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当hr惹上人事纠纷

当hr惹上人事纠纷

发布时间:2022-06-23 00:28:41

⑴ 湖南大四学生线上求职遭HR恶意侮辱,事件的起因是怎样的

大学生在网上联系上了某公司的HR,在聊天的过程中这位HR得知大学生是湖南某大学的学生后出言侮辱。大学生求职是很常见的事,特别是大四的学生,因为马上面临着毕业,毕业后如果还没有找到工作就意味着要离开校园四处漂泊,所以很多学生在大四就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希望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学生没有工作经历,在求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最差的结果也就是不被公司录用,而湖南的一位大学生却遇到了没有素质的HR,不被录用不说,还要接受对方言语的侮辱。这位大学生随后在平台上投诉了这个公司,平台也打电话道歉,并关停了该职位的招聘信息。

三、不管面试能不能成功,对面试者应该保持基本的尊重。

其实面试能不能成功跟很多因素有关系,但是对面试者进行言语攻击显然是不妥当的,HR应该对面试者有基本的尊重。

⑵ 当企业出现劳动仲裁,HR应该怎么处理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已经成了现在社会的主要关系之一了。当企业出现劳动仲裁以后,对于一个一般规模的企业来说,都不算是小事;能否妥善处理既影响企业形象,又影响企业以后的发展。当企业出现劳动仲裁时,企业的第一责任部门就是人力资源部门,怎么及时有效的处理是考验HR能力的时刻;一般HR对于处理这一类的事情都应该是轻车熟路了,一般处理此类事件思路如下:

首先,HR应该根据劳动仲裁机构提供的案件基本情况,客观性的核实。现如今很多的劳动仲裁案件都是各说各的理,劳动者和企业都各有自己的合理说辞。这个时候HR客观性的核实实际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观的处理仲裁案件才是最高明的公关。

上面就应该是企业出现劳动仲裁以后,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思路。

⑶ 刚入职就离职人事吐槽HR不给力,公司招聘该如何避免这类人

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到了人事的同事对于HR的吐槽:

“今天有两位新员工来办理入职,没想到刚办完入职协议,等到自己快下班的时候,人家发信息跟我说不愿意干了走人了。”

“这都什么事情啊,HR那边也不知道是怎么招人的,这不仅是在浪费公司资源,也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工作效率和积极性都会受影响。”

其实这就跟面试者放HR的鸽子一样,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很多人即使通过了面试,签好了入职协议,也并不能保证他们下一秒会不会做秒辞职的决定,这种事情很常见。

三、看入职回应时间,紧迫还是慢慢来。一般来说,在重新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多数人都是为了走上更高的平台,有更好的机会,在决定离开上一家公司的那个时刻开始,他们心里就已经有找下家的准备了。

但是另一方面又承受不起只找工作,不上班没工资的空窗期,很多人在确定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在入职的时间上都会有几天到1个星期的缓冲期,因为上一家公司需要交接,交接需要时间,下一家公司得换一种心态和心情,调整也需要时间。

如果入职时间是随时能入职的,甚至希望马上入职,这背后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失业空窗期太久,开始产生了生活经历压力,再不找工作赚钱可能就连房租也交不起了,另一种是的确对这份工作很重视,希望这份工作在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上能给自己带来帮助,希望尽快能投入到工作当中。

对于求职者来说,他们肯定投递的不是一份两份简历,更可能是投给了几十家公司,你们选择要他,别的公司也可能选择要他,一旦获得了多个公司的青睐,很多人都会选择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反正自己这么多公司要,我可以慢慢选”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给到对方公司的入职时间是一周到两周左右,其实就是用来衡量各个公司的过程,但是从公司角度来讲,既然有招聘的需求,肯定是希望人能越早到岗越好,而且多数职位都不是高精尖岗位,替代性很大,如果回应的到岗时间较长,即使人家觉得你还可以,依然会选择放弃你。

所以,在回应入职时间这方面,我们也能看出一个人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大部分公司和大部分岗位来说,其实真相不是你去选人家,而是人家来选择你,不宜给到的公司过长的入职时间,让公司等得越久的人,往往越不靠谱。

⑷ 最近公司经常出现人事纠纷,感觉自己一个头要两个大了,请问哪里有可以培训HR这方面知识

人事纠纷是企业各个环节没做好,一般做好考勤工资,让员工签字,做好各种绩效考核记录,劳动纪律一定要公示,经济或行政处罚一定要有证据,留存好等等,现在仲裁机构本就偏向员工,没有证据纠纷企业九成都是输,要进行规范化处理,尽量避免违法违规的地方,就不怕仲裁,如果企业HR不够专业,应该系统的学一次,找找当地的咨询公司,或者培训中心,要注意审查好资质,别被坑了

⑸ 假如你是人事,员工和老板吵架,老板让你把员工辞退了,你怎么去让员工主动辞职而不影响到公司

劝退员工,相信是HR最不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一方面要得罪员工,认为你是资本家的走狗 ;一方面如果劝退过程中为员工争取赔偿,又会惹老板不高兴,觉得花钱请你怎么一点用都没有。最后的委屈只能自己咽下去。那么如何劝退员工能将彼此的伤害降到最小呢?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第一、评估此次劝退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符合法律规定,那么某种程度上而言,只要按照程序执行即可。根据《劳动合同法》,是否需要赔偿,赔偿多少钱,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如果属于法定的不需要赔偿的范畴,也要准备充分的文件作为证据。具体细节参见《劳动合同法》。
如果是公司想单方面非法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的不用赔偿的情况,也不愿意按照法定进行赔偿,那么就需要谨慎处理,不小心就造成劳动纠纷,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最后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损失,赔偿更多钱。
而HR在这个过程中是身不由己,自己也是打工的,只不过岗位性质是管理员工的岗位而已。
第二、法理不外乎人情。
如果此次劝退没有违法,也需要人性化关怀。毕竟是辞退员工,即使金钱上进行了赔偿,自尊心也受到很大伤害。HR应该适度安慰到员工鼓励员工重新振作。
往小的说是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避免后顾之忧,往大的说是不要影响别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碰上既想辞退员工又不想按照法律规定赔偿的老板,HR首先应该尝试跟老板沟通,科普《劳动合同法》,告知老板辞退员工的法律风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假设员工告公司,计算公司需要赔偿多少钱,这样直观的对比,做通老板的思想工作,然后再进行劝退。
以前公司就遇见过此种情况,劝退时不愿意给员工赔偿金,最后劳动仲裁,赔偿了员工更多的钱。
如果说不通老板遵守劳动合同法,又怕影响自己的工作,万般无奈下,只能跟员工沟通,尝试申请部分赔偿,看是否能够取得员工谅解。有的员工怕麻烦,懒得去维权,有部分赔偿就跟公司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了。
我说的更多是小公司的情况,大公司财大气粗一般能更好的遵守法律法规,所以说,如果不想碰上劝退还不愿意花钱的糟心事儿,就去大公司做HR吧,或者一定要教会你的老板尊重法律,尊重人。

⑹ 还没入职,得罪了hr,对以后加薪升职会有影响吗

影响一个员工升职加薪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业务方;一个是人事方。人事是负责把你招聘过来的,而真正和你打交道的是业务方,也就是你的直接主管。所以在你还没入职就得罪人事,是不会影响你升职加薪的机会的。因为最终决定的是你的业务主管。你只要平时认证工作,做出成绩。同事与同事相处融洽,和你的主管,还有你的上级,搞好关系,加上一些沟通技巧,你的升职加薪是不会有问题的。

这些小矛盾是否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只要你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够坚持自己的底线,对公司忠诚,支持公司的活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维系好你的人脉关系,一般是不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太大的影响的。有误会就去解决,只是自己在想不执行,是解决不了矛盾的,主动和解还能彰显出你的胸怀。都是同事,没有必要争端太多。

⑺ 请懂劳动纠纷和懂人事HR的朋友看看我这个奇怪的情况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九条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第五十二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
第五十三条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第五十六条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六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七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第七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查阅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有关的材料,有权对劳动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证件,依法行使职权,文明执法。
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七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第八十六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三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八条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⑻ 被hr骚扰怎么办

客气一点,没准以后还能见,做人留一线

你和他说现在工资比他们承诺的高很多,他也就知道了

⑼ 人事经理被降职降薪引争议,HR怎么应对

劳动法对这个有明确规定的,你说的人事经理属于第二种情况被开除,但是起因是由于公司对其进行人事调动,估计未经他同意大幅降薪,公司有错在先,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事情一般庭外和解多数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适用这第二小点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首先,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是通过民主程序公之于众。其次,劳动者的行为客观存在,并且是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何为“严重”,一般应根据劳动法规所规定的限度和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依此限度所规定的具体界限为准。如,违反操作规程,损坏生产、经营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不服从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调动,不服从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管理,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散布谣言损害企业声誉等,给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管理秩序带来损害。第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处理是按照本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的,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⑽ HR多方谈:面对纠纷如何处理

当前,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应对经营压力和追求利润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内部劳资关系紧张。在此背景下,妥善处理劳资纠纷,保证企业正常营运,成为人力资源部门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重点。
于是,本期杂志请来锦亿实业人力资源总监梁永志、亿龙电器人力资源部经理谭成香、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处长王书忠等三位一线管理者,一起交流他们在面对和处理劳资纠纷时观点。
企业出现劳资纠纷的时候,HR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谭成香:人力资源部门要中立,并尽可能不要把劳资纠纷演变到仲裁甚至诉讼的阶段,这样很可能会对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事实上,当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每个员工的反应都会很大,但其中部分员工可能并不完全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所以纠纷中他们的部分要求是没有可能实现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首先与员工商谈,谈的时候要拿出法律依据,如果员工不相信我们的解释,可以让他到劳动管理所咨询,总之处理的方式要比较透明。王书忠:所谓立场公正,就是指既不要一下子站在老板的立场上,也不要给人感觉像全盘为员工考虑一样。在处理劳资纠纷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不能违背原则性的东西,即不能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当人力资源部门首先向员工讲清楚原则性的东西,再处理起来就会给人公正的感觉,员工也会觉得这样的部门是值得信赖的,因为最起码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上。这样,有了制度作为准绳,大家都才容易接受。梁永志: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经营事业非私人之事,乃公众之事。”也就是说,企业是社会公器。从这个角度考察一下劳资关系,我认为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劳动者,因此办企业就如同分蛋糕,蛋糕的分配要让三者关系和谐一致。
现实中,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往往占据主动,劳动者的处境则比较被动,当前两者过于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就容易出现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劳资纠纷的产生。由于现在的社会始终还是保护劳动者的,所以前两者都应该给一个好的空间给劳动者,否则企业在劳资纠纷中的风险较大。
若是企业过失引发劳资纠纷,HR
应该如何应对?谭成香:员工到企业工作都是为了生活,他们并不想与企业对着干,所以如果不是涉及重大利益的问题,企业都是有商谈的余地的。比如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加班费上很难百分之百地按照劳动法执行,企业可以先跟员工们进行沟通,将企业状况与和劳动法不一致的做法结合起来跟员工解释,他们还是能够理解的。王书忠: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双方能够交流的气氛。所有的劳资纠纷,首先是情绪上的冲突,其次才是利益上的冲突;情绪是能够化解的,倒是很多利益是没办法化解的。
人力资源部门要先在情绪上尊重员工,然后再做一些补偿性的工作,但这些都要在员工情绪平复以后来做。在与员工分析清楚造成当前纠纷的原因后,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做出一些让步,只要不对企业造成事实上的损害。
另外,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商谈的时候,还应该在员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上给予关注,让他对他在企业的未来充满一种希望,不要把人家的路给堵死了,否则双方就没有了商谈的余地。一般来说,如果双方能够交流,纠纷都是能够化解的,人最终还是讲道理的。若纠纷并非源自企业的过失,HR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正常或者私下的渠道,与员工进行友好的协商,将公司的利益和个人利益达到平衡。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人力资源部还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看看员工怨气是针对公司、部门还是上司,然后做通双方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主动坐在一起达成和解。
第三种情况是最复杂的,存在不同的状况,最近的富士康的事件就充分反映出这种状况的复杂性,解决方式也很复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王书忠:人力资源部门没有权力去更改企业的规章制度,因此不能因为员工的无知之失而不按照制度执行。但员工刚开始的心情肯定很急躁,HR不能因为有理就一副居高临下的面孔,要客气地向询问,让他到安静的地方,给他倒上一杯水等方式来平复他的情绪,才好把原则的东西讲清楚。只要员工觉得人力资源部门是很尊重人,尤其是生产工人,都会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了。
劳资纠纷一旦闹上法庭,HR处理应诉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谭成香:与劳资纠纷有关的证据一定要保存好,之前劳资谈判的细节也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得到双方的签字确认。如果员工不同意劳资谈判的方案,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及时咨询企业的法律顾问,听取专业的意见指引才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劳动部门的仲裁过程并且中也要给予配合。王书忠:在法庭上,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要重视。与一般民事官司不同,劳资官司是员工主张,用人单位举证的。因此要保存好证据,最主要的是日常管理要规范,这样原始的资料才能保存下来。梁永志: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还要能在事前给公司分析出,打官司将给企业带来的后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官司要么不打,一打就要打个胜仗,否则人力资源部门只能建议企业领导千万不要打。
劳资纠纷期间或结束后,HR在稳定员工队伍上应有何作为?王书忠:要做的事情很多。在这个信息化社会,纠纷是掩盖不了的,关键是在企业内部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让人才在企业中能得到发展的平台,这样员工即使遭遇一些挫折,一时的困难还是能够接受的。梁永志:人力资源部要提供好的管理,将职位晋升、薪酬福利等制度透明化,公司出台的制度都提供良好的培训学习和解答,让员工们能清晰了解所有制度,这样,公司哪怕产生个别劳资纠纷,也不至于影响到其他员工。总的来说,只要公司制度是透明的,劳资纠纷的几率会减到最低,黑箱作业反而会让劳资纠纷很快扩散不良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当hr惹上人事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