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通知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18 14:59:00

1. 教育部要求强化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重点时段学校门口「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还有哪些切实有效措施

学校里,但凡装一个比较严实的大门,把围墙修得高一点儿。上面拉一些铁丝网也不至于让外人进入啊,你想把外人隔绝,实际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那么大的人工物力成本。只需要把大门跟围墙看住了,就行了,别人也进不进去。

学校的安保人员都需要培训。不能让家长随意进入园区,如果接送孩子应该是由孩子在学校确认家长身份之后再让小孩出来,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家的安全。

2.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零报告 怎么写

自己结合实际改改就行了信访积案的排查和化解工作总结今年以来,综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信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充分认识新时期下信访工作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推进全市信访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排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全市信访形势明显好转,有序规范的信访新秩序逐渐形成,为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今年1-10月份本部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今年1-10月份,我单位共排查和化解来信来访积案件次,同比减少件次,降低%,其中:信件件,个体访件次人,集体访件次人。除去重访件,实访件。越级上访集体进京批次人,赴省批次人。个体越级进京件次人,越级赴省件次人。(一)解决处理情况实访的件信访事项已解决件,涉法涉诉告知件,无理诉求答复件,正在解决的有件,结率达%。其中:大接访县级领导批案件件,已解决处理件,正在解决件;转案件件,已解决处理件,正在解决的件;上级交案件件,结上报件,正在件。(二)反映的主要问题1、部分农村群众反映2008年村委会调整土地等问题;2、部分农民工反映施工单位拖欠工资等问题;3、部分居民反映取暖费收取过高及供暖不热等问题。4、个别企业职工反映档案不健全影响社保等问题;5、部分群众反映煤场污染等问题;6、个别群众反映抚恤金不按上级文件执行等问题;7、部分企业职工反映医保、社保及未交纳三险等问题。8、部分移民反映住房条件差,开发商未兑现盖房时承诺的事项,强行向移民索要房款等问题;9、个别群众反映征地补偿款少,要求按照土地补偿政策执行问题;10、部分群众反映2008年农业保险问题;11、部分村民反映自来水等问题;12、部分小学教师反映95年拖欠补发工资问题;13、部分群众反映铁路线拓宽征地补偿问题;14、部分群众反映村委会换届选举等问题;15、个别村民反映房屋产权归属等问题;从已排查化解的问题来看,土地调整占%,农村农业保险占%,征地占%,拆迁占%,环境污染占%,劳动社保占%,企业转制占%,干部作风及村务问题占%,涉法涉诉占%,其它占%。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措施(一)党政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一是召开信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信访工作。月日,组织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对全市的信访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印发了《2009年信访工作安排》、《中共市委公室、市人民政府公室关于印发等三个文件的通知》,表彰了全市2008年度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市政府与各乡镇(管委会)和重点市直单位签订了2009年度《重点信访问题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二是认真做好县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务公示板定期向社会公布领导接待日的时间、地点、形式、接待领导的姓名、职务和分管工作范围,同时针对共性问题安排预约接待。对接待的信访案件,能现场解决、答复的现场解决答复,现场不能解决答复的,签批分管领导或转责任部门限期解决答复;案情复杂的,经接访领导批示,及时进行包案。今年月日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之后,各乡镇(管委会)、部门和单位也都安排部署开展了大接访工作,每天有一名领导接访,每周安排一名主要领导接访,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把领导干部下访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途径。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干部下访分统一组织、分散组织和包案下访三种。统一组织由市信访联席会议组织,半年一次;分散组织由各部门抽组人员确定专题组织下访,一季度一次;包案下访是县级包案领导抽组有关部门带案下访。今年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后,各行政职能部门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均下基层开展学习调研,进百村,入万户,访贫问苦,问计问策。就专题解决信访问题而言,市国土局、农牧局、经贸局、环保局、纪检委等部门均开展了下访活动,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各级领导包案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坚持所有信访案件“五包”责任制。对群众反映的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疑难信访事项,主要领导做到了亲自包案;对涉及人数多、组织化倾向明显的群体性问题,包案领导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提交市信访联席会议、政府常务会或市委常委会研究。对上级交的案件在上级领导包案的基础上,明确县级、科级两级领导包案。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配合抓、层层落实信访领导责任制的工作氛围。(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效明显。一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在抓好超前排查上下功夫,实现了由“救火”向“防火”转变。采取市、乡、村、市直单位条块结合的法,对信访不安定因素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实行排查时间、内容、方法和上报四个统一,对信访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市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事,随时掌握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动向,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准确掌握,超前处置。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五定三包四追究”: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领导、定责任人员、定解决时限,包解决问题、包化解矛盾、包稳定,因化解不力而出现越级上访时,追究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员的责任。今年以来,各乡镇(管委会)、部门和单位排查出矛盾纠纷件,化解件,化解率达到%。二是加大信访案件工作的力度。我们按照问题解决到位、困难救助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思想疏导到位的原则,把好信访案件、解决好实际问题作为抓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关键来抓。对市以上交的信访案件、县乡领导接访日接待的案件,实行严格的领导包案责任制,组织得力人员及时认真查处。为推动问题解决,我们坚持领导深入一线,特别是对重大疑难案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信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案中的问题,催信访案件。在解决问题方面,我们坚持做到“三个到位”,即对有道理的坚决解决到位、对确有实际困难的救助到位、对思想认识存在问题的耐心教育到位。三是强化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我们对存在的无理信访老户和其他不稳定信访人员进行了详细排查归类,实行严格的分包责任制,在采取稳控方面突出了“一盯一、二盯一”措施。切实把任务分清分细,落实到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建立市、乡、村三级稳控责任制,要求稳控点坚持“零报告”制度和随时报告制度,做到了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实现了“零上访”目标。四是认真开展信访信息综合分析研判。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综合性、预警性、前瞻性的信息服务,掌握信访动态,及时准确和全面有效地收集各类信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对可能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在及时进行分析研判、采取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工作的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坚决杜绝了迟报、漏报和瞒报现象的发生。(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多次开展了“重访专项整治”活动。排查出了多个信访老问题,并按照“属地管理、归口”的原则,会同有关单位进行梳理分类,因人因事制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有效遏制了群众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二是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由市、乡、村、市直各单位将本辖区内所有的积案进行分析梳理,明晰哪些是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可以解决的,哪些需要上级协调解决。凡是自身能够解决的,按照明确要求,限期结案。对于一些影响本地社会稳定,积淀时间长、解决难度大的难案,由包乡镇市级领导协调解决。三是积极开展了“积案化解年”活动。根据中央联席会议《关于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各乡镇(管委会)、部门和单位结合2008年开展的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做好积案化解工作,要求减少存量,控制增量,集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经分析研究,截止月底全市到期未解决的新旧积案有件,其中无理诉求和结案不结访的案件有件,应该解决或答复的案件有件。针对这件积案的案情,分别明确了包案领导、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并于月在全市第次信访联席会议上,按照“属地管理、归口”的原则进行了交,要求限时解决处理。(四)信访案件的督查和检查得到高度重视。2009年元月份,为了总结、考核全市各乡镇、部门08年的信访工作,按照《市信访工作考核评价法》和市委政府与各乡镇、重点市直部门签订的责任书,信访局抽组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对全市各乡镇和重点市直部门的信访工作进行了为期周的考核检查,考核、检查结束后,信访局进行了研究汇总,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市委考核,纳入全市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内容。今年月,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后,信访局按照09年信访工作安排和市委政府领导的安排,于月底至月上旬,对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和《中共市委公室、市人民政府公室关于印发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的贯彻落实情况和领导大接访批案件的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并对各乡镇、各部门信访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进一步促进了基层信访工作的开展。(五)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一是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和制度。为提升信访工作水平,以创新机制为着力点,及时出台了干部定期接待、定期下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化三个实施意见,新制定了个制度,规范完善了个制度,保留了个制度,信访局将这个制度及省市两级的重要文件合编为更为规范、完善、全面、准确的《市信访工作制度及文件汇编》。今年以来,全市在制度机制的大胆创新和运用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横向沟通、联合调处更加迅捷,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二是加大基层信访规范化建设力度。按照设施完善、程序规范、制度健全的要求,着力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水平,大力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管委会)一级的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在社会矛盾化解、信访问题处理、越级上访稳控方面的能力。三是加大信访复查复核工作力度。通过对突出、疑难信访问题的复查复核,不仅减去了工作人员对重信重访的无休止的调处、答复,更有效促进了信访人的息诉息访。今年,上级交案件件,现已结上报件,件正在之中,信访人申请市政府复查案件件,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复查件,出具复查意见件。同时,为了便于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今年月,市信访联席会议从法检两院聘请了名法律顾问,并颁发了聘书。三、信访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市的信访工作经过各级、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经过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全市的信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信访量均有所下降,信访秩序从月份以来明显好转。但是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社保、企业转制遗留问题等隐患仍然存在,信访量仍在高位运行,特别是今年“一会一庆一节”庆祝活动和建国60周年庆典期间,给全市的信访工作带来具大压力,对此,全市上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活动期间“零进京、零非访”的目标。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今后的信访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形势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个别乡镇、单位和部门的信访隐患排查仍然没有实现制度化,信访隐患排查时紧时松,不能认真坚持,导致一些信访事项初访越级,而责任部门工作滞后。2、个别乡镇、单位和部门信访信息员队伍流于形式,信访信息员不能尽职尽责开展工作,还有一些单位基础工作不扎实,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不高。3、个别乡镇、单位和部门对重点稳控人员监控不力,甚至处于失控状态,导致老缠访户越级上访,而所在乡镇不知情,工作被动滞后。4、个别乡镇、单位和部门在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措施和方法不力,以至于一些疑难问题久拖不决,超时结案,超时上报,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推进。5、一些信访人诉求无理或诉求过高,影响了案件的解决。有的缠访、闹访甚至通过群体非访,给政府施压,企图达到自己不合理的目的,对于这部分缠访、闹访的信访人,说服教育疏导困难,又因没有明显的违反《治安处罚法》等行为,因而依法处置也难以进行,但客观上对信访部门等行政机关的正常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一问题需下一步认真研究解决。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1、按照中央联席会议的安排部署,2009年是“积案化解年”,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的会议文件精神,市信访联席会议于6月10日召开第三次会议,安排了我市的“积案化解年”工作,交了去年以来没有解决处理的信访积案,所以各乡镇(管委会)、单位和部门在做好各项信访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积案化解工作,一定要做到控制增量、减少存量,使全市的信访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提高。2、各乡镇(管委会)、单位和部门要按照《土右市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扎实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各乡镇(管委会)、单位和部门要至下而上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上报工作,坚持排查时间、内容、方法、上报“四个统一”和“零报告”制度,真正做到对信访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今后,对于越级上访的信访案件,基层部门没有提前上报情况的,在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时要给予相应扣分,对于造成严重影响的,将给予通报批评。3、各乡镇(管委会)、单位和部门对一些老上访户和不稳定苗头,要做好经常性的稳控工作,对于情况特殊的,要制定稳控措施进行稳控。实现减少赴区上访、“零进京”上访的目标。要认真做好信访信息员的信息报送工作,充分发挥信访信息员的作用。要抓紧落实信息员的待遇,使他们劳有所得,积极开展工作。4、各乡镇(管委会)、单位和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各项文件精神和工作制度。要按照《信访条例》和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全市的实际,进一步制定、完善、规范了各项制度规定,用制度规范信访工作,使信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使全市的信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5、各乡镇(管委会)、单位和部门要着实做好集体访的解决处理工作。从事前的排查预防、事中的接待处理、事后的疏导化解要强化方法措施,落实到位。各级领导要切实增强信访工作的责任感,高度重视矛盾纠纷隐患和信访苗头,做到及时介入,准确掌握,超前处置,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6、抓好督查督工作。过去有18个信访案件因未按时限解决而形成积案,影响了全市的信访工作,使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及时得到保护。下一步将会同市委、政府等部门,加大督查督力度,促进信访事项的解决。对于限时不能解决的信访案件,要及时汇报市委政府分管领导,必要时提交信访联席会议研究处理。在信访案件过程中,对于有案不、推诿扯皮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于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要按照《土右市信访工作提请处分及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7、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设施,配强配齐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初信初访的接待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越级上访的发生,发挥好基层第一道防线和化解矛盾主阵地的作用。8、加强与上级信访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我市的信访工作,尽管在接待、、督查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通过大接访化解了诸多社会矛盾,但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因而需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保持经常联系,取得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上下配合帮助我市在化解矛盾、教育疏导上访人方面发挥上级部门的作用。2009年月日

3.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解释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是认真总结人民司法实践经验,深刻分析现阶段形势任务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人民司法理论和审判制度的发展创新,对于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该工作原则,特制定本意见。
一、牢固树立调解意识,进一步增强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自觉性
1、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加强调解工作,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履行自身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的首要工作任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既是推动矛盾化解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对法官司法能力的考验。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这一工作原则,不断增强调解意识,积极创新调解机制,努力提高调解能力,着力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2、牢固树立“调解优先”理念。调解是高质量审判,调解是高效益审判,调解能力是高水平司法能力。调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有利于修复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各级法院要深刻认识调解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切实转变重裁判、轻调解的观念,把调解作为处理案件的首要选择,自觉主动地运用调解方式处理矛盾纠纷,把调解贯穿于立案、审判和执行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一审、二审、执行、再审、申诉、信访的全过程,把调解主体从承办法官延伸到合议庭所有成员、庭领导和院领导,把调解、和解和协调案件范围从民事案件逐步扩展到行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和执行案件,建立覆盖全部审判执行领域的立体调解机制。要带着对当事人的真挚感情,怀着为当事人解难题、办实事的愿望去做调解工作。要做到能调则调,不放过诉讼和诉讼前后各个阶段出现的调解可能性,尽可能把握一切调解结案的机会。
3、准确认识和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要紧紧围绕“案结事了”目标,正确处理好调解与裁判这两种审判方式的关系。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用调解方式处理;要做到调解与裁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论是调解还是裁判,都必须立足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定分止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根据每个案件的性质、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诉求,科学把握运用调解或者裁判方式处理案件的基础和条件。对于有调解可能的,要尽最大可能促成调解;对于没有调解可能的、法律规定不得调解的案件,要尽快裁判,充分发挥调解与裁判两种手段的作用。既要注意纠正不顾办案效果、草率下判的做法,也要注意纠正片面追求调解率、不顾当事人意愿强迫调解的做法。要努力实现调解结案率和息诉服判率的“两上升”,实现涉诉信访率和强制执行率的“两下降”,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二、完善调解工作制度,抓好重点环节,全面推进调解工作
4、进一步强化民事案件调解工作。各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要把调解作为处理民事案件的首选结案方式和基本工作方法。对依法和依案件性质可以调解的所有民事案件都要首先尝试通过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将调解贯穿于民事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和所有环节。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婚姻家庭纠纷、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诉讼标的额较小的民事纠纷,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但是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
要下大力气做好以下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事关民生和群体利益、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的案件;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案件、集团诉讼案件、破产案件;民间债务、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纠纷案件;案情复杂、难以形成证据优势的案件;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案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适用法律有一定困难的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社会普遍关注的敏感性案件;当事人情绪激烈、矛盾激化的再审案件、信访案件。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的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不予调解。
5、积极探索刑事案件调解、和解工作。要在依法惩罚犯罪的同时,按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通过积极有效的调解工作,化解当事人恩怨和对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要根据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刑事自诉案件调解工作,促进双方自行和解。对被告人认罪悔过,愿意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从而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由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对被告人依法从轻或免予刑事处罚。对民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轻微刑事案件,诉至法院后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也可以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此类案件尝试做一些促进和解的工作。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要在调解的方法、赔偿方式、调解案件适用时间、期间和审限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把握一切有利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的积极因素,争取达成民事赔偿调解协议,为正确适用法律和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创造条件。
6、着力做好行政案件协调工作。在依法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要针对不同案件特点,通过积极有效的协调、和解,妥善化解行政争议。
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除了对行政赔偿案件依法开展调解外,在受理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所作的行政裁决、行政确权等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范围内的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补偿和行政合同等行政案件,以及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合法但不具有合理性的行政案件时,应当重点做好案件协调工作。
对一些重大疑难、影响较大的案件,要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支持和上级行政机关配合,邀请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对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合法但不具有合理性的行政案件,要通过协调尽可能促使行政机关在诉讼中自行撤销违法行为,或者自行确认具体行政行为无效,或者重新作出处理决定。
7、努力做好执行案件和解工作。要进一步改进执行方式,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和执行措施,积极促成执行和解,有效化解执行难题。
对被执行财产难以发现的,要充分发挥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的作用,通过限制高消费措施、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制度,以及委托律师调查、强制审计、公安机关协查等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敦促被执行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对被执行人系危困、改制、拟破产企业的,要协调有关部门和被执行人,综合运用执行担保、以物抵债、债转股等方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8、进一步做好诉前调解工作。在收到当事人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后、正式立案之前,对于未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调处的案件,要积极引导当事人先行就近、就地选择非诉讼调解组织解决纠纷,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当事人选择非诉讼调解的,应当暂缓立案;当事人不同意选择非诉讼调解的,或者经非诉讼调解未达成协议,坚持起诉的,经审查符合相关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
要进一步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以及其他调解组织的协调与配合,有条件的基层法院特别是人民法庭应当设立诉前调解工作室或者“人民调解窗口”,充分发挥诉前调解的案件分流作用。
9、进一步强化立案调解工作。在案件立案之后、移送审判业务庭之前,要充分利用立案窗口“第一时间接触当事人、第一时间了解案情”的优势,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在立案后应当及时调解;对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案件、集团诉讼案件,敏感性强、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在立案后也要尽可能调解。对当事人拒绝调解的,无法及时与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取得联系的,或者案情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件,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调解的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及时移送审理。对在调解过程中发现案件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的,案件需要审计、评估、鉴定的,或者需要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终结调解程序,及时移送审理。
立案阶段的调解应当坚持以效率、快捷为原则,避免案件在立案阶段积压。适用简易程序的一审民事案件,立案阶段调解期限原则上不超过立案后10日;适用普通程序的一审民事案件,立案阶段调解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0日,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再延长10日。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10、积极探索和加强庭前调解工作。在案件移送审判业务庭、开庭审理之前,当事人同意调解的,要及时进行调解。要进一步加强庭前调解组织建设,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探索建立专门的庭前调解组织。要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探索试行法官助理等审判辅助人员开展庭前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工作效率,减轻审判人员的工作负担。
11、继续抓好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工作。在案件受理后、裁判作出前,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委托有利于案件调解解决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有关组织或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主持调解,或者邀请有关单位或者技术专家、律师等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调解人可以由当事人共同选定,也可以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民事案件委托调解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顺延调解期间,但最长不超过60日。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人民法院委托调解人调解,应当制作调解移交函,附送主要案件材料,并明确委托调解的注意事项和当事人的相关请求。
12、大力做好再审案件调解工作。对历时时间长、认识分歧较大的再审案件,当事人情绪激烈、矛盾激化的再审案件,改判和维持效果都不理想的再审案件,要多做调解、协调工作,尽可能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和解协议。对抗诉再审案件,可以邀请检察机关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对一般再审案件,可以要求原一、二审法院配合进行调解;对处于执行中的再审案件,可以与执行部门协调共同做好调解工作。
13、扎实做好调解回访工作。对于已经达成调解协议的,各级法院可以通过实地见面访、远程通讯访或者利用基层调解工作网络委托访等形式及时回访,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对于相邻权、道路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多发易发纠纷的案件,应当将诉讼调解向后延伸,实现调解回访与息诉罢访相结合,及时消除不和谐苗头,巩固调解成果,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14、注重发挥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在调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各级法院要积极推动、引导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参与或者主持调解、和解,共同做好调解工作。要积极探索,争取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的支持,注意解决律师风险代理收费与调解结案之间的矛盾。要积极推动律师协会建立推荐优秀律师担任调解员的制度,推进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参与或者主持调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在调解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人民法院应当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提出予以表彰和奖励的建议。
三、规范调解活动,创新调解工作机制,提高调解工作质量
15、切实贯彻当事人自愿调解原则。要积极引导并为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提供条件、机会和必要的司法保障。除了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要尊重当事人选择调解或者裁判方式解决纠纷的权利,尊重当事人决定调解开始时机、调解方式方法和调解协议内容的权利。要在各个诉讼环节,针对当事人的文化知识、诉讼能力的不同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释法解疑,充分说明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引导当事人在充分认识自身权利义务的基础上,平等自愿地解决纠纷。
16、切实贯彻合法调解原则。要依法规范调解过程中法官审判权的行使,确保调解程序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不得违背当事人自愿去强迫调解,防止以判压调、以拖促调。要及时查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争执点和利益共同点,准确合理确定当事人利益关系的平衡点,维持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基本均衡,确保调解结果的正当性。要认真履行对调解协议审查确认职责,确保调解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序良俗,正确发挥司法调解的功能,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17、科学把握当判则判的时机。要在加强调解的同时,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注意防止不当调解和片面追求调解率的倾向,不得以牺牲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代价进行调解。对当事人虚假诉讼或者假借调解拖延诉讼的,应依法及时制止并做出裁判;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方案显失公平,勉强调解会纵容违法者、违约方,且使守法者、守约方的合法权益受损的,应依法及时裁判;对调解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投入的成本与解决效果不成正比的,应依法及时裁判;对涉及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具有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的案件,或者对形成社会规则意识有积极意义的案件,应注意依法及时裁判结案,充分发挥裁判在明辨是非、规范行为、惩恶扬善中的积极作用。
18、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管理。要充分考虑调解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调解工作科学发展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六条关于特定情况下的和解、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的规定,合理放宽对调解案件适用时间、期间和审限的限制。当事人愿意进行调解,但审理期限即将届满的,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继续调解的期限,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后,由承办法官记录在卷。案件有达成调解协议的可能,当事人不能就继续调解的期限达成一致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合理延长调解期限。同时,要针对各类调解案件在审理流程中不同环节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案件流转程序,避免在调判对接、调判转换环节因效率不高而延长案件处置周期;要加强对调解工作的跟踪管理和评查,及时纠正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解决硬调、久调不决等问题,确保调解工作质量。
19、进一步加强对法官在调解工作中的职业行为约束。各级法院的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要注重着装仪表,约束举止言行,保持客观公正,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偏袒一方。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法官可以在调解过程中分别做各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但不得违反有关规定,私自单方面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代理人。
20、进一步规范调解协议督促条款、担保履行条款的适用。在调解过程中,要关注义务履行人的履行能力和履行诚意,在确保调解协议内容具体、明确并具有可执行性的同时,注重引导当事人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督促条款和担保履行条款,提高调解协议的自动履行率。对原告因质疑被告履行调解协议的诚意而不愿调解的案件、争议标的额较大的案件,以及调解协议确定的履行期限较长或者分期履行的案件,可以通过适用督促条款、担保履行条款,促进调解协议的达成,促使义务履行人自动履行调解协议。要注意总结调解经验,制定规范性的表述方式,明确条款的生效条件,防止调解结案后双方当事人对协议条款内容的理解产生歧义。
21、建立健全类型化调解机制。要不断总结调解经验,努力探索调解规律,建立健全以调解案件分类化、调解法官专业化、调解方法特定化为内容的类型化调解机制,建立相应的调解模式,提高调解同类案件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要根据案件利益诉求、争议焦点的相似性,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试行类型调解模式,实现“调解一案、带动一片”的效果。要根据类型案件的特点,选配具有专业特长、经验丰富的法官调解,鼓励法官加强对类型案件调解理论和方法的梳理和研究,将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个案调解方法,提升为同类案件的调解技巧,不断丰富调解的形式和手段。
22、建立健全调解工作激励机制。要修改完善调解工作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统计口径,要从统计和考核民事案件调解情况,发展到对诉前、立案、庭前、庭中、庭后、执行、再审、申诉、信访等诸环节的调解案件,以及刑事、行政等各项调解、和解和协调工作进行统计和考核。在考核指标体系方面,在适当考虑办案数量、结案率和改判发回率的同时,突出对办案社会效果的考核,加大调解撤诉率、服判息诉率、申请再审率、申诉率、信访率、强制执行率和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等指标的权重。要建立健全能够反映调解工作量和社会效果的量化考核体系和考评方法,作为评价各级法院调解工作成效的标准和法官业绩考评的参考依据,正确引导调解工作方向,提高调解水平。
23、建立健全调解能力培养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调解工作经验,整理典型案例,加强对调解工作的指导。要把调解能力培养列入法官年度和专门培训计划,要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为核心,着力加强调解能力建设。要继续推行法官教法官、新进人员到基层和信访窗口接受锻炼等做法,鼓励法官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刻把握社情民意,了解本地风俗习惯,学会运用群众语言,不断贴近人民群众,切实增强调解工作的效果。
24、建立健全调解保障机制。各级法院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把调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积极争取中央政法补助专款资金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专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对调解工作的经费投入。要在经费、装备和人员编制等方面向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倾斜,加大投入,进一步夯实调解工作基层基础。要争取专项经费支持,为参与调解的特邀调解员、委托调解人提供经费保障,对在调解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特邀调解员、委托调解人,要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进一步推动“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纠纷解决机制
25、坚持在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下推进工作体系建设。各级法院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充分发挥司法的推动作用,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纳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坚持三大调解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司法的引导、保障作用,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在程序对接、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及时把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6、推动“大调解”工作网络体系的建立。各级法院要加强与村委会、居委会、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等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来支持其他调解组织开展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等必要的办公场所,为其他组织调处纠纷提供支持,同时也要注意利用其他社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调解资源。可以在处理纠纷比较多的派出所、交警队、妇联、工会等单位设立巡回调解点。要建立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人民陪审员、离退休干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覆盖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特邀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网络库,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组织网络的对接,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力量共用、良性互动的“大调解”工作网络体系。
27、加强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沟通协调。各级法院要加强与各级联席会议、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其他调解组织的联系,及时掌握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充分发挥不同调解组织的职能互补作用,引导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由不同的调解组织解决,相互借力、共谋调处。要依靠党委的领导和“大调解”工作体系,对可能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重大案件提前做好工作预案,对已受理的重大或群体性案件,要充分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稳妥处置化解。
28、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法律指导。各级法院要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组织的工作沟通和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提高调解水平。要积极开展对“大调解”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究,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组织的指导,帮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组织完善工作程序,规范调解行为。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组织,指派审判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采取“以案代训”、“观摩调解”等方式对人民调解员、行政调解人员开展培训。对人民法院变更、撤销或者确认无效的调解协议及其原因,应当以适当方式及时反馈给相关调解组织,并就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9、进一步完善调解衔接机制。对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协议,需要确认效力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查确认;符合强制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执行。具有债权内容的诉讼外调解协议,经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 山西保监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

通过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能使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得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得到夯实,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保持信访总量,使群体性事件持续减少。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强化措施,深入排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一)排查重点。从单位的实际出发,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做为排查调处的重点:土地承租、财务公开、区收区支、风险理赔、各种救济等群众反映敏感问题全部做到公开。(二)明确责任。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解决。民事纠纷调解工作中,调委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以预防为主。做好调解工作,可使社会稳定,避免不少民事纠纷的扩大,真正发挥了调解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二、多措并举,综合治理,集中化解各类突出矛盾纠纷。(一)切实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党支部领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二)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困难。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事项,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而且能够解决的,落实责任单位,限期督办解决。对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可以逐步变通解决的,做好面向群众的沟通工作,取得理解和信任。(三)强化法制宣传。加大对《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要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利益的同时,坚决依法维护正常的上访秩序和社会秩序。(四)多方参与,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同志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三、注重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一)建立预防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工作中,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积极预测,超前防范,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预防与化解纠纷相结合。(二)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创造必要的条件。有专职调解委员会主任、调解室、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有纠纷登记薄。动员组织党员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或未萌状态。五、完善机制,确保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取得实效。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把排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一把手的重要议事日程,党政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亲自主持研究重大疑难信访事项,认真接待信访群众,切实把矛盾纠纷工作做好。(刘贞)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会议多长时间开一次

一、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东区建设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指示和文件等。(一般文件24小时内,重要文即时传送)二、上报事处东区指挥部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进展情况畅通信息渠道,汇报情况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当天完成)三、上报和传达事处东区指挥部的工作部署。(不错、不漏、及时)四、督查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向事处东区指挥部领导汇报。(建立督查制度,把督查内容、当天所有工作图示进行动态管理;能过实地查看落实,做到每一天落实,重要工作半天一查;对工作不力未能有效落实东区指挥部工作部署的,下发督查通知单;将督查情况及时向东区指挥部领导汇报请示)五、文书处理及档案管理。(做好各种会议记录、文件编发以及各项音像资料的制作;在规定时间内对事处东区指挥部领导所批示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做好来文、发文以及各种资料存档,文字、电脑各存一份,确保档案资料准确完整,随查随用;做好保安工作,重要文件不得外传或者泄露)六、综合协调和后勤服务。(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过程中,协调区东区工委以及事处各职能公室,确保征迁工作统一指挥、统一宣传和统一步调得到有效落实;做好后勤服务,搞好沟通,确保征迁工作顺利进展)七、宣传东区建设的意义和政策。满意请采纳谢谢

6. 关于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通知中重点工作任务是什么

摘要 一是建立完善机构。街道与辖区司法、公安等部门共驻共建,抽调街道妇联与司法所、综治办人员共同组成妇女儿童维权站,具体负责接待妇女儿童维权投诉案件的处理、调解等维权工作,使维权工作在基层有机构、看得见、找得到、有人管。

7. 知道文件号,如何查政府文件

一下: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

陕建[2007]121号

各设区市房管局(建设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有关部署和要求,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明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促进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建设部通知精神,结合今年以来城镇房屋拆迁形势,现就严格控制拆迁规模、进一步规范拆迁程序和行为、推进拆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合理控制拆迁规模,不得突破拆迁计划面积

各城市要按照《陕西省建设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07年度城镇房屋拆迁计划的通知》(陕建发(2007)31号)的要求,严格执行房屋拆迁计划,合理控制房屋拆迁进度,省建设厅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抽查今年拆迁计划执行情况,对拆迁计划制度不落实,没有列入计划拆迁的,要严肃查处,切实防止不顾当地情况和财力的大拆大建,防止违规拆迁搞不切实际的大广场、宽马路等形象工程的现象。各城市房地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在每季度首月5日前报送上季度拆迁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对不按计划拆迁、突击拆迁等情况将予以通报。

二、严格规范拆迁程序,严肃查处违法拆迁行为

各城市要继续落实建设部关于推进拆迁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各项要求,从制度建设上保证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要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规程的要求,对于未列入拆迁计划的,不符合许可条件规定的,一律不得核发拆迁许可证。对于违法核发拆迁许可证的,有关部门要坚决进行查处,依法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于一些拆迁人采取野蛮拆迁手段,导致拆迁纠纷,激化双方矛盾的,要严肃查处,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防止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各级拆迁主管部门在审核行政强拆申请时,要对补偿安置方案和拆迁程序严格把关。凡拆迁程序不完善、补偿安置方案不合理、补偿安置资金不到位和房源不落实、未按规定组织听证的,一律不得强制拆迁。对符合行政强拆规定条件的,也要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作好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强拆的数量。严肃查处拆迁人采取停水、停电、停气、断路等野蛮拆迁手段,强迫被拆迁人搬迁的行为。

三、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拆迁案件督查督办

按照中央、省联席会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拆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稳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扎扎实实作好每一阶段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作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到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拆迁中发生的违法违规案件,要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力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严肃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避免出现被拆迁人恶意阻挠合法拆迁和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现象,对拆迁中发生的重大情况要及时处理并报告,防止拆迁中的矛盾纠纷升级。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对于妥善处理和化解拆迁事件中的矛盾有积极的意义。各城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主动引导舆论,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第一时间披露正确信息,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给予正面回应。

各城市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快建立健全拆迁工作协调机制。请及时将本地区的城市房屋拆迁法规政策的修订工作和推进建设系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有关进展情况报送我厅。

二〇〇七年七月三日

8. 求:“化解矛盾纠纷,争当人民调解能手” 的方案

各乡镇场党委,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党组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联户帮困促和谐”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深入推进我县创先争优活动,县委决定,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携手共建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开展“创建滨湖发展桥头堡,争当环湖崛起排头兵”活动为契机,以“携手共建促和谐”为主题,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充分发挥县直单位党组织的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优势,共搭服务平台,共建和谐农村,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一步了解情况,关注民生,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余干崛起新跨越。

二、目标任务

集中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携手共建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主要有以下七项任务。

1.开展党的政策“大宣讲”活动。要组织宣讲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相关惠农政策,重点是五中全会精神,核心是惠农政策。

要走千家进万户,面对面地宣讲政策,采取释疑解惑、重点讲解等有效方法,使中央精神和省、市、县委要求,入耳、入脑、入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惠农政策重点要宣讲好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等有关政策。通过宣讲,振奋群众的精神,激发群众的热情,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加快余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十二五”顺利开局,推进余干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快速崛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开展社情民意“大调研”活动。要深入调查了解社情民意,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做到“八访八问”,即访弱问难,重点走访贫困户、重病户、五保户、留守户、零就业户、重访户、专业户等“七户”群众,问他们的现实困难;访群问愿,走访群众,问群众心愿,掌握他们所想所盼;访能问经,走访致富能手和创业能人,问生产中的好做法和经验;访企问路,通过走访企业,听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建议;访怨问源,重点走访信访户、上访户,问上访的原因;访贤问计,走访农村中的土专家、田秀才以及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人士,问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访外问才,走访联系本地余干籍在外各类人才,问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好路子、好法子”;访老问策,走访德高望重、知名度高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问对建设新余干的策略。

3.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要按照县委信访突出问题百日大治理活动方案的要求,深入基层,细致排查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要紧紧抓住当前热点、难点信访矛盾纠纷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化解一批矛盾纠纷,特别关注农村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和权属纠纷等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解决涉及影响当前稳定的重复信访,赴省、市集体上访,赴京上访,以及上级交办、县领导批办的信访问题;要全力化解由县联席会议梳理出的领导包案信访案件。同时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老百姓的家门口,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4、开展惠及民生“大帮扶”活动。切实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为民办实事,让民得实惠。认真落实共建活动要求,切实开展好看得见、摸得着的五件实事。即结好一批帮扶对子,按照县级干部联系3户、科级干部联系2户、一般党员干部联系1户的要求,安排干部与农村普通群众结成对子。搞好一次走访慰问,元旦、春节期间,要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原则上每户慰问金不少于200元,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捐赠一批办公用品,各单位要向行政村捐赠一批办公设施、文化设施,使村委会办公设施得到完善或修缮。联系输出一批劳务,要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帮助推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群众收入,原则上每村不少于20人。争取协调和引进一个项目,协助行政村向上级争取一个3万元以上“普惠制”之外的项目,用于改善农业、交通和水利等方面基础设施.
5、开展基层党建“大加强”活动。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干部下基层的重要任务,扎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加大对班子软弱涣散村、矛盾纠纷突出村、村务管理薄弱村这“三类村”的整顿力度,提高工作整体水平。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理顺“两委”关系,实现村级组织运行协调统一,要发挥引导好农村理事会、调解委员会、各类协会、老干部、老党员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要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包括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要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扎实抓好农村产业党建、生态党建、党员服务承诺、党员议事等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能力。
6、开展创先争优“大推进”活动。要按照出典型、出经验、出成效的要求,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要重点做好创先争优活动有关内容的宣传,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创先争优中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创先争优的氛围。要结合实际确定主题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分场)党组织要以抓产业、抓民生、抓稳定,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的“三抓两促进”为主题,社区党组织要以开展重管理、重服务、重联建,打造文明社区、打造和谐家园的“三重两打造”为主题开展活动,提高工作的成效。.
7、开展年底工作“大冲刺”活动。要把帮助促进今冬明春工作到位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实践平台,提高共建活动的成效。要帮助开展今冬明春各项工作,重点开展好冬修、冬种、冬造工作、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森林防火、财税任务、招商引资、重点工作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等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在规定时间完成到位,并力促整体工作争先进位。同时,要帮助谋划好明年的工作,为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带好头。
,
三、方法步骤
活动从2010年11月下旬开始至2011年春节前后,100天左右,共分准备阶段、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1)成立组织机构
①县委成立“千名干部下基层,携手共建促和谐”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②派驻乡镇场工作组。各乡镇场共派驻27个工作组,各组长由挂点县领导担任,部分县领导为第一副组长,同时从县直机关抽调干部担任常务副组长。
③派驻驻点工作小组。向各村派驻一个驻点工作小组,驻点工作小组由2名县直机关干部和1名乡镇场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接受工作组和乡镇场党委的双重领导。
(2)培训人员
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体工作队员进行下基层前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涉及农村的政策法规和本方案、农村工作方法等。
(3)召开动员大会) 参加人员为县委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常务副组长、各乡镇场党委书记、县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2、组织实施阶段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整改落实三步进行。
(1)宣传发动
通过宣传发动,使村(居)、分场干部和群众了解“千名干部下基层,携手共建促和谐”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①召开好会议。认真开好乡镇场动员大会、村(居)、分场全体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也可分自然村进行)。
②组织好学习。组织村(居)、分场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县委活动方案、农村养老保险、水利冬修等农村政策法规。
③落实好宣传。每个自然村都要书写、张贴宣传标语,村(居)、分场要置办宣传栏。
(2)组织实施
通过入户调查摸底、梳理汇总情况、解答解决问题三个环节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①组织走访。工作小组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进行走访,同时通过召开村党员大会,老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座谈会或召开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②进行梳理。工作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本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归类汇总。
③解决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
(3)整改落实通过建章立制、书面反馈结果、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抓好整改落实。
①健全制度。对通过梳理和解决的问题建章立制,重点建立健全村级经济和发展规划、村规民约、村民“一事一议”规程、村“两委”议事规则、民主监督、村务党务公开、财务管理和党的基层党建等一套制度。
②搞好反馈。对解决的问题和建章立制情况要做好书面反馈结果工作,涉及个人的要向个人反馈,涉及集体的要向村(居)、分场、驻地工作组、乡镇场党委和县委活动领导小组反馈。
③开展“回头看”活动。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看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成效,查漏补缺,巩固成果。
3、总结提高阶段
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经验总结,树立典型。
(1)搞好总结。各驻村工作小组向驻乡镇场工作组书面上报工作小结,各工作组要向县委活动领导小组书面上报总结。每个工作队员必须书面上报个人工作总结,工作组长必须对每个队员作出鉴定意见并加盖乡镇场党委公章,以上工作总结和鉴定一式二份交县委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组织验收。工作组负责对工作小组进行安排和验收,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部分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抽查验收。
(3)进行汇报。县委活动领导小组写出书面总结向县委汇报,并形成经验汇报材料。.
四、几点要求
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携手共建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面广量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各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 “千名干部下基层,携手共建促和谐”活动是我县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锻炼干部、培养党性、转变作风的一项重要抓手,也是干部向基层学习的一次绝好机会。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把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解决问题。要选派年富力强、熟悉群众工作、善讲群众语言的干部下基层,并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要严明纪律,树立形象。党员干部在下基层过程中,要坚持“五同”,做到“十不准”。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受教育。要自带生活用品,坚持吃住在乡村,下乡补助由各单位按有关规定自筹,提倡进农家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与单位工作脱钩,要求一周至少在乡村住宿5天以上,原则上不能请假。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十不准”,严明工作纪律。通过下基层,与农民交朋友,结对子,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给村里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树立干部新形象。
3、要加强督查,注重实效。县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和县委督查指导组要采取定期督查和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活动的监督检查。对人员不到位、工作不认真、作风不扎实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问题突出、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地方、单位要及时督促整改;对工作扎实、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并作为单位评先、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督查通报机制,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4、要加大宣传,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对开展活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形成浓厚氛围。余干电视台、余干之窗网站、今日余干、县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将开辟专栏进行宣传报道。要坚持典型引路,注重在活动中发现、培树先进典型,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报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工作,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中共余干县委
2010年12月8日

主题词:创先争优 千名干部下基层 携手共建促和谐
主题实践活动 通知

9. 《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原文

国办发明电(2010)15号 中机发566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期,一些地区在农村征地和房屋拆迁(以下简称“征地拆迁)中,相继发生多起致人死伤事件,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批示要求做好有关工作。为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强征地拆迁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征地拆迁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征地拆迁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严格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坚决纠正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征地拆迁管理,妥善处理城市发展和征地拆迁的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端正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履行有关程序,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要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机制,下大力气化解征地拆迁中的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严格执行农村征地程序,做好征地补偿工作

征收集体土地,必须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依法规范有序开展。征地前要及时进行公告,征求群众意见;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必须妥善予以解决,不得强行实施征地。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征地补偿标准。尚未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实施新的征地朴偿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于20lO年6月底前公布实施;已经公布实施但标准偏低的,必须尽快调整提高。要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防止出现拖欠、截留、挪用等问题。征地涉及拆迁农民住房的,必须先安置后拆迁,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户的居住问题,切实做到被征地拆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征地拆迁的,要带头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和补偿标准。
三、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依法依规拆迁
城镇房屋拆迁,必须严格依法规范进行,必须充分尊重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等方面的意愿。立项前要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被拆迁人的意见,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控制拆迁规模,对于没有经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或群众意见较大的项目,一律不得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要严格控制行政强制拆迁的数量,实施行政强制拆迁要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并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定应急预案的,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四、强化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要立即对所有征地拆迁项目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清理,重点检查征地程序是否合法、拆迁行为是否规范,补偿安置是否合理、保障政革是否落实等情况,限期整改排查清理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对采取停水、停电、阻断交通等野蛮手段逼迫搬迁,以及采取“株连式拆迁”和“突击拆迁”等方式违法强制拆迁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因暴力拆迁和征地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的,公安机关要加大办案力度,尽快查清事实,依法严厉惩处犯罪分子。对因工作不力引发征地拆迁恶性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以及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厉追究刑事责任。对随意动用公安民警参与强制征地拆迁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党政领导的责任。
五、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访评估到位、审批程序到位、政策公开到位、补偿安置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征地拆迁信息沟通与协作机制,及时掌握和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矛盾积累激化。要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快建立上下贯通的信访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防止简单粗暴压制群众,避免困征地拆迁问题引发新的上访事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入到问题较多的地方去接访、下访,主动倾听群众诉求,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各地要加强形势分析与研判,一旦发生恶性事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稳控工作,防止事态扩大。要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作用。
六、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工作责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做好征地折迁管理工作作为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自容,列入近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征地拆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征地拆迁规模的总量调控,防止和纠正大拆大建。市、县人民政府对征地拆迁管理工作负总责,要明确政府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对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市、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临现场做好相关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加强对各地征地拆迁工作的指导监督,联合查处典型案例,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向国务院报告重要情况。

各省、自站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在2010年8月底前将落实本通知情况报国务院,同时抄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
国务院办公厅
2010年5月15日
http://www.sgnet.cc/sg/ask_show.asp?askid=44933这个是网站,里面有,但不是政府的。是论坛里面的

10. 关于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护航十四运的通知会议记录怎样写

摘要 您好!我在网络上查询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护航十四运的通知会议记录一个样本:

阅读全文

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通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