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老人生不养死不葬的子女老人身后抚恤金可按物权法共有物分割吗
抚恤金无须分配!
抚恤金不是遗产。组织发给抚恤金时当事者已死亡,已没有了法定行为能力,所以抚恤金是组织发给死者家属的,不能列入死者遗产中进行分配。楼主所举此例中死者家属中与死者生前共同生活的只有“继母”一人,显然抚恤金应该由其一人全额领取而无须再行分配。
2. 单位以抚恤金分配存在纠纷为由,拒绝办理抚恤金
对于一次性死亡抚恤金分配原则,现行民事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虽然法律界对抚恤金的定性专已经达属成共识,即抚恤金不属于遗产范畴,它是死者近亲属基于死者死亡这一法律事件而享有的权利,是近亲属的共同共有财产。但如何分配,司法判例标准不一。有的按均等份额分配,有的按遗产分配原则,配偶分享一半后,另一半第一继承人再平均分配。有的确认为被供养人在供养人死亡后依法取得的生活保障金,只分配给配偶,其他继承人无权享有。有的首先考虑与死者生前共同生活紧密程度和生活来源,其次考虑血缘关系,合理分配。
2004年1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二条第一款“本规定所称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第三条“上条规定的人员,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可以看出,抚恤金不属于遗产的性质,享受抚恤金待遇的人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
一是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配偶。
二是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3. 抚恤金分配纠纷
赔偿不适用继承的有关规定,因为该赔偿不属于遗产范畴,其中扶养费非常明确,直接具体到人。死亡赔偿金按照与死亡人生活的密切联系程度以及亲属关系进行分配,一般协商进行,协商不成可以平均分配或起诉到法院,由法院自由裁量。
4. 起诉要求分割抚恤金应该适用什么案由
是定共有纠纷。理由是该案中,死亡赔偿金的数额明确,但对于死亡赔偿金分割的主体及份额并未明确,应经过庭审进一步确认,在分割前,应属共同共有。
所谓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共同共有的特征为:是以共有关系为存在前提;是不分份额的共有;在共有关系消灭前,共有人不得划分各自对所有权或共有物的份额,共有人对共有物共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是基于之前的家庭关系而对该笔赔偿金共同享有权利,在未经法院审理明确前,各共有人各自享有的份额处于不确定状态,故不能简单参照《继承法》规定,将死亡赔偿金进行平均分配。
因此以共有纠纷作为立案案由较为妥当。至于死亡赔偿金如何分割,需结合共有人与死者生前生活的亲疏程度及所尽的抚养义务等进行综合考虑。
(4)抚恤金共有物分割纠纷扩展阅读:
抚恤金主要分类:
我国抚恤金主要有两种:
一为伤残抚恤金,发放对象为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职工等;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恢复劳动力或死亡时止。
二为死亡抚恤金,发放对象是革命烈士、因公牺牲人的家属。公民依法获得政府发给的抚恤金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至受供养人失去受供养的条件为止。
此外,我国还规定有革命伤残军人抚恤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费,国家工作人员伤亡、病故抚恤金等。
5. 原告诉讼遗产继承,法院按被告抚恤金分割要求一并审理违背一案一议原则吗,符合必要共同诉讼法律吗
遗产继承案件必须一并审理,把所有的继承人都追加进来才能立案和审理,不然事实无法认定。
这种案子在民法中称为必要共同诉讼。
6. 抚恤金在单位分割完了现在觉得不合理可以在到法院起诉重新分割吗
你们此前起诉的分割抚恤金的案件如果已经生效,你无权再次起诉至法院要求再次分割。你可以依法申请再审,要求重新审理。
7. 共同享有房产分割和抚恤金分割能一案解决吗
你好,房产分割一般是由于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按照评分的原则进行分割,但是辅具进抚恤金一般是个人的财产,不能进行分割。
8. 最高院关于工伤死亡赔偿金的分割有什么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还没有就工伤死亡赔偿金的分割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性释解,可以查证的是最高法只作出了两个关于死亡赔偿金的定性与如何分配的复函。但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一般归类于“共有物分割纠纷”的案由。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不能作为遗产来继承。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参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范围进行分配。原则是,首先将属于用于丧葬费等实际支出的费用扣除,再扣除应当属于供养亲属的个人应享有的抚养费部分,剩余的死亡赔偿金部分就参照《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的规定进行分割。
死者父母、妻子、子女同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应享有同等的份额,如死者父母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话,再分配上应适当考虑,对于未成年子女、生活有困难的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与被继承人共同居住生活的人要予以照顾。
法律只是调整各方利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分割问题。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亡赔偿金如何分配的两个复函》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空难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处理的复函
(2004)民一他字第26号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高法民一请字(2004)1号《关于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处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空难死亡赔偿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对死者近亲属所支付的赔偿。获得空难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人是死者近亲属,而非死者。故空难死亡赔偿金不宜认定为遗产。
以上意见,供参考。
二OO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2、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关于如何处理石晓丽等5人请求赔偿一案的批复
(法赔复〔1996〕2号1996-10-28)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你院《关于如何处理石晓丽等5人请求赔偿案件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石晓丽等5位赔偿请求人都享有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各自都应获得一部分赔偿金。赔偿金不应按份额平均分割,考虑到受害人崔洪福及其妻已与父母分家,子女尚小等因素,在作出赔偿决定时,应适当照顾未成年人的利益,并应就赔偿请求人各自获得的赔偿金额直接作出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9. 继承和抚恤金分割案件可以一并起诉吗
继承和抚恤金是两个纠纷,必须分开审理。
虽然原、被告可能是同样的,但法律关系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