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何时休
“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何时休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近年来,高空坠物致人伤亡的案例不断见诸报端,该类顽疾的久治不愈拷问着城市管理,也拷问着立法部门,事后赔偿、追责问题能否妥善处理也给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侵权责任法第87条何去何从
针对该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划分责任,致人伤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将来对划分责任有无更好的法律设想等问题,记者采访到了西南政法大学两位民法专家。
高空坠物大多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有人主动扔出,二是楼体外存在堆积物,被风吹落。对于第二种情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吴春燕认为,若查明坠落物为物业有提示及消除危险义务的,且查明物业有怠于履行职责的行为,则物业应与房屋业主或者使用人一起承担责任。
依据责任均分的逻辑,假如高空坠物构成过失致人死亡,是否刑罚也要均分呢?吴春燕表示,刑事责任通常是针对自然人的刑事犯罪行为,即制裁的是具体的行为人,因此,此情形因为无法找到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人,刑事责任的追究和承担也无法实现。在“可能的使用人”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分别承担刑事责任。
按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确实会让一些无辜之人“背锅”,是否有其他法律规定构想能比现行法律更适合?吴春燕认为,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本身就是一个权宜之计。从立法表述上就可以看出,规定的是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适当补偿”,而不是承担侵权责任。立法目的上实际上是基于对受害人救济的考虑,而规定与侵权责任法救济受害人优先的理念吻合,这是立法上平衡各方利益的结果。
之前有声音称,民法总则出台后不排除会取消侵权责任法第87条。对此,吴春燕表示,确有取消的可能。“如前所述,该情形实际上并不满足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这种情形纳入侵权责任法的规范范畴实际上有些勉为其难。如果有更全面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立法,将受害人无法获得救济的情形纳入其中,侵权责任法也可以更加纯粹地规定侵权责任问题。
对此,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徐银波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正当性问题,别人没有实施任何的行为,也没有任何过错,凭什么要求其承担责任;二是正因为当事人没有过错,无法向其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在执行就难以落到实处;三是第87条不具备预防功能,好的侵权责任法不应当是被动地救济,而是事前防范侵权行为的发生;四是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当下,查明侵权人的可能性也愈发明朗。
现在的建筑,很容易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很频繁发生的,各自应该管理好自己的物业,不要等着事态发生才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