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 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的性质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性质如何认定答复(2014)民一他字第10号:
在不涉及他人的离婚案件中,由以个人名义举债的配偶一方负责举证证明所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证据不足,则其配偶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
在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的债务纠纷中,对于案涉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认定。
如果举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不承担偿还责任。
(1)徐某与许某离婚纠纷判决书安徽扩展阅读:
案例:私自抵押高息借款被判不属夫妻双方共同债务,另一方无还款责任。
2015年12月,原告柯某(出借人)与被告徐某(借款人)签订汽车抵押借款合同一份,约定被告徐某向原告借款6万元,月利率为5%。当日,原告向被告徐某汇款57000元(已预先扣除一个月利息3000元)。
被告徐某与被告张某于2004年登记结婚;2017年,被告张某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本院准予两被告离婚。
另查明,被告张某曾于2016年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被告张某在诉称部分陈述“原告发现被告有赌博恶习,宁可放弃在邮政的工作,成天在外赌博,有家不归,对家庭不顾。为了家庭,原告多次劝被告改掉赌博恶习,被告不听。为此双方曾闹过离婚……原告回娘家生活至今”。
丹阳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两被告夫妻感情长期不和。本案借款月利率5%,显然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的正常利率水平。
本案所涉债务金额显然超出了通常情况下必要的家庭日常消费。原告需举证证明该债务用于两被告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两被告共同意思表示,原告未能举证证明,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判断,本案债务不属于被告徐某、张某夫妻共同债务。对原告要求被告张某承担还款责任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② 邻居曾称夫妻“两人矛盾不大”,丈夫为何谋杀妻子
确实,发生在来某某和徐某某之间的家庭矛盾并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然而徐某某却用非常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确实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究竟什么是夫妻,在利益面前夫妻关系是不是真的会荡然无存。
确实从法律上来说,来女士是继母,虽然有抚养继子成人的义务,却没有在继子成人以后,还继续照拂继子结婚买房的责任。但显然徐某某可能并不如此认为,因此两个人因为儿子的婚房引发的家庭矛盾,始终都没有解决,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个家庭表面非常的和睦,但内里,其实徐某某对来女士的恨意正在随着时间日久正在逐渐的加深,最终才有了来女士家离奇失踪的悲剧。
③ 许某杀妻案,带出前妻闺蜜之女的死亡案件,你认为与许某有关吗
我认为是有关的,因为当时刘女士查看监控的背影和许某极其相似,但是由于这个人心理素质极其高,没有确凿的证据,很难确定。
④ 安徽男子不满离婚判决,为报复将前妻199件衣物剪毁,能让他赔钱吗
当然可以让他赔钱,两个人已经离婚了。前妻的衣服属于私人财产,随意损坏他人的私人财产,肯定是要赔偿的。两个人已经离婚。从法律上来说,两个人是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说就算曾经是他的前妻,将东西将衣服剪坏之后理应也赔偿。这个前夫戏有点多,报警之后找到发现捡衣服的人是前夫,民警找到前夫之后,开始他的态度还非常的蛮横声称他捡他老婆的衣服,关民警什么事儿,那些衣服都是他花钱买的。之后又和民警哭诉,我在捡衣服的时候我满脸都是泪呀。如果真的是舍不得他的老婆。还深爱着他的老婆怎么会剪毁前妻所有的衣服。还曾殴打过他的前妻,才闹成现在这样需要离婚的下场。
面对家暴要勇敢的说不陈女士在离婚之前遭受过前夫的殴打,没有特别原有,就是因为生活琐事殴打自己的妻子。家暴只有0次和无限次,只要被家暴过一次之后就会再发生,就算他怎么保证怎么悔改。离婚之后前夫打电话恐吓陈女士,然后将陈女士的199件衣服全部损坏。这种人实在是很可怕,这一次剪的是衣服,下一次他报复的对象将会是什么?这种男人脱离之后也要躲得远远的,不要再和他产生什么间隔纠葛,这种人实在太可怕了,被剪毁的衣服一定要让他赔偿,要不然他以为你懦弱可欺之后还会找麻烦。
⑤ 许某的前妻是不是庆幸和他离婚了有没有感到后怕
我们都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神圣的感情。因为夫妻二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仅仅是因为虚无缥缈的爱情而聚到了一起,在茫茫人海中,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爱,最后到一起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这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对于来之不易的爱情,对于夫妻来说,不管是哪一方,都是非常的在意和珍惜的。
好的夫妻感情是令我们艳羡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这样的感情。对于一些夫妻来说,虽然他们是夫妻也结婚了,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一点都不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床异梦或者是夫妻三观不合,及兴趣不相投,像这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夫妻二人感情不和。
因为许某某是有前妻的,但是与前妻离婚了。所以,对于许某某的前妻来说,看到许某某的所作所为,会非常的害怕和恐惧。因为对于徐某某的前妻来说,也曾经与许某某一起共同的生活过,而因为为许某某杀害来女士这一恶劣的犯罪行为。你作为徐某某的前妻可能也会感觉到后怕,许某某的前妻曾经也是许某某的枕边人。
⑥ 难道杭州许某还牵涉另一起命案
案情推理:许国利与前妻的闺蜜刘女士关系不一般,属于偷鸡摸狗出轨的关系,刘女士的女儿知情,同时刘女士的女儿也与许国利好上了,当其知道许某某要与其前妻离婚,与曾经的恋人结婚,而且来女士漂亮有钱有工作单位,刘女士的女儿发现许是伪君子,对许扬言发誓要揭穿许的面目,许经过多次 试探确定刘女士女儿严重地威胁自己,一不作休干脆清除杀死刘女士的女儿。其不在现场的证据,刚好又是来女士做证的,几年后来女士多少怀疑许有杀人的动机和时间,苦于与其结婚也只能做罢,但与许发生争吵时,又时不时地拿来威胁许先生,于是又一不做休地尸解了来女士。案情就是这般简单,等公安取证了。
许某某认为他前妻的闺蜜,参与了他们家的家事,如帮助她前妻出谋划策,对付许某某和来某某,无论是财产和感情,导致了许某的怨恨,使他杀人解恨,他杀过人来某某应该是知道的,来某某应该是爱许某某的,她即不想拿出房子,更不想离婚,所以拿出要离婚就把他杀人的事说出去!导致惹上了杀身之祸!
⑦ 为什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都是女性
我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35.7%最高法推出指南,指导涉家暴案审理2008年8月6日,我国第一道“人身保护令”,由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法院根据受害人陈某的申请签发。该裁定禁止作为丈夫的被申请人许某殴打、威胁妻子陈某,首次在民事诉讼中将人身安全司法保护的触角延伸至家庭内部和案件开庭审理前。9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法院发出“人身保护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警方监督被告丈夫华阳(化名),一旦发现其威胁、殴打原告妻子张丽芳(化名),要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张丽芳人身安全。该裁定得到当地公安机关的积极配合。不到两月,中国法院连发“人身保护令”,挥出重拳防止家庭暴力,折射出我国防家暴理念的重大转变——变事后惩罚为事前保护。这一变化,源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今年5月发布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分手暴力”很典型九成受害人为女性“一个是提出离婚后,遭到殴打和暴力威胁;一个是因不能承受长期家暴,坚决提出离婚,遭到变本加厉的暴力,这是两起典型的‘分手暴力’。”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敏如是评说两起“人身保护令”案。“想分手,打死你。”据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研究室舒秋膂介绍,张丽芳以其丈夫华阳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向岳麓区法院起诉离婚。几天后的9月8日晚,张丽芳在其娘家附近散步时,被埋伏于此处的华阳拳打脚踢,致遍体鳞伤,张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后其夫才离开,临走前还扬言要将其打死后同归于尽。被打后的张丽芳胆战心惊,随时都怕其夫对自己发动突然袭击。今年7月22日,无锡市崇安区法院受理了陈某诉丈夫许某离婚纠纷案。原告陈某诉称,许某因陈某婚后未孕等原因诉至法院,双方调解离婚。后双方在亲朋劝解下复婚,并育有一女。陈某产后半年,许某就对其大打出手,并从偶尔的小打小骂发展到经常“拳脚相加”。“从受害方陈某两臂的青紫可以看出,陈某遭受了严重的家庭暴力。”崇安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人身安全司法保护的触角延伸至家庭内部和案件开庭审理前,对于这两起案件的原告来说,无疑是幸运的。这也让数目众多的家暴受害者,看到了希望。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据调查,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35.7%,其中90%受害人是女性。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对海淀区、丰台区、顺义区和朝阳区看守所当年5月10日至6月10日期间在押的全部女性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发现,捕前她们遭受过家庭暴力的比率是35.7%。家暴案审理面临困惑收集证据是最大难点家暴触目惊心,危害不言而喻。然而在处理家暴案时,不得不面对观念、法律解读、法律操作、取证等等困惑。我国《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分别作出了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全国各省市也围绕家庭暴力出台了69个地方性法规,但这些条款都是原则性的。人们习惯将家庭暴力定位于家庭范畴。基于不应过度干预私人家庭生活的原则,公权力对此类受害人的保护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常只是在家庭暴力上升为刑事案件时,才强有力地介入,追究加害人或被迫以暴制暴的原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刑事责任。现实中,警察普遍也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思想,感觉费力不讨好。在婚姻家庭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家庭暴力也是一个控制的难点,法院受其职能的限制,只要暴力不是发生在诉讼场合,通常也无可奈何。由于司法实践中对家庭暴力采用的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刑事证明标准,受害人提供的其他证据再多,只要没有加害人自认的关键证据,法官即使内心确信存在家庭暴力,依据普通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仍然难以认定。收集证据,是个最大的难点。据一项统计表明,各地人民法院所审理的婚姻家庭案件中,当事人主张存在家庭暴力的约在40%—60%之间,其中只有不到30%的当事人能提供包括伤照、病历、报警记录、子女证言等间接证据。加之受“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婚”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关证人也鲜有能站出来作证的。因此,法院目前能认定家暴的,基本上是根据加害人的自认,认定率不到10%。由于法律手段不能对家庭暴力形成有效的干预,客观上使家庭暴力获得了经验上的正当性,而且往往造成受害者越有法律救济上的诉求,其处境就越不利。“指南”成尚方宝剑数十个法院引为参考针对现有法律对反家庭暴力方面可操作性不强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制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据了解,除了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规定,《审理指南》涉及家庭暴力的定义、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婚姻家庭案件的基本原则、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证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和探视、调解等诸多方面,将以往离婚案件仅有对加害人的财产性惩罚措施,转变为对受害人财产、人身进行全面保护。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蒋惠岭介绍,《审理指南》最突出的是厘清观念,将家暴置于社会文化范畴,因此考虑到离婚诉讼的提起可能激怒加害人,导致针对受害人的“分手暴力”,《审理指南》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措施,并对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申请条件、审查重点、裁定内容、生效执行、违反裁定所应承担的责任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针对取证难的问题,《审理指南》规定了一定情况下的举证责任转移。原告提供证据证明受侵害事实及伤害后果并指认是被告所为的,举证责任转移至被告。被告虽否认侵害由其所为但无反证的,可以推定被告为加害人,认定家庭暴力的存在。江苏、湖南出现的“人身保护令”,正是参照《审理指南》的规定及精神作出的。同时,《审理指南》规定,当事人举证时,因报警记录内容含糊不清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通知当时的出处警民警出庭作证,让法官最后作出综合判断。也可请求法院给予人身保护,法院可裁定期限为15日的紧急保护或3至6个月的长期保护,由法院监督执行该裁定,给予违反裁定的行为以制裁,并告知公安机关保持警觉,履行保护义务。如果公安机关不履行必要的保护义务,造成申请人伤害后果的,申请人可以起诉其不作为。《审理指南》还有两大亮点:一是确定了家庭暴力的类型。性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等也属家庭暴力“成员”。二是确立了牺牲补偿与照顾原则。《审理指南》规定,应在财产分割时适当照顾牺牲方,而不是机械地平均分割。《审理指南》的发布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反响。目前,已有几十个基层、中级、高级法院表示,将把该指南作为审理相关案件的重要参考,并在判决书的说理部分引用指南的内容,作为重要论据
⑧ 法院离婚判决书样本
x x 市 x x 区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6) x 法民初字第1133号
原告x x x(又名x x x ),女,生于1982年2月8日,汉族,待业,住x x省x x市x x镇x x村8组13号。
委托代理人x x x,x x 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x x x,男,生于1974年8月5日,汉族,职业,住址。
委托代理人x x x,x x 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x x x 与被告x x x 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06年10月13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x x x 独任审判,按照简易程序于2006年11月6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x x x 及其委托代理人x x x ,被告x x x 及其委托代理人x x x 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x x x 诉称,原、被告于1999年认识并相恋,2001年生一子取名x x x ,2003年5月16日补办结婚手续。原、被告婚后经常吵架,感情不和,被告于2003年出走打工,原告为搞好关系于2004年与被告一起生活,在此期间原、被告夫妻关系更加恶化,经常打骂,原告被迫回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子女一直与原告的父母一起生活,现原被告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故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间的夫妻关系,子女由原告抚养,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被告辩称,原、被告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原告所诉不是事实,其起诉被告不能理解,故不同意离婚。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于1999年在外务工期间认识、恋爱并同居,2001年农历6月20日生一子,因原被告长期在外务工,儿一直随原告的父母生活。2003年5月12日在婚姻登记机关补办婚姻证。原、被告婚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有VCD机一台,无共同存款、债权债务。原、被告婚后初期感情较好,但从2004年以来,由于被告长期在外从事职业,原、被告相聚时间较少,逐渐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上述事实,有当事人当庭陈述,结婚证,照片,x x 村民委员会证明,证人证言等证据证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原、被告婚后由于工作关系,长期分居两地,聚少离多,又未注重沟通交流,导致夫妻感情逐渐疏远以致出现裂痕,经本院调解和好未果,现原告坚决要求离婚,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对其离婚请求本院予以准许。子女长期随原告的父母生活,原告要求子女由其抚养,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利,本院予以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准许原告x x x 与被告x x x 离婚。
二、婚生子随原告生活。
三、共同财产VCD机一台归原告所有。
案件受理费50元,其他诉讼费400元,合计450元,由原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同时,直接向该院预交上诉费用(金额与一审同)。递交上诉状后上诉期满七日内仍未预交诉讼费用,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双方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内均未提出上诉或仅有一方上诉后又撤回的,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判决的全部义务。一方不履行的,自本判决内容生效后,权利人可以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当事人是自然人的为一年,一方或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该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审 判 员 x x x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书 记 员 x x x
⑨ 该案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案例】原告:徐某 被告:某某县住房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住房办) 第三人:许某 原告徐某曾系某公司职工,1985年公司将单位宿舍一套分配给其居住,后徐某调离公司,现仍居住该房。1998年公司房改时将该房房改出售给第三人许某,某某县房地产管理局向第三人颁发了房屋所有权证(第三人产权为71%),后被告住房办将第三人房产证收回套改全部产权。2001年,公司与许某签订了“某某县城区公有住房买卖契约”,许某占有产权为100%,被告在该契约上加盖了公章,并将套改房改材料呈报铜梁房产管理局产权管理所。2005年,该所就产权登记人员名单进行了公告。 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公司与许某签订的住房买卖契约违反法律规定和房改政策,侵犯了其作为承租人所享有的优先购买权,被告作为房改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房改政策,对该契约不予审批,要求法院撤销该批准行为。 被告住房办辩称,房改工作涉及面广量大,其作为房改主管部门只能作形式审查,不可能进行实质审查,其审核工作由房改出售单位负责。 第三人许某述称,其在1998年房改时已取得房产证,其与售房单位的买卖关系依法成立,原告并非售房单位职工,不可能享有产权,法院对此案不应受理。 【分歧】本案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理由是住房办审批是产权登记的前置程序,若住房办不予批准,房产管理部门则不予确权登记,房屋产权不会变动。而本案中,住房办对某公司与许某间的住房买卖契约进行了审批,将导致房屋产权的变动,使原告丧失对争议住房所享有的权益,对原告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影响,因此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理由是住房办在公有住房买卖契约上加盖公章只是准许房改售房产权登记的一个内部审批环节,并非一个对外生效的确权登记行为,属不成熟的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因此不应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评析】经审查,法院认为被告作为负责房改日常工作的机构,执行国家房改政策,在公司与许某签订的公有住房买卖契约上加盖公章没有影响原告的权利义务,且房产管理部门亦未最终核准登记。因此,裁定驳回原告起诉。分析如下: 1、公房出售与商品房、城市私房买卖在程序上的区别 商品房、城市私房买卖是平等民事主体依据民法、合同法,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合同,实现各自权利的行为;而购买公房则是职工根据国家房改政策,按照所在单位公房出售方案,以成本价或标准价购房以实现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公房出售与商品房、城市私房买卖在程序上有着显著区别:商品房、城市私房买卖行为的当事人双方达成产权转让的合意后,即可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住房过户和产权转移登记手续,领取房屋所有权证;而公房出售受国家房改政策调整,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后需履行房改审批手续,凭房改办同意的售房批件才能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住房过户和产权转移登记手续,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2、住房办对契约审批行为的性质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某某县房产管理局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具有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的法定职权,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而住房办则是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办事机构,职责范围包括制定房改政策、组织房改实施等,其行为一般为抽象行政行为,不对具体的行政相对人产生实际影响。 关于住房办在公有住房买卖契约上加盖公章进行审批的行为,根据某某县房改办公室制定的《某某县城区出售公有住房工作运行程序》规定,出售公房包括领表、填表、初审、复审、售房、发证等程序,审批只是房改售房程序中的一个环节,而房改售房完成的标志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向当事人颁发房屋所有权证,办理房屋产权登记过户手续。此时,一个完整的具体行政行为方才形成,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因此住房办对契约审批属于不成熟的行政行为,它仅影响以后的行政登记行为,但对相关人的权利义务不会产生实际影响。而且本案件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套改材料之后,最终亦未核准登记,故被诉行为根本不影响原告的权利义务。 同时,住房办对契约审批行为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本案原告虽然实际居住诉争房屋,但未参加售房单位的房改,该房在98年房改时已出售给了第三人,第三人取得了部分产权的产权证,由此根据相关房改政策第三人可直接取得套改100%产权的资格。套改不是初次房改,购房者只要拥有部分产权的产权证,就具备了套改的形式要件,住房办无需对其资格进行实质审查,因此其行为只具备形式意义,根本不会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 3、原告维护其权益的途径 对于本案法院不予受理,并非说明原告的权益无从保护,笔者认为可通过民事诉讼予以解决,原告可起诉售房单位侵权,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房改是依据国家政策进行的,目前法律规对此尚无具体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此类纠纷案件只能参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某某县关于城区出售公有住房的规定》第7条规定“已租住的公有住房只限于现住房承租人购买”,作为一项强制性的政策规定,笔者认为可以作为判别单位和职工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依据,认定公司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取得福利房的权利,判令公司为原告安置同等条件的住房或赔偿相应损失。
⑩ 许某前妻闺蜜之女家中被害,许某为其买寿衣,他会是凶手吗
来来来,理一理,许某,前妻,前妻闺蜜刘某,初恋来某,许某几乎就是周旋在这几个相互熟悉的女人之间!构成了复杂的情感关系:许和刘是同村邻居?从小熟悉;和来某是初恋,但到谈婚论嫁是来某父母反对,才与前妻结婚,而前妻(应该也是很早就认识)和刘某又是闺蜜!竟然又把刘某17岁女儿杀了!可以得出一个复杂又清晰的结论,刘和许也有暧昧,但被女儿发现并阻挠过,所以杀她!而杀人的秘密又被来某掌握并吵架时被提起!这样许某死路一条了,所以再次杀人灭口!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就是这个杀人狂,因为他知道女孩她妈去购物且算好时间,他就独自去她家叫女孩开门,或者本身他有锁匙,早起色心,进屋后遭女孩强列反抗,于是杀人灭口!
如果说小女孩是他杀的,也真有这个可能性。第一,为什么死的人都是他身边认识的人呢?值得考虑。动机也只有几种可能?1、借钱没借是一方面,但还不至于冒险置人于死地。2、性侵小女孩不从的可能性也非常低。3、前妻闺蜜发现许与来的秘密或是其他秘密,然后闺蜜通知他前妻后,许报复这个可能性很大。之后,与前妻离婚,无意中来知道了杀小女孩的事情。这次来提起旧事了威胁或离婚,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纯属猜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