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为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使用行为
问题:对栅栏享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在厂房门外使用栅栏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答复:《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可见,为《专利法》所禁止的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使用行为。 解答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该行为的定性,即该行为是否构成受法律禁止的“使用”行为。首先,对专利法意义上的使用行为加以界定:第一,专利产品的使用行为,指使专利产品的技术功能得到应用,既包括直接利用专利产品以获得其所能产生的效果,也包括利用专利产品作为来制造其他产品,还包括采用专利产品作为零件、部件来生产产品。不论何种方式,使用的核心在于“实现专利产品的技术功能”。 第二,发明及实用新型的“使用”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践中,属于非经营目的的行为有两种:一是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二是公民出自个人爱好和需要实施有关专利的。对于第二点,仅限于公民个人的行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意见(试行)》第94条明确写明:单位未经许可制造、使用他人专利产品,则不能以非经营目的进行侵权抗辩,而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以经营为目的并不以获利为前提,以经营为目的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是单位的消费行为,也属于以经营为目的的行为。 第三,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对于外观设计专利而言,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使用行为是不被禁止的。之所以作此区分,原因在于外观设计与发明、实用新型相比,保护客体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都是技术方案,看重产品的技术性能或功能;而外观设计的客体是产品的外观,看重的是产品的外观给人带来的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因此,外观设计的使用行为多数情形下都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这也就是外观设计的使用不被禁止的原因。 对于栅栏而言,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公路旁边桥梁两侧的防护带作为护栏网使用,也可以用于机场、港口、码头的安全防护、市政建设中的公园、草坪、动物园、池湖、道路、住宅区的隔离与防护、宾馆、酒店、超市、娱乐场所的防护与装饰产品等。可见,栅栏有两方面的功能:实用性方面,起着防护、隔离的作为;在美观性方面,它同时可以起着装饰的作用。对于栅栏的实用新型专利,重点在于保护其实现防护、隔离实用功能的技术方案。从以上阐述进行分析,他人在符合以下两点的情形下可以构成为《专利法》禁止的“使用”行为: 第一,他人的使用目的在于实现栅栏的技术功能,即重点在于实现隔离、防护等实用新型记载的技术功能;第二,他人的使用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即不能是公民个人为生活需要而为的使用行为,单位的使用行为,不能以非经营目的进行抗辩。
B.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 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而为生产经营目的()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括号中填写: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
注意和发明以及使用新型区别,后两种则应该是: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
C.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权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试试专利,其中包括
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法律依据: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3)为生产经营目的专利权扩展阅读:
侵权判断
比对的主体
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比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更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商品,对于其中某些相近似产品的细微差别,普通消费者往往会忽略掉,而专业人员则很容易分辨出来。
在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时,如果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出发,对权利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应当以普通消费者的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 。
对于类别相同或者相近似的产品,如果普通消费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则不构成侵权,如果普通消费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则构成侵权。
上文中的普通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人。通常情况下,普通消费者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涵义是一致的。
但是,对于非通常消费品,如建筑材料、机器零部件、电动工具等,普通消费者不是其购买者,不具有对这类用品的一般知识和认知能力,故能够对其进行相同或相近似比对的主体应当为这类用品的特定消费群体,即销售、购买、安装和使用此类产品的人员。
以普通消费者为侵权判定的主体,并不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时去追求真正的消费者的意见,而是要求审判人员在判断时,将所处的位置放在普通消费者的水平线上,去认识、感知比对对象的异同
比对的方法
判断外观设计相同或相近似,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肉眼观察。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相同或相近似,应该根据普通消费者用肉眼进行观察时是否会产生混淆来判断,对视觉观察不到的部分,不能借助仪器或化学手段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时应以产品易见部位的异同作为判断的依据。
2、隔离观察,直接对比。
在具体判断时,首先应当把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分别摆放,观察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要有一定的间隔 .这种隔离观察的方法可以让审判人员对两种产品产生直观的感觉即第一印象。
其次,再将两种产品摆放在一起,由审判人员对两种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直接对比分析,以描述二者的异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得出二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结论。
3、整体观察,综合判断。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获得专利的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相近似,不能仅从外观设计的局部出发,或者把外观设计的各部分割裂开来,而应当从其整体出发,对其所有要素进行整体观察,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对两种产品的外观设计的主要构成和创新点进行综合判断。
D. 专利权人享有的独占权是什么
专利权人享有的独占权是什么?专利权人是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即在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下面详细解析专利权人享有的独占权。专利权人享有的独占权是什么专利权人的权利包含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方面。财产权中又可分为独占权、许可实施权、转让权和专利权人的其他权利。专利权实质上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独占权。独占权又称之为专有权。《专利法》第11条规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专利授权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专利权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上两款所述用途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进口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这里,法律规定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制造、使用权、销售权和进口,这就是所谓专利权人享有的独占权。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专利权人的独占实施权,即只有专利权人可以实施其专利权,其他任何人未经许可不能实施专利。实施专利的情形包括: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独占实施权有五种:发明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其发明人以及实用新型的权利人以进行如下五种行为:1、制造专利产品,或运用专利方法制造专利产品。2、使用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制造的专利产品。3、销售专利产品或运用专利方法制造出的专利产品。4、许诺销售专利产品或运用专利方法制造出的专利产品。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运用专利方法制造出的专利产品。只要没有经过专利权人许可,有上述任何行为的都构成侵权。上面的许诺销售是指要约和要约邀请,如果甲某有一个专利产品,某人未经甲某许可就以广告的形式销售甲某的产品,这就已经构成侵权。二、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包括四种: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
E.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不侵权是怎么解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二条第2款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解释:
销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来源合法”时,才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但应注意的是仍然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的责任。也就是对善意的销售或使用者来说,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第六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
三、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四、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五、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5)为生产经营目的专利权扩展阅读
侵犯专利权的责任:
(一)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专利法对专利侵权主要是采用民事制裁,专利管理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在处理侵权的时候,主要是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
(二)侵权行为的行政责任。中国《专利法》对侵权行为中的假冒他人专利、泄露国家机密、徇私舞弊等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另外,中国专利法还对侵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
(三)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主要给予民事制裁,但有时也需要刑事制裁。
F. 如何理解专利法第一十条生产经营目的
甲只是根据专利方法生产制造了橡胶,若是无偿赠送给乙,这个是不算生产经营目的的,不侵权。乙销售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算是侵权。此外,如果能证明甲和乙是利益共同体,甲的赠送行为实质上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属于侵权行为。如果该橡胶是新产品,在侵权诉讼中,甲具有举证义务。
G.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并使用他人的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可以吗
1、如果是专利权人自己或许可他人卖出来的,就已经权利用尽,你再次购内买使用不需要他许可。
2、如容果不是专利权人自己或许可他人卖出来的,你在不知情的情况购买使用了: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这种行为仍然是侵权。
H. 专利权有哪些性质
1、无形性2、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性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的权利。也就是说,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进行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依照其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就是侵犯专利权。3、地域性 指一个国家依照其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如果一项发明创造只在我国取得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只在我国享有专有权或独占权。如果有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使用或销售该发明创造,则不属于侵权行为。4、时间性 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拥有的专有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就不再享有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的专有权.这样,原来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就成了社会的公共财富,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无偿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