫生厅称,经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麻醉事件与三明市第二医院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

夺命的麻醉

麻醉的本意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没想到在这一系列的事故中却成了导致病人死亡的罪魁祸首。

9月3日、9月18日、9月24日、10月10日,三明市第二医院连续发生3起病人在手术中和1起病人手术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现象,病人抢救无效意外死亡。

据院方介绍,这4起医疗意外死亡的情况是:9月3日,26岁的男性患者冯光乐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9月3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23天后无效于9月26日零时44分死亡。

9月18日,44岁女性患者章春梅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术后在病房出现呼吸停止,随后心跳骤停。经抢救8天无效于9月26日18时32分死亡。

9月24日,3岁男童邹郑涛,因左腹股沟斜疝进行手术,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及肺水肿。经抢救7小时无效于手术当日下午死亡。

据院方介绍,在前3起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后,三明市卫生、药监部门迅速组织专家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并邀请福建省立医院、省协和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麻醉专家,组成事件调查专家小组到三明市第二医院,对前3起事件原因进行调查。然而就在调查期间,又发生了一起患者死亡事故。

10月10日,29岁男性患者姜陈锋在预备全麻下进行颅骨修补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数分钟,出现心脏骤停,经抢救19个小时无效于10月11日凌晨4时45分死亡。

10月14日,福建省卫生厅专家组通过综合分析,认为4个案例均属于麻醉意外,麻醉用药的方式、方法、药物用量等均属规范,抢救措施合理,死亡原因目前难以解释,无违反医疗操作规程。

10月15日,当地政府迅速开展了整改工作,撤换了这家医院麻醉科主任,对事件所涉及到的麻醉医师暂停临床业务活动,并对全市医疗机构麻醉科组织检查整治。

初步断定——医院管理不当

10月16日,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麻醉事件与三明市第二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家医院主要存在5个方面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重视不够,麻醉科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二是规章制度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质量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对医疗技术准入把关不严,对开展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没有明确的人员资质要求和规定;四是没有很好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对连续发生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的重大问题重视不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五是三明市卫生局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福建省卫生厅已针对这一事件提出5点处理意见:向全省通报三明市第二医院发生的4起麻醉事件,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举一反三,吸取经验教训,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责成三明市卫生局暂停三明市第二医院麻醉科的医疗活动,立即整改,整改后经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检查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医疗活动,并做好整改期间的相应医疗工作。

同时福建省卫生厅还建议,对三明市第二医院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理,如有违反医疗机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理。三明市政府对三明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理。

就在10月初,卫生部表示,将在全国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违规,疏于管理,发生严重医疗不良事件,社会影响恶劣的医疗机构严肃查处。

死者家属获赔40万,患者死因仍难确定

直到10月16日下午,4个案例尽管可以确定为麻醉意外,但具体死因仍未查清。

三明市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陈百禧10月16日称,手术麻醉出现意外现象,过去在该院也发生过,但病人都能及时抢救过来,从来没有因此死亡的案例。“如果医院管理有问题,为何以前都平安无事,独独最近连连出事?”他对此也感到困惑。

那么,麻醉师的水平是不是不够格?陈百禧介绍说,这4起引发麻醉意外的手术是由3个不同的麻醉师分别实施的,他们中工龄长的有20多年,短的也有四五年,而且之前也没出过类似事故。

那么,是不是麻醉药品有问题?据该院副院长、麻醉专家魏秀吾介绍,4位死者所使用的麻醉药品并不相同。其中,死者冯光乐使用麻醉药品是利多卡因,死者章春梅使用的麻醉药品是布比卡因和氯普鲁卡因,而死者邹郑涛使用的麻醉药品只有布比卡因一种,最后一位死者姜陈锋所使用的麻醉药品又与前三者不同,是咪达唑沦、丙泊酚、卡肌宁和芬太尼。魏认为,如果4位患者所使用的麻醉药品中有相同一种麻醉剂,那么药品可怀疑性就很大,但4位患者所使用的麻醉剂又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判断是麻醉剂问题导致4位患者离奇死亡。

但是,据陈百禧透露,三明市第二医院麻醉意外事故被媒体披露后,他们接到了来自江苏省姜堰市的电话,称该市也出现过多起麻醉意外事故,只是不像三明市第二医院这么密集。另据有关人士透露,福建莆田市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三明市第二医院接连出现麻醉意外事故,至今仍是一个谜。死者冯光乐的父亲、57岁的农民冯匡绪尽管拿到了医院给予的40万元赔偿和困难补助,但他仍然要求卫生部门给个明确的说法。“孩子死了不能复活,但不能让孩子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医院应该尽快查明原因,不能让悲剧再这么重演下去了!”他哭着说。

三明市第二医院创建于1937年,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担负着永安市及周边200多万人口的医疗救治任务,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医保定点医院。曾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

J. 麻醉事故后导致的植物人有苏醒的案例吗

有点难,有点慢,神经系统受伤了

阅读全文

与麻醉纠纷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