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媒体侵权改革杨立新

媒体侵权改革杨立新

发布时间:2022-06-17 12:50:54

A. 做到了新闻真实,媒体构成侵权

《最高人民抄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八条规定:“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按照此规定,新闻真实的标准是问题“基本真实”,新闻报道的内容只要做到问题基本真实即可。杨立新教授进一步阐释了问题“基本真实”的含义:(1)新闻媒体揭示的事实主要、主要内容和客观后果基本属实,不是虚构、传言或者谣言;(2)新闻媒体有证据证明,可以合理相信事实是真实的;(3)媒体的报道或批评是善意的,不具有侵犯他人的恶意或重大过失。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

一、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责任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

二、侵权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前,但损害后果出现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后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三、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的,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鉴定。

四、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抚养人的,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2)媒体侵权改革杨立新扩展阅读

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将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侵权责任法》。

并于2010年6月30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C. 杨立新:如何理解侵权责任法中网络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的责任,第二部分是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网站承担连带责任的两种情况。 (一)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第三十六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不同。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是指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后,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法定情况下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的网络侵权责任形式,《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两种规则: 1.提示规则。《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对此,也有的将其叫做“通知与取下”规则。 提示规则的要点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实施侵权行为,被侵权人知道自己在该网站上被侵权,有权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示,通知其网站上的内容构成侵权,要求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该提示之后,应当按照其提示,及时采取上述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构成对网络用户实施的侵权行为的放任,具有间接故意,视为与侵权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因此,就损害的扩大部分,与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提示、或者经过提示之后即采取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就不承担责任,即为“避风港”规则。 2.明知规则。《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明知规则,就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实施侵权行为,而未采取删除、屏蔽或者断开链接必要措施,任凭网络用户利用其提供的网络平台实施侵权行为,对被侵权人造成损害,对于该网络用户实施的侵权行为具有放任的间接故意,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应当理解和解释的主要问题 依笔者所见,《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尤其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规则,在下述十个问题上需要进行正确理解和解释。 1.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按照《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确定侵权责任范围的做法是确定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即民事权益的范围。在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定中,也使用了“民事权益”的概念,即“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对于此处的“民事权益”应理解为凡是在网络上实施侵权行为所能够侵害的一切民事权益,包括人格权益以及知识产权特别是著作权。 2.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有无审查义务。笔者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上发表的信息不负有事先审查义务,除非是自己发布的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没有事先审查义务,这是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 3.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条件。根据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笔者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条件是被侵权人通知,或者是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不是经过法院确认侵权。 4.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时间要求。被侵权人提示之后,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这里的所谓及时,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通知后的适当时间内,或者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侵权通知后的合理时间内。具体是否构成及时,需要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例如技术上的可能性与难度具体分析确定。 5.对采取的必要措施的选择问题。《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必要措施是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例如停止服务的措施)。所谓必要,就是能够避免侵权后果,且不限制他人的行为自由。这就是“必要”的界限。超出这个界限的,构成新的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自己决定采取何种必要措施。如果对必要措施是否必要发生争议,则由法院在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中作出裁决,由法官判断。 6.被侵权人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应否设置必要的门槛。笔者主张在被侵权人提出通知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时候,应当设置必要的“门槛”,一方面可以限制无端主张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人的滥用权利,妨害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被侵权人的责任感。 7.被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用户提出侵权责任请求的反提示规则。反提示规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根据被侵权人的提示而采取必要措施之后,发布信息的网络用户认为其发布的信息不构成侵权,而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予以恢复的规则。如果确认该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不构成侵权,没有侵犯提示人的人格权、著作权等权益,给反提示人造成损害的,提出提示的“被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0.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连带责任的性质。 第一,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与谁承担连带责任?这个问题是明确的,就是与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但本条只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实际上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也是连带责任人。如果被侵权人起诉两个被告,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法院应当一并确定各自的赔偿责任份额。但由于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被侵权人一般只知道侵权的网站,很难确切知道侵权的网络用户是谁,在实践中,被侵权人通常只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而不起诉或者无法起诉直接侵权人。这并不违反《侵权责任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规定的连带责任规则。 第二,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何与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对此,有的学者解释网络服务提供者因为实施了间接侵权行为。这样界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的性质是正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行为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的行为是一个间接行为,并非直接侵权。 第三,一方的侵权行为为直接行为,另一方的侵权行为是间接行为,是否构成共同侵权?换言之,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是基于共同侵权吗?依我所见,并非是共同侵权行为,而是基于公共政策考量而规定的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由于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的隐匿性,被侵权人不易确定直接侵权人身份的特点,才规定为连带责任,使被侵权人可以直接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给网络服务提供者苛加的一个较为严重的责任。 第四,既然是连带责任,那么就一定要有赔偿责任份额的问题。对此,应当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根据责任大小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由于只是间接行为,因而其承担责任的份额必然是次要责任,而不是主要责任,应当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的原因力和过错程度,确定适当的赔偿份额。 第五,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承担了连带责任之后,有权向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追偿。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D. 侵权责任法的起草人有哪些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侵权责任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E. 求杨立新对隐私权概念的解释。

[编辑本段]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这种观点已被不少学者所认可,并被许多论文和著作所引用。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提及隐私权字眼的明文条款。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编辑本段]相关条款经查找相关法律资料,我国法律涉及隐私权内容主要有如下条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4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141.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七、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
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八、问: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侵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条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一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编辑本段]结语隐私权应归于民法范畴。严格的说,中国目前并无真正编纂的民法典,我们可以称其为《民法通则》。但因为我国的《民法通则》是一部民事基本法,规范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也可以说《民法通则》就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1隐私的定义
个人隐私
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在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2隐私权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3网络隐私权
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主要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
我国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我国法律没有对隐私权进行规定,根据司法解释,我国在法律实践中,通常以保护名誉权的形式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http://ke..com/view/49906.htm

F. 以杨立新的侵权责任法视频讲座写一篇观后感

http://wenku..com/view/8d024830b90d6c85ec3ac611.html
有空看看

G. 急求杨立新关于隐私权概念的解释!!!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
杨立新/文
近几年,媒体对隐私权这个法律概念越炒越热,甚至于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这样的讨论,对于普及隐私权的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见诸于报刊等媒体的言论中,有很多对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是没有正确的理解的,甚至以讹传讹,有谬种流传之嫌,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阐释,将隐私权的认识统一到法律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问题之一:中国法律不是对隐私权没有作出规定,仅仅是在民法基本法上没有规定隐私权

在报刊上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法律对隐私权没有作出明文规定。有些报刊还专门开辟专版,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发表言论,阐释这样的意见。我不知道这些专家和学者对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是怎样理解的,总之,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应当承认,在1986年中国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时候,由于立法者对隐私权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而在这部法律中仅仅规定了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没有将隐私权规定为公民的人格权。这是一个立法的疏漏。

在《民法通则》公布以后不长的时间里,人们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纷纷承认隐私权的当代社会,民事立法不规定隐私权,实在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可以这样说,缺乏对隐私权的保护的民事立法,不管其他的内容是怎样的完善,都不能说这样的民事立法是一个完善的立法,对于完善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都是有缺陷的。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在立法和司法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对这一立法疏漏进行补救。

首先,是在司法上采取措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进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采取变通的方法,规定对侵害他人隐私权,造成名誉权损害的,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追究民事责任。其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按照该条文的逻辑,就是“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应当说,这是一个对隐私权保护的重要的司法解释。按照这样的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承认公民享有隐私权,只是在保护上,适用名誉权的保护方法进行保护。这就是所谓的见解保护方式。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重申这一原则。按照这样的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有了一定的法律保护。例如一名公司的副经理在经理出差时,将经理放在办公桌抽屉中的日记取出,对经理的个人隐私内容摘抄、整理,发给公司人员讨论、批判,严重侵害了这位经理的隐私权,造成了名誉权的损害。故当经理项法院起诉的时候,法院经过审理,判决这位副经理承担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保护了这位经理的隐私权。

其次,立法机关在立法上采取措施,确认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在《民法通则》以后颁布的一些新的法律中,几乎凡是涉及到民事权利的,都有对隐私权的规定。这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护法》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在这些法律中,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妇女的隐私权、残疾人的隐私权以及消费者的隐私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按照这些法律的规定,只要是在这样的场合,侵害公民的隐私权,就依法受到保护。

再次,在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中,对隐私(阴私)的保护,都有具体的规定。

由此可见,这个的法律不是对隐私权的保护没有规定,而仅仅是在民法基本法上,没有作出一般性的规定。如果笼统地说中国法律没有对隐私权作出规定,是不客观的。

隐私权所保护的隐私,是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不能作任意的扩张或者限制的解释

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但是,对隐私究竟应当怎样理解,说法却大不相同。

实际上,隐私观念是在人类在将自己的阴私部位用树叶等遮挡起来时,就产生了的。以后随着社会的进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隐私的概念不断发展。在现代,阴私概念有了严格的界定。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解释隐私,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所包容的内容,就是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

私人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一切情报资料和资讯,诸如身高、体重、收入、生活经历、家庭电话号码,病患经历,等等。私人活动,是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夫妻之间的两性生活、婚外性关系等。私人空间也称为私人领域,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身体的隐秘部位、个人居所、旅客行李、学生书包、日记、通信等均是。

有人认为,隐私的范围受到国家法律的限制,如问女性的年龄,在国外是侵害隐私权,在中国问问一个人的年龄不仅不是侵害隐私,而且还是一种对人的关心的表现。因此,中国法律对隐私的范围是限制较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无论在任何国家,年龄和收入,都是都是隐私的内容,国家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这样的问题不是隐私。当一个人询问你的年龄或者收入,如果他没有恶意,不能认为他是侵害你的隐私,因为隐私的支配权是在你的手中掌握,你可以不回答他。可以认为,凡是属于上述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范围内的事情,都是个人隐私。

隐私权是维护隐私的权利,其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的隐私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

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它包括这样几种权能:一是隐私隐瞒权,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隐瞒,使其不为人所知;二是隐私利用权,权利人可以自己利用自己的隐私,满足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要;三是隐私支配权,支配自己的隐私,准许或者不允许他人知悉或者利用自己的隐私;四是隐私维护权,当自己的隐私被泄漏或者被侵害的时候,有权寻求司法保护。

隐私权的这些权能的核心,是对隐私及其利益的支配。一个人对自己的隐私不愿意让人知道,而他人恶意进行探听,是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因为该他人的行为违反了权利人对自己隐私及其利益的支配的意志。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隐私告知某人,但是只要是权利人没有授权,他就不得将这种隐私进行宣扬或者泄漏,恶意宣扬或者泄漏者,为侵权行为。自己的日记是自己心灵的写照,他愿意让他人看其内容,该他人就可以知悉日记的内容,不愿意让他人知悉,他人就不得翻阅。恶意翻阅他人日记,或者知悉他人日记的内容未经允许而予以宣扬或者泄漏,都是对隐私支配权的侵害,都是对隐私权的侵害。

按照法理,隐私权是人格权,性质是绝对权,任何人相对于他人的隐私权,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违反这样的义务,造成权利人隐私权的侵害,就构成侵权行为。有一位女青年与一名男青年谈恋爱,出于忠诚,女青年将自己在大学期间与他人同居的情况告知男友。该男友与该女青年断绝恋爱关系之后,心理还不能平静,又把上述内容写在明信片上,寄给女青年,使女青年所在单位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损害。该男青年的行为就是严重的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行为。

对隐私权是直接保护还是间接保护:法律应当选择前者

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一百年以来的事情。当1890年美国法学家布兰蒂斯和华伦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隐私权》一文之前,隐私并不是一个权利。只是在此之后,世界才逐渐认识了隐私权及其重要性,各国陆续认其为人格权,并加以严格的法律保护。

经过一百年的历史发展,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的保护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直接保护方式,即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直接认定为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行为,责令侵权行为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二是间接保护方式,即由于该国立法的原因,对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不是直接定为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行为,而是认定为其他类似的侵权行为,按照其他类似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在我国,就是因为制订《民法通则》时没有规定隐私权,因而采用了目前的这种以侵害名誉权的保护方式保护隐私权的间接保护的方式。

实践证明,采用间接保护的方式保护隐私权,是不完备、不周密的保护。按照我国司法解释确定的对隐私权的保护方法,只有擅自公布、恶意宣扬他人隐私,造成名誉损害后果的,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侵权行为,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对于其他侵害隐私的行为,例如刺探他人私人情报信息,擅闯他人私人住宅,跟踪私人活动,等等,就都无法追究民事责任。直至目前,法院还没有一例对上述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作出直接保护的判决。这里既有立法上的原因,也有法官和法院对法律理解的问题。事实上,在一些民法特别法中对隐私权的规定,是应当依照、可以参照的,直接按照侵害隐私权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是完全有法律根据的。

对隐私权采用直接保护方式,既是隐私权自身的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既然隐私权是不容侵犯的个人人格权,既然采用直接保护的方式保护这种权利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司法机关在其中,就应当有所作为,推动这一历程,使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更为完备的法律保护。

H. 杨立新 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I. 侵犯隐私权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浩带来的影响

论隐私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在当代中国,
与国际接轨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常年的封建统治使得除
了皇亲贵族外隐私权显得甚是单薄。
改革开放后,
人们逐渐意识到隐私权的重要性。
本文我
准备由点及面,讨论隐私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隐私权的核心内容是“隐私”,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当事人不愿他
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
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隐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个人信息,是有
关自然人的一切资料,
如身高﹑体重﹑婚恋家庭﹑财产状况﹑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等。
姓名
﹑肖像也属于个人信息。
2
)个人私事,是自然人进行社会活动的有关情况,如社会交往﹑
电报﹑电话往来以及通信等情况。
3
)个人生活领域,是指自然人个人的私有领域,如其住
宅﹑记等。

我国民法学家王利明则认为,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
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最早是在
19
世纪末美国学者沃伦
和波兰戴斯在《哈佛法学评论》
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
主张一种新的权利,即“不被了解
的权利”。人格权可以分为物质性人格性与精神性人格权,比如身体权就是物质性人格权。
隐私权属于精神性人格。
从深层的主观意义考虑,
隐私观念较之其他人格利益,
其产生更加
决定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
倘无将个人空间与公众空间相分离的强烈愿望和必要,
倘此种分
离不被认为具有支配个人生活之安宁和幸福的重要价值,
则“隐私”的观念大概是不会产生
的。“隐私是一个受时间和文化制约的概念”,是‘生活的紧张和复杂度’以及‘文明演
进’的必然产物”。
隐私权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但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
隐私
权的实质和功能还没有很好得到阐述,
对于隐私权的规定少之有少,
几乎是零。
假如隐私权
得不到保护,
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民事权利就没有真正的得到实现和独立。
在现代的信息社会
中,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
作为一项民事权利,
隐私权的实质就是公民可以自主地保有
私人信息、过私人生活、决定私人事务,而不受外界的非法干涉。对于他人非法接触、获取
和公布、利用公民私人信息的行为,
或者非法侵扰公民私人生活、
干涉私人事务的行为,公
民可以寻求法律救助。
可见,
隐私权是法治社会中公民的一项必可少的重要人格权。
没有隐
私权,公民就不可能正常地生活。
1

举一个例子,公众人物,即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起源于美国
,
其对隐私权问题的探讨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美国的西迪斯诉出版公司案是一个关于公开公众人物隐私的典型案
例。权利限制理论是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的理论基础
,
公共利益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行使界
限,在认定时应进行个案判断
,
并对隐私权的限制进行严格把握。

《民法典
(
草案
)
》首次在立法上使用了
"
公众人物
"
的概念,但在随后的九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
31
次会议的审议中即被删除。《略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On
Privacy
of
the
Public
Person
》的笔者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对“公众人物”进行社会监督的基础和空间。
“公众人物”
也是人,
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享有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包括隐私权,
同时又由于他们是
"
公众人物
",
其权利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
2

相对的,
狗仔队这种莫名其奇妙的职业就产生了。
每天都能听到某明星夫妇想方设法躲
避别人拍他们的新生儿,
某女星某男星的亲密照等等。其实,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
他们的隐
私权已经严重遭到威胁。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
虽然没有他们的曝光率那么高,
但作为宪法保
护下的公民,享有个人隐私权,在社会中保护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但我们首先要分清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区别。

1

引用于亿佰论文网

2

应用于姜淑明女士的《略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On Privacy of the Public Person
》的评论

隐私权,是指公民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情事不为他人知悉、
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
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
名誉,
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我国法律没有对隐私权加以规定,在实践中,侵犯隐
私权的行为是作为侵犯名誉权来处理的。

虽然隐私权与名誉权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二者都是与精神利益有关但不体现直接财产
内容的人身权利,
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有时会导致名誉权受损害的结果,
但并非所有侵犯隐私
权的行为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
而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可能包含了侵犯隐私权。

者是相互独立的民事权利,主要区别在于:
1
)主体不同;
2
)性质不同;
3
)侵权方式不同;
4
)侵权结果不同;
5
)处置权不同;
6
)责任方式不同。
3

名誉权是权利主体就自己的社会评价所享受利益的权利。名誉权的主体除了公民之外,
也包括法人。
法人名誉权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对外交往及经济利益。
而由于隐私权的宗旨是
保护个人的内心安宁不受搅扰,
法人则不具有自然人的生理功能,
不存在精神上的愉悦和痛
苦问题,法人虽然也有不宜公开的秘密,但这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而不是隐私权的内容,
所以法人不能享有隐私权。而隐私权则主要是指权利主体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公开,
私人生活不受非法干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一般是采取无中生有,
侮辱、
诽谤等方式贬损他人的人格,
从而使其
名誉受到损害;
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则多为非法获取、
扩散有关他人私生活的事实,
干涉他
人私生活等等,
从而他人的内心安宁受到搅扰。
前者散布的是虚假的情节,
后者披露的则是
真实的情况。对他人名誉的侵害,肯定会造成人格的贬损、名誉的降低;而对他人隐私的侵
害,则未必造成名誉的降低,有时甚至会提高他的声誉。
例如,某夫妇自幼收养了一个父母
双亡的孤儿,
为了孩子的心灵不受创伤,
他们一直对其隐瞒这一事实。
一位知情者违背他们
的意愿把这件事向社会披露,
这显然是侵犯了这对夫妇的隐私,
但他们的名誉并不会因此受
损,而可能会得到社会广泛赞扬。

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或公开,
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
个人私事的决
定不受非法干涉三项内容,
其中有关个人信息的保密并非绝对的,
当事人可以自行将其公布
于众,
也可以授权他人公开发表,
也就是当事人可以放弃这部分隐私权;
而名誉权的中心内
容是社会对当事人的评价,
这一权利是不可放弃的,
他不能自行或授意他人贬损自己的名誉。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方式有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赔偿损害等方式,
而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

例如,
2002

3

8
日,工人贞某应聘到深圳市某表业厂做工,上班第二天上厕所时,
猛然抬头,
发现厕所上方正有一架电视探头在来回转动,
吓得他赶紧停下正在进行的

活动

逃走。
后来他买了一台照相机,
在厕所里拍下了

探头

监视的镜头作为证据。
该厂的其他工
人证实,
因工作需要多次进入装有闭路监视器的写字楼办公大厅,
好几次透过玻璃窗看到厂
方老板办公室里的两台闭路监视器正在放映男厕所内部的情形。本案另外两名原告也表示,
也曾在该办公室里看到过男厕所内的录像情形。
3

22
日,贞某等
18
人向法院提起侵权赔
偿诉讼请求,要求判令被告在媒体上赔礼道歉,支付原告精神抚慰金每人
5000
元。

在厕所中安装摄像头,
监视员工上厕所的情形,
当然是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这种侵权行
为,就是非法监视私人活动的侵权行为。
4

在现代社会的企业或者单位,
很多老板为了监督员工的活动,
在工作场所安装电子监视
设备,
使员工的活动在老板的眼皮底下进行。
对此,曾经有过很深入的讨论,有的认为这是
老板对员工权利的侵害,
有的不认为是对员工权利的侵害。
我认为,
对于员工正常的工作活
动进行监督,应当是准许的。员工要维护自己的权益,老板也要维护他的权益。老板聘用员

3

引用于《民法总论》

4

案例引用于《杨立新民商法总论》

工,而员工出工不出力,在工作时间不作好本职工作,也是对老板的权益的侵害。但是,对
员工的监督应当适度,
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
非法监督员
工的私人活动,
就是不准许的。
本案监督职工在厕所中的活动,就是这样的行为。
还有老板
监督员工的换衣间、
浴室的活动,也是这样的行为。当然,非法监视私人活动的侵权行为不
仅仅就是这些,其他非法监视他人私人活动的行为,都是这种侵权行为。

由此可见,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
隐私权就像一把保护伞,
时刻保护着复杂社
会中脆弱的我们。
这绝对不是妈妈偷看你的日记本这样的小事情,
这涉及到你的前途、
名誉、
人生未来。

所以,
隐私权是法治社会中公民的一项必可少的重要人格权。
没有隐私权,
公民就不可能正常的生活

J. 拿能力说话的作者 知道是 杨立新,可我不确定是哪个人,谁能提供个人简历或者资料

杨立新的学术历程

我从1980年开始研究民商法,已经20年了。在这20年中,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九年

我在1975年到法院工作以后,先是在民事审判庭办案。这是我最早对民商法的了解。

1980年,我虽然不在民事审判庭工作了,但是对侵权行为法理论产生了兴趣,开始进行研究。1981年,为给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民事审判工作会议准备材料,参加了对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审阅了几百件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的卷宗以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同时,我把国内能够找到的侵权行为法的教材、文章都找到,进行学习和研究,写出了《关于处理民事损害赔偿案件的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在上报上级法院之外,我把它寄到《法学研究》编辑部。《法学研究》编辑部在这一年的第五期上以重点文章发表。这对我的研究和学习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1983年,我到中央党校学习半年,这半年是我集中进行民法学习的关键时间。中央党校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法律书籍很多。我每周都要从那里借很多书,在课余进行学习,对民法积累了感性的认识。

1984年9月,我考入中国政法大学进修学院,专修法律,授课的老师都是法学界的名流,如佟柔教授、高铭暄教授、孙国华教授、关怀教授、陈光中教授、严端教授、张晋蕃教授等等。在这些高师的教诲下,使我对法律的理解和感情有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佟柔老师的教导下,我对民法的感情更深了,理解得也更深入了。在学习之余,我全面收集了中国侵权行为法的专著和论文,以及中国古代的法律典籍和国外翻译过来的著作,全面研究侵权行为法的理论和实践,之后,写出了《侵权损害赔偿》专著的书稿。在《民法通则》公布之后,对书稿进行了改写,毕业时,就将这部书稿送到了出版社。在这个期间,还写作了一些文章,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1987年,我在政法大学毕业之后,结合实践的情况,写作了《试论共同危险行为》一文,对共同危险行为的理论和在实践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肯定的意见,然后,这篇文章在《法学研究》上发表。如果说,1981年在《法学研究》上发表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还是一种对民商法研究处于不自觉的状态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发表则渗透了作者对民商法研究的深厚感情和较为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的基本理论被司法实务界所接受,很多案件是按照这一文章揭示的原理做出判决的,并被最高法院的有关刊物所登载,成为指导审判实践的指导性判例。

1988年,在出版了《侵权损害赔偿》一书之后,我开始了《侵权特别法通论》的写作。这一年,我考入了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首届民法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这期民法班,佟柔老师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心血,亲自授课,亲自辅导,亲自主持讨论。此外,赵中孚教授、郑立教授也非常关心高法班,主要的课程,都是这三位老师亲自讲授。可以说,我们在高法班的这次学习,要比研究生的待遇还高,教学内容和深度都是一流的。我在业余时间继续写作《侵权特别法通论》,得到了佟柔老师的亲自指导,详细询问我写作的计划,帮助我锤炼主题,最后为我的这补助著作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根据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的《论侵权特别法及其适用》一文,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第一次法学理论研讨会,在大会闭幕时上宣读,获得优秀论文奖。

1989年毕业,在毕业论文的评价上,赵中孚老师对我的论文的口头评价是“特优”。

二、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二年

1990年2月,我被调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为我的民商法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使我有机会接触全国民事审判的最新动态和情况,参与最高司法机关制订民商法司法解释和重大民事案件的审理等工作,因而在实践上,就使我的民商法研究提高了层次,走到了民商法研究的宝塔尖端之上,视野更宽,角度更高,认识更为全面。

这一年,与《法学研究》的同志共同研究,将“判解研究”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栏目,并将我的一篇判解研究的文章《对债权准占有人给付的效力》作为栏目的开篇之作,从此,也开创了我的民商法研究的新方法,就是结合判例和司法解释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揭示判例和司法解释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指导实践,发展理论。

严格地说,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三年中,主要的还是对民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大量地吸收新的理论观点,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大量地接受、消化民事审判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司法解释,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在这一时期,也写作了一些文章,并编写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民法著作。著作主要有:《民事审判诸问题释疑》、《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司法实务》、《精神损害赔偿疑难问题》、《民事审判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台港民事纠纷司法对策》、《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释义》、《侵权和债务疑难纠纷司法对策》等。

在《法学研究》上和其他刊物上发表了一批文章,如《论债权人撤销权及其适用》、《混合过错与过失相抵》、《论小说侵害名誉权责任》等。

三、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

这三年是我在民商法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经过十几年的积累,特别是经过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三年的积累,我在民商法研究上的一些观点需要进行整理。这时,恰好我调到烟台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有了充裕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

这一时期的研究、写作重点,一是人身权法的研究,二是扩展民商法研究的领域,向债法、物权法、亲属法等方面发展。

在前二年,在教学中,除了在每周的几小时课程和学习外语的时间外,我几乎都是在研究民商法,进行写作。特别是在1994年,一年发表了32篇文章,差不多都是比较有分量的文章。同时,集中精力,进行了《人身权法论》的写作。

在1995年,我已经调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工作,这里环境宽松,又不负责重要的领导工作,因此,继续了在烟台大学的研究工作。

三年中,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完成了75万字的《人身权法论》长篇专著的写作任务,同时在业余时间,进行校对等出版前的工作;编辑了《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这部论文集,并且在1995年出版,出版印刷5000册,再版印刷1万册。合作写作《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人格权法新论》、《民法.侵权行为法》等著作。完成的论文有《我国他物权的重新构造》(《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自由权之侵害及其民法救济》、《侵害肖像权及其民法救济》(以上三篇文章是在《法学研究》上发表)、《论损益相抵》、《论贞操权的侵害及其民法救济》(以上两篇文章在《中国法学》上发表)、《新闻侵权问题的再思考》、《论善意取得制度》、《对完善我国债的保全制度构想》、《论相邻防险关系》等。

这一期间,是我民商法研究的黄金时期,很多重要的文章都是在和一时期写成的。这一时期写作的著作,构成了我的民商法研究成果的核心部分。

四、一九九六年至现在

从1996年起,我在工作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民商法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少,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好在在不久以后,就是实行了双休日制度,在周六和周日,每周有两天的时间可以利用,因此,我的研究工作并没有中断。

在这一个期间,我的民商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
总结、整理对侵权行为法研究的成果,写完了75万字的《侵权法论》一书,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5000册书不到1年就基本销完,深受读者的欢迎。在香港出版合著《中国侵权行为法》,合著法学统编教材《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法案例教程》。在法律出版社编辑出版《损害赔偿专家指导丛书》,在人民法院出版社编辑出版《损害赔偿理论和司法实践丛书》。

整理出版了《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第二集至第四集共三部著作。编辑出版了汇集二十年来的全部论文的10卷文集《民商法判解研究》。

对合同法的研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制订和公布,主持编写了《中国合同法的释解与适用》,《合同法的适用与执行》,以及《合同法总则》(上册)。

对人身权法继续进行研究,出版了合著的法学统编教材《人格权法》。

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理论进行研究,写了数篇文章和参加了有关专著的写作。

以上仅仅是我对自己民商法研究学术活动的简要总结,远远不能表达我对民商法的深情。回顾我20年的民商法研究历史,我深深地体会到,民商法理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这一生能够从事民商法理论研究,是一个福分,既可以使你在这个法律领域中做出自己的探索,同时,民商法博大精深的理论和公平、正义的精神,永远滋养着学子的身心,让你永远做一个好人,永远不要去伤害别人。因此,我对从事民商法研究永远不悔。

20年来发表的法学研究论文目录

1.《我国他物权制度的重新构造》 《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2.《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 《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

3.《自由权之侵害及其民法救济》 《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

4.《侵害肖像权及其民事责任》 《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5.《论债权人撤销权及其适用》 《法学研究》1992年第3期

6.《对债权准占有人给付的效力》 《法学研究》1991年第3期

7.《混合过错与过失相抵》 《法学研究》1991年第6期

8.《试论共同危险行为》 《法学研究》1987年第5期

9.《关于处理民事损害赔偿案件的几个问题》 《法学研究》1981年第6期

10.《论损益相抵》 《中国法学》1994年第3期

11.《论贞操权及其侵害的民法救济》 《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12.《新闻侵权问题的再思考》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3.《论对债权之准占有人给付效力及适用》 《中外法学》1994年第3期

14.《关于侵权小说编辑出版者的民事责任问题》 《法学评论》1994年第2期

15.《论合伙共有财产》 《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2期

16.《劳动能力丧失及其损害赔偿》 《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4期

17.《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法学家》1995年第4期

18.《新中国侵权法司法解释的现状及思考》 《法学家》1994年第2期

19.《论善意取得制度》 《法学家》1993年第3期

20.《债权侵权行为及其损害赔偿研究》 《上海法学研究》1994年第5期

21.《对完善我国债的保全制度的构想》 《上海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22.《论名称权及其民法保护》 《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3.《论婚生子女否认与欺诈性抚养关系》 《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24.《论家庭共同财产》 《政法学报》1994年第4期

25.《论侵权行为的概念》 《政法学报》1994年第3期

26.《财产共有权基本问题研究》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7.《论相邻防险关系》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28.《论工伤事故与损害赔偿》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29.《论国有公共设施设置及其管理欠缺致害的行政赔偿责任》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30.《论小说侵害名誉权责任》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创刊号

31.《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 《法律科学》1995年第4期

32.《论公民身体权及其民法保护》 《法律科学》1994年第6期

33.《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 《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

34《论债权人代位权》 《法律科学》1990年第4期

35.《侵害留置权的损害赔偿》 《法学》1994年第7期

36.《侮辱诽谤罪的附带民事诉讼之我见》 《法学》1987年第3期

37.《论准共有》 《法学与实践》1995年第4期

38.《批复性侵权法司法解释的内容及适用》 《法学与实践》1994年第3、4期

39.《霍夫曼计算法及其适用》 《法学与实践》1987年第1期

40.《论债的保全》 《法学与实践》1990年第2期

41.《论幼年证人资格》 《法学与实践》1986年第6期

42.《间接证据证明结构》 《法学与实践》1985年第5期

43.《论夫妻约定财产》 《法学天地》1994年第3期

44.《论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认定》 《法学学刊》1994年第2期

45.《论合伙纠纷与合伙诉讼》 《烟台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46.《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河北法学》1995年第2期

47.《论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河北法学》1995年第4期

48.《论侵害抵押权》 《河北法学》1994年第5期

49.《规范性侵权法司法解释的内容及适用》 《河北法学》1994年第2期

50.《试论定作人指示过失的侵权责任》 《河北法学》1991年第2期

51.《霍夫曼计算法与莱布尼计算法及其适用》 《河北法学》1990年第1期

52.《论债权人撤销权》 《河北法学》1990年第3期

53.《论妨害婚姻关系的名誉损害赔偿》 《河北法学》1988年第6期

54.《论人格损害赔偿》 《河北法学》1987年第6期

55.《证据系统刍议》 《河北法学》1986年第1期

56.《试论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 《河北法学》1985年第2期

57.《试论邮政侵权行为》 《当代法学》1988年第1期

58.《试论雇用人的转承赔偿责任》 《当代法学》1987年第3期

59.《论侵权行为的转承责任》 《政法丛刊》1990年第1期

60.《论我国侵权行为特别法规的实体内容》 《政法丛刊》 1988年第1期

61.《对侵权行为特别法规几个问题的研究》 《政法丛刊》1988年第2期

62.《试论喊号助威者的民事责任》 《政法丛刊》1987年第1--2期

63.《关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几个问题》 《政法丛刊》1986年第3期

64.《试论近年来刑法犯罪构成的发展变化》 《政法丛刊》1986年第1期

65.《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 《福建审判》1994年第3期

66.《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二)》 《福建审判》1994年第4期

67.《论子女抚育费的确定和变更》 《四川审判》1994年第2期

68.《论离婚后子女抚养关系及其变更》 《甘肃审判》1994年第2期

69.《论幼年证人的资格》 《浙江法学》1986年第3期

70.《试论公民帮工换工的风险责任》 《政法学习》1987年第2期

71.《试论治安处罚中损害赔偿的性质》 《人民公安》1986年第11期

72.《怎样计算财物损失价值》 《法学季刊》1986年第3期

73.《判决书常见错别字汇析》 《司法文书与公文写作》1987年第6期

74.《判决书常见标点符号错误》 《司法文书与公文写作》1986年第1、2期

75.《略论裁判文书的宣读》 《司法文书与公文写作》1985年第2期

76.《浅谈刑事判决书理由部分的写作》 《学习与辅导》1988年第9期

77.《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办理储户挂失造成储户损失银行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的理论阐释》
《作者文集》第1集

78.《论我国个人合伙的民事法律地位》 《作者文集》第1集

79.《论对妇女人格权的侵权及其法律保护方法》 《作者文集》第1集

80.《中国古代侵权法研究》 《作者文集》第1集

81.《唐代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初探》 《作者文集》第1集

82.《论<清律>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作者文集》第1集

83.《当前债务案件的新特点及其对策》 《作者文集》第1集

84.《论人民法院信息系统的创制》 《作者文集》第1集

85.《对民间借贷之债司法解释的评释》 《作者文集》第2集

86.《保证人在主合同没有变更时的保证责任》 《作者文集》第2集

87.《奖券纠纷的性质及对策》 《作者文集》第2集

88.《储蓄存款损失的性质及其法律责任》 《民事审判诸问题释疑》

89.《侵害生命权的间接受害人及其损害赔偿》 《作者文集》第2集

90.《公民姓名权及其民法保护》 《作者文集》第2集

91.《对财产犯罪受害人起诉侵权赔偿问题的研究》 《作者文集》第2集

92.《侵权案件程序法适用的有关问题》 《作者文集》第2集

93.《对适用民法通则司法解释修改意向的评释》 《作者文集》第2集

94.《他物权的历史演进和我国他物权制度的重新构造》 《作者文集》第3集

95.《论共同共有》 《作者文集》第3集

96.《论按份共有》 《作者文集》第3集

97.《论夫妻共同财产》 《作者文集》第3集

98.《社会经济发展与人身权民法保护》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99.《论取得时效制度》 《作者文集》第3集

100.《关于侵权民事责任构成及其要件的再思考》 《作者文集》第3集

101.《试论精神损害赔偿的几个问题》 《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第2集

102.《论侵权特别法的程序法》 《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第2集

103.《论侵害财产占有权及其损害赔偿》 《作者文集》第3集

104.《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作者文集》第3集

105.《审理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者文集》第3集

106.《缔约过失责任原理及其适用》 《作者文集》第3集

107.《论情势变更原则》 《作者文集》第3集

108.《论重大误解》 《作者文集》第3集

109.《关于查办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几个实务问题》 《作者文集》第3集

110.《论检察机关在国有资产保障中的作用》 《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11.《论司法解释诠释》 《作者文集》第3集

112.《论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作者文集》第3集

113.《论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及其处理规则》 《作者文集》第4集

114.《论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及其处理规则》 《作者文集》第4集

115.《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 《作者文集》第4集

116.《论产品侵权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17.《论高低危险作业致还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18.《环境污染致还责任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19.《论地下工作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0.《论建筑物及其他地上物致还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1.《论动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2.《论法定代理人的侵权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3.《论法人的工作人员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4.《论共同侵权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5.《论侵权行为的混合过错与过失相抵》 《作者文集》第4集

126.《论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及其赔偿规则》 《作者文集》第4集

127.《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河北法学》1995年第1期

128.《社会经济发展与人身全民法保护》 《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 期

129.《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作者文集》第4集

130.《论信用权及其民法保护》 《作者文集》第4集

131.《论尸体的法律性质及其民法保护》 《作者文集》第4集

132.《中国身份权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33.《论亲权》 《作者文集》第4集

134.《论荣誉权及其侵害的损害赔偿责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35.《定金的若干理论和实务问题》 《作者文集》第4集

136.《关于留置权的几个一般问题》 《作者文集》第4集

137.《留置权成立要件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38.《关于留置权的效力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39.《关于留置权消灭原因的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40.《新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和适用》 《作者文集》第5集

141.《新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债权保全的理解和适用》 《作者文集》第5集

142.《新合同法规定的双务合同抗辩权的理解和适用》 《作者文集》第5集

143.《全国人大法工委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对〈合同法〉(草案)修改的基本意见 《作者文集》第5集

144.《“王海现象”的再思考》 《中国律师》1997年第 期

145.《论服务欺诈》 《作者文集》第5集

146.《论悬赏广告》 《作者文集》第5集

147.《论侵害债权》 《作者文集》第5集

148.《论多重买卖中的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作者文集》第5集

149.《论数种原因造成损害结果的赔偿数额计算》 《通化审判》1998年第3期

150.《侵权行为法研究热点问题三论》 《作者文集》第5集

151.《论人身伤害慰抚金赔偿制度》 《作者文集》第5集

152.《论身份权及其民法保护》 《作者文集》第5集

153.《论共同共有不动产中的善意取得》 《法学研究》1998年第 期

154.《论新中国民事行政检察的发展》 《河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 期

155.《关于修订家庭婚姻法如何处理配偶忠实义务的几个问题》 《作者文集》第5集

156.《新行政案件的抗诉条件》 《作者文集》第5集

157.译文《合伙法中的已决事项不再理和间接禁止翻供原则》 《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第2集

158.译文《美国法官的民事责任》 《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第2集

阅读全文

与媒体侵权改革杨立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