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点民族地区疫情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重点民族地区疫情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有几种。
1、疫情带给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影响正在浮现,目前,虽然准确预估疫情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为时尚早,但事实上关键不在于预估损失大小,而是要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迅速对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2、随着疫情结束、战时状态逐渐恢复正常后新的社会问题、新的矛盾纠纷甚至新的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如何加强涉疫情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3、复工申请层层批复问题需解决。
㈡ 我国目前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
首先要明白我国有哪些不稳定因素:
一.经济社会:1.收入分配差距问题;2.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3.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4.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二. 经济发展方面:1.主要依靠工业劳动实现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以及土地、资金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2.农业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培育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3.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仍突出。
三. 国际竞争方面:1.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打,经济发展质量还不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安全问题比较突出;2.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如何解决:
一、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二、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建立和完善例会制度,加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力度。
三、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层级管理,实行重点矛盾纠纷领导包案,严格兑现工作责任奖惩。
五、加快发展,合理分配,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加快改革,健全民主,推进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保持社会稳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关键。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确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㈢ 维稳工作方案
具有强导向性是工作方案的特点之一。当决定做某个项目时,提前准备多种方案,可以更好的帮助上级做决策,打开文档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写什么,以下是我整理的维稳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做好我镇20xx年xxx博览会、国庆节期间综治维稳工作,确保全镇人民欢度节日,特制定xxx博览会、国庆节期间综治维稳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以社会平安稳定为出发点,以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落脚点,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持工作敏感性、常态性和持久性,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统一思想,把做好xxx博览会(9月18日—21日)、国庆节期间的社会维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及早部署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特成立xxxx镇xxx博览会、国庆节期间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和上报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周现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姓名)同志兼任,成员有xxxx、xxxx。各村(街)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把工作落实到位。
二、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
以村(街)为单位,以镇挂村领导和村支书为本辖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组为组长,挂村干部及村干部为组员,对辖区内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大排查,对能够及时调解的立刻进行调解,将调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纠纷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并认真填写矛盾纠纷排查登记表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表(9月16日前上交),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无法调解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对当事人员做好思想工作,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镇综治办、司法所,落实好专门的稳控责任人,杜绝事态升级和越级上访。
三、重点人员稳控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各类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由镇维稳领导小组牵头,对代课教师、参战退伍军人、参战民兵、要求享受0—3公里边补、口岸、中越工业园征地等涉及人员进行一次大排查,对重点人员及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要落实一名党委成员、一名镇干部、一名村干稳控,实行“几盯一”的方式做好稳控工作。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重点进行思想教育和感化,从民政扶持、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教。对稳控工作实行零报告制度,会议与节日期间,各村、各单位对维稳工作实行零报告,对重点人员进行稳控报告。
四、社会治安防范
利用宣传标语、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综治维稳工作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维稳工作,营造好良好氛围。与边防派出所配合,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边境管控工作,确保边境安全,加强对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做好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整治。在中小学开展文明礼貌和法治教育,提倡文明风尚。做好外来人员的登记,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清查管理。
五、落实维稳责任,实行责任追究
在“两节”期间各单位必须做好值班工作,确保有情况第一时间接报、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理。每天有一名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并做好值班记录、事项报告。对因值班不力和工作处置不当而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将严格追究值班人员和值班领导的责任。
为认真做好中秋、国庆期间的安全、维稳工作,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切实维护全村社会稳定,现就中秋、国庆期间的有关事宜拟定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值班制度
节日期间,人流、物流、车流量大,安全隐患较多,各种社会矛盾相对突出,要增强责任感和敏锐性,切实做好各类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工作,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安排好中秋、国庆期间的值班人员。值班工作要坚持领导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
二、认真排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1、做好中秋、国庆节前的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对辖区内的重点人员如:安置帮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老民师、刑满释放人员、8023部队人员和爱上访人员进行排查。
2、要认真加强对本辖区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消除人民内部矛盾,防止各种形式的矛盾升级,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上访发生。要加强对烟花爆竹、液化气、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销售点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国庆期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三、畅通渠道,及时准确报送相关信息
要落实责任、加强沟通,及时准确报送中秋、国庆期间的值班信息。凡是节日期间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重大灾情和疫情及其他紧急重大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上报,要做到上报信息及时准确,并跟踪掌握事态进程,随时续报。
为确保XX期间社区稳定,掌握重点人群的基本情况,根据XX街道关于做好近期辖区内稳定工作的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适用在XX期间日因信访、矛盾纠纷等因素引起的上访事件及突发性重大问题的发生。
二、处置原则
1、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依规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严格执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控制进行管理和处置,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态发展。
3、坚持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原则。建立社区预警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
4、坚持内紧外松、内外有别的原则。对内要及时做好正面教育疏导工作,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对外要严格控制宣传报道范围,统一宣传口径,以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5、对突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坚持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快不宜慢、宜缓不宜激的原则,讲究策略,注意方式,正确做好事件现场处理工作。
三、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主要职责
1、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事态、地域等,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负责应急现场通信联络、对外联系、突发事件的统一协调;工作人员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
3、组织力量确保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和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4、发生突发事件时,指挥平台,为领导提供信息、通信、预案、咨询等,保证正常运转;
5、对因工作不力而引发事件的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6、负责向街道汇报每日维稳情况;
7、加强对社区内重点人员的监管工作。
五、个体、群体突发性事件及突发性重点问题处置程序
1、社区内发生个体、群体突发性事件接报后,立即向街道通报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状态启动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事态控制:制定现场应急方案,并进行上报和组织实施,及时向领导汇报现场工作进展情况。
(2)教育引导:了解事态发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对话,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3)协调联络:通知闹事人员亲属赴现场进行劝导,动员家人参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直至突发事件切实消除后,工作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4、对突发事件必须记录在案,同时要对应急行动过程的活动进行综合评价,整理记录,及时写出工作总结,上报街道相关领导,并进行归档保存。
六、工作要求
1、加强对信访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对做好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凡是涉及应急的工作,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社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和工作安排。
2、做好排查走访工作,定期分析重口人员的思想动态。要查找社区内已知以及未知信访因素,制定措施,堵塞漏洞。特别是要做好特殊人员、群体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情况,高度警觉,早发现、早渗透、早报告、早化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3、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区群众中出现的一些不利于应急的话和事,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引导群众把主要精力放在谋求社区的发展、干好本职工作上来。
4、做实、做细居民的思想工作。关心群众生活,重视群众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及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化解矛盾,扎实有效地做好社区的信访工作。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枣教办发【20xx】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的紧急通知》和镇党委政府的要求,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切实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我镇教育系统的持续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坚决防止发生影响学校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安全事件,坚决防止侵害师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坚决防止学校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确保教育稳定,师生安全。
三、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综治维稳是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各学校要增强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把全面推进综治维稳工作,统一到是“政治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民心工程”的高度上来,镇教委成立由主任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校都要成立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综治维稳工作。
2、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考核
(1)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综治维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教师的具体责任,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予以确定,形成覆盖教育系统的责任体系。
(2)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制度、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台帐制度、挂督办制度、零报告制度、责任查究制等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贯彻落实。
(3)严格实行领导责任查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坚持把抓综治维稳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实绩与教职工本人的晋职晋级直接挂钩,奖惩兑现。
四、工作任务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各校要制定安全教育计划u>,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并利用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师生论坛、演讲、黑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各学校要切实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校门准入制度,严防不法分子进入校园蓄意破坏。一是聘请专业保安人员担任门卫,实行24小时值守;二是师生佩戴校徽、住校家属凭证件方可入校;三是外来工作人员要由学校干部或老师引见方可入内,并要登记;四是幼儿园要严格实行家长凭证接送孩子制度;五是加强门卫工作监督检查,及时清退不负责任的门卫人员;六是不得聘用50岁以上的人担任门卫;七是外来车辆没有学校批准一律不得入校园。
2、各小学和幼儿园,要继续坚持在学生每天上学前半小时、放学后半小时,安排部分男教师组成学生护卫队,由干部带队在校门口值守。密切关注学生入校和离校,及时维持校门周边秩序,发现不法行为立即报警,并尽一切可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3、三十三中学和龙泉小学因有学生住宿,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夜间校园特别是学生宿舍的值班巡逻和干部巡查,防止不法分子侵入校园对学生实施伤害。
4、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他们安全防范意识和同不法分子作斗争的勇气,一旦发生校园外来侵害事件,全体教职工要同仇敌忾,全力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5、中学、中心小学、龙泉小学要尽快增设或完善校园电子监控设施,加强学校重要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实现人防物防相结合,消除校园安全监控盲点。
6、突出“警校共育”,治理周边环境。积极协调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突出抓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和学校安全的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形成有利于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㈣ 邻里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邻里纠纷是人们社会关系中比较密切的一种,是共同构成社会基层的有机群体,邻里纠纷多是因相邻居住,影响对方通风、采光、通行、用水、排水、噪音、环境卫生等关系而引发的矛盾,这类纠纷不但成为妨碍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影响居民和睦团结,而且影响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因此,在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只有搞好邻里之间的团结友爱,构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才能减少邻里纠纷的发生,使社区居民在安静舒适、快乐祥和的生活环境中搞好邻里关系,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每一天。所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就要搞好社区邻里纠纷的预测预防及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防范,减少各类邻里纠纷的发生。
1.发生邻里纠纷的主要表现
一是由公用部位引发的邻里纠纷,如抢占楼群栋道两侧空闲松散土地或花池,栽种部分蔬菜或种农作物为争牛毛之地引发纠纷;二是在楼道内走廊或楼梯下空闲地,部分居民搭建杂棚或垒墙盛放杂物,影响其他居民通行或其他不便而引发纠纷;三是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放置楼道内、消防通道、乱占停车位等现象,使公共通道更加狭窄,居民出入楼道时肩磨踵碰,或进出楼道碰伤身体,或进出车辆祥和碰擦,因而产生怨言引发纠纷;四是楼上居民在阳台上浇花,或从阳台出水口往楼下滴水,或楼上居民因管理不善致使其他杂物落入楼下而引发纠纷;五是个别居民家中水池或水龙头管理不善,致使水溢金山,殃及四邻,或是下水道堵塞,邻居之间互不体谅,各自为是,怨声载道而引发纠纷;六是个别邻居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乃至流言蜚语,造成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七是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管教不严,袒护放纵,为孩子之间的口角而发生邻里之间的纠纷,还有的个别家长甚至唆使子女损害邻居;八是有些人以我为中心,以邻为壑,为了日常生活琐事寸步不让,处处要占便宜,依仗亲朋好友人多势众,一旦发生纠纷,全部出动以至造成严重后果,制造邻里关系人为的紧张;九是因噪音污染等原因影响居民生活或正常休息,如楼上下左右邻居各种人为的噪音、音响等声音过大,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或休息,邻里之间在交涉当中发生纠纷。以上这些现象只是邻里纠纷的一部分,如何减少这些邻里纠纷的发生,避免矛盾的发展,这就需要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功能,要采取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的治理、预防和调解,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为此,对发生的邻里纠纷,要积极主动妥善地进行调解,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搞好邻里纠纷的预防工作,将各类原因的邻里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邻里纠纷的调处与预防
2.1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搞好邻里纠纷的预测预防和排查工作,调查研究发生邻里纠纷的原因及规律性。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邻里纠纷规律性,要善于对邻里纠纷进行分析研究,摸索和掌握纠纷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性,预测纠纷发展的趋势,与发生纠纷的利害关系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和研究不同的当事人在不同时期和环境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活动,做到胸有全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发生纠纷的动机和矛盾的焦点,对症下药,掌握调解工作主动权,有的放矢地做好调处工作。
2.2认真做好民事纠纷的调外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解调解组织的作用。人民调解是缓和邻里矛盾,解决民事纠纷的一个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社区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都可以通过人民调解组织来协商解决。因此,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建立居民公约,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楼、文明户等项活动,通过社区宣传栏、文明一条街、广播电视等其它媒体及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在邻里关系中建立起平等、团结、友爱、和睦、互助的亲情关系,铲除引发各类纠纷的土壤,增强邻里之间团结友爱,排除潜在矛盾纠纷的隐患。通过此项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水平,从而减少社区邻里之间纠纷的发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要普法工作和道德规范教育做的认真、深入、细致,邻里团结就会取得满意效果。
2.3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邻里纠纷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人民调解工作通过调处社区邻里纠纷,除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消除当事人之间的隔阂,防止纠纷激化,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促进邻里之间的团结和维护社区的稳定,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使纠纷当事人明确认识到正确与错误、合法与非法、守法与违法的界限,明确哪些是应该享受的权利,哪些是应当履行的义务,不断提高纠纷当事人的法制观念,增强其法律意识,减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4要妥善全面解决好邻里纠纷,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搞好社区的邻里关系。
发生民事纠纷的原因和类型是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有的矛盾纠纷时间性或季节性较强,随着时间的发生、发展而出现股同时的矛盾纠纷;有的地域性较强,特别是人口相对密集和人口流动量相对较大的区域引发矛盾较为突出;有的与民间习俗产生摩擦,不注意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引起纠纷;还有的与当地经济发展和繁荣状况相联系由此而引发争强黄金地段,搞市场垄断采取不正当竞争而引发种种矛盾。因此,作为一名民事调解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与时俱进,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深查细排各类矛盾纠纷及其他不稳定因素,及时掌握了解辖区内民事纠纷发生、发展和矛盾激化的规律性,积极探索总结调处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探索不同类型矛盾纠纷的调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调解工作能力,把调解工作做深、做细,力争达到纠纷当事人的满意,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真正发挥调解工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桥梁纽带作用。
2.5抓住重点,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预防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是调解工作的重点,因此,要把预防工作贯穿到民事调解工作的始终。通过抓住重点,搞好民事纠纷的预防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头,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细致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在纠纷发生后,就要及时疏导,查找发生纠纷的主观原因和各类因素,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解决矛盾,防止矛盾纠纷的反复和当事人的思想波动,巩固调解成果,同时,还要做好对纠纷苗头的排查和预防工作,掌握易发生纠纷的重点人和重点户以及容易发生矛盾和激化矛盾纠纷的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有的放矢地做好调解工作,把各类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的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总之,要减少或避免邻里纠纷的发生,避免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和激化,邻里之间就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传统道德观念,在生活中互谅、互让、互帮、互学,遇事要宽宏大量,和睦相处,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构建美好家园,共同搞好社区邻里关系。
㈤ 涉稳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采取的化解措施
(一)坚持事无巨细,注重预防
本着“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积极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统筹兼顾相关群体的利益诉求,在协调利益关系中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真正做到群众的诉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场)”。
(二)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确定排查化解工作重点,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原因,采取可行措施,从抓早抓小抓苗头入手,把问题和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息事宁人、定纷止争。
(三)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给合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排查化解辖区和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同时,要加强乡(场)、村(居)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排查化解工作责任主体,维护一方平安。
(四)坚持齐抓共管,各方协同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主动发挥法定渠道的调节功能,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动员和组织全乡(场)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面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一)集中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
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排查化解一批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不和谐因素,全年保持信访总量、群体访继续减少的良好势头,基本杜绝非正常上访及群体性事件。
(二)努力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
坚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推进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社会信息反馈网络,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提高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三)完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中梳理、归口办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
(四)确保实现“四个不出、四个不发生”
通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争村发生的问题,解决不出村,乡(场)发生的问题,解决不出乡(场);企事业单位内发生的问题不出本单位;部门和系统内出现的问题不出本部门、系统。实现不发生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事件,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不发生赴市到省的非正常上访、进京上访事件,不发生重大恶性治安事件。
㈥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改措施
法律分析:一是深入加强思想认识。认真研究制定详细条块工作安排,并结合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工作,切实要求各网格信息调解员把此项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务必做到从源头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构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二是深入加强责任落实。社区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题会议,将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施地毯式网格化排查,社区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梳理、归类,逐项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时限。同时对社区矫正人员和帮教对象等重点人员建立档案,建立档案管理机制。
三是深入扩展宣传活动。把开展“四项排查”活动充分利用社区LED屏、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四项排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排查化解工作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参与“四项排查”的强大声势。
四是深入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重点做好矛盾纠纷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摸排工作。排查不稳定因素,全面、详细地了解具体情况、分析现状、讲清原因,做到“社不漏户、户不漏人”,并分门别类列出清单,形成报告,不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针对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㈦ 三项机制实施方案
一、开展三项长效机制落实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省纪委七次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会、市纪委三届二次全会,县委十七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更好地为领导、各级机关、基层和群众服务为工作主线,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服务理念,以“转变干部作风,服务跨越发展”为主题,全面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为加快“两个吴堡”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思想保障。
二、开展三项长效机制的目标任务
通过狠抓“三项长效机制”落实活动,建立部门和谐发展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和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大兴解放思想之风,深刻分析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优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大兴调研之风,在学习研究上有新突破,努力全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做到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主要精力放在狠抓工作落实上,放在各项指标任务上;大兴令行禁止之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规守纪;大兴争先创优之风,在工作中即要有压力,也要有动力,做到奋发有为;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做到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大兴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之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
三、开展狠抓三项长效机制落实的具体做法和安排
我办开展此次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范围为:政府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重点是科级干部和党员干部。落实“三项长效机制”活动和干部作风整顿同时开展,从2月下旬开始到7月份结束。
(一)部门和谐发展长效机制
在构建部门和谐发展长效机制的具体实践中,要准确定位,从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增强针对性,把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科学性,切实注重“长效”、增强持久性,坚持建立制度和落实制度并重、增强实效性。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经常化的党员学习教育机制。学习教育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共产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党员,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项政治任务,一种自我完善的自觉行动,立足本职岗位,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掌握业务技能,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采取抓好学习培训、加强实践锻炼、严格组织生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确保学习取得实效。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2、建立制度化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要巩固和深化“双联双促”等行之有效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不断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引导、鼓励和支持党员积极参加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实行政务公开、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帮助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
1、完善领导机制。 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健全完善维护稳定长效机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查处工作纳入距离工作的议事日程来抓好落实,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坚持既要抓好单位的行政业务工作,又要抓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为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行政业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经常结合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开会研究分析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提出解决办法,并督促检查落实,使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或化解,不发生任何问题。
2、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机构齐抓共管的格局,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3、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拓宽了解、掌握各种矛盾纠纷的信息渠道,要建立维护稳定信息员制度,充分发挥维护稳定信息员和信息责任人的作用,落实信息责任,随时掌握思想动态信息,并坚持在第一时间信息报告制度。努力做好信访工作,及时解决信访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杜绝越级上访,力争达到零上访要求。坚持工作报告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和维稳“零”报告制度。
4、完善群体的事件处置机制。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类处置预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特别要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好、处理好,要把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的事件作为处置、协调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发现得早、化解的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采取有效措施,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5、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健全和维护稳定的各项制度,要把单位维护稳定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实施奖惩。
6、完善维稳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不稳定因素,主要领导要主动协调化解,发生群体的事件要亲临现场,认真听取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细致的做教育疏导工作,妥善处置。
(三)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1、创新方式,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一是推行“党员活动日”制度。以党支部“三会一课”为基础,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每季度固定日期组织党员学习,并结合远程教育、专题培训、形势报告等形式,培育“学习型”党员,使他们学有所用,技有所长。二是定期开展主题教育。集中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学技能,促进党员干部“素质提升”。三是突出重点培训对象。联合县委党校每年对党员和新党员进行一次培训,突出党员骨干,发挥示范作用。
2、搭建载体,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一是建立党员谈心、党员质询、党员阅文阅报等制度,确保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得到落实。三是建立党员议事会、干部群众面对面、党员活动日三大平台,推进党员承诺制等载体落实。
3、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值班制度、工作日志等制度建设,方便群众办事。
4、强化保障,建立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一是落实责任。坚持专题研究单位党建工作制度,定期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单位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工作上加强班子建设、加强大局观念、加强和谐稳定。
四、开展落实“三项长效机制”活动的组织领导
为保障我办此次“三项长效机制”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经主任办公会研究,成立了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落实“三项长效机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办落实“三项长效机制”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办公室主任李季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王招平、王进启任副组长,各机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进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1、加强检查指导。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要对分管的内设机构、下设机构的活动情况亲自过问,督促、检查。政府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统一对全体职工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书面材料进行检查。
2、营造氛围,突出特色。政府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对全办机关开展的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特点,对通过落实“三项长效机制”带来的新起色、新变化、新气象,进行报道,积极向县综合督察督办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3、坚持统筹兼顾。落实“三项长效机制”以实践为主,以指导促进工作为主,把落实“三项长效机制”活动做为促进本职工作的助推器,贯穿于当前各项工作当中。
㈧ 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措施
法律分析:一是强化滚动排查,发挥群众优势。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依托,立足矛盾纠纷“防范在早、化解在小”原则,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企业、牧区、社区、重点单位等,深入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及苗头问题,到群众家中与矛盾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讲理说法、明确利害关系,引导群众消除隔阂、化解矛盾。
二是强化法治教育,积极宣传引导。以开展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讲解各项国家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避免矛盾激化,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表达诉求、解决问题。
三是强化调解机制,形成调解合力。根据不同矛盾类型,采取不同的调解措施,形成了“群众说事、警察说法、干部说理”的多元矛盾联调法。对摸排出一般的矛盾纠纷,民警当场进行解决,对较复杂的矛盾纠纷,在积极疏导的同时,认真登记并上报领导,经分析研判后,找准关键点进行调解,防止矛盾再度激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㈨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总结
1、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使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真正取得成效,防止排查过程中出现不调处、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现象,真正使一些影响全乡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乡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积聚的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纠纷进行了梳理、归类,理清了我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形式和现状。
3、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结合本乡实际,在开展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排查中,全面掌握存在的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
4、齐抓共管,系统汇报。我乡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维稳工作,严格按照要求,精心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