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绩效管理毁了索尼案例分析答案
SONY常务董事︰绩效主义毁了 SONY
作者 : SONY常务董事 天外伺郎 2006年SONY公司迎来了创业60 年。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 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因笔记本 计算机锂电池着火事故,世界上使用 SONY产锂电池的约960万台笔记本计算 机被召回,估计更换电池的费用将达 510亿日元。 PS3游戏机曾被视为SONY的“救 星”,在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但因为关 键部件批量生产的速度跟不上,SONY 被迫控制整机的生产数量。 PS3是尖端 产品,生产成本也很高,据说卖一台 SONY就亏3.5万日元。SONY的销售部门 预计,2007年3月进行年度结算时,游 戏机部门的经营亏损将达2000亿日元。 多数人觉察到SONY不正常恐怕是 在2003年春天。当时据SONY公布,一 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市 场上甚至出现了 “SONY冲击”,SONY公 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但回过头来仔细 想想,从发生“SONY冲击”的两年前开 始,公司内的气氛就已经不正常了。坦 率地说,作为SONY的旧员工,我当时 也感到震惊。身心疲惫的职工急剧增 加。回想起来,SONY是长期内不知不 觉慢慢地退化的。 “激情集团”消失了 我是1964年以设计人员的身分进入 SONY的。因晶体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普 及,SONY那时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 当时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 是“SONY神话”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从进入公司到2006年离开公司,我在 SONY愉快地送走了40年的岁月。 我46岁就当上了SONY公司的董 事,后来成为常务董事。因此,对 SONY近年来发生的事情,我感到自己 也有很大责任。伟大的创业者井深大的 影响为什么如今在SONY荡然无存了 呢?SONY的辉煌时代与今天有什么区 别呢? 首先,“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 谓“激情集团”,是指我参与开发CD技术 时期,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 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 集团”接连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 SONY当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 为有井深大的领导。 井深大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 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 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在刚刚进入公 司时,我曾和井深大进行激烈争论。井 深大对新人并不是采取高压态度,他尊 重我的意见。 为了不辜负他对我的信任,我当年 也同样潜心于研发工作。比我进公司更 早,也受到井深大影响的那些人,在井 深大退出第一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 以井深大的作风影响着全公司。当这些 人不在了,SONY也就开始逐渐衰败。 从事技术开发的团契进入开发的忘 我状态时,就成了“激情集团”。要进入 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 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透过自己 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 的冲动。 与此相反就是“外部的动机”,比如 想赚钱、升职或出名,即想得到来自外 部回报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 的热情,而是出于“想赚钱或升职”的世 俗动机,那是无法成为“开发狂人”的。 “挑战精神”消失了 今天的SONY职工好像没有了自发 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 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就是︰“业务成果 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 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动机 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总是说“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 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 就会受到抑制。从1995年左右开始, SONY公司逐渐实行绩效 主义,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 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 定报酬。 但是井深大的想法与绩效主义恰恰 相反,他有一句口头禅︰“工作的报酬是 工作。”如果你干了件受到好评的工作, 下次你还可以再干更好的工作。在井深 大的时代,许多人为追求工作的乐趣而 埋头苦干。 但是,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 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 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业绩,首先必 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 法简单量化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 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 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 向。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 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SONY精 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 绩效主义,SONY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 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 益的工作,比如产品性量检验以及“老化 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老化处理”是保证电池质量的工序 之一。电池制造出来之后不能立刻出 厂,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再透过检查剔 出不合格产品。这就是“老化处理”。至 于“老化处理”程序上的问题是否是上面 提到的锂电池着火事故的直接原因,现 下尚无法下结论。但我想指出的是,不 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实行绩效主 义,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 视。 SONY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 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 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 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 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 捞取好处。 团队精神消失了 2004年2月底,我在美国见到了“涌 流理论”的代表人物奇凯岑特米哈伊芳教 授,并聆听了他的讲演。讲演一开始, 大屏幕上放映的一段话是我自进入 SONY公司以来多次读过的,只不过被 译成了英文。 “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设理想的工 厂,在这个工厂里,应该有自由、豁 达、愉快的气氛,让每个认真工作的技 术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这正是 SONY公司的创立宗旨。SONY公司失去 活力,就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 没有想到,我是在绩效主义的发源 地美国,聆听用SONY的创建宗旨来否 定绩效主义的“涌流理论”。这使我深受 触动。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 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 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 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 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 的目光”审视部下。 不久前我在整理藏书时翻出一封 信。那是我为开发天线到东北大学进修 时,给上司写信打的草稿。有一次我逃 学跑去滑雪,刚好赶上SONY公司的部 长来学校视察。我写那封信是为了向部 长道歉。 实际上,在我身上不止一次发生过 那类事情,但我从来没有受到上司的斥 责。上司相信,虽然我贪玩,但对研究 工作非常认真。当时我的上司不是用“评 价的眼光”看我,而是把我当成自己的孩 子。对企业员工来说,需要的就是这种 温情和信任。 过去在一些日本企业,即便部下做 得有点出格,上司也不那么苛求,工作 失败了也敢于为部下承担责任。另一方 面,尽管部下在喝酒的时候说上司的坏 话,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 后来强化了管理,实行了看上去很合理 的评价制度。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 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不单SONY,现下许多公司都花费 大量人力物力引进评价体制。但这些企 业的业绩似乎都在下滑。 SONY公司是最早引进美国式合理 主义经营理论的企业之一。而公司创始 人井深大的经营理念谈不上所谓“合 理”。1968年10月上市的单枪三束彩色 显像管电视机的开发,就是最有代表性 的例子。 当时SONY在电视机的市场竞争中 处于劣势,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即便 如此,井深大仍坚持独自开发单枪三束 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这种彩色电视机画 质好,一上市就大受好评。其后30 年, 这种电视机的销售一直是SONY公司的 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干别人不干的事情”这种追 求独自开发的精神,恐怕不符合今天只 看收益的企业管理理论。SONY当时如 果采用和其它公司一样的技术,立刻就 可以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当初也 许就不会有破产的担心了。 投入巨额费用和很多时间进行的技 术开发取得成功后,为了制造产品,还 需要有更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亦需要招 募新员工。但是,从长期角度看, SONY公司累积了技术,培养了技术人 员。此外,人们都认为“SONY是追求独 特技术的公司”,大大提升了SONY的品 牌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独自开发能给 SONY员工带来荣誉感,他们都为自己 是“最尖端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单 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之所以能长期 成为SONY公司的收入来源,是因为技 术开发人员怀着荣誉感和极大热情,不 断对技术进行改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单枪三束彩 色显像管电视机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的 SONY,却在液晶和等离子薄型电视机 的开发方面落后了。实际上,井深大曾 说过︰“我们必须自己开发出让单枪三束 彩色显像管成为落伍产品的新技术。”包 括我自己在内的SONY公司高管没有铭 记井深大的话。 如今,SONY采取了极为“合理的”经 营方针。不是自己开发新技术,而是同 三星公司合作,建立了液晶显示屏制造 公司。由这家合资公司提供零部件生产 的液晶电视机“BRAVIA”非常畅销,从而 使SONY公司暂时摆脱了困境。但对于 我这个熟悉SONY成长史的人来说,总 不免有一种怀旧感,因为 SONY现下在 基础开发能力方面,与井深大时代相比 存在很大差距。今天的SONY为避免危 机采取了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高层主管是关键 今天的SONY与井深大时代的最大 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自豪感”方面 的差别。当年创始人井深大和公司员工 都有一种自信心︰努力争先,创造历 史。 当时SONY并不在意其它公司在开 发什么产品。某大家电公司的产品曾被 嘲讽为“照猫画虎”,今天SONY也开始照 猫画虎了。一味地左顾右盼,无法走在 时代的前头。 在我开发“爱宝”机器狗的时候, SONY的实力已经开始衰落了,公司不 得不采取冒险一搏的做法,但是出现亏 损后,又遭到公司内部的批评,结果不 得不后退。 今天的SONY已经没有了向新目标 挑战的“体力”,同时也失去了把新技术 拿出来让社会检验的胆识。在导致 SONY受挫的几个原素中,公司最高领 导人的态度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在SONY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时 期,公司内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真 的有了新点子,做出来。”也就是说那就 背着上司把它搞出,与其口头上说说, 不如拿出真东西来更直接。但是如果上 司总是以冷漠的、“评价的眼光”来看自 己,恐怕没有人愿意背着上司干事情, 那是自找麻烦。如果人们没有自己受到 信任的意识,也就不会向新的更高的目 标发起挑战了。在过去,有些SONY员 工根本不畏惧上司的威权,上司也欣赏 和信任这样的部下。 所以,能否让职工热情焕发,关键 要看最高领导人的姿态。SONY当年之 所以取得被视为“神话”的业绩,也正是 因为有井深大。但是,井深大的经营理 念没有系统化,也没有被继承下来。也 许是因为井深大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已 经营理念的重要性。 我尝试着把井深大等前辈的经营理 念系统化、文字化,出版了《经营革 命》一书。在这本书中,我把井深大等 人的经营称为“长老型经营”。所谓“长 老”是指德高望重的人。德高望重者为公 司的最高领导人,整个集团会拧成一股 绳,充满斗志地向目标迈进。 在今天的日本企业中,患抑郁症等 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公司内有 不称职的上司,推行的是不负责任的合 理主义经营模式,给职工带来了苦恼。 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也不论是在哪 个国家,企业都应该注重员工的主观能 动性。这也正是SONY在创立公司的宗 旨中强调的“自由,豁达,愉快”。 过去人们都把SONY称为“21世纪型 企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进入21世纪 后,SONY反而退化成了“20世纪型企 业”。我殷切希望SONY能重现往日辉 煌。 读完这篇文章,深有所感。在我担 任人力资源咨询顾问期间,遇到过相似 的情况。可以这么说,SONY身上发生 的事情,在其他公司身上也有类似的影 子。 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当它与企业 的文化相吻合的时候,能起到加速的作 用;如果不同,那么,必然会减速。 对于组织比较松散,员工比较有惰 性的组织而言,绩效管理是很有必要 的,它能起到制度规范与行为准则的作 用,给员工以激励。 对于员工有很强的自发动机、自我 驱动力的组织,严苛的、以量化考核为 主的、侧重于单纯物质激励的绩效管 理,就像一部枷锁,制约了员工和企业 的发展。这时候,更应该实行的,是量 化与非量化相结合、物质与精神激励并 重的,更加宽松与人性化的绩效管理。 所以,有好的初衷,不一定有好的 结果。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究竟有 正向作用,还是负向作用,不能一概而 论。
2. 消费心理学品牌案例分析:SONY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驰名商标
长虹企业产品商标具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驰名商标的条件!
---中国商标百事通
3. 急急急!关于商标侵权的一个案例分析题
本案例属商标侵权行为。具体行为为:华丰公司没有按规定支付商标使用许可费。天力公司登报shu声明收回“天力杀”商标使用权,并书面通知了华丰公司。
华丰公司仍将“天力杀”用作其产品商标并在市场上销售。这种行为一般在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协议里面会注明的。
中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商标侵权,大多都是按照商标侵权行为的内容或者类型来确定案件管辖和案件主体的。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3)索尼公司商标运用案例答案扩展阅读:
四个要素: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4. 关于索尼公司内部招聘制度的案例分析
是什么职位分析呢
5. 求一个经典的商标案例
亚美公司诉兴华公司在其被许可使用商标的使用期限内转让合同侵犯商标使用权 案情原告:天津亚美保健品饮料有限公司。被告:天津兴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被告:哈尔滨市新华饮料厂。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华经济委员会(下称新华经委)开办的青年汽水厂于1980年6月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南极”商标,用于其生产的汽水等饮料产品,于同年7月获得核准注册。1987年4月,青年汽水厂更名为哈尔滨市新华饮料厂(下称新华饮料厂),此后,其“南极”商标注册证书丢失,于1992年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南极”注册商标的补证、续展及商标注册人的更名手续。1994年10月,国家商标局核准了新华饮料厂的“南极”商标注册人的更名手续及补证和续展手续。1992年9月1日,新华经委将新华饮料厂发包给案外人李秉君承包经营。双方在承包合同中约定:承包人李秉君对新华饮料厂的资产只有使用权,不得以其他形式转租、转让,每年上交承包费33000元,承包期自1992年9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同时,双方还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约定:李秉君如确因经营需要对外签订经济合作项目、合同、联营办厂等,需申报发包人同意,方可实施。1994年4月19日,发包人新华经委任命李秉君为新华饮料厂的法定代表人。同年4月27日,李秉君未向发包人新华经委申报,即以新华饮料厂名义与天津亚美保健品饮料有限公司(下称亚美公司)签订联营协议,许可亚美公司自该日起至1996年末使用“南极”注册商标;亚美公司1994年应给付新华饮料厂返利1万元,以后每年递增30%返利。李秉君以收取联营返利款名义收取了亚美公司1994年的返利款1万元,并以此名义开具了收据。新华饮料厂的“南极”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人、补证、续展手续被核准后,新华经委副主任李国福经新华经委授权,于1994年10月20日以新华饮料厂名义与天津兴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兴华公司)签订了“南极”注册商标转让协议,新华饮料厂将其“南极”注册商标转让给兴华公司所有,兴华公司付给新华经委8万元转让费。随即,新华饮料厂向国家商标局办理商标转让手续,国家商标局于同年11月3日核准“南极”注册商标归属兴华公司,有效期自1993年3月1日至2003年2月29日。1994年11月4日,李秉君因经营能力问题向新华经委提出提前终止承包合同,新华经委表示同意,双方为此订立了交接合同并办妥了交接手续。同月6日,新华经委免去李秉君新华饮料厂法定代表人职务,同时任命其副主任李国福为新华饮料厂法定代表人。同月9日,新华经委根据交接时得知的李秉君以新华饮料厂名义与亚美公司签订联营协议的事实,即以李秉君违反承包合同的约定,侵害其合法权益为理由,向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李秉君以新华饮料厂名义与亚美公司所签的联营协议无效,李秉君应将所收取的1万元返利款交还给新华经委。1995年3月7日,该法院作出判决,确认李秉君与新华经委所签承包合同有效,李秉君违反合同约定,擅自许可他人使用“南极”注册商标的行为无效,李秉君应将收取的1万元款偿付给新华经委。该判决生效后,李秉君将此款付给了新华经委。1995年4月,兴华公司发现亚美公司也在使用“南极”注册商标,便以其已买断该商标为理由,向亚美公司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亚美公司停止使用“南极”注册商标。亚美公司即以其与新华饮料厂签订有“南极”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兴华公司与新华饮料厂签订该商标的转让合同侵犯商标使用权为理由,向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兴华公司停止使用“南极”注册商标。兴华公司答辩认为其依法受让了“南极”注册商标,是合法使用,没有侵犯亚美公司的商标使用权。同时提出反诉称:亚美公司与新华饮料厂签订的商标许可使用协议无效。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追加新华饮料厂为本案被告。审判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新华饮料厂与亚美公司所签的“南极”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协议,系李秉君以商标所有人新华饮料厂和该厂法定代表人名义签订的,李秉君的行为应视为是法人行为,协议内容不违法,应为有效。新华饮料厂与兴华公司所签的“南极”注册商标转让合同,虽是新华饮料厂上级主管单位所签,但是以新华饮料厂为转让方,该合同依法视为有效。亚美公司所诉新华饮料厂与兴华公司商标转让合同无效之主张,根据不足,不予支持。据此,该院判决如下:一、新华饮料厂与亚美公司签订的“南极”商标使用许可协议有效,新华饮料厂应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将许可合同报送国家商标局备案。二、新华饮料厂与兴华公司签订的“南极”注册商标转让合同有效,亚美公司与兴华公司自1994年11月3日起履行亚美公司与新华饮料厂所签“南极”商标许可协议约定的内容。三、驳回双方的其他诉讼请求。判决后,亚美公司与兴华公司均不服,分别向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亚美公司上诉称:一审判决把新华饮料厂与兴华公司签订的商标转让合同判为有效是错误的,一审判决第二项应予以撤销,并判决兴华公司及新华饮料厂赔偿我公司的一切损失。兴华公司上诉称:一审判决第一项错误,第二项的相关内容也是错误的,应予以改判。要求确认亚美公司使用“南极”注册商标属侵权行为,并赔偿我公司的损失。新华饮料厂答辩称:与亚美公司所签的“南极”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协议系李秉君越权行为所致,该协议应为无效。我厂与兴华公司所签的“南极”注册商标转让合同有效。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代表新华饮料厂与亚美公司签署联营协议的李秉君具有企业承包人和法定代表人的双重身份,其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根据案涉承包合同的约定,李秉君对承包的企业仅享有资产使用权,对外签署联营合同等需向发包人申报,表明李秉君无权自行以企业名义对外签订联营合同。李秉君以新华饮料厂名义与亚美公司所签联营合同,主要内容为许可亚美公司使用“南极”注册商标,并收取返利款,其实质是李秉君将其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权部分转让给亚美公司,擅自增加了企业资产的使用主体。在李秉君向发包人上交的承包费数额已确定的情况下,李秉君在联营协议中约定收取的返利款实质是为个人牟利。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的规定,应确认李秉君以新华饮料厂名义与亚美公司签订的有关许可使用“南极”注册商标的联营协议无效,亚美公司应停止使用“南极”注册商标。因亚美公司不知李秉君与新华经委签有承包合同,故应由新华饮料厂承担签订此无效合同的责任。无效合同从订立时起即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并由责任方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鉴于亚美公司于1994年4月交付1万元之后,从1995年1月开始无偿使用“南极”注册商标至今,其所享受的使用商标的利益难以返还,故新华经委根据另一判决取得的1万元返利款亦不再返还。亚美公司未能举出因合同无效所受损失的证据,故其要求新华饮料厂赔偿损失的主张,不予支持。新华饮料厂与兴华公司所签‘南极’注册商标转让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且履行了法定手续,应为有效,一审对此认定正确,应予维持。因亚美公司在与李秉君以新华饮料厂名义签订的合同中无主观过错,故兴华公司要求亚美公司赔偿损失的主张,不予支持。兴华公司所诉损失应由新华饮料厂承担,因兴华公司未对新华饮料厂主张权利,本案对此不予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二款、第九十一条、第九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该院判决如下:一、维持一审判决书第二项中关于“新华饮料厂与兴华公司所签南极注册商标转让合同有效”部分和第三项。二、撤销一审判决第一项及第二项中关于“亚美公司与兴华公司自1994年11月3日起履行亚美公司与新华饮料厂所签‘南极’商标许可协议约定的内容”部分。三、改判新华饮料厂与亚美公司所签“南极”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协议无效。亚美公司应自本判决送达之日起,停止使用“南极”注册商标。评析本案的正确处理,既涉及对于商标法律规范的正确理解和适用,又涉及到对于一般民法规范的正确理解和适用。根据商标法律规范的规定,商标注册人(商标权所有人)有权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也有权向他人转让其注册商标。但商标注册人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依我国《商标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商标注册人转让其注册商标的,依我国《商标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并经商标局核准和予以公告。本案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在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上都有争议,而且因转让发生在许可使用的期间内,哪一种关系应当受到保护,是本案的焦点。商标注册人将其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在约定的许可使用期限内,商标注册人转让其注册商标,对许可使用人应负有何种义务?商标注册人如未履行此种义务而向第三人转让,其效力如何?在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上均未有明文规定,是本案判断问题的难点。从法理上观之,商标注册人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一般有独占使用许可和普通使用许可两种形式。注册商标的独占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允许被许可人在约定的时间、地区和商品上独家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不得在相同地区就相同商品在同一时间里再许可第三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注册商标的普通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在同一地区内允许不同的人同时或先后使用其同一注册商标,其中任一许可人不享有禁止其他被许可人使用的权利。使用许可是属独占使用许可还是属普通使用许可,应由商标注册人与被许可人在使用许可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中未约定为独占使用许可的,即为普通使用许可,商标注册人仍有权向第三人许可使用其注册商标。据本案认定的事实,“南极”商标注册人新华饮料厂与亚美公司所签订的许可使用“南极”注册商标的合同中,未约定此许可为独占使用许可,故应为普通使用许可,被许可人亚美公司就没有权利阻止商标注册人新华饮料厂再向他人许可使用其注册商标。但在这种普通许可使用下,商标注册人可否在许可使用期限内向他人转让其注册商标呢?一般认为,为了保证许可使用合同的效力,商标注册人未经被许可人同意,是不得将其注册商标擅自转让给他人的,否则,将损害被许可人的利益;商标注册人如要转让其注册商标,应先与被许可人协商终止许可使用合同,然后再进行转让,被许可人如需继续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应在转让手续办妥后与受让人另行签订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这正是本案被许可人亚美公司主张在其被许可使用商标的使用期限内,兴华公司受让同一商标无效的根据所在,似有道理。但是,上述看法一方面没有法律明确规定作支持,另一方面它应是建立在排他性基础之上的,即独占许可使用的被许可人排他,在性质上是应包括转让行为的,普通许可使用因无排他性而不能阻止商标注册人进行再许可或转让。同时,在本案情况下,兴华公司作为受让人无从商标局的备案中查询其受让的商标已由转让人许可他人使用,故其对受让商标随即产生原许可使用商标合同效力终止的法律后果是没有责任的,其依法定转让程序合法受让商标所取得的注册商标所有权人的地位,是不应受到转让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许可使用合同关系影响的。本案的另一个问题是,二审判决认定新华饮料厂与亚美公司之间的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无效,是值得研究的。首先,注册商标转让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一方面是所有权人的变更,另一方面是使已有的同一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终止其效力。其次,本案新华饮料厂向亚美公司许可使用其注册商标,是新华饮料厂时任法定代表人李秉君所为的行为,不论合同的名义是联营协议还是许可使用合同,亚美公司都有充分理由相信李秉君是有权代表新华饮料厂对外为法律行为的,没有义务审查李秉君与新华经委之间的承包关系如何。在法律上,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所为的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之间的内部关系或者与法人上级管理机关之间的内部关系对外不具有约束力。所以,二审以李秉君未依承包合同规定向发包人申报即对外签订合同属无权行为的理由,以定新华饮料厂与亚美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本案注册商标转让合同有效,并不是因为原许可使用合同无效所致,而是其转让符合法定条件;转让成立的,原许可使用合同的效力即应终止,法院不得强制受让人与原被许可人履行转让人与原被许可人之间的原许可使用合同,即受让人没有义务承受原许可使用合同关系,原被许可人如需继续使用同一注册商标,必须与受让人签订新的许可使用合同。
6. 试分析索尼公司与金利来公司在品牌(商标)设计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公司品牌的利益,然后自己转述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是可以的,可以有转变的
7. 关于注册商标使用权的一个案例分析题,求教
双方如果在协议有明确规定就可以,“华丰公司若因拖欠或不支付天力公司商标许可费用,天力公司有权主动解除合同,并追究相关资料”。 如果之前双方签订时有这个条款,那就可以。
8. 求助案例分析答案
B公司违反其权利担保义务,应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