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导师都有哪些谢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姚欢庆发布日期:2008-05-23 13:20 共256人浏览
·[考研一站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相关文章索引
·[考研一站式]中国人民大学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
姓名: 姚欢庆
职称: 副教授
学历:法学博士
Email:[email protected]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989年—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本科
1993年—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
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8年—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中国民商法律网负责人,浙江绍兴市仲裁委仲裁员,《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编辑。
论文 (1)买卖合同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转载
(2)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转载
(3)知识产权上民法理论之运用,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转载
(4)商业秘密保护若干问题研究,判解研究2001年第3期
(5)在先权利的法律保护,判解研究2001年第1期
(6)广西广播电视报诉广西煤矿工人报电视节目使用表纠纷案评析,判解研究2000年第2期
(7)知识产权冲突原因及解决途径,知识产权1998年第5期
著作 (1)知识产权法上新类型案例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个人
(2)2003年司法考试教程·民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出版,个人
(3)知识产权法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个人
(4)民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个人
(5)知识产权案例精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6)知识产权法教学法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7)担保法案例精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8)合同法案例精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9)商法概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0)商法总论(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1)外国民商法(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2)民法学(2000年司法部指定律考教材)(参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
(13)合同法要义及案例析解,(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14)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试教程(参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
(15)知识产权法(活页)(参编),法律出版社与CCH联合出版,2000年
(16)知识产权法(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知识产权合同理论与实务(版权合同卷)(参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
(18)知识产权合同理论与实务(工业产权合同卷)(参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
还有你去这里看看也许你能找到你想找的导师
http://www.100exam.com/EnrolTLists.aspx?SId=178&TId=1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史际春 [2008-05-23 11:5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刘素萍 [2008-05-23 11:5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徐孟洲 [2008-05-23 11:5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大文 [2008-05-23 12:0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立新 [2008-05-23 12:0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林嘉 [2008-05-23 11:5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王利明 [2008-05-23 12:0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王欣新 [2008-05-23 13:0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董安生 [2008-05-23 13:0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郭禾 [2008-05-23 13:0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赵秀文 [2008-05-23 13: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郭锋 [2008-05-23 13: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黎建飞 [2008-05-23 13:0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龙翼飞 [2008-05-23 13:0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肖建国 [2008-05-23 13: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江伟 [2008-05-23 13: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邢海宝 [2008-05-23 13: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张新宝 [2008-05-23 13:1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刘文华 [2008-05-23 13:1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叶林 [2008-05-23 13:1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李艳芳 [2008-05-23 13:1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范愉 [2008-05-23 13:1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韩立余 [2008-05-23 13:1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王宗玉 [2008-05-23 13:1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朱大旗 [2008-05-23 13:1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莫于川 [2008-05-23 13:1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建顺 [2008-05-23 13:1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何家弘 [2008-05-23 13:1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朱景文 [2008-05-23 13:1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姚欢庆 [2008-05-23 13:20]
㈡ 杨小军的主要科研成果
主编《行政法》,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杜年版。
副主编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独著《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主编《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主编《行政诉讼法学》,陕西旅游出版杜1999年版。
主编《行政法治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主编《行政强制与行政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副主编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材《行政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独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独著《行政处罚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合著《法定行政程序实证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6月版。
分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独著《国家赔偿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独著《重大行政案件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独著《行政诉讼问题研究与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主编《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
“二十世纪西方国家行政权的扩张”,《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法院主持行政诉讼中的几个问题”,《政治与法律》1987年第1期。
“试析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差异”,《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关于检察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探讨”,《法学与实践》1988年第2期。
“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思考”,《法律科学》1991年第2期,该文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转。
“内外行政法律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法学研究》1993年第1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学》1993年第6期全文转载。
“关于建立与完善行政法学分论体系的思考”,《法律科学》1994年增刊。
“行政诉讼补证问题探析”,《当代法学》1998年第3期。
“析行政诉讼上的授权与委托”,《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行政处罚量化理论探析”,《法律科学》1998年增刊。
“政府机关推行合同管理应当遵守的若干法律规则”,《经济改革》1998年第4期。
“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制度与理论”,《人文杂志》1998年增刊。
“关于仲裁与第三人的法律思考”,《经济改革》1998年仲裁专刊。
“论行政合同的特征、法律性质”,《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试论行政强制措施与刑事强措施的区别及其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199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依法行政的概念新探”,《东吴法学》1998年号,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经验的民主与理性的宪政”,《法治研究》,1998年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正确认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模式”,《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
“关于行政认定行为的法律思考”,《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行政强制设定权的原则与规则”,《求是学刊》2000年第4期。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与归责标准”,《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
“怠于履行行政义务及其赔偿责任”,《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行政被告资格错别“辨析”应该改成“辨析””,《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程序违法撤销与重作行政行为的限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对行政复议书面审查方式的异议”,《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该文被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10期上全文转载。
“怠于履行职责的国家赔偿责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国家赔偿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制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5月号
“行政诉讼案件理论的发展与检讨”,《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
“中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与实践”,《中国法律》2005年12号。
“行政法律规范的冲突”,《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会议纪要’与行政诉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影响与利害关系”,《法治论丛》2006年第4期。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载于《和谐社会建设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5月版。
“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认定标准之检讨”,《法商研究》2007年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契约与依法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我国刑事赔偿范围辨析”,《人民检察》2007年第18期。
“契约对行政职权法定原则的影响及其正当规则”,《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政府应急法制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1期。
“从兰州牛肉拉面最高限价看政府如何依法行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
“国家赔偿制度革新与国家赔偿法的修改”,载于《宪法与行政法治演讲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行政立法”,载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拒绝签字致孕妇胎儿双死亡案件的法律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从法律视角看服务型政府”,《法治论丛》2008年第6期。
“市民要看政府‘账本’的法律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期。
“试论行政作为请求权”,《北方法学》2009年第1期。
“行政不作为形式及其违法性”,《重庆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行政不作为问责的性质与构成要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独著。
“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若干法律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反思”,《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
“创新体制机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载于《政府法制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作用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10月。
“校园绑架案引发的‘公开’讨论”,《人民法院报》2009年12月20日。
参编法学研究生精品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2章,行政赔偿,5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版。
“消费券的法律问题”,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2009年3月10日。
“扩大住房公积金用途的法律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2009年4月23日。
“重视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宣传教育的建议”,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52号。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59号,2009年11月11日。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46号,2010年5月18日。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潜伏’性缺陷”,《海峡法学》2010年第1期。
“城管执法机构性质与城管执法体制”,《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
“‘全裸’乡政府所公开的信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
“契约与依法行政”,《全球时代下的行政契约》,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契约与行政职权法定原则”,《全球时代下的行政契约》,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国家赔偿法修改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城管执法机构性质与城管执法体制”,《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
“‘全裸’乡政府所公开的信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
“官员问责从风暴走向常态 2009年被问责官员超7000”,2010年0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规范执法裁量权的制度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5月3日。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载于《科学发展与行政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年出版。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46号,2010年5月18日。
“民族地区矛盾纠纷调处的问题与建义”,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84号,2010年10月28日。
㈢ 中国传媒大学法学(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面向校内外招生
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
法学(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
1
培养目标
本辅修/双学位专业是适应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及文化传媒娱乐产业大发展对相关法律人才的紧迫需求而设置的,能与中国传媒大学各类本科专悄橘业已有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熟悉网络法、知识产权法、传媒法、娱乐法等特色法律知识和技能,能在互联网、知识产权、文化、传媒、娱乐等行业及相关部门从事需要法律背景的传媒采编和管理、法务、知识产权管理、法规政策制定、运营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2
招生对象
校内:本校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本科生补考最多一门)。
校外同学将进行面试。
3
修业年限
两年(本科校外同学的辅修/双学位学制统一为两年,不再予以申请一年辅修毕业)
4
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5
授予证书
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6
开设课程
7
授课时间
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每周六、日授课或者晚上授课(寒暑假除外),国家法定假日放假,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时间不上课(详见开学后发的课表)。
8
辅修/双学位学费: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模块与实践模块每学分227元,毕业论文每学分227元,辅修一年22个学分合计4994元,双学位两年44个学分合计9988元。每学期缴纳的学费根据实际开课学团键分确定。
9
本方向结业方式:
本专业的毕业论文由两个部分组成,学生可以任选其一完成。
1.可以撰写辅修5000字以上、双学位1万字以上的专业科研论文,参加由专业老师团队组织的毕业答辩;
2.由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5人,鼓励学生跨学院建组)撰写案例研究或实证研究报告(辅修5000字以上、双学位1万字以上),并参加答辩。要求该报告能够反映本专业课程所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成绩将由答辩组老师共同确定。
10
招生时间安排/咨询方式/报名邮箱:
法学辅修/双学位专业
(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介绍
培
培养特色及优势
培养网络与知识产权法特色复合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的不断升级、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文化传媒娱乐产业的繁荣发展,社会对于该领域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端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我国网络与知识产权法的纠纷层出不穷,法律事务较为复杂,因此精通行业规律,熟悉法律规则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培养网络与知识产权法特色复合型人才契合社会需求。以此为特色的我校法律硕士专业自2015年开设时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报名人数屡创新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很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求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明确要求各法学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也提出更加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也为该领域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享有丰富的国内外实践资源
我校法律系设有网络法与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是北京法院保护知识产权实践基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设立),拥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盈科律师事务所等十余个法律实践基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国际交流机会,每年聘请数十位国内外顶尖法律实务专家授课或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美国俄勒冈大学传媒、娱乐、体育法暑期项目、牛津大学国际传媒法模拟法庭比赛、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律所、互联网、启或团文化传媒娱乐机构法务部门参访和实习,组织学生参加法律诊所(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谈判、模拟法庭,增强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根据麦可思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法学专业是2010届和2012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毕业生既能在互联网、知识产权、文化、传媒、娱乐行业及相关部门从事需要法律背景的采编和管理、法务、知识产权管理、法规政策制定、运营等工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可以考取法律研究生深造,或者申请国外名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还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
专
专业介绍
我校法学专业最早开设于1999年,法律系目前设有法学本科、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传媒政策与法规硕士及传媒政策与法规博士(设于传播学之下),在网络法、知识产权法、传媒法、娱乐法等教学科研中具有突出优势。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历年来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各级各类法院、律所、互联网及传媒文化娱乐机构的法务部门,其中很多人已经居于领导岗位,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或在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纽约大学、乔治城大学、西北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
我校法学专业有一支学缘背景多元、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经常参与立法论证和专家咨询会,代理诉讼和非诉案件。本专业还聘有校外来自著名高校、国家机关、法院、媒体、律所、仲裁机构、企业的十余位客座教授及二十余位客座研究员,22位硕士业界导师。法学专业拥有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示范课程1门,校级国际课程1项,校级双语课程2项,获校级优秀教学奖1项,校级教改项目3个。法学专业重视学生的课程体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模拟立法听证会、案例讨论、小组辩论、情景剧扮演、亲自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是法学专业的科研平台,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及传媒法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发布中国年度传媒法治发展报告,举办各类高端学术研讨会,承接国家级、部委级及各类组织的委托课题。
我校法学专业开设了大量实践性课程,如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法律谈判等,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牛津大学国际传媒法模拟法庭比赛、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建立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盈科律师事务所等十余个实习基地,并成为北京法院保护知识产权实践基地,实习和就业机会众多。
我校法学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牛津大学国际传媒法模拟法庭比赛、美国俄勒冈大学传媒、娱乐、体育法暑期学校、牛津大学传媒法暑期学校、尼泊尔加德满都法学院法律培训项目、瑞士中欧传播法项目等,组织学生与波多黎各中美洲大学法学院学生、美国特拉华大学学生进行学术对话,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平台。
法学辅修/双学位专业
(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课程
基
法律基础课程
法学辅修/双学位专业的课程精选自我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网络与知识产权法特色课程,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授课教师主要来自文法学部法律系,富于教学经验,长期授课获得学生好评;同时,亦有来自法院、律所、互联网企业、媒体机构、仲裁机构的知名实务专家,所开设的课程在业界具有良好声誉。此外,我们每个学期还会邀请业界专家来给学生做专业讲座,并且组织学生到业界参观、实习,参加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法学辅修/双学位课程适合我校各专业学生学习,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与能力的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并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刑法
刑法是法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以刑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刑法规范为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刑法的概念,我国的刑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有关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刑罚论的基本问题,我国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及其构成和法定刑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刑法学知识和原理,全面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内容,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知识对具体犯罪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
民法
民法属于法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民法是以民法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与公法性质的法律部门相比,民法更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民法规范大多属于任意性规范。民法的功能在于私权保障,内容包括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等。
行政法
行政法对于规制行政权力运作、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建设法治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效。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行政权力的运作规律和国内外行政法学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动向,培养独立分析典型行政法律现象的能力,树立行政法治的理念。内容包括:行政法基本概念及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与救济法。
诉讼法
诉讼法包括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主要介绍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价值、结构、阶段、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讼行为等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介绍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点,以及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民事诉讼法课程主要学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基本制度,包括诉权理论、主管和管辖制度、当事人制度、民事证据制度、诉讼保障制度,民事审判的各类基本程序,民事执行程序,以及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制度。
商法
本课程主要介绍商法的基本原则、商法的历史发展、商事主体、商事法律行为、商事登记、商业名称、商业帐簿等商法制度,同时重点学习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这些商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法
本课程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具体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争议及其解决法律制度等。在介绍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力图反映国际经济贸易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学生能具备运用基本的理论分析、解决国际经济案件的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承担着调整劳动关系、保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一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该课程主要学习劳动法的基本概述、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及工资制度、劳动纪律、劳动争议的处理、社会保险概述、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等内容。
网络法
在信息网络时代,学习网络法基本理论知识,对于从事网络产业法律实务具有重要价值。网络法包括:互联网管理制度、互联网内容管理、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开放、国际互联网治理、电子商务法律、网络版权、网络不正当竞争等。
知识产权法
在创新驱动时代,新闻传媒、影视娱乐、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诸多领域都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本课程主要介绍知识产权的概念、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的关系,国内外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知识产权领域的主要国际公约。
传媒法
本课程属于法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在讲授传媒法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讲授我国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中与大众传播活动和各类传媒相关的法律规范,使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的保障和监管的基本内容,为从事传媒行业奠定基础。
影视娱乐法
在泛娱乐时代,影视娱乐产业中法律问题日益突出,本课程包括影视领域的版权保护、影视投资法律问题、艺人经纪纠纷、艺人人格权纠纷、影视制作与发行中的争议解决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影视司法审判者、国家影视行政管理者、娱乐法研究者、影视投资人、演艺经纪人、制片人、导演、演员、影视律师、影视公司法务等人员提供从业的重要知识。
践
实践课程与讲座模块
法学辅修/双学位课程除了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谈判等实务之外,还邀请业界专家来给学生讲座,组织学生到业界参观调研,到律所、法院、企业等单位实习,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
法学专业的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还包括:参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市二中院、北京市一中院、北京朝阳法院、中伦律师事务所、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腾迅公司法务部、今日头条法务部、优酷土豆集团法务部、中视瑞德传媒公司、知产力、iCourt等。
法学专业兼职教师名单:
法律硕士业界合作导师(2015-2018)
谢甄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
潘伟(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助理)
江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
邹明宇(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庭副庭长)
白小莉(盈科律师事务所王军律师团队高级法律顾问)
张雪松(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王军(盈科律师事务所王军律师团队高级合伙人)
葛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
赵健(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秘书长)
潘柏宇(优酷土豆集团总法律顾问)
蔡雄山(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吕长军(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务副总裁)
法律硕士业界合作导师(2016-2019)
陶钧(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
亓蕾((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
苏志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
姜庶伟(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
何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一庭法官)
陈昶屹(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法庭庭长)
李自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
阚敬侠(中国记协国内部维权处处长)
张峥(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高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朱晓磊(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旗(中视瑞德公司总经理)
法律硕士业界合作导师(2017-2020)
丁宇翔(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
臧德胜(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
许超(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主任)
桂佳(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赵克峰(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亚伟(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法律硕士业界合作导师(2018-2021)
李亘(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处处长)
杨德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五庭庭长)
王宝卿(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副制片人)
李琳(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法务总监)
李振武(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薛政(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郑厚哲(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雷东(北京中知律师事务所主任)
赵冬(南海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法学辅修/双学位专业
(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
招生时间安排表
1
辅修招生咨询以及网络预报名
时间:
2018年7月25日–9月5日
方式:
法学(网络与知识产权法方向)请将《2018年秋季辅修报名数据表》按照示例填写完毕后于2018年9月5日之前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所报专业报名邮箱,邮件主题及附件标题请以姓名+本科所在院校名称+手机号命名。报名邮箱:[email protected]。
2
提交纸质申请表进行报名确认及资格审核
时间:
2018年9月10日–9月11日
方式:
请将《2018年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报名表》完整填写、贴照片,并签完相关意见后,于工作日时间交至各专业审核,具体地点见届时通知。
非本校本科在读同学在提交申请表的同时必须:
1、 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 提交一寸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本科学校)
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如学校无固定要求模板,请使用附件11模板;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3
校外学生面试
时间:
2018年9月15日至9月16日之间(具体请见届时通知)
方式:
届时将通过网站公告面试时间地点,请在该时间段内关注教务处网站主页公告通知。
4
确定录取名单
时间:
2018年9月19日
方式:
将在学校教务处主页公布确定录取名单(包括校内外同学)。
5
缴纳学费
时间:
2018年9月20日—9月30日期间(具体安排请见届时通知)。
方式:
本学期辅修/双学位交费将采取网络缴费形式,已确定录取的同学可按届时通知登录相应交费系统进行网络交费,注意:费用一旦缴纳无法退还,故请一定慎重确定交费及学习意向。
6
正式上课
时间:
2018年10月初 领听课证及开课(具体时间请关注届时网站通知)
方式:
请已缴纳学费的同学按时领取听课证,并持听课证根据课表按时上课。课表将在领听课证时发放。
温馨提示:
具体招生简章和后续通告请持续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网站。
教务处:65779703(9月10日以后)
邹老师 18614053949
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2018年秋季辅修报名数据表》
《2018年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报名表》
◎编辑 | 葛伟超
中传法学
自我驱动 追求卓越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㈣ 如何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但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也使我国社会呈现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纠纷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尤其是因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引发的多样化、群体化、对抗性、敏感性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处理难度大。新形势提出新挑战,新问题产生新任务。如何服务于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大局,如何提高我们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与完善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构建 完善 纠纷解决机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纠纷处于高发时期,且呈现出纠纷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纠纷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对现有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社会资源,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形成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体系,为社会主体和纠纷当事人提供符合他们利益偏好的、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从而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内涵、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意义、基本思路、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与传统的“一元化”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相比较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当前矛盾纠纷主体的多元化、类型的多元化、诉求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的思路、方法、措施、途径等也应多元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中,诉讼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各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结成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运作调整系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诉讼的方式,一类是诉讼以外的方式,也即所谓的ADR。ADR是英文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缩写,其意为“替代性(或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最初是指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 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的、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目前,在各国司法实践中广为使用的不经过正式的审判程序而解决纠纷的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主要有仲裁、调解、谈判、案件评估(case valuation)、法院微型审判(mini-trial)、早期中立评估(early neutral evaluation)、由法官主持的和解会议(judge hosted settlement conference)等。这一概念既可以根据字面意义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亦可根据其实质意义译为译为“审判外(诉讼外或判决外) 纠纷解决方式”或“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等。[1]当代国际比较法学家将ADR 的共同性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程序上的非正式性(简易性和灵活性);第二,纠纷解决基准上的非法律化。即无需严格适用实体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框架内,可以有较大的灵活运用和交易的空间;第三,从纠纷解决主体角度,ADR 具有非职业化特征,可以使纠纷解决脱离职业法律家的垄断;第四,形式的民间化或多样化,其中民间性ADR 占据了绝大多数;第五,从纠纷解决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看,包括仲裁在内的ADR 的构造是水平式(horizontal) 的或平等的。中立第三人并不是行使司法职权的裁判者(法官) ,当事人的处分权和合意较之诉讼具有更重要的决定意义,因而被称之为更彻底的新当事人主义;第六,纠纷解决过程和结果的互利性和平和性(非对抗性)。[2]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的人民调解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都符合这些基本特征,可以被涵盖在ADR 的范畴之内,尽管它们都保持着各自的特殊性。目前,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具体体现为以诉讼为核心,各种非诉讼方式为补充的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来协调处理社会矛盾纠纷。[3]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也可以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类方式,诉讼方式即法院判决,非诉讼方式包括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当事人和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信访等。
二、构建大调解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化解、人民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及时有力弘扬的社会。及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当前,由于冲突的性质、形式、对抗程度不同,解决纠纷的手段、方式也必然是多样的。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格局。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要确保各项事业有新格局、新水平、新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有些矛盾纠纷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突发性强,发现和控制难度大,靠单一渠道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司法干预社会矛盾纠纷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对某些矛盾纠纷不是最佳的手段,因为司法的职能是裁判争端,不具有直接分配社会资源的职能,许多利益调整的矛盾纠纷需要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方法实施综合调控,不易进入司法程序。同时司法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群众遇到纠纷都走诉讼这一独木桥,必然会导致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平和方式解决的矛盾更趋对立,最终影响社会和谐。积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协调运作的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综合利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运用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提高调处效能,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符合保障民生、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目标。人民法院将有限的审判资源用于解决重大疑难的社会矛盾纠纷,对一般的民间纠纷倡导采取多元化的解决方式化解在诉前、解决在诉外,是缓解审判压力、成功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基础,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处分权得到更多的尊重,可以更好地维系家庭温情、邻里礼让、交易诚信,可以更多地增强社会宽容和社会责任。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所具有的增强凝聚力、传承道德价值和协调法律与公序良俗的特殊作用,是法院判决所不能替代的。对于当事人来讲,有事就打官司不是法律意识强的表现;对于法院来讲,不是受理的案件越多越体现政绩。发挥多元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优势,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外,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符合人民利益至上的具体要求。
三是有利于促进平安创建活动的不断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各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协作配合,全面发挥社会控制作用,共同构筑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转高效的社会矛盾解决体系,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矛盾提供相应的解决渠道。不断创新调解理念、调解手段和调解方法,推动完善以“以党委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组织联动、法院积极主导、诉求渠道畅通、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群众受益”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疏导、分流社会矛盾,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利于及时消除各种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特别是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有助于协调统一各方利益,加强团结合作,把人心凝聚到谋发展、干事业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充分发挥大调解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用的基本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一个趋于和谐的社会、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国家应当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纠纷提供相应的解决渠道。每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应当占有自己的位置, 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每一个具体的矛盾纠纷, 都应当有不同的诉求表达渠道和化解方式。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就是要明确各种纠纷解决方式在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既充分发挥每一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又能够相互衔接配合、相互补充的满足社会主体多样需求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模式。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大调解的作用,基础在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建立和加强,根本在于诉调一体化对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中心,诉讼调解为主导、司法审判为保障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把民间调解发扬光大,把行政调解发挥到位,把法院调解贯彻始终,最大限度地将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实现调解效果的最大化。
(一)加强人民调解,打牢基础建设。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人民调解是基础,是第一道防线,必须在加强人民调解上下功夫,要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要大力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在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生产经营、损害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调解的同时,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参与土地承包、环境保护、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调解。要切实强化人民调解矛盾纠纷预防、法制宣传教育功能,努力提高调解质量,加强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在各单位、各社区(乡镇)、各行政村都建立起人民调解组织,配备人民调解员,及时吸收一些德高望重、有群众威信的人员参加,优化民调组织结构。基层法院应设立专门的诉前调解机构,配备调解经验丰富、审判理论水平较高的法官,同时聘请有威望、调解经验丰富的街道司法所长、街道社区推荐的司法协理员为特邀调解员,还应从司法所长、发挥作用好的司法协理员中聘请司法联络员,协助法院调解案件,或受法院委托独立主持调解法院所受理的案件。要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投入力度,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待遇,并将经济补贴与工作业绩考核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在“四位一体”大调解中的主导作用,与司法行政机关密切协作,结合具体案件,通过系统授课、专题讲座、答疑释惑、协助调解等方式,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和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确保人民调解员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真正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强化行政调解,调配救济资源。
要强化行政机关解决纠纷的职责。目前的社会矛盾纠纷有相当数量是行政性纠纷,行政机关也承担着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等解决纠纷的职责。行政机关在纠纷解决中具有专业性、综合性、高效性的特有优势,同时,行政机关掌握着其他纠纷解决主体不具备的行政裁量权和社会资源,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资源调配,实现纠纷有效解决。纠纷解决与权利救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救济是指当权利的实现出现障碍时,需要对其提供一种救济和帮助。救济包括公力救济、社会救济和私力救济。就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而言,政府部门的公力救济和行业协会等的社会救济,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实情况却是有差距的,还有很大的实践探索和改革发展的空间。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多元化纠纷解决的理念,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和完善纠纷解决规则和工作职责,及时处理相关纠纷。在行政调解中积极倡导“以和为贵”、合作、自治等价值理念,引导采用平和方式解决纠纷,降低纠纷的对抗程度,避免纠纷的升级,增加社会的和谐度。
(三)建立联席制度,搞好诉调对接。
建立“三项制度”,搭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一体化的平台。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要建立调解联席会议制度,法院、司法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参加,组织特邀调解员代表、民事调解指导员等相关人员参加,定期召开例会,相互通报纠纷发生、解决情况,交流、研究化解纠纷的办法。二是建立考评管理制度。各基层司法所要把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日常工作的考评和管理,规范人民调解业务台帐、调解文书和工作档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考核评比,确保人民调解工作依法规范运行,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发展,激发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热情,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法院要与人民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行政部门建立定期联络制度,建立“裁判案例资源共享”机制,全面发挥惩治、教育、保护、预防的司法职能。司法行政机关要将每月纳入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民事纠纷的数量、类型、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形成统计报表,抄送法院,法院应将每月受理的经过人民调解的案件情况、发生法定事由被确定为无效或变更、撤销的调解协议情况形成统计报表,反馈给司法行政机关。
四、推动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措施。
推动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使其相互协调,又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是一项需要多方协作、不断完善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党委领导,法院主导地位,加强联系协调,互相支持配合,努力构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新格局。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推动和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整合各种资源和优势,多方协作,形成合力。把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坚持与深化平安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加强对人民法院与调解组织之间的工作指导、调度和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制度配套、措施具体、成绩显著,各综治部门积极主动地预防和化解矛盾,尤其要超前处置好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防止矛盾上交或外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各相关部门要深化调查研究,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分析和研判,围绕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社会管理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是畅通诉求渠道,凝聚多元合力。
畅通诉求渠道是推动和完善多元解决纠纷的前提。充分调动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纳入到社会控制的大系统中发挥作用,构成配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各行政机关和基层组织要根据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职责,坚持做到既不越位、不错位、又不推诿、不回避,充分发挥主动高效的作用,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法院及其派出法庭,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简单民事案件先行调解和委托调解机制,支持人民调解组织参与诉前调解,将人民调解融入诉讼渠道。在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时,要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提高人民调解协议的公信力,维护人民调解工作的严肃性。要努力探索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调解协会工作的新途径,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逐步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有效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方针,依法履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定职责;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解决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因人预防、因地预防、因事预防、因时预防等预防制度,做好民间纠纷的预测和防范,加大调处工作力度,能调则调、宜调则调,使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尽量少一些“对簿公堂”,为法院审判工作“减压”。努力消除人民调解工作的盲区和死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民调解组织的不同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实施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和律师的作用,挖掘多元化解决纠纷的资源。人民陪审员来自基层,既了解法院审判工作,又熟悉社情民俗、贴近人民群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解易于被当事人所接受。要调动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的积极性,确保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发挥律师具备专业知识和处理社会纠纷的经验的优势,积极探索律师积极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激励机制,促使当事人在法律的框架内自治解决。
工会、妇联等组织既要依职权主动解决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纠纷,又要积极协助法院做好疏导工作,劳动、国土、环保、卫生、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要在履行自身调处纠纷职能的同时,为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提供符合专业特点的参考意见,为和谐解决矛盾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是提升司法权威,增强司法水平。
司法是最规范、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手段,司法审判是纠纷解决的最后一道关口,人民法院作为解决纠纷的最主要力量,要通过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实践,全面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审判职权,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司法救助,确保立案及时、裁判公正、执行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要自觉践行公正与效率主题,落实司法公开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审判质量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资源优势,最大可能地减轻当事人讼累,最低成本地实现司法公正。要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大范畴内,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民事司法原则,不断强化多元、和谐的理念,在诉前、诉中和诉后的全过程,充分运用调解、和解、协调等各种“软性”司法手段,化解矛盾纷争,平衡利益冲突,达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的司法目的,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各相关部门要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和为贵”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社会改变“解决纠纷就是到法院打官司”的观念,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释放群众情绪,理顺社会矛盾,防止出现因纠纷而结“世仇”的现象。要加强宣传力度,加大对民调、协商等非诉讼解决纠纷方式的宣传、引导和监督,让群众充分了解、自觉认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主动去选择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方式解决矛盾,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