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西藏环境破坏造成人民矛盾纠纷

西藏环境破坏造成人民矛盾纠纷

发布时间:2022-05-25 19:49:24

❶ 西藏安多县海拔多少米

西藏安多县平均海拔5200米,县城海拔4800米,是至今人类定居生活的最高海拔地区,也是全国建制县最高海拔县之一。境内气候恶劣、天气寒冷、环境艰苦,年均气温-3℃至-4℃,最低气温-36.6℃,大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

常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很多路人谈及色变,不敢涉足。为了改变世人的观念,这些年来,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安多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亮化小城镇,提供供暖供氧服务,打造藏北民族特色文化,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软环境。



地形地貌

安多县地形属高原山川类型。以唐古拉山主脉为脊,无数大小山峰造迄连绵,高低起伏,由西向东,北有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和祖尔肯乌拉山,中部有托尔火山。

南部有桑卡等山脉,是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之势,由中部唐古拉山主脉的6604米逐渐下降到店北的4704多米、唐南的4500多米,形成“屋脊”状。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五十年发展巡礼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安多县

❷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议,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602件,审结28720件,制定司法解释2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31个,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51.6万件,审结、执结3010.4万件,结案标的额8.3万亿元。通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25.6万件,判处罪犯171.5万人。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持续处于低位,占全部刑事案件比重稳步下降,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犯罪。严惩煽动颠覆国家政权、间谍窃密、邪教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对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李亨利依法定罪判刑。审结网络传销、网络赌博、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等犯罪案件9.2万件,维护互联网安全。严惩危害生物安全犯罪,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审结杀人、放火、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4.9万件。会同公安部等出台惩治涉枪涉爆犯罪意见,审结相关案件9984件。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6万件,严厉打击走私、制造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541件。审结袭警犯罪案件4586件。严惩暴力伤医犯罪,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为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创造良好诊疗环境。人民法院准确贯彻死刑政策,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对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犯罪,论罪当判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坚决维护法治权威,坚决捍卫公平正义。
依法维护疫情防控秩序。审结涉疫犯罪案件9653件。对故意隐瞒中高风险地区行程、违规接诊发热患者、伪造售卖核酸检测报告、“涉疫偷渡”等犯罪严惩不贷。会同海关总署等发布打击海上跨境走私犯罪意见,严惩走私冻品犯罪,防范疫情传播风险。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加快案件清结,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409件18360人。推进黑财清底,执行到位财产刑及追缴、没收违法所得405.7亿元,坚决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推进专项整治,发出相关司法建议3816份。巩固整治“村霸”、“沙霸”、“菜霸”、“路霸”等成果,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3万件2.7万人,秦光荣、王富玉等14名原中管干部受到审判,彰显党中央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依法追缴行贿非法获利,斩断“围猎”腐蚀、权钱交易的利益链条。加大职务犯罪赃款赃物追缴力度,实际追缴到位596.6亿元。境外不是法外,首次适用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审理程三昌案,裁定没收外逃人员徐进、张正欣境内外巨额违法所得,对外逃腐败犯罪分子虽远必惩,让其人财两空。
依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出台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见。会同农业农村部等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伪劣种子、破坏种质资源等危害种业安全违法犯罪。审结乱占耕地案件7251件,涉及耕地312万亩,依法惩治农村侵占耕地犯罪,保护耕地红线。辽宁、吉林、黑龙江法院严惩污染、盗采黑土犯罪。
守好民生安全底线。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案件2031件,维护群众生产安全。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6002件,依法严惩制售“病猪肉”、“毒草莓”、“毒面膜”等犯罪行为,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严惩医保骗保犯罪,依法对幕后组织者和职业骗保人加重惩罚,守好百姓“看病钱”、“救命钱”。审结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等犯罪案件296件,高空抛物致人伤亡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群众头顶上、脚底下安全更有保障。审结危险驾驶犯罪案件34.8万件,维护群众出行安全。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相关案件7.9万件14.9万人,对“5·09”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590名被告人判处刑罚。严惩“以房养老”、“投资养老”、保健品坑老、兼职刷单、套路贷、校园贷、美容贷等花样翻新的诈骗犯罪,助力打好反诈人民战争,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变得突出和紧迫。认真贯彻个人信息保护法,严惩窃取倒卖身份证、通讯录、快递单、微信账号、患者信息等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审结相关案件4098件,同比上升60.2%。依法从严惩治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严惩利用恶意程序、“钓鱼”欺诈等形式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审理“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案,惩治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严惩通过非法侵入监控系统贩卖幼儿园、养老院实时监控数据的犯罪分子。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制止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行为,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担忧。审理人脸识别第一案,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守护公众重要生物识别信息安全。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依法宣告511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83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还无罪的人清白。会同司法部完善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依法保障死刑案件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权利。推动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与全国律协召开座谈会,健全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充分发挥律师促进公正司法和人权保障的重要作用。律师服务平台为33万名律师提供在线立案服务244万件、案件排期避让提醒40万次。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2215件。出台国家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司法救助4万人,发放救助金9.2亿元。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对挑战法律权威、挑衅公共秩序、侵犯人民利益的,依法严惩不贷。
二、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574.6万件、行政案件29.8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8.3%和12%。
持续服务“六稳”、“六保”。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劳资用工、购销合同、商铺租赁等纠纷,审结涉疫民商事案件14.2万件。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实招硬招,着力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超标的查封乱查封等侵害中小微企业权益问题。天津、江苏、河南、重庆等法院运用“滚动解封”等方式,防止大额资金冻结对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的冲击。辽宁法院以海事强制令帮助数百家进口冷链企业解决清关难题,降低疫情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服务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见,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保护。依法审理涉国资国企案件,助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服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再审纠正涉企刑事冤错案件30件39人,坚决防止把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发布17件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弘扬契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依法破除对民营企业在投资、市场准入等领域设置的门槛,清理涉民营企业积案。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等法院建立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机制。审结行政许可、行政协议案件2.1万件,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海南、贵州等法院着力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河北、江西、山东、陕西、甘肃等法院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服务法治政府建设。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54.1万件,同比增长16.1%,保护创新、激励创造。审理涉5G通信、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高新技术案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保护。明确职务发明权属争议的判断标准,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造。对科研人员已尽勤勉义务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的,合理界定法律责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着力破解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成本高”等难题。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在895件案件中对侵权人判处惩罚性赔偿。依法适用行为保全制度,以先行判决和临时禁令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损害扩大,不让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支持向滥诉者索赔合理开支,对恶意诉讼阻碍创新行为说“不”。我国已经成为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尤其是专利案件最多的国家,也是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知识产权审判在服务创新发展中作用愈来愈显现。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审结垄断案件4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7478件。探索数据权利保护规则,服务数字经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审理平台“二选一”、刷单炒信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严惩妨碍公平竞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审理“茶颜悦色”奶茶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对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裁。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推动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审结破产案件1.3万件,涉及债权2.3万亿元,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同时坚决防止借破产之名逃废债。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企业破产法执法检查,促进完善破产法律制度。深圳个人破产条例首案裁定生效,让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债务人可以从头再来,个人破产制度实践迈出重要一步。审结破产重整案件732件,盘活资产1.5万亿元,让745家困境企业再获新生,35万余名员工稳住就业。
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依法严惩金融证券犯罪,审结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案件1.3万件。审结金融纠纷案件155.3万件,依法处理涉供应链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私募投资基金等纠纷,有力推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妥善审理康美药业案,严惩证券违法犯罪,支持陷入债务危机企业重整再生。依法否定职业放贷、高利转贷、变相高息等行为效力,引导民间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北京金融法院建设金融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提出保障“北交所”25条举措,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上海金融法院深入推进金融审判专业化,建立金融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年度发布机制,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旗帜鲜明保护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存。河北法院审理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一体化保护长城遗迹和历史、环境风貌。江苏法院完善大运河司法保护机制,促进河道治理和文化遗产保护。福建法院在世界遗产地、历史文化街区等设立巡回法庭,保护文化根脉传承。贵州法院发出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令,守护乡愁记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6.5万件。制定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审理绿孔雀预防性保护公益诉讼案,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浙江安吉法院“森林法官”守护森林竹海,践行“两山”理念。青海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生态法庭联动,共同守护“中华水塔”。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赔偿,探索公益诉讼损害赔偿专项基金制度,江苏、江西等法院委托第三方监管,保障生态修复资金专款专用。出台贯彻长江保护法实施意见,守护一江清水、两岸青山。山东法院与执法机关协同治理油泥砂和落地原油污染,保护黄河三角洲。湖北法院依法保障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建设,广东法院审理碳排放权交易结算案,福建法院推行“碳汇”认购等替代性修复方式,依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通过《昆明宣言》,促进凝聚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国际共识。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出台服务北京“两区”建设意见,北京、天津、河北法院聚焦雄安新区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精准发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涉冬奥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涉京张高铁项目等纠纷,助力办好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法院推进执行跨区联动、信息全域共享、服务标准协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出建设金融审判创新试验区等21条举措。完善落实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司法服务措施。完善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司法政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出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见,重庆、四川法院围绕知识产权、环境资源、跨域诉讼服务唱好司法协作“双城记”。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法院精准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审结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2.1万件、海事案件1.4万件。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海南法院审理外籍渔民在我国南海海域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判令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对我国管辖海域实施有效司法管控。广西法院高效处理“艾丽肯”号外籍货船诉前保全案,外方当事人主动将约定的外国仲裁变更为我国法院管辖。随着我国司法国际公信力日益提升,外国当事人主动选择中国司法管辖日益增多。联合国贸法会法规判例库收录涉疫情涉外商事海事案件指导意见,收录我国司法案例已达36件。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国际论坛,在山东青岛举办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建设,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审结破坏军事设施、泄露军事秘密、破坏军婚等涉军犯罪案件466件,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会同退役军人事务部推进设立“老兵调解室”,积极开辟退役军人诉讼绿色通道。推广河南法院涉军维权“信阳模式”。军事法院发挥涉军维权服务平台作用,维护官兵权益。推进军事行政审判试点,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审理侵害英烈名誉荣誉、亵渎英雄墓碑等案件,让侮辱烈士的人受到制裁,让戍边英雄的丰碑永远高高耸立。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牢记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及时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切实实施民法典。民法典颁布实施,让民事权利保护进入法典时代。适用民法典审理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一案”。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保障民生工程顺利进行,促进邻里团结和睦。审理好意同乘减轻责任案,鼓励互帮互助,增进社会互信。审理多起居住权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居住需要,驳回“强行啃老”等无理居住权请求。及时签发人格权侵害禁令,为保护生命健康、名誉荣誉、个人隐私等提供预防和救济。民法典实施一年多来,走进千家万户,进入百姓心田,一个个司法案例让民法典条文变得更加鲜活起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法典就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就是日常生活的法律网络全书。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司法断案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审理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判决善意助人不担责。审理小区保安送老人就医被索赔案,驳回无理赔偿请求。审理医院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判决追赶者无责。审理高铁霸铺案,判决对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曝光无需担责。对长期霸占已售房屋、耍横抗拒执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决不让“赖而不决”有机可乘。通过一系列司法判决,鼓励崇尚英模、邻里相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志愿服务、舆论监督,决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决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
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审结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社会保障等案件154万件,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新就业形态纠纷司法政策,依法治理欠薪问题,加强劳动权益保障。会同中国残联发布保护残疾人典型案例,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出台网络消费司法解释,对直播带货、外卖餐饮作出规范,依法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遏制利用“法拍房”、“借名买房”规避限购,绝不允许通过不当手段影响楼市调控、损害百姓居住权益。
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加强家事审判工作,守护家庭幸福的港湾。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83.1万件。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依法严惩施暴者,会同全国妇联推动人身安全保护令落地见效,发出保护令3356份,全面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对老年人的司法保护,对不赡养九旬母亲的4个儿子依法判令承担赡养责任并予以训诫,加大惩处力度。通过家事审判,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完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和6个巡回审判点,全国法院设立2181个少年法庭。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两法”,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保护。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采用圆桌审判,封存犯罪记录,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一些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怠于履行抚养监护义务、为孩子订“娃娃亲”等行为进行训诫,发出家庭教育令,对虐待儿童的剥夺监护权。四川法院设立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安徽法院会同妇联等部门落实留守儿童委托照护责任,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及家庭保护意识。审理短视频侵犯儿童个人信息等案件,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各地法院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积极创建法治副校长品牌,开发适合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课程,防治和惩处校园欺凌行为,陕西法院联合推出全媒体模拟法庭栏目“红领巾法学院”,共同营造保护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环境。
维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审结涉港澳台案件2.8万件,办理涉港澳台司法协助互助案件8933件,审结涉侨案件4220件。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港澳同胞在内地就业、创业、生活提供保障。与香港相互认可和执行婚姻家事判决、试点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序。与澳门签署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安排。会同中央台办建立在线诉调对接,84名台胞担任调解员,发布维护台胞权益典型案例。举办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论坛,在甘肃敦煌举办中华司法研究论坛,深化中华司法文化研究。
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围绕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2019年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督察,深化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高效公正规范文明执行,全国法院受理执行案件949.3万件,执结864.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94万亿元。打通查人找物、财产变现、协同联动、精准惩戒、打击拒执等方面堵点,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会同自然资源部提升土地查封处置效率。会同民航局治理限高人员通过“黄牛”违规购票规避执行。会同证监会规范上市公司质押股票冻结。网络查控案件1971万件,网络拍卖成交4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和7.4%。开展执行款物集中清理、高效为民执行、涉民营企业积案攻坚等专项行动。执行到位涉民生、涉小微企业、涉10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案款898.4亿元。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法院健全执行联动机制。我国民事执行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手段更加有力,执行工作机制和模式更加健全。
用心化解涉诉信访。坚持把涉诉信访工作作为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建立覆盖四级法院的网上申诉信访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直通车”,有访必录、有信必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通过领导干部接访、律师代理申诉、公开听证等方式,化解信访积案3739件,帮助群众解开“法结”、“心结”。安徽法院351名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包案化解。全国法院涉诉信访、涉诉进京访较2019年分别下降2.3%和61.6%。2015年以来涉诉信访、涉诉进京访年均下降5.5%和35%。
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是矛盾纠纷的具体表现。化解这些矛盾,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公平正义向往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显现出来。有矛盾就有冲突,甚至是激烈的冲突,不能回避,不能推诿,要不怕难,要耐得烦,要敢于担当。人民法院化解以案件形式呈现的矛盾,就是通过司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方式。人民法院不仅要定分止争,还要为群众化解纠纷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服务,包括调解、仲裁、审判。群众需要什么方式就努力提供什么方式,真正做到方便快捷、诉非对接、线上线下联动。经过三年多不懈努力,集约集成、在线融合、普惠均等的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菜单式”服务提供多样化选择,让群众解纷变得及时便捷。与全国总工会、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银保监会、中小企业协会等11家单位建立“总对总”在线调解机制,6.3万个调解组织和26万名调解员进驻调解平台,丰富了群众选择适合渠道解决纠纷的“菜单库”。覆盖城乡的跨域立案网点超过1.3万个,累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4万件,90%的申请在30分钟内响应,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让“正义提速”,显著降低群众、企业和国家财政解纷成本。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为总入口,集成在线调解、电子送达、委托鉴定等10个平台,实现在线服务四级法院全覆盖,群众打官司从原来的耗时费力变为全流程“掌上办理”。全国法院2021年在线调解纠纷突破1000万件,平均每分钟51件成功化解在诉前,诉前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17天,比诉讼时间少39天。完善分调裁审机制,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全部设立速裁工作室,速裁快审案件871.5万件,平均审理周期32天,较一审民商事案件缩短43%。设立330个邮政集约送达服务中心,在主要城市基本实现法律文书“次日达”。24小时服务,让群众办理诉讼事务“零时差”。739个法院推出24小时诉讼服务。12368热线发挥诉讼“总客服”作用,“一号通办”实质性办理诉讼事务,日均接听群众来电2.1万件次,帮助解决诉求765.1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6%。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法院“夜间法庭”解决超大城市上班族诉讼不便问题,让诉讼服务“不打烊”。送法下乡“零距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8429个人民法庭入驻,43033个基层治理单位对接。宁夏闽宁法庭主动服务东西部扶贫协作,长年扎根移民安置区,与走出大山的群众共谱“山海情”。四川“石榴籽”调解室、云南“金花”调解室、西藏“送法进边境村居”、新疆“冬不拉”调解室、兵团“农牧团场法官工作室”等受到各族群众欢迎。加强巡回审判,马背法庭、车载法庭深入田间地头、厂矿林区,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审判、督促就地履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联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

❸ 论西藏拉萨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摘要:围绕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论述了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评价标准,并从政策制度、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发掘民族文化四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西藏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西藏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概况

1.区内地理环境现状与生态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达122.84万km2,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第二)。人口242.7万,以藏族为主(占95%以上)。全区辖7个地(市)73个县(市、区)。[3]西藏高原风光旖旎,那里有湛蓝的天,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悠久灿烂的藏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西藏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很低,主要江河的水质都能达标,至今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条件,西藏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然而,正是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区内86.1%的土地位于海拔4000m以上,受高寒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成为关系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藏解放后,由于起初人口较少,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低下以及国家的种种保护措施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好的状况。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而言质量不高,且有退化的趋势。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西藏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退化,投资严重短缺及环境意识淡薄产生的全部与局部,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西藏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2.西藏城市发展现状及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城市是社会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藏的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拉萨、日喀则、昌都、江孜等城镇均属历史古城,也曾显赫一时。但是,长期以来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城镇可以说没有基本的城市设施,加之生产力低下,人口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在西藏,现代意义的城镇是在和平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西藏的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80年代,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投资几亿元,大部分用于城市住房改造,城市扩建,市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1984年,中央决定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广东等9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工程,工程总投资4.8亿元,总建筑面积23.6万m2,一座座饭店、宾馆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通讯、交通、生活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使高原城镇的容貌焕然一新。1994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由中央和有关省市为西藏援建62项工程,总投资达23.8亿元。[1]目前,该项目已大部分建成并也投入使用。2003年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未来经济的发展绘制了一张壮丽的蓝图,西藏城镇的发展也必将进入一种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城镇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2007年,青藏铁路将要建成通车,西藏总人口将达到250万到280万(含外来流动人口在内),尽管西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西藏高原自然条恶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限,可利用的耕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2%-0.3%,而且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态势,人口的增加,必将引起人为地对西藏脆弱生态环境的掠夺与破坏。比如: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作为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原先不足20万人口,目前已增加到47.45万人,城市人口已达22.39万人(占47.19%),已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2]由于拉萨目前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中心,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白色”污染物的增加,污水的横流。人类为了生存,非法地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便会产生,诸如不合理的森林砍伐,非法盗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自然矿藏等。如何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西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现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城市在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城市质量的提高,包括城市的生态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建筑美学质量以及精神文化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西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而不应以今天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明天的环境质量降低和子孙生活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为代价。

现代城市和城镇都是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西藏正面临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经济,缩小与内地差距,迎接新一轮西部开发的历史任务,因此尤其要重视中心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使其具备应有的经济文化辐射中心的地位,从而切实带动全区的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城市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其最终目标是要使自然、城市经济、人类社会和谐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会促进城市社会的持续健康的运行。

再次,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的讲,西藏的经济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结构,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产业和专业化、集约化的社会经济运作。因而制约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而区域内城市的发展会产生复杂的分工和交换关系,对经济的带动



作用是巨大的,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发达,需要城市的拉动。根据现实情况西藏要走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道路必须重视中心城镇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西藏早期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西藏要发展必须在客观上打破地域的界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资源配置中自由合理的流动,积极的接受周边区域的有益经济辐射。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西藏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才能促进自身区内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西藏城市只有处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促进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资料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城市的企业才能够建立复杂多样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西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完善,西藏城市的开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

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社会经济协调规律的要求,是人口、资源、环境同步进行,均衡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经济效益就是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生态效益的统一。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既会产生有益的经济成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带来某种负面影响,产生生态效应。这两种效益是在劳动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一认识高度,重新优化组合各种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是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适度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环境,这三者任何一项处理不好或者是三者不能协调发展,都不能使城市持续协调的发展。

三、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提高全区可持续发展意识

西藏是我国西部的一片“净土”,由于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明确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有效环保优惠政策。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水平所致,西藏大多地区乡村干部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加上文化交流少,信息较闭塞,对科学技术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不够,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误解,甚至把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对立起来。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唤起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美好的家园,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效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动员社会一切有利条件,有能力的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事业,为维护西藏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积极的贡献。

2.提高城市规划决策质量,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大好形势下,西藏城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座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城镇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的城市“高原反应”现象,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东部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西藏地区?如何解决这些前所未有的城市问题?我国东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和发展方面的挑战,高速的经济发展再带来累累硕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的匮乏,许多大中城市和乡镇面临空气、水、垃圾、噪声污染等问题,以及土地质量下降,自然资源退化等现实。随着2007年青藏铁路通车,必将掀起西藏的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提高西藏城市规划质量,尽早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因此为了解决西藏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关键在于城市发展有关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决策失误引起重大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的教训很多,比如“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导致的大规模湿地破坏;片面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导致滥伐森林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支持乡镇企业政策。包括“十五小”企业对部分地区的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6]从东部城市发展的教训中表明,政策、规划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在性等特点。如果在决策初期不注意决策的科学和质量,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弥补,只有在政策或计划层次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原则应作为政策的核心和主体。

3.因地制宜,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代化的城市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还需要有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城市发展中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日渐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规划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性规划,其实质是从生态学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地进行规划,使城市向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4]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该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正处于起步或加速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城镇污染少,管理运行成本低和环境可塑性强的有利因素,按照“绿色城镇”理念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教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的城市发展模式,避免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城市病”和“反城市化现象”,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城市的规划过程应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诸方面要求,实现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其次,把西藏城市,西部区域以及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第三,力求使城市空间体系和生态体系相结合,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及经济规划相结合,寻求最佳规划方案,以适应西藏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

4.充分发掘民族文化,为西藏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西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人民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统一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以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发了雪域高原,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人类历史和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5]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民族文化建设成果喜人,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



,博大精深的藏民族文化将会为西藏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将直接影响西藏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化,还包括城市成员的生活方式、基本权利、价值系统、传统以及信仰。城市文化对于其所有成员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城市的各个方面。在西藏城市发展中,应该进一步重视藏民族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导向、凝聚、激励以及约束、辐射作用,使其成为西藏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基础,成为建设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城市的典范。

四、结语

西藏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精心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全民族素质,以谋求人类、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让西藏永远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片“净土”。

参考文献

1.普布次仁.城市化与西藏城镇发展刍论.中国藏学,1995(3),140~144

2.洛桑江村.拉萨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着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中国民族,2002(10),44~46

3.罗绒战堆.刘洪平.环保大潮中的西藏发展—小议西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西藏研究,1996(3),28~36

4.唐立国.城市化建设新思路——生态城市.生态经济,2002(4),26~27

5.西珠郎杰.高原文化展新姿.西藏艺术研究,1995(3),4~7

6.西宝.李一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环境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104~10

❹ 如何以最严格的制度守护西藏生态环境

西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生态环境保护是西藏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红线、高压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趟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之路。

保护生态要谋长久之策,必须行固本之举。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架构了法制体系,为西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西藏久久为功。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一项项制度法规严防污染进入雪域高原。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


如今,西藏水、气、土壤及生态环境质量均保持在良好状态。雅鲁藏布江、纳木错湖等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一类或二类水域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保持自然本底,拉萨等主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90%以上。

❺ 西藏的环境污染严重吗

由于西藏工业不发达总得来说排污量不大,但西藏的生态环境过于脆弱,具有一小片草皮破坏后恢复要100万年,所以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还是令人堪忧的,淘金、采集(冬虫夏草、发菜)、过度放牧是现在西藏环境破坏的最主要因素。

❻ 西藏有什么环境问题及原因

以下内容是我一些胡言乱语,可能与主题无关。 一提到西藏,许多人的头脑里就会出现几个词组。纯洁,神圣,神秘,,,因为西藏对许多人来说是遥远的,对西藏的情况缺乏了解,仅凭在课本上或他人的传言上得到一些关于西藏的知识,所以才会对西藏有以上认识。 西藏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这确实不假。现在的西藏工业还不是很发达,没有什么污染企业,况且占国土面积八分之一的西藏,如今只有270万人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大。所以才保持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但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人口的涌入,西藏的环境也开始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西藏的生态环境是很脆弱的,一旦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我看到大片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几个人都抱不住的,不知几百年的大松树,。对野生动物的大量猎杀(对动物的猎杀主要是内地人,由于藏族是全民信奉佛教的,是不杀生的),破坏了生态平衡,高山草甸沙漠化很严重。这些问题虽然也引起了某些有关政府部门的注意,但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可怕的是大多政府领导没有环保意识,以牺牲环境去换取所谓的经济发展。这样下去,若干年以后西藏将没有绿绿的草原,绿绿的山。茂密的原始森林也将不复存在。气候变暖,雪山容化,美丽的西藏也将不复存在。 不光西藏大多数政府官员几乎没有环保意识,人民群众的的环保意识也很差,(实际上我们中国人的环保意识都普遍较低,包括本人)生活垃圾随便丢弃,一起风,空中飞舞的全是塑料袋,给外来游客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严重破坏了人们对纯净西藏美好印象。据我了解西藏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只是简单的掩埋,或集中堆积在一个地方,有的甚至向河流里倾倒。或许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西藏不再象以前纯净。

❼ 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 然的干预越来越来深入,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危 机,人们不得不思索,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资源环境是有价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使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西藏地区地处高原,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各具特色,在各种生态环境中,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原生态的脆弱性及敏感性,这就决定了西藏的生态环境很容易受到 外界的干扰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相比于低海拔地区要困难得多。 西藏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生态地位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西藏人民因为贫困而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开发本地区资源,但是生态地位的重要性 则限制资源开发,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西藏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西藏人民和政府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确保生态环境好转的情况下开发西藏,促使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在保证西藏经济良好发展的趋势 下,促使西藏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使资源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这要求加快建立和健全西藏生态补偿制度。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析了西藏的地理环境,论述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阐述了西藏草原、水资源、森林及矿业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把西藏地区 经济贫困与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第一部分从研究西藏生态补偿的目的和意义入手,引入西藏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研究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文献, 为西藏的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第三部分就西藏几个重点领域进行生态补偿的分析、论证及实施;第四部分作为在西藏进行生态补偿的结论 和展望、阐述了建立西藏生态补偿制度必要保证、说明了西藏的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本文比较系统的论证了建立西藏生态补偿制度的可行性、必要性,在西藏地区,生态保护及生态地位在我国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西藏的生态保护还有明显的 不足之处,生态补偿研究有待加强、生态补偿制度有待完善。故此,希望本研究能引起大家重视、能为西藏建设提出一些建议、能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❽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王作堂

(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眉山,620010)

摘要本文从生态环境地质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在缺乏生态屏障保护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天然植被的过量掠取和加大对地质环境的干扰和改变,诱发和加重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和防治对策。并期望有关部门和领导为西藏高原上的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典型实例和经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江两河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

前言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系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下同)中部流域地区的简称,位处西藏腹心地带,以雅鲁藏布江为轴线,东起桑日县,西止拉孜县,长440km,海拔3600~3900m,总面积6.65万km2,占西藏总面积的5.4%。范围包括一市(拉萨)两地(山南、日喀则)中的18个县(市、区)。其中拉萨市是自治区首府和拉萨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乃东县泽当镇和日喀则市分别是山南、日喀则地区地委、行署驻地,是区、地(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为西藏人口居住和城镇集中分布区,现有人口88.38万,占西藏总人口的45%,其中藏族人口占94.12%,农业人口达73万。

“一江两河”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水土资源、交通条件优越,矿产、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西藏的“金三角”,是西藏国民经济最发达地区,自古就是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发展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内耕地占西藏的35.23%,粮食产量占56.24%,农林牧渔产值占34.5%,工业总产值占23.97%。国内生产总值(GDP)占19%。

从“八五”开始,西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1991年、2001年第3次、第4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将其列为重点综合开发区。党中央、国务院从1990~2002年每年注入上亿元资金进行“以水利建设为头,以农牧业开发为主体,配套建设必不可少的能源、交通项目”的开发建设。

但是,随着“一江两河”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对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扰动和改变日益加剧,也使众多阻碍该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地区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规化(1991~2000年)》指出:“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过去长期粗放开发,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已出现严重退化……严重影响到该地区综合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开展和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决策,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促进西藏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1.1生态环境脆弱,天然植被锐减

“一江两河”地区平均海拔3600~3900m,地势高亢,气候干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土层薄而质粗,广大山坡地水源涵养差,制约了植被的生长发育,在天然条件下植被生产量不及同纬度其他地区的1/10。由于长期的粗放开发,过去的天然乔木林和高大阔叶灌木林由于过度采伐,已退化为覆盖度很低的灌丛草坡,每年有6~10万亩灌木林遭到樵采和刨根等毁灭性破坏,从河谷坡麓线到4500m的山体下部,原有的草原植被发生退化,覆盖率下降,导致山体物理风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出现了大面积沙化和石砾化稀疏草原植被。非森林化过程以居民地为核心呈放射状扩展。拉萨市近郊山地灌木林已砍伐殆尽,灌木林的破坏范围仍在继续向外扩展。在近15年间,覆盖率在40%以上的灌木林地面积减少了70%。植被覆盖的锐减和局部枯竭,山麓灌丛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随之变差,水土涵养和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生物群落、动植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重建和恢复原有植被十分困难。

1.2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一江两河”地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860.9km2(279.1万亩),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97.5%。集中分布在贡嘎、扎囊、乃东、曲水、南木林、拉孜及日喀则等县(市)的雅鲁藏布江干流宽谷河段和拉萨河下游等地。由于风沙作用强烈,流沙面积不断扩大,极目所处活动、半活动沙丘,沙丘链随处可见相连成片,局部地段已向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坡上扩展。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8.7%。其中,雅鲁藏布江北岸的达那谷—大竹卡地区和曲水—泽当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占该区河谷土地面积的46.5%和44.1%。按行政区域而论,日喀则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为977km2,次为山南地区和拉萨市,分别为542.2km2和341.7km2。导致土地沙漠化固然与干旱环境和强劲的季风吹扬有关,但人类活动过度对植被樵采和掠取,扩大了沙漠化的面积,推进了沙漠化进程。每年约有数百亩土地、草场被流沙覆盖、吞噬,公路被沙埋、阻碍交通。目前沙覆盖面积比解放初期增加两倍以上。土地沙漠化严重危害植被、农田、牧场、水利设施、交通运输、民航,埋压城乡建筑物和污染环境,使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3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西藏高原地壳的急剧抬升活动,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和植被不发育等自然因素,形成了水土流失的天然环境。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强烈影响,加剧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4.9万k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3%。据抽样统计,在坡麓地带和洪积扇平均每平方千米有冲沟0.251条(最深20m,最宽达25m),裸岩面积0.053km2(最大达8km2)。拉萨河、年楚河年均含沙量分别为11kg/m3和36kg/m3;雅鲁藏布江干流年输沙量达1390万t。个别年份侵蚀度则更为严重。区内西部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其次是山南地区和拉萨河地区。大面积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耕层变薄,板结而贫瘠化,降低土壤肥力,土质变坏,库(塘)淤积难以发挥效益。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4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天然植被的锐减,水土流失和道路修建、边坡开挖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诱发和加剧了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发育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有2721处,因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万元。区内重要城镇拉萨市、泽当镇、琼结县城等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之巨。每到雨季,交通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频频发生,不断毁坏城镇、水利设施和道路交通,每年有上百至数百公顷农田被冲毁或淤埋。

1.5草场退化严重

“一江两河”地区退化草地多集中在河谷地区的温性草原,全区共有退化草场115.37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24.3%,其中重度占19%,中度占37.7%,轻度占43.3%。拉萨市草场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32.7%;山南退化草场5.62万公顷,占草场面积的20.86%,其中重度退化草场占草地面积37.9%;日喀则草场退化面积达21.16%万ha,占草场面积79.5%,其中重度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的22.4%。草场退化的主要表现为草场可食饲草减少,毒草繁衍,鼠害严重,土壤沙化。造成退化的原因,固然和草地超载放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不适当的甚至毁灭性的樵采植被等人为破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草场退化严重阻碍了牧业的发展,也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1.6城镇地下水污染

“一江两河”河谷平原地区是西藏城镇和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城镇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但河谷平原区地下水天然防护条件较差,城市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局部地段已出现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三废等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镇、泽当镇等城镇局部地段地下水已形成轻—中度点状、面状和条带状污染,并有扩大趋势。

1.7水文状况恶化,土地干旱严重

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调节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出现地表迳流增加,地下水迳流减少,导致干旱河谷不断扩展,旱灾频繁发生而周期长。冬、春、夏连旱最长日数为156~228天,即便6~8月的雨季,干旱频率也在40%以上。全区干旱面积现已达59.57万亩,缺水量231.21万m3/d。干旱区多分布在主干河流的两侧支谷中下游地带,现有耕地和林草地处于干旱状态,大面积宜农荒地因干旱而难以开发。一遇大旱,粮食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牲畜因缺乏饲草而大批死亡,人民生活比较贫困,严重制约了农牧业发展。

1.8土地盐渍化

“一江两河”地区具有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4倍,而该地区农业灌溉大多仍采用大水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导致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宽谷区和林周盆地等地下水水位较浅的重要农耕区,部分耕地已出现盐渍化现象,面积已达2.87万公顷,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长。

2防治对策

2.1进行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为政府制定保护法规提供依据

通过对“一江两河”地区的生态环境地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该地区在进行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的特征和规律,进行资源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提出各分区内在自然资源开发中保护生态地质环境的对策措施以及开发后恢复或建设生态地质环境的建议等,为该地区各级政府制定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提供基础性科学依据。

2.2建立生态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逐步实现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预测和监测

鉴于“一江两河”地区在西藏的特殊地位,有必要扩大地质环境的监测范围,充分利用“3S”技术,开展“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工作,拟建生态地质环境“动态”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预测和监测,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步进行。

2.3开展生态环境地质专项示范调查研究,编制相应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技术要求

国际上对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起步较早,应用先进技术研究解决和监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已大量开展。我国虽已意识到资源开发活动导致的环境负面影响,但由于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江两河”地区拟采用生态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农业地质学、“3S”等先进理论和方法技术,选择具有不同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的典型地区(段),开展生态环境地质专项范围调查研究,并编制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或规范,示范指导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2.4加快“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规划提供依据

尽快查明“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现状,编制“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图和“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规划图。并以此为依据,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力度,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为建设与恢复“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科学依据。为“一江两河”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的规划提供依据。

3结语

“一江两河”地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生态系统不稳定,在缺乏生态屏障保护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天然植被的过量掠取和加大对地质环境的改变,诱发和加重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系统向紊乱、衰退的渲替趋势发展,恶化了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也制约了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使该地区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发展,进行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及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工程规划等工作已迫在眉睫。可以预测,只要生态环境地质规划各项工程内容得到全面落实,并付诸实施,该地区一定能够建成西藏高原工农业发达,三个效益显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地区。

参考文献

[1]陈梦熊.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与综合性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5(3):3~6.

[2]魏伦武.西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3(1):6~8.

[3]魏伦武,赖绍民.西南地区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探讨.四川地质学报,2002,9(3):153~155.

[4]刘玉海.黄河中游区域地学环境特点、问题及整治措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2(2):73~76.

❾ 相关政策措施

西藏自治区以矿产资源丰富的拉萨市作为和谐矿区建设的主要地区,在2009年11月印发了《中共拉萨市委员会和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矿区的意见》[2009]84号,提出了拉萨市建设和谐矿区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通过统筹兼顾地方政府、矿山企业、矿区群众的利益,建立和谐矿区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考虑到部门工作的职责,强化组织建设,合理开展建设和谐矿区工作。

1.利益相关方的处理

在处理地方政府、矿山企业、矿区群众的利益关系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做好对矿山企业的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地调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矿山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在政策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帮助协调解决,依法依规收取各种税费、加强执法监管,杜绝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地开展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生产、维护群众利益等工作,强化矿山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壮大和发展次生(延伸)产业,鼓励企业参与引导农牧民兴办各类实体;对通过培训的矿区农牧民群众,矿山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吸纳到企业就业,最大限度地落实“用工本地化”,让群众从矿产资源开发中得到实惠。

一方面矿区村级组织结合矿区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当地农牧民的就业问题;不断完善《矿区牲畜非正常死亡认定和补偿办法》、《矿区草场征收征用补偿办法》等制度,对涉矿领域存在的各种共性问题,制定了补偿标准和办法。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化解矿群矛盾,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科学组织涉矿问题的收集、核实和解决,正确界定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维护了群众和企业双方利益,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矿群关系;对群众的一些过激行为耐心疏导,对极个别带头组织、煽动闹事者依法处置。对历史原因形成的矿群矛盾纠纷,地方政府实行干部下访、领导包案制度,进行耐心细致的调处工作,将矿群矛盾化解到位。

2.和谐矿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拉萨市政府全面考虑涉矿的诸多问题,从生态恢复、资源补偿、安全生产、利益调节等方面建立并强化相应机制,保障和谐矿区建设。

(1)强化矿区生态恢复机制。坚持边开采、边恢复的治理原则,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及时进行造林绿化等恢复治理,使矿业生产中不积存新的生态问题。矿山闭坑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100%。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的采矿弃地,消除安全隐患和地质灾害隐患,综合开发利用废弃矿区。

(2)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严格执行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拉萨市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实施意见〉的通知》(拉政办发〔2006〕9号的精神,建立“事前防范、过程控制、事后处理”的三条生态环境保护防线,按照植被和土壤类型从严征收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欲修复的责任主体。各矿山企业要制定并实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实行矿区生态质量季报制度和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审核制度。

(3)形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尽快编制完成《拉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所有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都要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或方案,各县(区)应在选址意见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初审环节,依照《拉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拉萨市旅游总体规划》对开采区实施控制。在对新建项目的备案、核准、审批中,要把保护措施列为重要内容,原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相关保护措施不健全的,要按规定及时弥补。对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地带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不能确保地质灾害预防治理的业主,不批准其项目实施;强化项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和评估成果的强制性运用。

(4)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矿山安全投入,加强矿山安全技术管理,创新矿山安全监管体制,监督指导矿山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和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5)建立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利益共商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必须根据责、权、利相匹配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牵头成立利益共商联系会议制度。县际之间的资源开发,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乡际之间的资源开发,由县(区)人民政府协调;村际之间的资源开发,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协调。

(6)加强矿区应急机制建设。强化隐患排查,加强风险评估,建立矿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重点人员包保制度、信访稳定工作制度、矿区治安管理制度、农牧民经常性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完善矿区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应急资源储备调用体系、灾害预防布控体系、维稳处突预案体系,多谋细划,长期演练,不断提高安全管理、预防预警、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7)健全地方性矿产资源法规体系。以《矿产资源法》和《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为准则,紧密结合拉萨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矿产储量管理、采矿审批发证管理、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管理、矿山关闭管理等一系列关于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地方性规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阅读全文

与西藏环境破坏造成人民矛盾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
pml证书 浏览:748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