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事诉讼中,护理费以什么标准赔偿
护理费
(一)概念:护理费是指受害人因遭受相当程度的人身损害,其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为了帮助其进行正常的生活,在医疗诊治和修养康复期间,根据医院的意见或司法鉴定,委派专人对其进行护理,并因此所需支出的费用.护理费只发生在某些程度的人身损害中,一般以生活能力是否减损为判断标准.在伤残等重大伤害中,护理费的发生是必须的.
(二)法律依据:《人损问题解释》第21条
(三)计算标准:护理费的计算可以依据护理人员有无收入而区别对待:
1、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护理费赔偿金额=护理人工资(元/天)×护理期限(天)
2、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费赔偿金额=护理标准(元/天)×护理期限(天)
㈡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可主张护理费的情况有哪些
① 是受害人在治疗期间,需要他人帮助而付出的护理费;
② 是受害人在伤情治愈后的康复期间,需要他人帮助而付出的护理费;
③ 是受害人因残疾而永久性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的长期持续帮助而支出的护理费。
㈢ 实务中护理费的赔偿标准每天多少
护理费赔偿的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人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人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人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一)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就按护 理人员因误工所造成的实际工资损失计算。
(二)护理人员无收人的或者雇佣护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三)护理费赔偿金额=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关于护理费的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21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人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人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㈣ 在人身损害(属于意外伤害)赔偿案件中护理费和误工费怎么主张
1、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 伤者住院期间需要护理的,其护理费应予赔偿。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1、经医院批准专事护理的人,误工费按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应得奖金一般可以计算在应赔偿的数额内。
2、无收入的,指本人生活来源主要或者全部依靠他人供给或者有少量收入,但不足以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3、使用护理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人数应有医院证明,并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护理人员。
4、未住院治疗或者残疾者但生活不能自理,应征询医疗部门或者法医的意见确实需要护理的,也应予赔偿。
㈤ 法律对人身侵权赔偿案件的赔偿项目护理费计算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而各地也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标准
其实是有标准的。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回护工的,参照答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㈥ 人身损害护理费怎么计算
一、医疗费用部分
医疗费-凭医疗票据或证明
Δ后续医疗费-凭医疗机构证明
误工费-按自己的工资收入损失或当地平均职工工资收入赔偿,农村按平均可支配收赔偿.
护理费-按实际发生的护理费用赔偿,但费用需要合理
交通费住宿费-以本人及必要的护理人员为治疗发生的交通/住宿费用,应当以正式发票为凭.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公务员出差规定,但现在这个规定太旧,没有合理的法定依据.
营养费-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二、伤残赔偿部分
伤残赔偿金--按当地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或农村纯收入,全残赔偿20年...十级伤残赔偿2年.
伤残用具费---依实际发生费用
被扶养人生活费---受害人所负担的被抚养人,按平均消费性支出,未成年人抚养至18岁,老年人计算20年,每超过60岁一岁减少一年,75岁以上算5年.但每年总和不能超过平均消费性支出值.同样需要乘上伤残比例系数,并且需要扣除其他负担该扶养义务人的义务份额.
三、如果死亡:
丧葬费--受诉法院当地平均职工月工资,计算6个月
被扶养人生活费--同伤残一栏,只是伤残比例系数为非作1即可.
死亡赔偿金--同伤残一栏,只是伤残比例系数为非作1即可.
四、其他:
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也在赔偿之内;证明有精神损失的,也可以要求赔偿.
伤残赔偿和死亡赔偿不能同时获得。人身损害赔偿计算非常复杂,最高院的解释背后更是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理,不同的案件计算也不一样,这里仅供大家参考,有兴趣的下好好研究一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解释》.
㈦ 人身损害住院已扣护理费,赔偿时还赔偿护理费吗
根据你的描述来看,“住院已扣护理费”是不是指费用清单上的护理费,有“Ⅰ级”、“Ⅱ级”类似字样的。
住院费用清单上的护理费,指的是医疗护理,是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应该归入医疗费范畴当中,与人身损害需赔偿的护理费不是同一概念。
㈧ 法律:人身伤害护理费如何赔偿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㈨ 人身损害赔偿护理费的标准是怎样的
护理期限的一般原则是计算到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为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是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实际需要的护理期限超过了法院判决的费用。
(1)护理费的计算: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费=护理人员收入状况(元/天)×护理人数(人)×护理期限(天)。
a.护理人员收入状况:
①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收入=误工费;
②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收入=当地护工同等级劳务报酬标准。
b.护理人数:
①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
②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c.护理期限:
①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②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20年)。
(2)护理费的类型:
a.治疗护理费:指受害人在治疗期间,需要他人帮助
①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置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②护理人数原则为一人;超过1人的,要有医疗机构(如医嘱等)或者鉴定机构的明确意见;
③护理期限的一般原则是计算到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为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是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实际需要的护理期限超过了法院判决的期限,超过期限的护理费,受害人有权再次请求赔偿,法院应当判令继续给付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