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专利权罪

专利权罪

发布时间:2021-07-07 16:17:29

㈠ 假冒专利罪如何判刑

一、假冒专利罪如何处理
1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二、如何认定假冒专利犯罪
认定假冒专利罪,最重要的就是确认假冒专利行为的认定标准。具体来说: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2、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1)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2)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
(3)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4)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定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5)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没有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也就不构成假冒专利罪。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知道,自然人可以犯假冒专利罪,而单位同样也是可以构成此罪的。只不过,对自然人的处罚与对单位的处罚是不一样的。涉嫌该罪的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最好是委托律师365网站专业的辩护律师作辩护。

㈡ 哪些行为会构成专利侵权犯罪

网页链接

专利侵权行为与假冒专利罪的区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是指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所以,专利侵权行为应首先是实际实施了专利技术方案或专利设计方案的行为,无论其是否标注或标示所涉专利的专利号。而假冒专利行为是实际上没有实施专利方案,但向公众明示其产品采用并实施了所述专利方案的虚假宣传行为,即挂羊头卖狗肉式地忽悠人的行为。

由此可知,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利侵权行为应不构成假冒专利罪,也不会因此而坐牢。

那问题来了,如果有人未经许可,既实施了别人的专利方案又向社会公众如实明示所涉专利信息该如何处理?

对该种情形构成专利侵权须承担民事责任应无异议,那有可能构成假冒专利罪吗?根据上文所述法律规定应不构成,因为人家确实没有“假冒”行为,而是做到说到,不忽悠人,不搞虚假宣传,也不应到坐牢的程度。

那就是说假冒专利的有可能坐牢(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专利侵权的只是承担一下民事责任(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换另一种说法就是,我用了你的专利不用坐牢,我用了你的专利而且还公开声明我用了也不用坐牢,但是,我没用你的专利只是说一下我用了就很有可能会坐牢(注意看那个对“情节严重”的司法解释,实践中随便哪个人一动就达到了),好像有些不合理,但这就是当前的法律规定。

㈢ 什么是假冒专利罪应负什么刑事责任

指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专利,侵犯他人内专利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容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管理机关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发明创造人对其发明创造成果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专用权。发明创造一旦被授予专利,专利人在法定专利有效期限内,享有对该项发明创造进行制造、使用或销售其产品的专用权利,并可将专利转让给他人或将专利使用权转让给他人。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其专利。所谓假冒他人专利,是指假冒他人被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216条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㈣ 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什么是专利犯罪行为

一、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 1?概念: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 (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4)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2?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直接侵权行为。 ①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②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③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④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⑤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⑥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⑦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2)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二、什么是专利犯罪行为 专利犯罪行为,是指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应当给与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第216条规定了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 假冒他人专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216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①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②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③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④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10条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刑法第216条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①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 ②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③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④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㈤ 侵犯专利权是什么罪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

一般侵犯专利权只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根据《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纵横法律网 韩进华律师

㈥ 假冒专利罪的立案标准

本罪立案标准第1项规定,“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形。
所谓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机关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其所在单位对发明创造在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国家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切实保利权人的权益,建立了专利管理制度。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专利权人对专利的专有权,而且也侵犯了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
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具体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窃用专利方法,冒充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应当注意,这里的“专利”必须是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内的专利,超过专利保护期限的不受法律保护。本罪立案标准第2项规定,“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导致的专利权人直接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
本罪立案标准第3项规定,“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利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中附则的规定,是指接近本罪立案标准第1项、第2项规定的数额标准,并且已经达到该数额标准的80%以上,即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在8万元以上的,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40万元以上”。所谓“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因假冒他人专利,曾经受过2次或者2次以上的行政处罚。至于受处罚的种类、具体时间以及2次处罚之间的时间间隔多长,均不受影响。只要单位或者个人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2次或者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在8万元以上的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40万元以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本罪立案标准第4项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专利,不符合上述关于本罪立案标准的三种情形之一,但其行为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严重损害专利权人的利益或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等。至于什么情况属于“造成恶劣影响”,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阅读全文

与专利权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