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政府部门投诉

政府部门投诉

发布时间:2020-12-09 20:34:40

1. 到政府行政部门投诉应该给书面回复吗

本人浅谈一下政府机构在行政程序中不肯给书面答复的陋习
首先要讲的是信访
因为信访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投诉举报申诉这些都是信访的一部分无法分割。
只要是公民以各种形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要求和申诉、举报、控告,依法应当由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条例第二条)---------都是信访,关国家机关的范畴又非常大。
条例所称国家机关,是指本省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例如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因为纪委和检察局合署,检察机关也是国家机关。
如果行政相对人有诉求,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提出获得书面答复的申请,遭到的拒绝的理由主要汇集有以下2点:
1:部门以“没有硬性规定”为由拒绝。
2:部门以“可以自由选择书面或者口头答复”为由拒绝。
国家信访条例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浙江省信访条例第二十六条
国家机关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予以解决;对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无明确规定又需要解决的信访事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
其实条例说的很清楚,只要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的理由合情合理,就算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硬性规定)-------如果遭到政府机构的拒绝,该部门已经违背了妥善处理的原则。
公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担心追责,奉行少做少错的办事原则,书面材料---能不给书面尽量不给,毕竟白纸黑字就是证据。作为公民还是要拿好书面证据才能切切实实的保护自身权益,否则真到了申诉甚至行政诉讼的时候,有关部门突然来个矢口否认会让你欲哭无泪!!
附相关条例
信访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2. 向政府多部门投诉违法吗

是的,比如向一个法院起诉某人,就不能向另一个法院再起诉这人了,否则这就叫做重复起诉,法律规定是不允许的。

3. 政府职能部门能否将投诉电话告诉被投诉方吗

不能告诉对方,公民对领导或行政部门以及个人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向有关政府部门投诉举报的行为,其部门应保护举报人一切个人信息。如有意泄露刚属渎职你犯罪行为。你可向司法部门作行政起诉。

4. 怎样向政府举报

大石桥市周家镇,青寨新村楼房漏水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解决,哪个部门负责?

5. 投诉当地派出所应该向哪个部门反应

有以下几个地方可以反应:

1、可以向当地公安局举报;

2、可以去当地内政法委举报;

3、可以去检察院举容报;

4、可以带着证据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警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5)政府部门投诉扩展阅读:

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原则,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人民检察院依法处理下列信访事项:

1、反映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举报;

2、不服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的申诉;

3、反映侦查机关侦查活动存在违法行为的控告;

4、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申诉;

5、加强、改进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6、反映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

8、反映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存在违法行为的控告;

9、其他依法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处理的信访事项。

6. 怎么向政府投诉建议

问题一:怎么投诉地方政府
要投诉地方政府的话最好不要到当地政府投诉。不过你可以到纪检委举报下,还有可以把这当做新闻热线嘛!

问题二:在网站上怎么向政府投诉
就是用发帖子的形式,其实不如写信比较直接。

问题三:如何投诉政府部门
你当地有没有联动110?有的话直接打110投诉。要是没有就打市长热线,这个一般都有。或者去你要投诉的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投诉。要是问题比较严重,可以去区一级的信访办信访,也就是上访。再严重的话就收集证据,起诉到法院(也就是民告官),要是政府部门违反了行政法,法院就要受理,审判。

问题四:如何投诉政府执行不力
要看具体情况
可打行政效能举报监督电话:96960
或直接向当地纪委监察局反映情况
对方受理后会督促政府机关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问题五:怎么能在网上向政府投诉
1、登录所在的城市的市政府中国站,政府中国站的域名前面都会有gov打开头,搜索所在城市名称+官方中国站就可以搜索的到。 2、一般在中国站顶层的栏目页上都会有,位置在最后一个,中国民投诉或者市民帮助,就会出现相关的需求选项了,按照所需要的需求去点击并且填写即可

问题六:怎么举报乡镇政府
可以向上级政府部门,或者上级人大,纪委等职能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如果是举报经济问题,可以向检察院反贪局举报

问题七:怎样网上向政府部门举报案件
你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该政府部门的网站,该政府部门一般会在网站上公布电子邮箱地址,你可以将举报信发至该邮箱即可.

问题八:怎样在网上投诉政府部门
登陆当地政府门户网站,一般都有市长信箱,即可在网上向市长反映实际情况,记得要实名反映哦。
受理范围:
(一)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二)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环境、市政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对政府各部门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和政策规定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四)对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有关问题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五)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需由行政机关协调解决的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六)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规范性文件等的咨询和建议。

问题九:怎样投诉政府部门
你想投诉共产党领导的政府部门,———找死。你是真心投诉的话可以找潘基文场中国政府各个部门都是串通的,只要你一投诉,你的上司马上对你进行打击报复。朋友好自为知吧。

7. 政府官员不作为向哪个部门举报

1、向当地检察院举报。官员不做为,是失职,严重的就是犯罪。
2、检查院版内设纪检、监察机权关可对不作为官员进行检察。
负责受理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违法办案、越权办案、刑讯逼供、吃请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和控告,并进行查处;通过执法监察、巡视、检务督察、经济责任审计等形式,加强对检察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等工作。
3、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关系。
拓展资料
不作为的行为性在证明上的困难缘自它是身体的静止,即不像作为那样存在身体的外部动作,在单纯物理意义上是一种“无”的状态。因此,从物体的意义上难以证明不作为的行为性。为此,在不作为的行为性的证明中,往往引入目的性与规范性的视角,这种努力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又都不无片面性。

8. 政府官员不作为向哪个部门举报

1、向当地检察院举报。官员不做为,是失职,严重的就是犯罪。
2、检查院内设纪检、监察机关可对不作为官员进行检察。
负责受理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违法办案、越权办案、刑讯逼供、吃请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和控告,并进行查处;通过执法监察、巡视、检务督察、经济责任审计等形式,加强对检察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等工作。
3、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关系。
拓展资料
不作为的行为性在证明上的困难缘自它是身体的静止,即不像作为那样存在身体的外部动作,在单纯物理意义上是一种“无”的状态。因此,从物体的意义上难以证明不作为的行为性。为此,在不作为的行为性的证明中,往往引入目的性与规范性的视角,这种努力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又都不无片面性。

阅读全文

与政府部门投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