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票据纠纷处理程序

票据纠纷处理程序

发布时间:2022-06-17 12:18:08

① 公司欠钱不还怎么办

(一) 协商

遇到公司欠钱不还的情况,首选的方式是协商,这种方法是最省时省力的。

(二) 请求支付令

支付令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督促债务人为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文书。

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是有一定条件的:

1、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

2、请求给付的金钱或有价证券已到期且数额确定,并写明了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证据;

3、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

4、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

(三) 起诉

如果支付令发出后,对方有异议,那就只能选择起诉了。公司欠钱不还的诉讼适用我国民事第一审普通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

如您不熟悉司法程序的,建议委托律师代理,通过法院起诉后,能够进行财产保全,对他名下的财产,账户进行冻结,以便于您早日讨回自己的财产。

(1)票据纠纷处理程序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② 买卖合同纠纷能否处理票据纠纷

法律分析:卖合同纠纷和票据纠纷是属于不同类型的纠纷,买卖合同纠纷不能处理票据纠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五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四条 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

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本法所称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本法所称票据责任,是指票据债务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

③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2006年12月26日省法院审判委员会第68次会议讨论通过)

为统一全省法院的审判尺度和标准,正确审理公司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审判实际,制订本意见。

一、设立公司行为产生纠纷的处理

1、设立中的公司不具有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资格。设立公司过程中,发起人以“公司”或“公司筹备组”名义从事民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纠纷,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以发起人或成立后的公司为诉讼当事人。

设立公司过程中,发起人以“公司”或“公司筹备组”名义从事民事行为的,人民法院不得因设立中的公司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而认定民事行为无效。

2、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的,由该发起人承担责任。但公司成立后对上述合同进行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的,合同相对人在知道该事实后有权选择公司或该发起人主张权利,但一经选定不得变更。

3、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以“公司”或“公司筹备组”等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的,公司在成立后应当承继合同的权利义务,合同相对人向发起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未能成立的,合同相对人要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或其他发起人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冒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签订合同,向公司转嫁债务,公司或其他发起人请求不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合同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4、发起人之间在设立公司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按照发起人协议或投资协议处理,未订立发起人协议或投资协议的,按照公司章程处理。发起人协议或投资协议被确认无效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公司成立后,发起人协议或投资协议与公司章程规定不一致的,以公司章程规定为准。但发起人之间有特殊约定的除外。

5、公司依法成立后,发起人仅以发起人协议或投资协议被确认无效、撤销、解除为由主张公司设立无效、申请解散公司或要求收回出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6、本意见所称发起人是指公司设立阶段从事公司设立活动并对公司设立承担法定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的全体股东视为公司设立阶段的发起人。

二、股东出资纠纷的处理

7、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作价出资。

8、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作为出资。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9、股东以其享有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依法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缴纳土地出让金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

10、股东以房屋、土地使用权、船舶、车辆、知识产权等财产作价出资,未依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权属转让手续的,应认定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补办有关权属转让手续的除外。

上述财产补办了权属转让手续,且在此之前财产已经交付公司实际使用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实际交付的时间为履行出资义务的时间。

股东以上述财产作价出资,拒不办理权属转让手续的,公司可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股东限期办理权属转让手续或判令股东承担同等价值的给付。

11、本意见所称瑕疵出资包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股东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在公司成立前非法将其缴纳的出资款全部或部分抽回,或者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构成虚假出资;股东在公司成立后非法将其缴纳的出资全部或部分抽回的,构成抽逃出资,但根据出资款的来源、抽逃的时间等足以证明股东有虚假出资意图的视为虚假出资。

公司违反《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分配利润,或者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的,违法分配的利润视为抽逃出资。

12、公司或公司债权人主张股东瑕疵出资,并举出对瑕疵出资行为产生合理怀疑的初步证据或有关线索的,应由该股东对不存在瑕疵出资承担举证责任。

股东出资或补充出资后,未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的,由该股东对出资或补充出资是否到位承担举证责任。

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或补充出资时未经评估作价的,公司或公司债权人主张财产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并申请评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但该股东有充分证据证明财产实际价额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相符的除外。

13、股东瑕疵出资的,公司有权要求其补缴出资,并赔偿损失。

公司怠于行使上述权利的,公司其他股东可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之规定提起诉讼。

14、公司设立时,发起人虚假出资的,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补缴责任。该责任不因其他发起人转让股权而免除。

股东抽逃出资的,帮助抽逃出资的股东、董事、经理、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虚假出资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经理、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三款规定的责任人承担责任后,可向瑕疵出资的发起人或股东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连带责任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

15、股东瑕疵出资的,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该股东在应对公司承担责任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前款所称“不能清偿”是指对公司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工具、房屋、土地使用权等可以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债务仍未得到清偿的状态。

16、本意见第十三条、十四条、十五条规定的责任人已经承担了与其责任范围相符的公司债务的,其对公司或公司债权人不再承担责任。

17、瑕疵出资股东可以补充出资。但在公司债权人要求瑕疵出资股东直接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诉讼中,股东向公司补充出资的,不产生对抗该债权人的法律效力。

18、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享有到期债权的,该股东或公司可以依据《合同法》第九十九条、一百条之规定以该债权抵销相应的瑕疵出资。但下列情形除外:

(1)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的;

(2)公司债权人已经提起要求瑕疵出资股东直接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诉讼的。

19、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形成利润分配决议且利润分配符合法定条件的,对于瑕疵出资股东依法所应分取的利润,该股东或公司可主张以其抵销相应的瑕疵出资。

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未形成利润分配决议或决议不分配利润的,瑕疵出资股东仅以公司有可分配利润为由主张已经补缴出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分期缴纳出资的,出资期限届满前,公司或公司债权人向该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进入破产或清算程序的,股东未到期的出资义务视为到期。

21、公司未按照《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之规定通知债权人,或者未按照债权人的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即减少注册资本的,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股东在各自收回出资的范围内对减资前的公司债务连带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22、股东虚假出资导致公司的实收资本低于《公司法》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公司设立时的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23、公司追究股东瑕疵出资民事责任的,不受《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诉讼时效的限制。

公司债权人要求股东在瑕疵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股东瑕疵出资之日起算。公司债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知道或应当知道股东瑕疵出资的,诉讼时效自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次日起算。
请采纳。

④ 票据纠纷能否申请支付令

您好,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条件
1.有权提起督促程序的,只能是债权人.依照实体法的规定,享有权利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依法履行义务.如果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通过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和作出裁判,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此外,债权人还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发布支付令,通过督促程序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2.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即要求债务人履行一定给付义务,确认之诉和变更之诉不适用督促程序;而且,督促程序只适用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的案件,除此以外,要求债务人给付特定物,返还建筑物,为一定行为的案件,都不能申请适用督促程序.
所谓金钱,是指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有价证券指券面所表示的财产权利必须实际持有其券才得以实现的证券,如本票,汇票,支票,股票,公债,国库券,提货单,抵押单等.可以适用督促程序的给付之诉的案件,如借款,借贷,有效买卖欠款,赊销,代销欠款等.
3.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督促程序中的申请人必须是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权人,而且债务人也不负有履行其他债务的义务.具体地说,就是债权人对债务人不负有对等给付的义务,或者对等给付义务已经履行完毕;此外,还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虽然另有债权关系,但按其性质,不能与债权人的权利发生抵销的情况.
4.请求给付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已到期且数额确定,并已载明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根据.该条件有三层含义,其一,期限届至.给付期限届至,债务人始有履行给付的义务,债权人也始有请求给付的权利,否则,债务人享有期限利益,债权人不得提出给付请求.其二,数额必须确定.至于何种债权债务关系的债权数额方能确定,不应以债的产生原因而定,不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请求基于何种类型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只要其数额已经确定(比如通过双方当事人私下和解),且符合其他受理条件,均不妨碍适用督促程序.其三,申请书载明了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根据.这是对申请书形式要件的要求,即应记载请求种类属金钱或有价证券,其数量,产生的原因事实,可以证明的文书资料,履行期限等.至于事实,证据是否确凿可信,是否具有采证力以及会否引起争议,并不影响督促程序的适用及支付令的申请.
5.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这里所说的送达是指直接送达,支付令的送达不能适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在两种情况下,应视为支付令不能送达:一是债务人下落不明,需要采用公告方式才能送达的;二是债务人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的,情况比较复杂,不符合督促程序迅速简便地处理纠纷的立法原意,故视为不能送达.
6.债权人申请支付令,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依照中国法律规定,有权管辖此类案件的法院只能是债务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债务人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由债务人经常居住地的基层法院管辖.
债务人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由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7.债权人申请支付令,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附有债权文书.申请书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开始督促程序的前提和依据,也是人民法院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申请书必须详细记明下列内容:当事人的自然状况,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的名称,地址等;请求给付的金钱,有价证券的种类和数量;请求发布支付令所根据的事实和证据,着重写明引起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的产生,发展的时间,以及债权,债务关系的其他事实,并尽可能地提供证据,对事实和理由加以证明.
此外,申请书还应载明当事人的请求事项,即表明申请的目的在于发布支付令等等.

⑤ 武汉票据律师请解答: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如何处理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银行承兑的意思是:付款行承诺到期后按照汇票上的金额向持票人付款。
你公司现在持有这个票据,那么你公司就有权利要求付款行支付票据金额。

依据《票据法》的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是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银行提示付款。你公司的这张银行承兑汇票是2013年10月14日到期,那么你应该在2013年10月23日之前,要求付款行付款。

要求付款行支付汇票金额的方式通常有两个:一种是拿着票据直接找付款行,要求付款行付款。付款行收到汇票核实,如果没有问题,就会将款支付到你公司的账户。这个方式比较麻烦,通常公司都不会采用。另一种方式是,委托你公司的开户行收款,你公司在汇票的背出栏,进行委托收款背书,然后将汇票向你的开户行提交,你的开户行就会按照票据的上金额向你公司付款,然后你公司的开户行在通过票据交换系统,向深圳的银行收款。

⑥ 合同纠纷如何选择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

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纠纷分别有什么特点,如何使用这两种方式维权呢?律师提示:仲裁与诉讼有什么区别?1、用仲裁解决争议必须先有书面约定。在合同纠纷中双方若要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必须有明确的约定仲裁协议或条款。一般是在双方事先签订的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方式中明确选择仲裁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6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另外,双方不但要约定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双方的争议,而且必须约定明确的仲裁机构。如果约定不明确,事后也无法协商一致,仲裁委员会也不能受理。仲裁是一局裁决,经过双方选定的仲裁机构审理后只要做出裁决,立即生效,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一点和诉讼相比比较快捷。但仲裁的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费用比较高,尤其是对普通的交易者之间的交易,交易额往往比较小,仲裁的成本相对就更高了。一个在法院审理只要几百元诉讼费的案件,到仲裁可能就要近万元受理费和处理费。所以,我认为如果合同标的本身并不大,发生争议不必选择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当然,这里说的仲裁,和我们平时说的劳动仲裁完全是两回事。2、通过诉讼解决争议是最常见的方式。如果没有约定仲裁或约定的仲裁条款无效,那发生争议时,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经过审理后对双方的是非对错做出相应判决。起诉要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才能顺利立案,一般合同纠纷,双方可以选择和双方或合同有关的一个地方的法院管辖,如果有有效的约定管辖条款,可以按双方的约定办。如果没有约定管辖,一般应该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关于这个问题后面会单独介绍。法院实施两审终审制,一审法院审理后的判决不立即生效,任何一方不服均可以在法定的时间内提起上诉,如果双方均未上诉,则一审判决生效。一方或双方上诉的,经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或改判的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不履行生效判决,另一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如何约定法院管辖?当事约定管辖时,在不违反法院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情况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4、在无约定管辖的情况下,不同的合同如何确定管辖?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为管辖法院。被告住所地好确定,不同的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呢?买卖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仅约定了交货地点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承揽合同:承揽合同履行地为承揽方所在地;租赁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补偿贸易合同: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证券回购纠纷:凡在交易场所内进行的证券回购业务,交易场所所在地应为合同履行地;在上述交易场所之外进行的证券回购业务,最初付款一方(返售方)所在地应为合同履行地;保险合同: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票据纠纷: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票据支付地,是指票据上载明的付款地。票据未载明付款地的,票据付款人(包括代理付款人)的住所地或主营业所所在地为票据付款地。运输合同: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管是通过仲裁的方式还是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当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做出生效的裁决或判决后,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不主动履行裁决或判决,另一方均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就是我们讲的法律强制力。虽然说仲裁或诉讼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也是解决争议的终极办法。如果其它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您必须及时提起诉讼或仲裁,否则可能超过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是两年。经常有很多人觉得采取这些措施解决问题伤面子又费时间,不愿意采用,结果经长时间反复交涉总没有作用,还超过了诉讼时效,想维权却失去了机会。所以,律师提示您,发生争议当然要先积极地通过非诉讼的方式去寻求解决办法,但一旦了解到对方并无诚意,那就应该及时采取仲裁或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⑦ 票据已作除权判决,利害关系人如何主张权利

江西赣翔律师事务所律师 曹澄清 甲的汇票遗失,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公告期满后无人申报权利,由于法律规定除权判决是公示催告程序的一部分,甲申请法院作出了除权判决。利害关系人乙因为主、客观等多种原因而没能在判决前向法院申报权利,此时即使要主张对该票据享有票据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行一审终审制,利害关系人不能对此除权判决提出上诉。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救济程序,即第二百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除权判决前向法院申报权利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除权判决公告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作出除权判决的法院起诉。但票据利害关系人申请撤销除权判决适用何种程序,《民事诉讼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零七条却规定:一是按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二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按票据纠纷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在审判实践中,由于利害关系人诉讼请求一般包括撤消除权判决与主张行使票据权利等两项请求,该两项请求是合并审理还是适用不同程序审理,由于法无明文规定,因此有人因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尽快作出司法解释,以指导基层法院工作,实现法律的统一性,以免造成各地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做法不一,推脱当事人的诉求,致当事人告状无门。本人理解,正是由于利害关系人提出撤消除权判决与主张行使票据权利两项诉讼请求错误,才使人产生法无明文规定,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尽快作出司法解释的误解。我认为本案利害关系人正确的诉讼请求应是:请求法院判决申请公示催告并申请除权判决的侵权人向票据权利的利害关系人支付赔偿款,金额等同于侵权人获取的票面金额。事实和理由是:一、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按票据纠纷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至于法院具体如何审理,我认为法院应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二条、第三十一条、第一百零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等相关规定全面审查侵权人申请公示催告并申请除权判决是否侵犯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利害关系人是否可依法取得票据权利,如侵权人确实构成侵权,法院在实体判决结果应是:侵权人将实际所获得的非法利益赔偿或支付给利害关系人。二、只有利害关系人提出侵权人支付赔偿款,金额等同于侵权人获取的票面金额的诉讼请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才会避免法无明文规定的尴尬,否则法院无法依法审理。三、如利害关系人诉讼请求包括撤消除权判决与主张行使票据权利,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由于法无明文规定,法院可能驳回利害关系人的诉讼请求,导致利害关系人即使起诉但利益仍得不到维护。

⑧ 如何撤销公示催告除权判决效力

这恰恰是法律上的空白,有原则性规定,缺乏操作性。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公示催告实行一审终审制,又仅以程序确实实体事实的方式进行处理,催告期限也较短,故完全有可能产生持票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而不能在除权判决前向法院申报权利的情况。例如,公示催告止付公告届满期间与票据到期日衔接不连续问题。由于票据转让是单方法律行为,票据几经背书后,出票人、付款人、背书人等票据关系人往往不知道票据的最终持有人是谁,法院也只能通过公告的方式通知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而利害关系人在票据承兑到期日前并不知票据已被公告止付。但是,由于汇票到期日可以长达六个月,而国内票据公示催告公告期间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六十日,结果就可能会出现公示催告公告期间期间届满时,票据承兑尚未到期,持票人得知其汇票被公示催告时,除权判决已作出甚至票款已经被领走。

二、撤销除权判决效力诉讼的现实困境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

该条赋予当事人诉权,但该条规定是设计在公示催告特别程序编章中,在民事诉讼法的其他编章及其他民事法律中未再提及。对该诉讼案由、性质如何确定、除权判决是否应予撤销、该诉讼有何特点以及与公示催告程序如何衔接等诸多问题,均待探讨。

三、对撤销除权判决效力诉讼性质之理解

对撤销诉讼性质的确定涉及到在本诉中是否需对原除权判决进行撤销,是审理先要解决的疑点,因此有必要先进行理论的探讨。

提起该诉讼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有人将该条文释义为撤销之诉,该称谓对民诉法第二百条法律性质的理解造成一些混淆,使人觉得该诉的诉求只能是撤销除权判决。且关于该诉讼是特别程序还是诉讼程序,在实务中,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撤销之诉不应解决权利争议,应只审理除权判决应否撤销问题。理由是民诉法第二百条规定在公示催告程序中,该诉讼是在公示催告程序中规定的制度,属公示催告程序中的特别程序,应遵循公示催告制度的目的和宗旨。法律规定利害关系人提起撤销之诉的目的在于撤销除权判决,使已经被宣告无效的票据恢复效力,但公示催告程序本身不解决票据实体权利争议。另一种观点认为撤销之诉属普通诉讼制度,应适用诉讼制度而非完全囿于公示催告制度的目的和宗旨。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39条明确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按票据纠纷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第二种观点应当是正确的,撤销之诉虽涉及票据关系,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但其属普通诉讼制度。撤销之诉的立法原意在于赋予利害关系人请求法院运用司法权对当事人之间的票据纠纷进行裁决,提起撤销之诉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已被宣告无效的票据权利,确认和行使自己的票据权利。如果仅将该撤销之诉界定为特别程序,只审理是否应撤销除权判决,而不进行权利确定,利害关系人如想确定其合法票据权利人身份以及行使票据权利还需另行提起诉讼,会增加当事人诉讼成本,也不符合立法本意。

因此,撤销效力诉讼不仅是解决对原除权判决效力的撤销,还应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对票据权利之争进行审理。

四、对受理的思考

除权判决效力撤销诉讼性质为普通诉讼程序,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39条规定,确定案由为票据纠纷(本文为意思表达方便仍称之为撤销诉讼)。因票据较一般民事诉讼具有一些特殊性,对该诉讼原告、被告主体的确定,诉的标的和诉讼请求的审查,仍有思考的空间。

1、原告的确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可以起诉。那么原告应当是除权判决的利害关系人,然而不同情形之下,对利害关系人的界定有时会模糊。原因是票据具有广泛的流通性,且票据后手被背书人享有对其前手背书人的追索权,一旦发生虚假申请而使票据处于止付状态,将会使真正持票人权利受阻,并进而引起后手被背书人向前手背书人的一连贯追索,那么利害关系人范围将扩大。本人认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为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本诉的原告不只限于真正持票人,如果除权判决作出后持票人已向其前手追索,那么承担责任后的该前手背书人应当享有原告主体资格。

2、被告的确定与诉的要素的分析。

由于票据流通性强,涉及背书人较多,一旦发生票据权利阻碍,涉及到的票据主体也较多。在票据纠纷实务中,对被告的确定尚未统一,通常会在票据出票人、付款人、承兑银行、虚假公示催告申请人等主体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被告。票据诉讼的诉由和诉求并不相同,被告的确定也不尽相同。除权判决撤销之诉的本质是对除权判决所确定的票据权利予以变更。审查时应围绕诉的要素即诉的标的和诉讼请求来确定被告。该类诉讼至少应考虑两种情形,一是除权判决作出后,票据尚未获得承兑。二是除权判决作出后,票据权利已被实现。不同情形下被告不尽相同。第一种情形,该诉请所对应的被告应确定为虚假公示催告的申请人,通过撤销判决剥夺虚假公示催告申请人的权利。

至于票据出票人、付款人、承兑银行是否应列为被告,应视是否存在第二种情形,即票据权利是否已遭到承兑。票据具有无因性,出票人、付款人将票据背书后即转让了票据权利,持票人持票据行使付款请求权。如果出现出票人、付款人、承兑银行等主体对票据权利行使存在过错情形时,可考虑将其列为被告。

四、对审理、判决的思考

1、撤销权如何行使

经审理查明除权判决效力应予撤销的,如何行使撤销权在实务中存在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第二种观点认为,经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提起撤销诉讼,在该诉讼中判决撤销除权判决。第三种观点认为,法院可以基于查明的事实直接否定除权判决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确认票据权利人合法权利人的身份,判决票据债务人履行支付义务。

第三种观点应当是正确的,认为撤销诉讼中不应对除权判决进行撤销,理由是:

(1)公示催告程序属特别程序,《民事诉讼法若干意见》第207条规定按照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二条也明确规定案外人可以申请再审。但公示催告的对象是不确定的票据利害关系人,虽然提起撤销诉讼的利害关系人已超出申报期间,但本质上仍是票据利害关系人,属当事人范畴,对此不得申请再审。

(2)撤销诉讼属普通诉讼程序,在该程序中要解决的是实体的权利纷争,无权对公示催告特别程序进行纠正。因此,该诉虽名为撤销诉讼,但不宜直接判决撤销除权判决,而应通过确认新的票据权利来消除除权判决带来的票据权利障碍。从诉讼衔接角度考虑,撤销之诉有六个月的审理期限,提起该诉讼时,除权判决通常已经或即将发生既判力,银行有义务依除权判决对票据进行付款。如待在撤销诉讼中撤销除权判决,无法及时阻止付款行为的发生。对此问题,浙江省高院民二庭的理解是利害关系人提起票据诉讼,原除权判决即视为撤销,无需另行判决撤销原除权判决。

当然,撤销诉讼除审理除权判决应否撤销之外,还应区分不同的票据纠纷情形,根据不同的诉讼事实和诉讼请求进行判决。

2、不同票据纠纷情形对应不同的判决结果

审理和判决均基于请求权基础,撤销诉讼首先要确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事实依据和权利义务关系,进而审查其诉讼请求与权利是否对应,最终判决是否支持其诉请。

撤销诉讼既然是票据纠纷诉讼,其根本目的是恢复已被宣告无效的票据权利,确认和行使真正的票据权利。笔者前述,审理该票据纠纷应区分两种情形,一是除权判决作出后,票据尚未付款。二是除权判决作出后,票据已付款。不同情形下,当事人的诉求不同,判决结果也不同。票据尚未被付款情形下,原告诉求是为实现消除除权判决的效力,法院判决确认票据权利人享有诉争票据的票据权利即可。在票据已付款的情形下,还应区分付款人是否有过错,根据不同的诉讼事实和诉讼请求进行判决。如果票据的支付是按照法律规定善意付款,应认定已进行票据法意义上的付款,票据关系已经不存在,法院应根据侵权责任原则进行判决;如果付款人有过错,可认定不构成票据法上的有效付款,付款人的票据债务未消灭,可根据当事人主张判决确认票据实际权利人的票据权利,并由付款人履行付款义务。

⑨ 公司对票据挂失止付后 还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 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
票据是按照一定形式制成﹑写明有付出一定货币金额义务的证件,是出纳或运送货物的凭证。广义的票据泛指各种有价证券,如债券、股票、提单等等。狭义的票据仅指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有价证券,即出票人根据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在我国,票据即汇票、支票及本票的统称。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证。属于票据的有:汇票、本票、支票、提单、存单、股票、债券等等。
引言

票据持票人或权利人没有抛弃票据的意思,而丧失票据的占有.
票据丧失是指票据因灭失、遗失、被盗等原因全票据权利人脱离其对票据的占有。
分类

票据丧失分为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两种。
补救措施

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
定义

票据丧失,是指持票人非出于本意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票据丧失有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之分,前者又称票据的灭失,指票据从物质形态上的丧失,如被火烧毁、被洗化或被撕成碎片等。后者又称票据的遗失,是指票据在物质形态上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脱离了原持票人的占有,如持票人不慎丢失或被人盗窃或抢夺。
票据丧失实务

票据的丧失在票据实务中经常发生,由于票据具有流通性和无因性等特点,使得票据在丧失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济措施,很可能导致失票人丧失票据利益。
但是同时,失票人所采取的措施又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否则不能产生相应的救济效果,我国法律规定的票据丧失的救济措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如《票据法》中规定有挂失止付制度、公示催告制度、提起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法》中也有专门公示催告程序的规定等。这应该是我国票据立法前瞻性的一个表现,但措施的操作性差,这是其中的不足。笔者就曾遇到有人到银行止付汇票,但由于单位签发的均为非现金汇票,全国各地都可兑付,如何挂失?到哪个法院去申请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在现在电子记账的时代,也许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前,汇票就被人套现了,同时,法律对此类汇票也做了禁止挂失的规定,因此,银行对此类业务一般是不予受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深,特别是WTO加入,贸易大量增加将使非现金结算成为主要方式,流通票据丧失后如何补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下面以银行汇票为例来分析票据丧失后的我国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3遗失处理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相关票据遗失的问题,那么,票据遗失怎么处理呢?财务方面要怎么做呢?
如果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票据大多都是由个人进行保管,由于各种保管因素,或是其它方面的原因,都会造成票据的丢失和被盗,持票人可以到相应的付款人或是代理付款地点进行挂失处理,并以此来终止支付业务。并在挂失以后向支付以后就要向人民法字进行公示,或是催告处理,也可以直接到本地区所在的法院等国家行政部门进行诉讼。
对于可以允许挂失止付的票据是写有现金字样的代理人,还有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如果是以现金为字样的银行本票,如果相关条件成立,或是要素齐全,可以填写齐全的支票以备进行使用,如果是已经承兑的商业汇票也可以进行挂失处理。
对于一些没有写明现金的银行汇票或是没有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支票,如果没有填写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是不允许挂失处理的,对于未进行承兑的商业汇票我们也不能够进行挂失处理。
由于公示催告的权利申请人,如果与付款人的权利发生了一定的冲突,那么,可以由申请人向人民法院进行提起诉讼,也可以由失票人提出诉讼。对于提起诉讼的法院如果接受处理以后,可以终结公示的程序,召集申请人与付款人以后,再进行诉讼程序的处理工作。[1]
4补救措施

相关法律条文

汇票、支票、本票的持票人在发生票据被盗、遗失、或丧失后应采取那些补救措施,我国《票据法》及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都做了相应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
挂失止付

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将丧失票据的情况通知付款人,并由接收通知的付款人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允许挂失止付的票据是有限制的,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丧失,可以由失票人通知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挂失止付。失票人申请挂失止付时,应填写挂失止付通知书。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后,查明挂失票据却未付款,应立即暂停支付,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日起12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从第13日起,持票人提示付款并依法向持票人付款的,不再承担责任;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在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前向持票人付款的,也不再承担责任。挂失止付并不是票据丧失后采取的必经措施,而仅仅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关键是要申请公示催告。
公示催告

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在失票后向法院申请宣告票据无效,是票据权利与票据相分离的一种制度。
公示催告的申请人应是票据的最后持有人,申请人必须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时,应递交申请书,写明票面金额、出票人、持票人、背书等票据主要内容和申请的主要理由、事实。人民法院收到公示催告的申请后,应当立即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申请,应当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终结。受理法院应在3日内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不少于60日,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应向法院出示票据,所出示的票据与申请人的票据不一致的,法院即裁定驳回利害关系人的申报。所出示的票据如果是申请人寻找的票据,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由法院按普通程序以票据纠纷案件审理。在申报权利期间没有人申报的,或者申报被驳回的,申请人应自申报权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1个月内向法院申请除权判决。逾期不申请判决的,终结公示催告程序。除权判决作出后,法院予以公告,并通知支付人,自判决公告之日起,申请人有权向支付人请示支付,即申请人有权依据判定向付款人请示付款。
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的行为是无效行为,受让人的权利不予保护。如,甲公司的一张支票遗失,乙捡到后去丙商场购物,如果丙商场是在甲公司申请公示催告前受让该支票,则丙商场享有票据权利,甲公司应支付票款,如果丙商场是在甲申请公示催告期间受让,则丙商场不享有票据权利,只能向诈骗人追索货款。由此可见,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必须采取的,而且是迅速采取的补救措施。
普通诉讼

《票据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须有明确的被告,采取这种措施应确指票据在谁手里,否则法院无法受理。有些国家规定,因毁灭、被盗、或其他原因丧失票据的,其票据所有人应就其对票据的所有权,阻止其提示票据的事实以及票据条款作出适当证明后,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并向票据上负责的任何当事人追偿。法院应要求其提供保证,以担保被告不因票据提出的其他权利主张而受损失。在我国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法院一般不会以这种方法作出判决。
最后,再简单讨论一下“声明作废”。声明作废是我国习惯上采取的一种方法,即失票人在丧失票据后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声明遗失的票据作废。
声明作废有助于防止票据金额被冒领,也能使善意第三人在受让一张票据时明确该票据是否为遗失票据。转让人票据权利是否有瑕疵。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被我国法律所认可,因而声明作废的做法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阅读全文

与票据纠纷处理程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