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邻居家的树把我们家阳光挡住了算不算侵权法律上有依据吗
你好来
侵犯了你家的采光源权。你可以要求他排除妨碍的。
这里涉及到相邻关系的知识、、
建议你们协商解决,邻居嘛,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们好说一些可以给点补偿,就当花钱买个好邻居了。
法律依据如下,第八十四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
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表现在许多方面,相邻环境关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包括因用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产生的相邻环境关系。《物权法》第89条,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第八十九条 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树木也属于不动产,也是按照这个法规处理的
Ⅱ 相邻权的问题
给您从网上找到了这些资料,希望能对您提出的问题有所帮助。
■什么是相邻权?
相邻权是个法律用语,它是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
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以不损害其他相邻人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如果因权利的行使,给相邻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相邻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在处理相邻关系时,相邻各方应该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
相邻关系中较常行使的权利包括:
土地或建筑物范围内历史形成的必经通道,相邻各方享有通行的权利,土地或建筑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得阻止或堵塞;相邻一方因建筑施工、铺路架线必须临时占用他方土地的,他方应予以方便,但施工方应合理使用,完工后恢复原状,造成损失要给予补偿。
对自然流水,相邻各方都有权使用,不得擅自堵塞或排放;相邻一方必须通过另一方土地排水的,另一方应当允许,但使用者应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并给予对方损失补偿。
在建房挖沟时,应当与邻人房屋等不动产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邻人房基,不得将屋檐水或流水泻入邻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响他人通风、采光或生活;相邻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响他人房屋的通风、采光、建筑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权责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相邻权问题由《民法通则》和《物业管理条例》调整,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里面也有相关规定。
■以案说法
阳光权赔偿法律太笼统
市中院民二庭李传炜法官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百姓维权意识的提高,涉及挡光、噪声、滥建护栏等相邻权纠纷的民事案件逐年上升,呈现投诉趋热的态势,一个庭一年就能接案几十例。
李传炜说,我国对阳光权的规范相对较少,从民法角度讲,仅是《民法通则》在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关系时,对其有严格规定,而该规定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和公平合理”。“这样的规定过于原则,审判实践中如何在当事人之间寻求平衡,成为赔偿的难点。”她说。
另一位法官则向记者坦言:“《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了侵犯相邻权有三种承担责任的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及赔偿损失,然而在法院众多的采光权、通风权的案件中,法院判决结果大多为前两项内容,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而能直接判决赔偿损失的案子少之又少。”
问其原因,这位法官笑着说:“你说阳光值多少钱?”据了解,目前能直接判赔偿的采光等相邻权案件,也多是一些案情简单、双方没有太多异议的案件。
赔偿究竟如何计算?
从现有法律法规来看,相邻权的损失赔偿数额往往较少。设计院代理律师王玉璞不无忧虑地指出:“赔偿金相对来说并不高,所以开发商往往并不在乎这点经济赔偿,形成用金钱就能解决一切的习惯,但其实,相对于住户或者一个单位永久享受阳光和通风的权利,不是几万、几十万就能换取的!”
既然法律上存在空白,为什么不尽快立法呢?有法学专家表示,主要是很难划定出一个具体的标准,房价的不确定、日照时间的难以细化以及不同人对阳光通风的不同认识等,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段,地理条件就相差很多,不可能以一个固定标准来计算。
目前,不少法官对简单的采光权案按照电价等标准确定赔偿数额,但这一数额实在少之又少。
措施
事前预防胜于事后诉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邻权”诉讼通常发生在侵权之后,而在此之前,受害者面对侵权行为往往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法院也大多要等到既成事实后方予立案,从而耽误了将侵权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极好机会。
法院一位领导说:“我们搞法律的,自然对采光等相邻权比较注意,法院前面本来要盖一座高层,但还没开始盖就让我们通过法律途径停止了侵害行为的发生。”记者果然看见法院对面的楼房只建到三四层就停建了。
一位法学专家提醒广大群众,为了真正讨到“阳光权”,对于环境遭受侵害应当把维权的着眼点放在“事前预防”上,而不应该把维权寄托在“事后胜诉”上,让法律充分发挥事前的预防和制止功效,而不能仅靠事后执行判决来发挥法律的威力。只有这样,“阳光权”才有望走出尴尬的境地。
期待
《物权法》将弥补法律空白
如今,在寸土寸金的大中城市中,楼间距缩水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阳光权”纠纷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直到现在,受害方还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捍卫自己的“阳光权”。
金色阳光律师事务所的高律师则对“阳光权”补偿细则出台充满信心和期待。他介绍说:“众所周知,现在物权法草案正在审议之中,而阳光权作为《物权法》草案所要维护的诸多物权之一,将会出台详细的规定,那么相关补偿细则的出台也不会太远了。”
■相邻权案例
2000年7月,于某等三十九户位于中环线北侧的居民以遮挡阳光、影响通风将位于中环线南侧的某房地产开发商诉诸法院。这起在1999年轰动一时,并因居民聚众抗议,造成中环线交通堵塞长达半日的相邻权纠纷终因争议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而走入诉讼程序。
1999年,某房地产公司在于某等居民住房的南面相隔中环线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公寓住宅。该公寓住宅属于高层楼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居民以日后建成的公寓住宅定会影向采光为主要理由,先后到施工现场、售楼处、及中环线等处进行抗议,不仅造成房地产公司停工四十余天,而且一度造成中环线长时间堵塞。房地产公司在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的主持下,与居民代表进行了协商,居民提出高额赔偿的要求,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而成讼。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律师着重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本案的应诉工作:
一、原告称被告非法开工为非法建筑,是因为原告对工程开工等环节的政府审批及管理缺乏了解,并整理搜集被告开发建设的住宅公寓为合法建筑的身审批手续及证明文件,证明该项目为合法建筑。
二、被告开发建设的住宅公寓虽然客观上减少了原告的采光时间,但并不构成对原告相邻权的侵犯。被告的建筑不仅符合天津市规划管理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建设部关于旧区改造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
法院最终因证据不足驳回了原告全部诉讼。
一审判决后,三十九原告均未提起上诉。一场旷日持久的相邻权纠纷终于以房地产公司胜诉划上了句号。
【律师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各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采光权属于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相邻权,它不是无条件的绝对权利,只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权利。在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新建建筑遮挡现状住宅也就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新建建筑给现状住宅带来的采光变化,其合理的范围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据规划与消防等部门的行政许可。
新建建筑应当是办理了规划、消防等建筑行政审批的相关手续,建筑间距符合规定的合法建筑,这样的合法新建建筑对四周现状建筑的遮挡是合法的遮挡。
一般情况下,规划与消防的行政审批是充分考虑到间距、遮挡、消防的法定要求,并且满足建设部规定的日照时间。这样的新建房屋不构成对现状住宅的侵权。
Ⅲ 城市房屋遮光赔偿及楼间距过近
一、采光权法律规定
1、《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 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2、《物权法》第八十九条: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二、采光权侵权的认定
1、新建筑物使在先相邻建筑物采光低于国家日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下称《规范》)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2、采光虽合乎国家日照标准,但新建筑物使在先相邻建筑物的采光低于原标准,亦属侵权。
三、影响采光的事实认定
1、双方协商认可;
2、双方委托鉴定机构鉴定;
3、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组织司法鉴定。
四、采光权侵权的赔偿标准
1、赔偿与补偿
被遮挡后的日照时间低于《规范》规定的标准的,由侵权人对被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虽被遮挡,但被遮挡后的日照时间高于上述标准的,由侵权方对被侵权方进行适当经济补偿。
2、 赔偿内容和原则
对采光权的侵害不仅体现在对物权的侵害上,还可能导致健康权、身体权、人格权以及其他权利的被侵害,因此,采光权侵权实际上是多重侵权的综合,赔偿内容应当包括:由于阳光遮挡导致电费、采暖设施增加的费用,健康补偿费、视觉污染费,因采光损失导致房屋价值贬低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采光时间、居室(客厅)受光面积,对于阳台、厨房、厕所等则不应计算在采光面积内。
3、赔偿数额的计算
采光权纠纷应当以一次性赔偿为宜,不宜以定额长期赔偿的方式判决。我倾向下面的计算方式(王者洁 郭号林:对采光权侵权及补偿的法律思考):可以先行确定受侵害房屋每平方米每小时采光的赔偿基数(N元),然后乘以受到侵害的建筑面积、每天的受害的小时数、再乘以不动产未来的使用寿命,此外再加上因采光权被侵害而受到的精神损害赔偿就可以得出具体数额。具体公式可以表述成:N元/平米/小时×房屋总受害平方数×每天受害小时数×受害总天数+一次性精神损害赔偿额=总赔偿额。当然,赔偿基数的确定以及具体数值的测算应由专业人士来进行。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Ⅳ 采光权的官司怎么打
相邻关系纠纷系因不动产物权引发的纠纷,故应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并且,提起诉讼必须尽早,因为一旦楼房建起,即使规划部门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出于社会效益的考虑,法院一般也不会判决将建筑拆除,转而会以给补偿金的方式解决,这样,居民们的采光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实质上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下称《规范》)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2、采光虽合乎国家日照标准,但新建筑物使在先相邻建筑物的采光低于原标准,亦属侵权。
三、房屋采光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1、1994年《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第四章“遮挡现状居民住房阳光的处理”中第十三条规定:“被遮挡阳光的现状居民住房,以居室窗台中心点(均以外墙面计),在冬至日日照时间不足1小时的,每户按其居室被遮挡状况给予一次性补偿800元至2000元。违法建设和处于新建建筑高度两倍水平距离以外的居民住房不予补偿。”
2、采光权纠纷应当以一次性赔偿为宜,不宜以定额长期赔偿的方式判决。在审判实践中,目前有两种计算公式,均是以《规范》规定的标准作为计算基础。一种计算方式是首先根据上述规定确定赔偿数额,以及同样按照上述规定确定补偿数额,两项相加作为赔偿总数:一种是低于国家标准的:时间差(分钟)×赔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的时间差(分钟)×补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Ⅳ 请帮忙提供几个邻居间有矛盾的案例,最好是相邻权纠纷
首先,我不抄知道你说的邻里之间的矛袭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矛盾,再者,我不清楚你的具体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是农村还是城市。由于问题比较笼统,我只能模糊的回答你。
1.邻居之间,会互相讽刺,尤其是双发家庭背景差不多的,都想让自己压过他,在他们面前威风一点。
2.由于邻居之间存在比较的心理,所以会因为一掉小事去斤斤计较。
Ⅵ 住房由于被其他工程的修建,而挡住彩光,不能正常生活,希望得到解决……
看完你就明白了 采光权案件审理之我见 一、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笼统性,加大了采光权案件审理的难度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案件也会越来越多,相邻关系会越来越被人重视。相邻关系,即相邻财产关系,指毗邻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使用人?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占有权?使用权?时,相邻各方应相互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所包含的权利,称为相邻权。相邻权是基于相邻的财产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是一种带有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利益。 目前,法院审理采光权案件,主要以四部法律为依据:一是宪法第十九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二是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的“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风、通行、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三是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房地产开发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四是规划法中的有关规定。由于以上四部法律对相邻权包括采光权的规定太笼统,不易操作,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大难度。 实践中,由于关于以何种标准判断是否侵害了邻人的通风采光权,法律条文中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有关司法解释中也没有给予明确解释,故法院处理因通风、采光引起的纠纷,主要是根据当地土地利用、建筑规划、居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很难适应现实中错综复杂的采光权纠纷案,在合理维护当事人权益、息讼解纷上面,明显看出捉襟见肘的尴尬。 举一例说明,笔者所在的山西省忻州市城关的焦某和李某系南北邻居,焦于1996年4月开始建筑二层楼房,6月下旬,李某以焦家所建楼房影响其采光为由,阻拦焦施工,焦家的工程队被迫拆除二楼打顶的模型、支架,停止施工,焦与李因此对簿公堂。根据法院查明的事实,焦家的建房有四方面不合法:1.焦家新建房事实上影响了李家的采光;2.焦家建房是按平房办理的申批手续,却盖成了二层小楼;3.焦家建房未按规定办理《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焦家建筑属违法建筑;4.焦家地皮系转让,并非土地局直接批准,买卖土地的有关批件和税契手续焦并未向法院提供,而焦所提供的建楼房地产地基手续复印件系伪证。法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解,焦不同意,一审法院判决的基本精神是:原被告建筑物处于非建筑区域,参照忻州市人民政府忻政发[1992]96号文件精神?下面简称9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日照距不得小于新建筑物高度的1.2倍,依此做出了有关判决。判后,李先生不服,提出上诉。在二审中,法院依96号文件第12条之规定,函告市建设局,该局做出解释认为:该房屋系砖厂拍卖的,当时砖厂拍卖房屋时是以平房建筑规划的建筑区,现在个别住户建楼房势必影响相邻住房的采光,与原规划不符。二审根据96号文件精神及忻州市建设局对此文件的解释,依据“日照间距不得小于新建筑物高度的1.5倍”的规定作出了二审判决。焦仍不服,进行申诉。申诉期间,焦提供了市建设局1999年5月30日出具的“焦、李建房采光纠纷案双方当事人的房屋建设工程从建房开始一直至今,均未到我局办理规划手续,施工手续,放验线手续,监督手续,不属我局批准的建设工程。故对其双方因建房发生的采光纠纷我局不予解释。此以前采光距离的解释一律以本文精神为准”的说明,案件一波三折,原因何在? 忻政发[1992]96号文件第8条早有规定:“市建设局、以及取得市建设局授权发‘两证’的镇建设管理派出机构,审批‘两证’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过程中,要对建设项目的建筑间距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认真审查,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准予用地及建设,否则不予办理用地和建设手续。”但在我们受理采光纠纷案件中,大量地存在当事人没有“两证”的情况,本来属于违法,却强调让法律保护其采光权。而这类纠纷的处理又往往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切身利益,法院必须慎之又慎,一方面在强调依法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确权,另一方面则希望诉讼主体都能提高法律意识,重视城市规划的有关法定要求,减少诉讼中不必要的纠葛。 二、采光权案件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适用法律问题存在误解。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法律效力逐级降低。在审理采光、通风等相邻权案件时,国家法律并无明确规定,目前仅有建设部有关各地经纬度不同规定的比例,如规定山西太原是1∶1.5,大同是1∶1.5至1∶1.7,其依据是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满窗户照射不少于一小时,按照实践中的实际测量,忻州城区要达到这个标准,居住建筑间距?新建筑与受影响建筑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一点九八倍。而我区忻州、定襄等地政府部门在城市中规定了1∶1.2的比例,有些审判员照此依据判案,也有一些审判人员则按1∶1.5办案,这就形成了执行一部规章、产生两种结果的现象。关于此,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内容,属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而对立法精神和原则具体化、条文化加以明确范围和标准的,应当适用或者参照;对于国家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规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的,可以适用或参照;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相抵触的,不能适用参照;对于地方性立法机关对地方性法规所作的解释,超出地方性法规权限的,不能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 〈二〉笔者认为,在相邻权案件审理中,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严格依法定原则处理相邻权纠纷。 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风、通行、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这就规定了处理相邻权纠纷的法定原则,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因此,处理相邻关系纠纷,要从有利于生活出发,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做到既维护所有人或占有人的合法权益,又便利群众的生活。 2.充分运用调解手段息诉解纷。 法律只是一种制度范畴的上层建筑,要想穷尽生活中的一切现象似乎并不现实。在法律尚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审理这类案件,我们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事,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大调解力度,妥善解决民间纠纷。如上述案例中,难道焦先生就因对房屋的高度存在异议而使建筑工程搁置四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而不再盖了吗?法院依法定原则,是否应当判决将这所有的违法建筑都拆除呢?这与民法中规定的法定原则又是相违背的。为此,法官就此提出调解方案:焦某在室内高度达到2.8米处封顶,对李的采光影响并不大,房子也可建起来,侵权部分可以酌情赔偿。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物之间的相邻权关系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采光权纠纷大多是以群体诉讼的方式出现,向人民法院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采光权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采光权的法律规定在我国物权法是纳入到相邻权的范畴里的。 近年来,乌市部分基层法院相继审理了许多基于采光权纠纷产生的民事案件。仅新市区法院年审理此类案件就达数十件之多。由于遮挡阳光的均为新建建筑,且多是高层建筑,因此周围居民阻挠施工,甚至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笔者结合审判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邻采光权纠纷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相邻采光纠纷的成因 相邻关系采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动产相互毗邻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利用日照光和自然光进行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而不受任何干扰和妨碍。采光权是相互毗邻不动产所有、占有、使用权人的一项特殊的民事权利。我国《物权法》第84条就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我国《物权法》第89条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采光权之所以列入相邻关系中,是因为采光纠纷的形成与否由相邻建筑的高低决定,主体是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内容是要求他方提供便利,他方应给予必要的便利,这种便利包含有采光在内;客体表现是不动产,实际上采光纠纷的客体是行使不动产所产生的利益。 相邻关系情况复杂,因而形成采光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规划法》规定,建筑房屋必须服从统一规划,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而且有利于长期发展,便于管理。而现实的城镇规划不是落后就是规划不当,由于城镇建设划图,确定了建房的排位座落,而对房屋的高度没有统一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住房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多数建筑往高层发展,以往的规划显然已经落后。规划部门在审批规划时只注意收费,很少到现场勘验,不勘验就不了解四邻情况,不能客观考虑房屋高度,仅凭一份意向报告就审批,从而引发了采光纠纷。这是规划部门引起的。其次,是各种规范失调引起的。依照国家建设部门的规定,修建房屋必须由规划部门规划,土地部门审批,设计部门设计,施工部门报标等。而现有各单位之间未能协调一致,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给相邻采光带来一定的隐患。土地部门未经规划即对土地使用进行审批,规划部门未经审批土地就规划建房,相互越权,使统一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使修建房屋处于无政府状态,为相邻关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加剧了采光纠纷的形成。第三,土地资源的匮乏,使纠纷不断增多。随着城镇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国家从宏观上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审批和管理,使城镇土地资源更加匮乏,修建房屋需用土地与国家严格限制土地审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居民单位在满足不了自己需要的情况下,就在原有的土地上进行修建,随意向高空发展,无节制的发展产生了采光纠纷。第四,法制观念淡薄。相邻关系一般来说是相互提供便利,以达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之目的,而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相邻关系知者甚少,只讲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甚至损人利己,在自己不动产内行使权利,对相邻一方构成损害。第五,违章建筑增多而影响采光。违章建筑是指未经规划或未经有关部门审批而违反法律法规新建的房屋等。近年来,由于部分单位和个人为了自己利益,在法律法规不允许的情况下,违法而擅自建筑的情形时有发生。违章者明知自己无权建筑,经与土地所有者私下协商,暗箱操作达成转让协议,强行施工,从而影响了相邻方的利益。 二、相邻采光纠纷的管辖 采光纠纷是由相邻一方建筑物而形成的,对其管辖,笔者认为,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依法处理。 对于违章建筑或超出审批范围的建筑物引起的相邻采光纠纷,原则上应由政府城建部门依法处理,限期予以拆除。当事人如对处罚决定既不履行又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的,可由政府城建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可以直接由人民法院来受理。《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对于违章建筑引起的纠纷是这样规定的:“因违章建筑妨碍他人通风采光或因违章建筑的买卖、租赁、抵押等引起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可以受理。违章建筑的认定、拆除不属民事纠纷,依法应由有关行政部门处理。” 对于经有关机关合法审批建造的建筑物而产生的纠纷,同样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应积极受理。因为:(1)采光纠纷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受理条件。采光纠纷的特征是:基于不动产相邻的事实而产生,主体是相邻或邻近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用、使用权人,客体不是所有权客体本身,而是使用时引起的相互涉邻利益;内容是相邻人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不实施某种行为给予便利。采光受到影响是由相邻建筑物引起,因而修建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当事人,应该使其建造与相邻人房屋或其建筑保持适当的距离,当修建的建筑物妨害相邻人的房屋或建筑物采光时,相邻人有权请求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2)相邻采光纠纷属民事调整范围。采光纠纷是物权的范畴,《物权法》把采光列入相邻关系之列,符合物权法的调整对象。相邻关系本身是给予便利,表现为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一方要求相邻一方提供便利,提供便利者对自己所有权进行限制,要求提供者则是受益者,是自己的所有权得到延伸,依照公平原则,受到限制者应得到一定补偿,受益者应该给予补偿。故采光纠纷人民法院应予管辖。 例如,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法院审理的一起48户居民“阳光诉讼案”. 2007年2月,48户居住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河南西路居民们一纸诉状,将房地产开发商告上了法庭。他们响亮的喊出:“为了不住在终日不见阳光的阴影里,我们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告居住房屋的采光”。为此,他们将开发商新疆某单位告上法庭,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2004年4月被告开发位于新市区河南路一住宅小区,其中有两幢与原告居住的小区相邻,被告开发的小区均为高层住宅,楼高为18层。被告在开工初期,原告曾与被告工地人员协调过,被告讲述该楼为8层不会影响原告的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告的楼层越盖越高,原告居住的房屋渐渐没有了日照,到了10月被告开发的楼全面封顶,18层高的两幢大楼,遮挡了48户居民的采光,造成原告终日无光,大白天靠人工光源生活。 居民们在起诉书中称:“被告作为专业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该小区时视邻里间的权利与不顾,非法剥夺48户居民的采光权以获取利益,这是严重的侵权行为,造成原告的人身及财产权利的损害,以致该幢住宅终日不见阳光,故请求贵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请求,判令被告排除妨碍,恢复原告居住房屋的采光。” 据介绍,居民们在起诉前,曾多次找开发商协商,又到市委、市政府上访,还找到市规划局等部门。因多次协商无果,再次上访。后被有关部门劝阻。从开始挖地基,居民们和开发商就为采光问题吵吵闹闹,久拖不决直到大楼封顶,居民们现有的充足室内阳光,被两幢18层高楼遮挡奕成终日要开着电灯照明,冬天室内享受不到多少阳光的痛苦。 居民们万般无奈,只得请律师上法庭讨公道。 起诉后,居民们担心自己的权益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相继到乌鲁木齐市政府职能部门投诉、上访,在了解了具体案情后,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协商。 此案引起了新市区法院的高度重视,承办此案的法官,民一庭副庭长关菱一面认真查阅卷宗,多次到现场实地勘查,结合双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在开庭前就为原、被告双方做调解工作。由于此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已做了安抚和解释工作,原、被告的矛盾基本化解。走访调查了开发商、市规划局等部门。向他们了解情况,并向他们宣传和详细解释法律关于相邻权案件的关规定,以案说法,明确指出他们的侵权行为的违法。另一方面,法官耐心的给居民们做思想工作,法官经过数次苦口婆心的工作,使开发商拿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开发商愿意给48户居民提供置换房屋,居民们听后,都表示满意,目前双方已就置换事宜进入协商阶段。终于使双方“冰雪消融”,48户居民们的权益得到了保护。9月6日,开庭前他们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准予原告撤诉。 案结事了,看似平常,却是当事人对于审理他们案件 法官最为朴实、最为强烈和最为急切的期盼。在我们国家,诉讼通常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纠纷解决方式。矛盾在发展到诉讼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对立双方的情绪大都已经相当激化,这往往就会成为“案结事不了”的原因之一。 依靠法律解决纠纷,对当事人无疑是非常幸运的——长时间的争执、化不了的怨气、解不开的心结,都将随着案件的审结而散去,不得安宁的生活秩序将回归正轨,紧张别扭的人际关系将恢复常态,不用再终日为官司而愁苦。 一位居民委员会大娘表示:“我们没有钱再买房搬家,子子孙孙都要在这里住下去,要那么点钱有什么用?没有阳光的日子,将是最令人痛苦的生活!”另一位老大妈对笔者说:“年纪大的人好闹个腰腿疼之类的病,到冬天必须在屋里晒晒太阳才舒服。我们老年人已经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好享受了,就这么点阳光,还要被剥夺走吗?是法院为我们作主,给我们彻底解决了问题,搬到新楼房,我们会享受到生命之光,会幸福的生活。” 三、相邻采光纠纷处理的原则 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在北方,居室的阳光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前些年,人们在选择住房时多考虑面积大不大,房间布局是否合理。如今,人们更重视居住的环境氛围是否良好,除文化氛围外,空气阳光是最重要的必选条件之一。现在,乌市新建的居民区都要考虑到室内日照充足才能受欢迎。在已建成的居民区面前,再新建楼房时,千万不能遮挡原居民住宅的阳光。因此,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对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用水、排水、采光、通行和施工等问题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如,规定了不得妨碍通风采光,即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同时,物权法还对大量阳光有标准。 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我国《城区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了城市居住区日照标准: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大城市,以大寒日为标准,日照不低于2小时;上述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Ⅳ气候区的大城市,以大寒日为标准,日照时间不低于3小时;第Ⅳ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Ⅴ、Ⅵ气候区的各级城市,以冬至日为标准,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笔者认为,在处理采光权纠纷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平原则。相邻采光纠纷的主体,是毗邻不动产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日后还要长期相处生活下去。因此,可调解或判决侵害方给受害方一定的经济补偿,体现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或者由侵害方适当修改建筑方案,再给予一定的补偿,最大限度地照顾相邻方的采光需求。 (二)、合法性原则。基于毗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因采光发生纠纷,应审查建筑方有无土地使用权证,是否超界使用;有无城镇建设规划审批证,是否超审批面积及层数建筑。审查相邻方有无房屋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证。因为房屋的所有、占有、使用权等权能,只有合法的前提下,方受法律保护。侵权损害的民事责任的构成,需具备四个要件:即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行为具有违法性。因此,合法性审查应是第一位的。建筑方土地使用及建设许可证等证件齐全,而相邻方财产属于非法或违章建筑物的,因其失去合法的基础,其权益不受保护,不能抗辩建筑方,故应驳回相邻方关于采光权的请求。对建筑方在诉讼庭审辩论终结前,仍不能提供其建筑的合法手续,又对相邻方采光权造成侵害的,应判决限期拆除,排除妨碍。 (三)、补偿性原则。对于相邻不动产双方均有合法手续或有财产凭证的,对建筑方无拆除可能的,由其向相邻方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具体应考虑相邻方采光受限制的程度,房屋间距的远近等综合考虑。 四、采光纠纷赔偿的标准 采光权由一个起初还鲜为人知的名词,到现在成为日益被重视的生存权利,已走过了一段漫长但小有成效的道路,同时也说明了人们居住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人们期待着它能更好地被重视、被保护。在国外,很多学者甚至认为日照权、采光权不是一个财产权,应属于人格权,它不仅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还包括了生活的安适、宁静,毕竟阳光是区区几千元所不能换取的。采光纠纷在《物权法》中规定得比较笼统,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应对赔偿标准进行认真审查。由于相邻采光已经形成纠纷,要求提供便利一方的采光权已经受到侵害,应当排除妨碍,赔偿损失。鉴于相邻关系情况复杂,应从不动产所有人和占有人之间长期相处,有利团结互助的角度考虑。对排除妨碍,能拆除的应判令把影响采光部分的建筑予以拆除,不能拆除的,尽可能采取措施,对受侵害方的采光予以补救。我区目前还没有类似的规定,而北京早在1994年《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中对新建住宅间距做了一些规定,但即使依此规定建楼,依然无可避免地遮挡某些住宅的阳光。在这一规定的第四章“遮挡现状居民住房阳光的处理”中第13条规定:“被遮挡阳光的现状居民住房,以居室窗台中心点(均以外墙面计),在冬至日日照时间不足1小时的,每户按其居室被遮挡状况给予一次性补偿800元至2000元。违法建设和处于新建建筑高度二倍水平距离以外的居民住房不予补偿。”此补偿标准在实践中引起不少争议。日光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不言自明,住在终年不见阳光的住宅中给居民造成的影响,同样是任何人都能想像出来的。这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不便,更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许多居民节衣缩食终其一生购买了房产,更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在此安居乐业,区区800元至2000元,便将自己及后代的采光权做了交易,这对许多特别看重阳光的住户,显然是很难接受的。而且此补偿标准是基于当时的生活水准和消费水准,有其合理和现实的一面。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和品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基于物权法的公平原则,人们一生在住房中享受阳光的权利,其相对价值判定应该有所调整。这不但符合国家的立法本意,也符合与时俱进的政策精神。笔者认为,赔偿的数额应当考虑到以下两点:(一)、受侵害方房屋贬值部分。侵害方因其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充分利用了空间,其房屋有了较大的增值,或者侵害方所盖的高层建筑物纯粹为了商品房开发,其建成房屋的经济效益自不待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邻方的房屋因采光受到影响,其房屋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有大幅的下降。因为房屋的价值取决于位置、方向、采光等关键因素,因此应委托物价评估部门,对受害方的原有价值及采光受影响后的价值予以评估,其差额部分应属赔偿范围。或者变通由建筑方将相邻方的房屋以原有价格买下,受害方另置买新房。(二)、受侵害方采取补救措施的费用。受害方因采光的需要,需改变原有房屋结构,如增大门窗面积、开天窗等,该项费用应属赔偿范围。另外,受害方因采光不足,室内照明设备使用时间相对延长,对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及能源消耗都有较大影响,可考虑将该项费用酌情予以一次性赔偿。 五、预防采光权纠纷的建议 通过审理案件和调研笔者发现,采光权纠纷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城市采光权纠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 目前建设市场主要由政府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统一管理,建立严格的建设项目监管机制,经过政府规划部门审批后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对于违反规划要求和超规划进行建设的项目,要及时发现、及时查处,特别是应当制定强制拆除违规建设部分的行政规章,以保护合法建筑所有人的权利。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 目前全社会都在提倡诚信机制的建设,对于建设开发商来说,应当保有最基本的良知与良心,为社会建造质优价廉的房屋,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违法开发、违规建设上。普通城市居民也应当增强社会公德,私搭乱盖行为只能造成他人生活的不便,带来麻烦与矛盾,因此不能为了一己之利侵害他人的幸福与权利。 (三)加大对违法违章开发商的惩罚力度 结构完好、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合格、符合建筑规划要求的建筑物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一旦在侵权建筑物竣工并交付使用后发生采光权纠纷,大多数原告都请求拆除侵权建筑物。而审判实践中,大多不能判如当事人所请,因为拆除所消耗的社会财富,远远大于对权利人赔偿之所需,这并不是法律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对权利人进行一次性补偿或赔偿成为解决采光权纠纷案件的唯一途径。虽然对权利人的权利救济通过诉讼进行了解决,但是对于违反建筑审批规划的开发商,应当采取行政处罚,以平衡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
Ⅶ 房子前面又新盖了高层 影响采光算采光侵权吗
您好,采光权侵权认定的两种情形:一是新建筑物使在先相邻建筑物采光低于国家日照标准;二是采光虽合乎国家日照标准,但新建筑物使在先相邻建筑物的采光低于原标准属于侵权。如果您觉得自家采光低于这个标准,可寻找规划部门进行测算鉴定,如果构成前述的两种侵权情形,您有权要求在建高层的开发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国家日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冬至日≥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的标准。”如果您觉得自家采光低于这个标准,可寻找规划部门进行测算鉴定,如果构成前述的两种侵权情形,您有权要求在建高层的开发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民法通则》
第八十三条 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物权法》
第七章相邻关系
第八十四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八十九条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Ⅷ 邻居违章超高,侵犯我的日照权,冬天晒不到阳光怎样上诉,违章建筑,使
根据民法中的相邻权不受侵犯的规定,即使对方的违章建筑撤销,但对你的侵权责任仍然要追究。
因此 ,你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对方,要求对方恢复原状,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千百万经济损失的,可以承担赔偿责任。
但关键是你要有证据,即影响你采光的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在冬至日,采光日照时间不超过一小时的就属于侵权。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居民住宅采光有明确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
Ⅸ 采光权赔偿标准
按建筑规范:相临房屋的采光间距一般应以相临房屋较低的房屋一方高度的0.8——1.2计算。如你的房屋高度为10米,而相临的房屋为15米,则基本间距应在8——12米;如相临房屋为8米,则基本间距应在6.4——9.6米之间。当然还有一些实际情况要考虑,请你最好通过当地的规划部门去咨询和办理相关的手续。邻居不同意可以通过规划、房产、居(村)委会等部门和群众组织来协调。民法通则中没有采光权的具体规定,只是对于相邻权作了一个抽象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中的相关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有没有对你的采光权进行侵害,一般是以房屋日照时间的长短来认定的.至于间距,你现在可以先了解一下该房屋进行施工是否取得了合法手续,是否有施工许可证及规划许可证等.关于日照还有一个部门规章: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下称《规范》)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因此,如果低于上述标准,则采光权受到侵害无疑.当然最好了解一下所居住的地方是否还有地方性的规定.但目前就侵犯采光权并没有统一的赔偿标准.因此,建议参考下列因素来合理提出请求金额:由于对采光权的侵害不仅体现在对物权的侵害上,还可能导致健康权、身体权、人格权以及其他权利的被侵害,因此,采光权侵权实际上是多重侵权的综合,赔偿内容应当包括:由于阳光遮挡导致电费、采暖设施增加的费用,健康补偿费、视觉污染费,因采光损失导致房屋价值贬低等。
Ⅹ 我影响邻居的采光权吗
会有影响,现在国家好多法律都规定不得影响邻居的采光权,通风权,走路权,隐私权等等,你应该和后院的人家好好协商解决,现在国家有好多这样的案例都是判侵权者这一方是输家,因为现在公民的意识越来越高,国家也在着一方面作出了明确的法规,
下面有一案例,以供参考:
近日,经内蒙古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一房产开发商因建筑物超高、间距太近,影响他人正常采光,赔偿房屋遮光费1万元。
2004年,被告辽宁朝阳市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敖汉旗新惠镇开发“永安家园”。楼房竣工后,因该小区3号楼房影响楼后原告张某的采光而产生纠纷,并引发上访,后诉至敖汉旗人民法院。
经有关部门实地测量,与原告住房对应的被告所建3号楼房超高0.41米,且违反了其从敖汉旗城市规划管理所领取的“建筑项目规划通知书”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相关规定。敖汉旗人民法院认为,不动产相邻各方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各方如因另一方的行为造成损失,另一方应给予合理赔偿,故依法判决被告给付原告张某房屋遮光赔偿费1万元。
原、被告均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院依据双方当事人的要求,对两建筑物的间距、高差进行了测绘,对采光时间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日照标准、进行了鉴定,结论为间距及日照标准均不符合规定标准。
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朝阳市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永安家园3号楼的开发人,在施工时超出规定高度2.32米,违反了其从敖汉旗城市规划管理所领取的“建筑项目规划通知书”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相关规定,两房屋间距少了6.1米,对上诉人张某的住宅造成遮光,应负相应的赔偿责任。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