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侵权法87条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是否合理科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八十七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二、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即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以及不能证明时可能承担的不利后果。在证据制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诉讼性质结构的不同,决定了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有所不同。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对证据方面的许多问题或是没有规定,或是有规定的又过于原则,致使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对民事审判实践中迫切需要明确的有关证据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民事审判质量,促进了审判效率的提高。
《证据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了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本文就对该条规定的理解作些浅见。
(1)侵权责任的证明标准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八十五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第八十六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他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八条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损害,堆放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九条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九十条因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九十一条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窨井等地下设施造成他人损害,管理人不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B. 如何理解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之间的关系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是证据法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双方的概念、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我们相关工作的开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法理性探讨和立法研究方面。
那我们首先来看证明责任。在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或证明负担,它的含义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义务对其主张进行举证。如果其不能提出相关证据或者其提出的证据不能证明他的观点和主张,在这种情况下,该当事人的主张将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甚至当他提出的证据导致其主张的事实无法明确,此时他依然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以上就是证明责任的概念,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它的性质:向法院提出主张是当事人的权利,但对该主张进行举证则是他的义务,如果其不履行义务或没有很好的履行义务,他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我对证明责任的理解,当然学界还有权利说、效果说等,都有一定道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证明责任的特征,一般认为证明责任是一种风险负担,并且是一种不利裁判的风险负担。我认为,证明责任最大的特征不在于它的风险性,而在于它的负担性,即它是一种义务,是一种基于诉讼权利而产生的义务,履行该义务会为当事人带来利益,并且它对诉讼的最后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我更愿意把证明责任的特征表述为关键的利益性负担,当然只是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看法。
上述我们的探讨主要是建立在民事诉讼的基础上,其实它也可以推而广之到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去,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主体不同而已。下面我们来看看证明标准的问题。
关于证明标准我也主要从民事诉讼方面来讲。在开始分析以前,我认为有必要对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证明标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古希腊的神明裁判标准(后期已经有自由心证和高度盖然性标准的萌芽);古罗马从早期的神明裁判标准到后期的原始盖然性标准;古日尔曼人又从新启用神明裁判标准;欧洲中世纪采纳法定证据标准,但后期已经开始出现自由心证和高度盖然性标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普遍采用自由心证和高度盖然性标准以及优势证据标准等,而我们国家采用的证明标准不同于上面讲的任何一种,我们采用的是证据确实充分这么一种客观标准,当然这主要是基于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标准的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的改革,逐步引入一些西方国家的证明标准。
通过对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证明的标准也日趋科学与合理,既强调公平也兼顾效率,唯一的缺憾是即使在今天,证明标准依然没能够统一,依然存在不同的证明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盖然性占优势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标准,高度盖然性标准和我们国家的确实、充分标准。当然我们无法评判这些标准孰优孰劣,但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出现一种全世界普遍采用的证明标准。
以上我们对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概念、性质和各自的特征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两者虽然在概念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更重要的在于,两者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一个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来说,清晰把握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以下我就打算从各个层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首先,我想从抽象层面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证明责任就是在当事人之间分配义务,即对某一事实由谁来承担证明的职责。而证明标准则是在确定证明责任的基础上,规定该责任人需要对相关事实证明到何种程度,法院才会支持他的主张,否则他的请求将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从上诉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确定证明责任是制定证明标准的基础,否则,即使制定了标准,执行的主体不确定,该标准也没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从实务的角度讲。事实上,无论在立法过程中,还是在证据法学说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总是先确定证明责任,再规定证明标准,一般情况下两者是同时考虑的,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首先考虑证明标准的问题,再考虑证明责任的问题,在这方面最著名的莫过于证明责任倒致的规定了,它是典型的先考虑证明标准再考虑证明责任的例子。因为,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证明标准,此时就有一个当事人举证能力的问题,即如果某类案件需要提出请求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较高的证明标准,那么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该当事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法律的要求,此时他就要承担对其不利的判决,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同时,由于各种因素,证明该事实对对方当事人比较容易,此时法律从公平的角度考虑,就会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其实,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出现在当事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案件中,比如个人诉大公司或者公民诉政府部门的案件,或者是一些特殊侵权的案件。这几类的共同特征就在于先确定证明标准,再分析其实际的可操作性,如果完全没有可操作性,那么就要考虑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了。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先确定证明责任,再明确应当达到的程度即证明标准,这也符合一般的逻辑,但事实上在立法过程中,这两个因素基本是同时考虑的,甚至是先确定证明标准,再考虑分配证明责任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在立法过程中哪个应当优先考虑,况且这样作也没有意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综合考虑,再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保证我们的立法既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又具有可操作性。
C. 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财产有什么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回称民事权益,包答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七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D. 简述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
1、侵权责任包括过错(含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它们的构成要件不相同。
2、《内侵权责任法》容第6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关于过错责任构成要件的规定。根据该规定,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因果关系和行为人主观有上过错四个方面。
3、《侵权责任法》第7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这就是关于无过错责任构成要件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侵权行为的法定性、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以及因果关系三个方面。
E. 侵权责任法规则原则是什么
一、过错抄责任原则
首先是过错责袭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就是第六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原则。它的含义是指行为人因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个表述首先是强调过错责任的归责依据是过错,不是损害或者其它的因素。
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就是说根据一定的基础事实,直接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如果行为人不能反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就应当承担责任。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中90﹪范围内适用过错推定。发生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一方把人撞了,可以从机动车撞人这个基础事实推定机动车一方是有过错的,然后要由机动车一方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如果机动车一方证明的事由是法律上承认的减轻或者免除责任的事由,则在90﹪的范围之内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责任。但是你要证明不了,就要你来负责,这就是过错推定的含义。
三、严格责任原则
第七条关于无过错责任或者说严格责任的规定。所谓严格责任就是指,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以后,不管行为人有没有过错,依据法律规定要承担责任的,仍然要承担责任。
F.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一、从违反义务的性质来区分
从违反义务的性质来看,合同责任是因为违反了合同义务而产生的责任。合同义务主要是约定的义务,当然现代合同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合同义务来源的多元化,合同义务不仅仅来源于约定的义务还包括法定的义务以及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附随义务。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区分违约和侵权行为所违反的义务的性质时,还应当把握如下几点:
1.确定所违反的义务是属于法定的针对一般人的注意义务,还是约定的针对特定人注意义务。
2.在确定某一种行为是否违反义务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存在着默示的合同义务以及根据交易关系产生的注意义务。违反这些义务也将构成违约。
3.不能将交易关系中的附随义务扩大到侵权领域。
二、从侵害的对象来区分
从侵害对象的角度来看,违约行为所侵害的是一种相对权即合同债权,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是一种绝对权。
必须看到,侵权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其保障的权益范围逐渐地扩大,不仅仅是权利的保障的范围在扩大,而且侵权法的保护对象也扩张到许多尚未形成权利的利益。由于第三人侵害债权这种制度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已经得到了承认,因此,债权也成为了侵权法的保护对象。这样一来,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界限就变得相对模糊了。据此,区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以侵害对象作为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三、根据事先是否存在合同关系进行区分
当事人之间是否事先存在着一种合同关系,是区分违约和侵权责任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当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不存在某种法律关系,而只是因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才使得双方发生了损害赔偿之债的关系。侵权人是债务人,受害人是债权人,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赔偿损失。对违约行为来说,当事人双方事先必然存在着一种合同关系。因为违约行为的发生是以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权利义务为前提的。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当事人之间事先存在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将这种违反义务的行为归入到违约的范畴。
四、从侵害的后果来区分
违约损害赔偿仅限于财产损失赔偿,而且因为违约造成的损失,并非都应当由违约方赔偿,只有那些违约方在订约时能够合理预见到的损失才应由违约方赔偿。但因为违约造成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一般不应当由合同法提供补救。而侵权损害赔偿,既包括财产损失,也包括人身伤害和精神伤害,只要是因为侵权所造成的各种损失,无论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都应当由侵权行为人赔偿。
G. 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责任归责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侵权责任法确立了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组成的一般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 与之对应, 针对医疗损害责任这一具体侵权行为同样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一)一般医疗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我国侵权责任法将医疗侵权行为及其产生的侵权责任进行了类型化分类, 依据侵权行为的性质, 将医疗损害责任划分为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和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类型化分类,不同类型的医疗损害责任适用相应的归责原则, 有利于医疗损害责任合理归责目的的实现。侵权责任法针对医疗损害责任, 不再适用2002年最高院出台的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则所确立的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 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本条规定表明侵权责任法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为我国医疗损害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第54条对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适用于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和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医疗损害责任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有学者指出过错责任原则才是调整受害患者、医疗机构和全体患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最佳平衡器, 同时要坚持民事诉讼武器平等原则, 才能实现妥善处理诉讼机会和诉讼利益的平衡。医方在侵权责任证明过程中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特别是无需承担医方在医疗行为过程中不存在过错的举证责任。
(二) 特定情形下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要求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在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归责的过程中, 侵权责任法规定如果存在某些特定行为或出现某些特定情形时, 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该法第58条规定: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 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 一)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上述规定应当适用于除医疗产品损害责任之外的所有医疗损害责任归责情形, 既包括医疗技术责任, 也包括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医疗损害纠纷中, 一旦存在上述三种情形, 过错要件的成立不再由患方承担举证责任, 而直接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推定。此时,原告只需证明损害事实、侵害行为以及因果关系三要件即完成医方侵权责任构成的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只能通过证明其无过错进行抗辩, 举证不能则构成医疗损害责任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追究违法行为相应责任, 是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 医疗行为违法或违规, 依据侵权责任法律法规的规定, 极易构成侵权责任, 进而推定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存在过错。同时, 也赋予医方进行抗辩的实体和程序权利。医方如果能够证明违法或违规行为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益的维护, 如急救等虽然存在违法、违规情形, 但是为了实现和保护患者的根本医疗权益, 此情形能够成为医方抗辩事由。医务人员隐匿、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伪造、篡改或销毁病例资料, 属于妨害证明行为, 是恶意的直接体现, 应当直接推定过错要件成立, 以降低患方因医方恶意行为提升的举证难度。
(三)医疗产品损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是医疗损害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兼具医疗损害责任和产品责任双重属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患方利益,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应当依据产品质量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据此, 侵权责任法第59规定: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 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 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 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通过对医疗产品损害责任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降低原告的举证负担, 增加被告的举证责任难度。原告无须承担证明医疗产品生产者或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举证责任, 只要证明医疗产品具有缺陷, 即告完成证明医疗产品生产者或医疗机构构成医疗损害责任的举证要求, 有权要求医疗产品生产者或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产品生产者或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 可以向对方追偿, 即医疗产品生产者和医疗机构将损害赔偿责任按照各自过错程度或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侵权责任法充分肯定了公平责任在我国现阶段侵权责任归责中的重要作用, 第24条规定: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由双方分担损失。公平责任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 即要求对损害事实的发生, 当事人均没有过错的情形中适用, 依据实际情况, 将损害事实在当事人之间分配, 所谓实际情况主要是指经济负担能力和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情况。但医疗损害纠纷, 不满足公平责任的适用条件, 不应适用公平责任进行归责。
H. 侵权责任法规则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首先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就是第六条第一款所回规定的原则。它的答含义是指行为人因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个表述首先是强调过错责任的归责依据是过错,不是损害或者其它的因素。
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就是说根据一定的基础事实,直接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如果行为人不能反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就应当承担责任。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中90﹪范围内适用过错推定。发生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一方把人撞了,可以从机动车撞人这个基础事实推定机动车一方是有过错的,然后要由机动车一方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如果机动车一方证明的事由是法律上承认的减轻或者免除责任的事由,则在90﹪的范围之内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责任。但是你要证明不了,就要你来负责,这就是过错推定的含义。
三、严格责任原则
第七条关于无过错责任或者说严格责任的规定。所谓严格责任就是指,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以后,不管行为人有没有过错,依据法律规定要承担责任的,仍然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