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杂志印刷纠纷

杂志印刷纠纷

发布时间:2022-08-10 13:17:01

『壹』 读者与读者文摘有区别吗

993年。
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8K85eB3cV6OVN2amvvMuPA

?pwd=kf29 提取码: kf29

『贰』 complication是什么意思

complication,英语单词,可作为名词。

1、名词:并发症;复杂;复杂化;混乱;

2、单词变形:复数 complications;

3、音标:英/ˌkɒmplɪˈkeɪʃn/ 美/ˌkɑːmplɪˈkeɪʃn/ ;

4、例句:This slight complication to the programming model is well worth the benefits that it conveys, however. 然而,编程模型的稍微复杂一些相对于它提供的好处来说是很值得的。

(2)杂志印刷纠纷扩展阅读

1、同近义词

n. 并发症;复杂;复杂化;混乱

chaos、confusion、disorder、involvement、mix

2、例句

A further complication involves diagnosing in a clustered environment.

在集群环境中,诊断会进一步复杂化。

3、同根词

词根:complicate

adj.complicated 难懂的,复杂的

vt.complicate 使复杂化;使恶化;使卷入

参考资料

网络-complication

『叁』 62岁退休教师金建民因何事引发争议和批评

这个62岁的退休教师被人发现他曾经在网上发布各种黄色笑话,这些笑话还收录到了儿童教育网站当中,所以才会引发争议和批评

一、事件详情

这个事情是起因于一个微博,这个博主发了4张照片,是一本名叫神话故事的图书中的内容,是一篇非常简短的黄色笑话。这个图片是来源于一位有孩子的女士,这位女士给他的孩子在小摊上买了一本书,本来以为是儿童读物神话故事,但没有想到拿回去以后发现里面都是黄色笑话。这个事情报出来以后,网友们就进行了搜索,发现这篇笑话的作者叫做金建民。

三、个人看法

从这个新闻上就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什么人他可能都有隐藏的一面,尤其是在网络上,在现实中没有接触到这个人之前,永远也不知道他本来是个什么样子,展现在网络上的性格和本身或许会有极大的区别。最后感慨一句,不管是哪个行业都有人渣败类。

『肆』 昨天收到了一封来自杭州快版权的通知函说我们侵权,是16年发的文章,也就几百的浏览量,但是我们没有盈利

在此建议所有收到天价侵权函的小微公众号作者,首先不要害怕麻烦,其次不要害怕应诉,最后不要屈从对方淫威。待对方起诉后,按照流程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官网注册账户,然后通过网上应诉举证。申明所转载文章的浏览量、转发量,证实并未对对方造成损失,以及并非出于商业目的转发,及时删除侵权文章并道歉,要相信法院会按照事实给出公正的判决。

『伍』 杂志换印刷厂还要做变更吗

一般印刷厂会在杂志留下自己的厂家信息,所以一般会修改下原厂家的信息。还有就是杂志的设计是否买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会支付设计费就是买断设计了),如果没有与原厂家处理好设计问题,可能会引起纠纷。

『陆』 马上消费金融欠款本金7000 逾期三个月 现在发了条开庭通知的短信过来 叫我去重庆出庭 怎么办

你好,你可以先查询真伪
1,可以通过声讯台查询法院的真实电话进行确认,或者直接拨打12368电话向法院查询。目前法院除了通过12368特服号短信会发送告知内容,一般是通过电话或邮寄方式通知当事人。
2,我国民法没有恶意贷款这个案由。一般法院的传票会写有开庭的具体位置信息,还有签发人以及法官,可以找法官本人询问。
3,如果担心被起诉,可以去短信中的法院询问,或者电话法院立案庭是否立案。
一般来说,金融公司发这个短信都是一种催款手段,希望尽快还款。
是真的被起诉的话,就照着传票前去开庭即可
(6)杂志印刷纠纷扩展阅读:
短信诈骗预防常识:
第一,法院一般不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被告开庭。一般都是邮寄纸质传票。
第二,我国民法没有恶意贷款这个案由
第三,如果担心被起诉,可以去短信中的法院询问,或者电话法院立案庭是否立案。
一般来说,金融公司发这个短信都是一种催款手段,希望你尽快还款。
一般法院会直接送达纸质的诉讼状,传票。
一般来说招联金融会采用电话、短信的方式提醒借款人还款,如果联系不到或无法联系,那么会委托给相应的催收公司处理。
如果与招联金融签订的贷款利率合法,并未超过法律规定标准,那么在合法范围内是应该承担还款义务并交纳罚金,长期拖欠不还款,招联金融可以采取起诉的方式催收。如果利率和滞纳金超出法律界限,超出部分则不用偿还,就算被起诉了也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证明不合法。
1、还款日的计算。 从贷款成功日期(如1月10日)开始,每个自然月之后的日期为到期还款日,因此会出现某些月份没有具体日期的特殊情况,还款日期会自动向前计算。
2. 是否有宽限期。 如果代扣代缴资金出现问题或忘记还款,系统将有三天的宽限期。 这三天内还款也无所谓。 如果三天没有还款,则从还款日开始计算违约利息。
3、是否可以延长还款期,兆联优贷不具备延长还款期的功能。 建议按合同规定的日期按时还款。


『柒』 20世纪早期,广播和报业冲突的具体情形是怎么样的

自从1609年世界上第一份印刷版报纸《关系报:总汇消息 》(Relations:Aller Furnmmen)在德国的斯特拉斯堡诞生后,报业的发展已持续了将近400年。有些诞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报纸,随着历史的车轮逐渐远去。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读卖新闻》等百年老报,却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在一次次变革中发展壮大,赢得了一代代读者的信任,并仍然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它们的影响力。它们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报业发展史与改革史,一部新闻业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历史。是它们,见证着现代传媒业的诞生、成长与壮大。

铅与火的时代

它们诞生和成长

现代报刊诞生于欧洲中世纪末期,而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王权的衰落,言论自由在弥尔顿等一批新兴资产阶级的呼吁下传遍世界,报刊受到的管制也逐渐减弱。此时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媒介,于是,各种政党报刊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之后工业革命前后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又推动着新闻传播业摆脱政党政治的控制而逐步走向产业化。

《泰晤士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该报创刊于1785年,原是伦敦的煤炭大王约翰·沃尔特为推销新式排字机而创办的。起初该报和其他报纸一样,接受来自政府的津贴。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泰晤士报》及时派出的记者跟踪报道了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从而在英国形成良好的声望。1803年,沃尔特的次子小沃尔特接掌报纸,《泰晤士报》不再接受政府津贴,从而成为独立报纸。小沃尔特于1808年试行总编辑制,1817年确立这种制度,并任命巴恩斯为总编辑。《泰晤士报》是第一份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业人员担任总编辑制度的报纸,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一制度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在巴恩斯主持报纸编务的25年间,《泰晤士报》逐渐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其后,该报在法国路易·波拿巴的政变、克里木战争、美国内战、奥普战争和普法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又进一步巩固了它已有的声誉,并且,随着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的影响也扩大到了世界范围。

在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新闻传播媒介就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转型。从1833年美国第一张廉价报刊《纽约太阳报》问世以来,整个19世纪中期的美国报业便是廉价报纸的天下。廉价报刊“激情主义”的报道风格和庸俗、低级、弄虚作假的新闻处理手法,遭到了有识之士的抨击。1851年,年轻记者亨利·雷蒙德和他的朋友立场创办一份公正、稳健、客观、冷静、全面的报纸,于是《纽约每日时报》诞生了(1857年改为现名《纽约时报》)。《纽约时报》客观的报道手法和全面详尽的新闻内容——特别是对外国新闻的关注,使得该报很快就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并通过1870年至1871年对纽约“特威德集团”贪污案件的揭露而名声大振。而1896年犹太人阿道夫·奥克斯买下《纽约时报》后,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该纸的影响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情况有些相似,在统治者的压力和社会下层商业因素的吸引下,日本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逐步走上了产业化资本经营的发展道路。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化通俗报刊“小报”在日本大量涌现,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小报便是1874年创刊于东京的《读卖新闻》。《读卖新闻》是子安峻于1874年创办于东京的一份“小报”,其编辑方针就是“通俗浅谈”四个字。《读卖新闻》的文章主要为政令性的布告和市井流谈、漫画和小说连载等,主要面向不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和广大的中下层社会读者,周一出版,很快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随着大众化报刊的急速发展,报刊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在资本垄断的趋势出现以后,报刊业也开始了集团化的发展。

在英国,哈姆斯沃思成立了英国的第一个报团,俗称为“北岩报团”。他于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1903年创办《每日镜报》,1905年收购了老牌的星期日报纸《观察家报》,1908年控股《泰晤士报》,这时期还收购了英国的许多地方报刊,并在20世纪初将这些报纸进行整合从而成为英国第一个报业集团老板。其实,20世纪上半叶,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许多著名的老报纸,如《每日新闻》(1846年创办)、《晨邮报》(1828年创办)在一次次的合并、改组中消失了。《泰晤士报》也在大众廉价报刊的冲击下,墨守陈规,处境日益窘迫,1908年哈姆斯沃思将其并购后,对《泰晤士报》采取了一系列大众化的方针,配置了一批最新式的印刷机器,雇用了一批推销员来专门推销版面,其社论也变得轻松幽默,一改往日沉闷保守的风格,从而使得《泰晤士报》的销量一跃达到31.8万份。

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经济发展速度极快,报刊业竞争加剧,同时出现了报业的垄断。由于出现报业的垄断,美国的日报在20世纪初达到最高数字之后(1909年2600家)开始减少到现在的约1500家,除大都市外,多数普通城市基本一城一报。一些曾经较有名气的报纸在竞争中消失,19世纪中晚期在纽约创办的主要报纸中,只剩《纽约时报》一家了。

光与电的时代

它们在困境中前行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用电报代码发出了第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什么?”当然,这不是上帝,而是人类创造了令其自身感到惊异的东西,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洲(包括南美)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62年,电报首次用于战时随身的新闻传递。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也是在19世纪,真实图像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真实再现活动影像的技术电影,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进入20世纪,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迅速发展,1946年,西方发明了第一代照排机,率先采用“电子照排技术”进行印刷。

这些发明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对于报纸业而言,报纸的时效性得到加强,新闻图片得到大量的应用,然而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崛起,加上报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给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的因此而一蹶不振,有的却仍能在困境中获得新生,这些百年老报无疑是一群老而弥坚的幸存者。

当哈姆斯沃斯于1922年去世时,《泰晤士报》又陷入了新的财政危机,不得不出卖给与沃尔特家族有亲属关系的阿斯特上校。在阿斯特掌管《泰晤士报》的40年中,该报并没有什么大的起色。1960年,《泰晤士报》经济状况再度恶化,阿斯特家族再难支撑,不得不卖给了英籍加拿大商人汤姆森勋爵。汤姆森注重报刊的商业化和大众化运作,《泰晤士报》被他接管后终于有所转机。汤姆森1976年去世,其子接办后,该报再次面临绝境。1981年,美籍澳大利亚人默多克出资购得《泰晤士报》。作为以“黄色新闻”而起家的报业大亨,虽然默多克向英国议会保证不干涉该报的编辑方针,报纸将继续保持传统的风格,但实际上,默多克控制下的《泰晤士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图片增多、增大,软性新闻、煽情新闻取代了部分的严肃报道。默多克在对印刷工会的斗争中,强行推广新技术,促成《泰晤士报》生产的全面现代化,节省了成本,从而使得《泰晤士报》能够继续以一家具有国际声誉的高级报纸生存下来。

在美国,1891年琼斯死后,《纽约时报》趋于衰败,其继承人不得不于1892年将《纽约时报》售与该报总编米勒,后来由于米勒支持共和党分裂运动和经营不善,也由于与强大的《纽约太阳报》和《纽约先驱报》的竞争,《纽约时报》越来越走向衰落的边缘。奥克斯1896年买下该报后,把报价从3美分降到1美分,同时他还扩大报纸内容,增出星期日杂志版,取消小说,并提出“一切都适宜刊印”的口号。结果,该报发行量从1898年的2.5万份增到1901年的10万份,广告篇幅增加了一倍,财政状况扭亏为盈,报纸发行量扶摇直上,几乎把当时纽约的其他报纸都挤掉了。而苏兹伯格父子掌管《纽约时报》后,该报逐渐成为一份新闻全面、社论稳健的严肃报纸。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该报开始刊登官方重要文件和演说全文,因此又有“文献记录报”之称。到1923年,该报的发行量已经达到33万份,星期日刊发行50多万份。洛克菲勒财团与报纸的关系密切,摩根财团也逐渐加强控制,1969年后它终于由一个家族企业变为股份公司。

50年代初,《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在日本形成三足鼎立的现象。这种现象持续至今。最初,《每日》居第一位,其次是《朝日》、《读卖》,发行量大约分别是500万、400万和300万;60年代,发行量次序演变成《朝日》、《读卖》、《每日》,大约分别是600多万、600万和500万。1977年起,《读卖》略超过《朝日》,至今居日本报纸发行量第一位,而《每日》则明显下滑。

网络时代

没落还是新生

1969年,当4台美国军方的计算机联网时,谁也不会想到90年代会形成全球性的无数台计算机联网的壮观景象。于是,种种关于互联网将会替代传统大众媒介的预言出现了。但事实上,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仍然共同存在着,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不过,在广播电视和新兴网络的挤压下,报纸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图变求存成为各国报纸的共识。

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各报为了挽回读者,提高发行量和效益而展开了“生死大战”。1981年,默多克掌管了负债累累的《泰晤士报》,通过扩大报道范围,栏目设置多元化,采用彩色报纸和大幅图片,价格战,大报小报化(2003年11月26日,《泰晤士报》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改变了218年以来的传统,推出版面比一般报纸小一半的小开本以吸引那些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的上班族),加大品牌推广等手段,逐步远离颓势,焕发了生机。 2005年,英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泰晤士报》日均发行量为68.8万份。这一销量已经是《泰晤士报》近年来最好的发行水平。同时,《泰晤士报》还积极利用网络开拓资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发挥报纸和网络的合力。该报是英国最早上网的高质量大报之一。它自1996年1月起,每天伦敦时间凌晨两点将当日报纸的全部内容上网。每天《泰晤士报》上网内容约26~27个版。其最大的特点是,每天上网的重要新闻与当天以及近期本报的相关报道和文章都设有链接,供读者参照阅读,提供了传统报纸无法想象、也无法实现的立体和纵深式的报道。《泰晤士报》网站内容翔实独特,版式清新舒展,使用起来也简单方便。其所有上述服务全部免费,网上用户甚至不用登记注册,就可以自由使用该报网上的资源。

1995年,纽约时报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报纸网站www.nytimes.com,提供《纽约时报》的在线阅读。1999年将其网络方面的业务进行整合,成立了独立核算的“数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Digital)。数字纽约时报的旗舰网站nytimes.Com向世界范围的读者提供纽约时报的完整内容、即时更新的消息报道以及来自美联社、CBS等合作伙伴的新闻。其最近7天内的新闻内容的接入是免费的。2002年,纽约时报网站注册用户达到930万,2003年达到1210万。数字纽约时报在创办的第一年就已开始赢利,2003年数字纽约时报营业收入8804.6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147.4%。目前,纽约时报网站已经成为美国网络报纸最大的品牌,在线业务正在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增长,成为纽约时报公司“旋转最快的引擎”。同时,《纽约时报》还通过收购《波士顿环球邮报》(1993年完成),买断《国际先驱论坛报》(2003买下《华盛顿邮报》持有的50%的股份),进军全球的报业市场,同时不断完善国内的发行网络,逐步成为一张全国性的大报。同时它还买下探索频道50%的股份,进军电视更是《纽约时报》的大胆之举,显示了《纽约时报》作为一张大报的魄力与勇气。2003年自曝其记者布莱尔制造虚假新闻的丑闻让《纽约时报》在世人面前蒙羞,苏兹博格除了公开声明道歉外,还对人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增设设立标准编辑和稽查编辑,以期挽回影响。

《读卖新闻》在日本全国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拥有8500多个销售店,这些销售店负责每天按时把报纸派送到每一位订户的家里。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销售店都是独立经营和合算的,因此他们会想尽办法把报纸卖出去,还会在报纸中夹很多附近地区的广告以方便订户的生活,这样他们不仅能从贩卖报纸的销售额中获得利润,而且还能获得一定的派送广告的收入。《读卖新闻》的政策部部长三浦光男曾说过一句话“即使是白纸,他们(专卖店)也能有办法帮你卖出去”,这从侧面反映了日本报纸销售奇迹产生的原因。同时该报还通过投资创建了日本最有名的棒球队之一的“日本巨人”棒球队,主办富士通杯围棋赛,创建交响乐团等社会活动来提高报纸的知名度,还发展印刷、造纸等与业务相关的上游行业,以降低生产成本,再加上其拳头产品优质的政治和国际新闻报道使《读卖新闻》长期占据日本报业霸主的地位。

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为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开辟着道路。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采用新技术,抓住新的读者群体,开辟新的内容,摸索新的市场竞争手段,同时维持自己“公平、公正”的信念不动摇,这正是《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读卖新闻》等百年老报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老而弥坚的诀窍,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博弈不久的中国报人们,也许可以从它们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作者:曹凯/本文刊于《传媒》2005.9)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0/10/content_3601548.htm

『捌』 一道法律方面题

选A详见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1990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公布 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 科学技术作品中应当由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法律保护的,适用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
第八条 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二章 著作权

第一节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一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为作者。
第十二条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十三条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第十四条 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十五条 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制作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制片者享有。
电影、电视、录像作品中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十六条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第十七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第十八条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第十九条 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变更、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由国家享有。

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

第二十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条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影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第四节 权利的限制

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以上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第二十三条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合同包括下列主要条款:
(一)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
(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
(三)许可使用的范围、期间;
(四)付酬标准和办法;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 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第二十六条 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
第二十七条 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合同另有约定的,也可以按照合同支付报酬。
第二十八条 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取得他人的著作权使用权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第四章 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 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二十九条 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条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
图书出版者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第三十一条 著作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付作品。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图书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出版,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
第三十二条 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三十三条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
报社、杂志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第三十四条 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编辑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向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编辑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二节 表演

第三十五条 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使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演出,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表演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应当按照规定向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表演者为制作录音录像和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表演使用他人作品的,适用本法第三十七条、第四十条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
(四)许可他人为营利目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第三节 录音录像

第三十七条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向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三十八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九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该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出版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被许可复制发行的录音录像制作者还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和表演者支付报酬。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四十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并且除本法规定可以不支付报酬的以外,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应当向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四十一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四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下列权利:
(一)播放;
(二)许可他人播放,并获得报酬;
(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并获得报酬。
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节目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被许可复制发行的录音录像制作者还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和表演者支付报酬。
第四十三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非营业性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制作者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第四十四条 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电视和录像,应当取得电影、电视制片者和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规定支付报酬的;
(七)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并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一)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制作录音录像出版的;
(五)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六)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的;
(七)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著作权侵权纠纷可以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不愿调解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九条 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调解,也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著作权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对于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发现仲裁裁决违法的,有权不予执行。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就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
第五十二条 本法所称的复制,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
按照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进行施工、生产工业品,不属于本法所称的复制。
第五十三条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五十四条 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五十五条 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
本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或者违约行为,依照侵权或者违约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处理。
第五十六条 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玖』 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包括哪些

在实践中,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主要有:
1、著作权权属纠纷,是指当事人之间因作品著作权的权利属于谁而出现的纠纷,一般有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三种形式。著作权权属是著作权人行使权力的前提。
2、侵害作品发表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而引起的纠纷。
3、侵害作品署名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在作品上署名,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而引发的纠纷。
4、侵害作品修改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而引发的纠纷。
5、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而引发的纠纷。
6、侵害作品复制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7、侵害作品发行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8、侵害作品出租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9、侵害作品展览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0、侵害作品表演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1、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2、侵害作品广播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1、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再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14、侵害作品摄制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5、侵害作品改编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6、侵害作品翻译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将作品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7、侵害作品汇编权纠纷,是指侵害著作权人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所引发的纠纷。
18、侵害其他著作财产权纠纷,是指侵害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所引发的纠纷。其他著作财产权是一种兜底性的权利。根据国际公认的著作权理论,利用作品的方式和因此获得的经济利益,即使法律未作明确列举规定,只要法律末作明确排除,仍然属于著作权人针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19、出版者权权属纠纷,是指双方当事人就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以及许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的归属所产生的纠纷。
20、表演者权权属纠纷,是指双方当事人就表演者对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权的归属所引发的纠纷。表演者权作为一项领接权,其内容包括: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录音录象,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表演者表演的录音录象制品,井获得报酬;许可他人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21、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权属纠纷,是指双方当事人就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的归属所引发的纠纷。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是一项邻接权,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规定,录音制品是指任何对表演的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录制品;录像制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相关形象、图像的录制品;录音制作者是指录音制品的首次制作人;录像制作者是指录像制品的首次制作人。
22、广播组织权权属纠纷,是指双方当事人就广播组织对其自己编排,播放的节目享有的权利的归属所引发的纠纷。广播组织权是一项邻接权,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末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23、侵害出版者权纠纷,是指因侵犯出版社或者杂志对其出版作品的专有出版权和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许可或禁止他人使用的权利而发生的纠纷。
24、侵害表演者权纠纷,是指因侵害表演者对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权而发生的纠纷。表演者权作为一项邻接权,其内容包括: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录音录象,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表演者表演的录音录象制品,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25、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纠纷,是指因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所享有的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而发产主的纠纷。
26、侵害广播组织权纠纷,是指因侵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所享有的禁止末经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或者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的权利而发生的纠纷。
2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是指仅方当事人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而发生的纠纷。
28、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是指因侵害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以及应由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而发生的纠纷。
三、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的管辖
对于一般民事侵权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上述侵权行为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的规定,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和参照相关其他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的规定,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原则上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指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对于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根据该《解释》第4条的规定,因侵犯著作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著作权法》第46条、第47条所规定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经营、储存、隐匿侵权复制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关、版权、工商等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侵权复制品所在地。根据该《解释》第5条的规定,对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阅读全文

与杂志印刷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
志诚商标公司上班 浏览:160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税率 浏览:139
日本商标注册多少钱 浏览:75
商标注册证天猫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