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3月4日北京地铁纠纷

3月4日北京地铁纠纷

发布时间:2021-08-17 15:07:35

『壹』 北京地铁那个袭警后说人生总要经历第一次,说最多只判15天的22岁女孩,最终判了多长时间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刑 事 判 决 书
(2019)京0105刑初368号
公诉机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张汐黛,女,1996年1月7日出生,汉族,大学文化,原系北京×大学×学院学生,户籍所在地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18年11月11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6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
辩护人王柱,北京国旺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党占荣,北京国旺律师事务所律师。
公诉机关以京朝检公诉刑诉〔2019〕9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汐黛犯妨害公务罪。本院适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公诉机关指控并经本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汐黛于2018年11月11日15时许,在北京市朝阳区地铁八通线管庄站西厅安检处,因携带水果刀进站与安检员发生纠纷。在民警王某到达现场进行处置时,被告人张汐黛拒不配合民警工作,在地铁站闸机口处踢踹民警王某大腿,后又在地铁站警务室门外过道内击打民警王某面部。被告人张汐黛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已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张汐黛的行为已构成妨害公务罪,根据被告人张汐黛的犯罪事实、情节,建议判处被告人张汐黛有期徒刑六个月至八个月。
被告人张汐黛及其辩护人对指控事实、罪名及量刑建议没有异议且被告人张汐黛已签字具结,并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
本院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张汐黛犯妨害公务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量刑建议适当,应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五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张汐黛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8年11月11日起至2019年5月10日止。)。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判员宋磊
二〇一九年二月十三日
书记员苗志超

『贰』 男子地铁内狂扇女乘客耳光是怎么回事

都说喝酒误事,如果只是自己睡花坛睡大马路就随你便了,但就是有这么一些人,喝醉了酒喜欢出去搞事情。好好乘地铁回家的女子,被一陌生男人在地铁里一顿狂打,是不是很懵?

日前,上海地铁内就连续发生两起醉汉闹事的案件。

5月27日下午两点三刻,地铁11号线上,一醉汉因上了地铁没有坐到位子,就一直辱骂一名白衣女乘客,不久这名女士旁边的座位空了出来,醉汉并没有坐下。

而当另一位红衣女乘客坐了位子后,醉汉又转而开始辱骂红衣女乘客,甚至还挥起巴掌,重重地扇她耳光。


直到地铁到站后,周围乘客叫来了站内工作人员,将醉汉带离车厢。到了站台上,醉汉又挥掌连掴保安,直至民警到场将其带离。

无独有偶,第二天,11号线嘉定北站再现醉汉身影,只不过这位仁兄上演的是“自残”戏码……

5月28日晚上8点半,轨交嘉定北站站台上来了一位老年的醉汉,地铁工作人员和民警多次劝他离开站台,醉汉却突然转身开速走到防护栏,双手一撑就要跳轨。。。想要自杀,好在警察蜀黍快速将其拉下。

尽管酒醒后,这两名醉汉都完全不知道自己当时所做的行为,但警方仍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理。

目前,在车厢内殴打他人的范某,因寻衅滋事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另外一位企图跳轨的陆某,已通知其家属领回进行批评教育。

『叁』 为什么说北京地铁打架丢人到国外了

3月2日,两名男子在北京地铁亦庄线上的一场斗殴被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环环(ID:huanqiu-com)注意到,文章标题用了“vicious”(残忍的、恶毒的)一词来形容此事,两人斗殴的视频也一并被公开,有海外网友评论称“太可怕了!”“我点击这篇文章是想看他们是否用‘功夫’打架,他们是否‘快如闪电’,但我有点失望....”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分歧在任何地方都有,总体来说,北京是个和谐安全的城市。”

不过,仍然有网友表示:“分歧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平静下来沟通,总体来说,北京是个和谐而安全的城市。”

『肆』 北京地铁内发生的事令人毛骨悚然的视频是真的吗

什么样的视频啊?还毛骨悚然?没看到啊

『伍』 北京地铁男子辱骂“外地”女孩,你是怎么看待这一事件的

因“用脏话辱骂女孩”、“抢夺手机”、“强行推搡女孩”等劣行,昨日以来,北京地铁十号线一男子在网络上引起声讨。今晨,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称,经连夜工作,现已将嫌疑人张某(男,17岁)查获。但因男子未成年,免于处罚。

『陆』 北京地铁故障致大量旅客滞留后出现了什么状况

据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报道,7月4日早晨早高峰时段,北京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道岔设备故障,列车间隔较大,影响部分列车晚点。

7月3日,北京地铁于早上8点27分发布消息称,开往海淀五路居方向的地铁6号线因草房站信号故障,列车间隔较大,部分列车晚点。目前,列车仍然间隔较大,大量乘客在站台等候。有需要乘坐这趟的市民建议选择其他出行方式。

『柒』 地铁骂人事件的最新进展怎么样了

在3月6日,男子地铁内辱骂他人事件又有新进展。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刚刚发布通报称,针对3月4日以来网传一段拍摄于北京地铁十号线车厢内的视频,警方迅速开展工作,将视频中的男子张某(17岁,本市户籍)查获,并向视频中的当事女子蒲某某、胡某某和视频拍摄及首次上传网络人员等核实情况,全面查清了案件事实。



此前,网络上一段长达2分21秒的网传视频显示,北京地铁十号线列车车厢内,一名年轻男子反复辱骂两名女子,并抢夺其中一名女子手机。

后续在3月5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通报称,经连夜工作,已将嫌疑人张某(男,17岁)查获。

『捌』 男子在北京地铁上故意裸露隐私部位,将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玖』 如何看待2017年3月4号北京地铁骂人男事件

自动扶梯突然“倒带”:致一死三十伤
内容来源:新民晚报
[2011年7月6日 15:13]
转瞬之间,一位少年生命戛然而止……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安全事故,还造成了3人重伤、27人轻伤。
鉴于北京公共安全事故一再发生,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死亡孩子来自安徽
北京市相关部门5日16时通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事故已造成一名男孩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已有9名轻伤者出院。
“很多人倒在电梯下,人压人成了一堆,那个死去的孩子和他的父亲被压在最下面。”一位伤者在北大人民医范担顿杆塥访舵诗罚涧院对记者回忆:“电梯本来是向上走的,突然间变成向下,手扶皮带也向下走了。”这名伤者说,他原计划带孩子到动物园玩,在事故中扭伤了脚,擦伤了胳膊,所幸孩子没有大碍。
记者从北大人民医院了解到,死去的孩子来自安徽,同行还有父亲和姐姐。而现在,男孩的父亲脊椎受伤,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急救;姐姐因头部受伤,已被转送到北京儿童医院救治。一家人从此天人永隔。
北京京港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杨苓说,京港地铁公司将尽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负责伤者检查、救治、治疗等相关费用,待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再对赔偿等问题进行处理。“赔偿不能弥补我们的伤痛!”一位伤者家属对记者说。
首都地铁事故频发
虽然京港地铁公司解释称,发生事故的电梯仍在质保期内,并在6月22日刚刚进行了例行检查和保养,但这并不足以平复公众的愤怒。
就在事发前一天,北京地铁四号线安河桥北站至北宫门站隧道一侧的电缆突然脱落,造成区间轨道停电,该路段无法正常通行,百余名乘客在中关村站被统一要求下车。
在对公众的解释中,京港地铁公司称事发路段“出现电路故障”,导致“列车通过能力降低,间隔加大”。
被指“轻描淡写”“过于专业”的解释,以及短时间连续发生突发事件,让公众对地铁公共安全表示质疑。事实上,类似5日发生的电梯故障在北京地铁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3月4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地铁曾连续发生电动扶梯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
公共安全何以到位
北京地铁可谓全国最繁忙的地铁之一,连续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
有分析认为,随着北京城市人口密度的飞速增长,市民对公共出行工具的需求和要求与日俱增,与运力和运量的不足形成鲜明矛盾,也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毓才坦承,北京地铁运营情况表明,地铁在规划和设计上滞后于城市及人口的飞速发展。事故背后反映的是地铁交通人流过大,系统不堪重负;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减少地铁的人流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目前我国地铁、铁路等公共设施工程大量上马,对公共设施质量的放松,将会造成严重隐患。如不重视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类似事故频发。
北京地铁扶梯事件发生后,各方表态并未涉及责任追究问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刚刚过去的北京暴雨。在6月23日的北京暴雨中,24岁的满洪浩和19岁的杨铁贞,因为井盖脱落被卷入下水道,不幸遇难。石景山区政府相关部门称,事故并非人为导致,而是因为天气缘故,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专家指出,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紧弥补监管漏洞,防范更多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回应公众质疑。

『拾』 北京地铁4号线的事故是怎么回事

自动扶梯突然“倒带”:致一死三十伤
内容来源:新民晚报
[2011年7月6日 15:13]
转瞬之间,一位少年生命戛然而止……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安全事故,还造成了3人重伤、27人轻伤。
鉴于北京公共安全事故一再发生,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死亡孩子来自安徽
北京市相关部门5日16时通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事故已造成一名男孩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已有9名轻伤者出院。
“很多人倒在电梯下,人压人成了一堆,那个死去的孩子和他的父亲被压在最下面。”一位伤者在北大人民医院对记者回忆:“电梯本来是向上走的,突然间变成向下,手扶皮带也向下走了。”这名伤者说,他原计划带孩子到动物园玩,在事故中扭伤了脚,擦伤了胳膊,所幸孩子没有大碍。
记者从北大人民医院了解到,死去的孩子来自安徽,同行还有父亲和姐姐。而现在,男孩的父亲脊椎受伤,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急救;姐姐因头部受伤,已被转送到北京儿童医院救治。一家人从此天人永隔。
北京京港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杨苓说,京港地铁公司将尽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负责伤者检查、救治、治疗等相关费用,待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再对赔偿等问题进行处理。“赔偿不能弥补我们的伤痛!”一位伤者家属对记者说。
首都地铁事故频发
虽然京港地铁公司解释称,发生事故的电梯仍在质保期内,并在6月22日刚刚进行了例行检查和保养,但这并不足以平复公众的愤怒。
就在事发前一天,北京地铁四号线安河桥北站至北宫门站隧道一侧的电缆突然脱落,造成区间轨道停电,该路段无法正常通行,百余名乘客在中关村站被统一要求下车。
在对公众的解释中,京港地铁公司称事发路段“出现电路故障”,导致“列车通过能力降低,间隔加大”。
被指“轻描淡写”“过于专业”的解释,以及短时间连续发生突发事件,让公众对地铁公共安全表示质疑。事实上,类似5日发生的电梯故障在北京地铁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3月4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地铁曾连续发生电动扶梯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
公共安全何以到位
北京地铁可谓全国最繁忙的地铁之一,连续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
有分析认为,随着北京城市人口密度的飞速增长,市民对公共出行工具的需求和要求与日俱增,与运力和运量的不足形成鲜明矛盾,也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毓才坦承,北京地铁运营情况表明,地铁在规划和设计上滞后于城市及人口的飞速发展。事故背后反映的是地铁交通人流过大,系统不堪重负;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减少地铁的人流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目前我国地铁、铁路等公共设施工程大量上马,对公共设施质量的放松,将会造成严重隐患。如不重视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类似事故频发。
北京地铁扶梯事件发生后,各方表态并未涉及责任追究问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刚刚过去的北京暴雨。在6月23日的北京暴雨中,24岁的满洪浩和19岁的杨铁贞,因为井盖脱落被卷入下水道,不幸遇难。石景山区政府相关部门称,事故并非人为导致,而是因为天气缘故,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专家指出,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紧弥补监管漏洞,防范更多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回应公众质疑。

阅读全文

与3月4日北京地铁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