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图书馆关于法律图书的图书分类法是怎么分类的
D9 法律
D90 法的理论(法学)
D90-05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D90-051 法律逻辑学
D90-052 法律社会学
D90-053 法伦理学
D90-054 司法心理学
D90-055 法律语言学
D90-059 其他
D901 立法理论
D902 法制与民主
D903 法的起源与本质
D904 法的历史类型
D904.1 奴隶制国家的法
D904.2 封建制国家的法
D904.3 资本主义国家的法
D905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
D905.1 本质与作用
D905.2 制定与实施
D908 比较法学
D909 法学史、法律思想史
D909.1 世界
D909.2 中国
D909.3/.7 各国
D909.9 法制史
[D909.92] 中国法制史
[D909.93/.97] 各国法制史
D91 法学各部门
D910 各国法律综合汇编
D911 国家法、宪法
D911.01 理论
D911.02 法的历史
D911.04 学习、研究
D911.05 解释、案例
D911.09 法律汇编
D912.1/915.7 (类目复分仿分规定)
D912.1 行政法
D912.2 财政法
D912.28 金融法
D912.29 经济法
D912.3 土地法
D912.4 农业经济管理法
D912.5 劳动法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D912.7 青少年法
[D912.8] 军法
D913 民法
D913.9 婚姻法
D913.99 商法(总论)
D914 刑法
D915 诉讼法
D915.1 诉讼制度
D915.12 当事人
D915.13 证据制度
D915.14 调解制度
D915.15 回避与辩护制度
{D915.16} 审判
D915.18 诉讼程序
D915.181 起诉
D915.182 审判程序
D915.183 执行程序
D915.185 特别程序
D915.2 民事诉讼法
D915.3 刑事诉讼法
D915.4 行政诉讼法
D915.7 仲裁法
D916 司法制度
D916.1 司法行政
D916.2 法院
D916.3 检察机关
D916.5 律师制度
D916.6 公证制度
D916.7 监狱制度、劳动改造制度
D916.8 劳动教养制度
D917 犯罪学
D917.1 犯罪原因
D917.2 犯罪心理学
D917.3 犯罪社会学
D917.6 犯罪预防与治理
D917.9 其他
D918 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
D918.1 犯罪同一认定
D918.2 侦查技术与方法
{D918.3} 痕迹学
D918.4 现场勘查
D918.5 预审学
D918.9 司法鉴定学
D918.91 痕迹学
D918.92 文书检验
D918.93 司法化学检验
D918.95 司法会计学
D919 法医学
D919.1 法医基础科学
D919.2 法医物证检验学
D919.3 司法精神医学
D919.4 法医鉴定学
D919.5 妇婴法医学
D919.6 法医人类学
D92 中国法律
D920.0 理论
D920.1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D920.4 学习、研究
D920.5 解释、案例
D920.9 法律汇编
D921 国家法、宪法
D921/925 (类目复分仿分规定)
1 理论
2 法的历史
4 学习、研究
5 解释、案例
9 汇编
D921.1 国家机构组织法
D921.11 国家权力机关组织法
D921.12 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法
D921.13 国家军事机关组织法
[D921.14]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组织法
D921.2 选举法
[D921.7] 国籍法
D921.8 地方自治法
D921.9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922.1/.6 (类目复分仿分规定)
D922.1 行政法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D922.12 国防军事管理法令
D922.13 外事管理法令
D922.14 公安管理法令
D922.15 华侨、民族事务管理法令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D922.181 公用事业管理法令
D922.182 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
D922.182.1 民政事业管理法令
D922.182.3 社会保障法令
D922.183 青少年法
D922.19 其他法令
D922.2 财政法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D922.22 税法
D922.221 流转税法
D922.222 所得税法
D922.223 财产税法
D922.229 其他税法
{D922.23} 金融、银行法
{D922.24} 保险法
{D922.25} 货币管理法令
D922.26 财务管理和会计法
D922.27 审计法
D922.28 金融法
D922.281 银行法
D922.282 信托、信贷法
D922.284 保险法
D922.285 货币管理法令
D922.286 外汇管理法令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D922.29 经济法
D922.29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D922.291.92 破产法
D922.292 工业企业经济管理法
[D922.293] 农业经济管理法令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D922.295 涉外经济管理法令
D922.296 交通运输经济和邮电经济管理法令
D922.297 基本建设管理法令
[D922.298] 经济合同法
D922.299 经济特区经济法令
D922.3 土地法
D922.31 土地改革法
D922.32 农业土地法
D922.33 国有土地管理及使用法
D922.34 城市及城郊用地法令
D922.35 建筑用地法令
D922.36 特殊用途土地法令
D922.37 森林用地法令
D922.38 水利用地法令
D922.39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法
D922.4 农业经济管理法令
D922.5 劳动法
D922.51 劳动报酬法
D922.52 劳动合同法
D922.53 劳动纪律、劳动奖励法令
D922.54 劳动保护法令
D922.55 劳动保险法令
D922.56 工会与职工民主管理法令
D922.57 职工培训法令
[D922.58] 社会福利法令
{D922.59} 其他
D922.591 劳动争议处理法令
D922.592 劳动监督与检查法令
D922.599 其他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D922.61] 土地法
D922.62 矿产法
D922.63 森林法
D922.64 草原法
D922.65 水产法
D922.66 水法
D922.67 能源法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2.69 其他
D923 民法
D923.1 总则
D923.2 物权
D923.3 债权
D923.4 知识产权
D923.41 著作权法
D923.42 专利法
D923.43 商标法
D923.49 其他
D923.5 继承法
D923.6 合同法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D923.9 婚姻法
D923.99 商法(总论)
D924 刑法
D924.1 总则
D924.11 犯罪
D924.12 刑罚的种类
D924.13 刑罚的运用
D924.3 分则
D924.31 危害国家安全罪
D924.32 危害公共安全罪
D924.33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D924.3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D924.35 侵犯财产罪
D924.36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924.37} 妨害婚姻、家庭罪
{D924.38} 渎职罪
D924.391 危害国防利益罪
D924.392 贪污贿赂罪
D924.393 渎职罪
[D924.394] 军人违反职责罪
D924.399 其他
{D924.41} 青少年犯罪问题
{D924.49} 其他
D925 诉讼法
D925.1/.7 各种诉讼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5.2 刑事诉讼法
D925.3 行政诉讼法
D925.7 仲裁法
D926 司法制度
D926.1 司法行政
D926.12 司法行政机构
D926.13 司法行政工作
D926.14 司法统计
D926.15 司法教育
D926.17 司法人员
D926.2 法院
D926.21 最高人民法院
D926.22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D926.23 专门法院
[D926.238] 军事法院
D926.3 检察院
D926.31 最高检察院
D926.32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D926.33 专门人民检察院
D926.34 司法监督
D926.5 律师制度
D926.6 公证制度
D926.7 监狱制度与劳动改造制度
D926.8 劳动教养制度
D927 地方法制
D929 中国法制史
D93/97 各国法律
09 法律汇编
1 国家法、宪法
11 国家机构组织法
12 选举法
[17] 国籍法
18 地方自治法
21 行政法
22 财政法
228 金融法
229 经济法
23 土地法
24 农业经济管理法
25 劳动法
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28] 军法
3 民法
39 婚姻法
399 商法(总论)
4 刑法
5 诉讼法
51 民事诉讼法
52 刑事诉讼法
53 行政诉讼法
57 仲裁法
6 司法制度
61 司法行政
62 法院
63 检察院
65 律师制度
66 公证制度
67 监狱制度
7 地方法制
9 法制史
D99 国际法
D990 国际法理论
D992 国家
D993 领土
D993.1 领土问题
D993.2 国界和边境
D993.3 领水
D993.4 领空、航空法
D993.5 海洋法
D993.7 外交领事法
D993.8 条约法
D993.9 国际组织法
D994 平时国际法
D995 战时国际法(战争法)
D995.9 中立
D996 国际经济法
D996.1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D996.19 海商法
D996.2 国际财政金融法
D996.3 国际税法
D996.4 国际投资法
D996.5 国际技术转让法
{D996.6} 准据法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D997 国际私法
D997.1 国际民法
D997.3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
D997.4 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海事仲裁法
D997.9 国际刑法
D998 国籍法
D998.1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D998.2 人权的国际保护
D998.3 移民法
D998.8 各国国籍法
D999.1 外层空间法(宇宙法)
D999.2 核法
㈡ 知识产权界有哪些侵权类型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专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属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㈢ 关于专利法中的现有技术
当然抄都包括了,很简单袭,公知技术是没有专利权的,但是也属于现有技术了,甚至极端一点,都不必考虑公众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该技术,只要该技术处于公众想获得就能获得的状态(没有障碍)就算是现有技术了,至于你说的那道题目,到底是什么内容,可以在这里写出来,大家讨论一下,没有题目不好分析。
㈣ 专利纠纷案件是什么案件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93
--------------------------------------------------------------------------------
法律图书馆>>法律书摘>>法律书摘全文阅读 法律书摘查询:
--------------------------------------------------------------------------------
专利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实例释解》
黄松有, , 已阅1933次
查看此书介绍或购买此书
二、专利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
——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基本案情]
原告赵红军。
原告汪国驹。
被告郑州铁路局洛阳电务段。
被告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
1995年7月17日,原告赵红军、汪国驹申请了一种铁路组合式信号灯专利,1997年2月19日国家专利局公告授权,专利号为:95216097.8。1998年8月郑州铁路局洛阳电务段主张95216097.8专利。2002年12月经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该专利权归属赵红军和汪国驹所有。原告赵红军、汪国驹认为郑州铁路局洛阳电务段投资设立的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自1998年8月起一直在生产该专利产品并投入各大铁路局使用。遂于2005年7月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在审理原告赵红军、汪国驹诉被告郑州铁路局洛阳电务段、被告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一案中,被告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我方是专利产品的生产者,住所地在洛阳市。因此本案应当由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故请求将本案移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裁判要旨]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赵红军、汪国驹提起的是专利侵权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法院管辖。原告赵红军、汪国驹在郑州市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依法享有管辖权。被告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提出的管辖权异议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第三十八条之规定,裁定驳回被告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
[对《专利法解释》第二条的理解与适用]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否有权受理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阳市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涉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字第21号)》(以下简称《专利法解释》)第二条的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专利法解释》第二条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这是关于专利纠纷案件级别管辖的规定。
(一)我国法律关于民事案件级别管辖的一般规定
1.级别管辖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从国外看,民诉制度关于一审案件的管辖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所有一审案件都划归基层法院受理,上级法院原则上不受理一审案件,如法国、俄罗斯、美国联邦法院等均属此种类型。这种类型实际上不存在级别管辖问题。另一种是将一审案件交给基层法院和其上一级法院审理,通过级别管辖在这两级法院之间确定各自的分工和权限,如德国、日本、匈牙利等属第二种类型。这种类型仅在两级法院之间对受理一审案件的权限作出分工,因而级别管辖问题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我国法院有四级,并且每一级都受理一审案件,因此需要运用级别管辖对四级法院受理一审案件的权限进行分工。相对比较而言,我国的级别管辖比其他国家涉及的面宽,也更为复杂。
由于各国的法院设置、审级不尽相同,对级别管辖标准的确定也不完全相同,但就多数国家而言,都是以诉讼标的价额作为确定级别管辖的主要标准。例如,德国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法院是初级法院和地区法院,初级法院管辖诉讼标的价额1万马克以下的案件和房屋租赁、离婚、监护等案件,不属于初级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由地区法院管辖。我国民诉法未以通行的诉讼价额为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而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传统做法,将案件的性质、简繁程度、影响范围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
2.我国关于民事案件级别管辖的一般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民诉法规定由其他各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为数甚少,所以这一规定实际上把大多数民事案件都划归基层法院管辖了。绝大多数民事案件划归基层法院管辖是有充分理由的。基层法院是我国法院系统中最低一级的法院,它们数量多、分布广,遍布各个基层行政区域,当事人的住所地、争议财产所在地、纠纷发生地、一般都处在特定的基层法院的辖区之内。由基层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既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又便于法院审理案件。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中级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有三类:重大的涉外案件、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
(二)专利纠纷案件的指定管辖
由于专利案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同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呈现出复杂性和特殊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专利案件集中在一些法院审理,例如在美国,专利侵权案件只能由联邦法院(FEDERAL DISTRICT COURT)受理,而不由州法院(STATE COURT)受理;同样在德国,专利侵权案件也只能由地区法院(DISTRICT COURT)受理,而规定基层法院(LO—CAL COURT)不能审理此类案件。
在我国,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该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专利纠纷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早在1985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开展专利审判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的专利案件,由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现为北京一中院)作为一审法院,其余专利纠纷案件,由各省级政府所在地、经济特区等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十多年来的审判实践证明,将专利案件的一审法院指定为一些具备审判实力的中级法院,集中专利司法审判机构,符合专利审判技术性强、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符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统一执法和办案质量,也有利于总结和积累审判经验,相对固定审判队伍,保持知识产权执法标准的统一。同时,便于最高人民法院开展专业培训和指导,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官的业务素质和审判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专利案件的审判质量,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应当继续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第(三)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制定《专利法解释》时,仍将部分专利纠纷案件的管辖权限定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并特别明确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各经济特区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专利纠纷案件的一审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定某一中院是否能作为专利案件的一审法院时,一般考虑以下因素:(1)当地专利纠纷的多少;(2)是否设有专利管理机关;(3)是
否已经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的同意等。
目前全国共有43个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专利纠纷案件的一审法院。具体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济特区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下列城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大连、烟台、温州、佛山、青岛。
(三)对上述案例的评析
上述案例中,原告赵红军、汪国驹提起的是专利侵权诉讼。被告是郑州铁路局洛阳电务段和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这是一起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阳市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应当由河南省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而河南省的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市,所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有权受理河南省范围内的所有一审专利纠纷案件。上述案例是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阳市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依法享有管辖权。被告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提出的管辖权异议理由不成立,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被告洛阳铁路泰达工贸有限公司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是正确的。
--------------------------------------------------------------------------------
声明:该书摘由本站扫描录入,
仅供介绍图书使用,
错误在所难免,引用时请与原书核对。
--------------------------------------------------------------------------------
主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推广 | 建站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9-2007 西湖法律书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㈤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抗辩点主要有哪些方面
1.对于因专利侵权纠纷而产生的权属抗辩?依据专利复审委对被告作为请求人所提起的无效宣告申请的受理?应当中止本案的审理。这种情况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2.对于被告以他人名义提起权属抗辩的?虽证据不确凿?但尚属充分?且他人也请求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应当适用中止审理程序。因为证据是否确凿的问题往往很复杂?有待在另立的确权之诉中审理。这样做也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3.对于被告以他人名义提起权属抗辩?他人如果已表示原告的权利归他人?但又不愿意参加到本诉中来的?按他人放弃诉权对待?告知其不参诉之后果?并可以同时确认被告此方面的证据不确凿而驳回被告的权属抗辩。理由有二?其一?知识产权权属纠纷往往复杂难断?如他人不到庭?只凭被告一说、他人一讲?不可能理清。其二?当事人参诉与否是决定被告权属抗辩成败之关键?如不参诉则意味着被告的权属抗辩已落空。此时不能适用中止审理程序?更不能就此确认原告不享有诉权?应继续本案的审理。4.被告如以原告的权利属于自己为由抗辩的?则不适用中止审理程序?因为没有新的诉讼法律关系产生?没有一案要待另一案审理结果而定的情况存在。这时产生的确权问题属于本案需审查的事实内容之一?无需另案审查。1、知识产权民事诉讼(1)知识产权侵权诉讼除了侵犯我国民法通则予以明确的民事权利也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即侵害)(2)知识产权归属诉讼就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发生的诉讼,简称权属纠纷(3)知识产权合同诉讼就知识产权的取得、转让、使用等交易行为产生的纠纷,在取得环节与权属诉讼有交叉2、知识产权行政诉讼(1)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专利权和商标权需要行政机关确权,依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当事人对该确权决定不服可以向行政裁判机关(即专利复审委员会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对该复审决定(其实质是行政裁判)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2)由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详细行政行为引起在知识产权确权和转让、使用过程中,确权机关依相关知识产权法,对当事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决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行政相对人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3)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对于具有知识产权执法权的地方各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可以对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调解,相对人对该处罚或者调解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该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我国刑法规定只有以下七种行为构成知识产权犯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他人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律师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可以协助被害人(权利人)进行举报启动公诉程序,可以代理被害人提起自诉,也可以担任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4、知识产权仲裁主要在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中,特别情况可以在权属或者侵权纠纷中根据事后协议选择仲裁挑战一:导致诉讼动机多样。传统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合法权益。受知识商业化影响,当事人开始将知识产权诉讼作为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以获取市场竞争有利地位。在案由选择上除传统的著作权、商标权纠纷外,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纠纷等亦为当事人常诉案由。挑战二:导致批量案件增加。为增加竞争对手赔偿压力,部分当事人选择在特定时期内集中诉讼批量案件。一旦原告赔偿请求获得支持,竞争对手将面临巨大的赔偿压力,直接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批量案件增加亦导致法院审判压力的增加,人案矛盾进一步突出。挑战三:导致调解难度加大。部分原被告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无合作动力,在诉讼中缺乏调解的诚意,明确拒绝调解;即使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或者已初步达成和解协议,在最后签字或履行阶段亦往往搁浅。调解反成当事人拖延诉讼的手段,增加了法院调解难度。挑战四:行业发展对诉讼影响较大。行业发展直接影响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当前核心区内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业仍处于发展调整期,利益分配不均衡,利益争斗加剧,如视频网站、数字图书馆等案件集中反映了相关行业的特点。因此,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㈥ 知识产权的侵权有哪些类型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内法律赋予符合条件容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㈦ 不视为专利侵权行为和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行为的异同点
一、不视为专利侵权行为和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行为的相同点
两者都属于权利保护的例外情况,可以不经专利权人或著作权人许可而进行。
二、不视为专利侵权行为和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行为的不同点
1、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不同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无需向专利权人支付费用。而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况,可以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同时《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两者侧重点不同
《专利法》鼓励发明创造,但是不能阻碍科学技术发展,所以有例外;《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行为保护的是文化,尽量不阻碍文化的传播,所以有例外。
3、两者构成侵权不同
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从著作权人方面来看,是对其著作权范围的限定;从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即使用者)来看,则是使用他人作品而享有利益的一项权利,它是不支付报酬,也不构成侵权,是合法行为。
而专利权受到侵害时,不论是专利权人还是利害关系人既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程序来处理。其中行政程序不是终局裁决,当事人对行政处理不服的,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7)专利权法法律图书馆扩展阅读:
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著作权法所称已经发表的作品,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许可他人公之于众的作品。
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经发表的作品的,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专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五)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专利法》对侵权行为中的假冒他人专利、泄露国家机密、徇私舞弊等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另外,我国《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和五十九条还对侵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
《专利法》第五十八条中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专利侵权主要给予民事制裁,但有时也需要刑事制裁。
同时《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也作了相关规定。此外,专利权人不仅可以要求经济损失赔偿,而且还可以要求采取恢复专利权人的业务信誉的措施。
㈧ 学出版法律的人来急求回答!
(1)刘某所写的文字材料属于作品受法律保护。
(2)刘某发明的鉴别、修复、整理和储藏古籍的方法与其所写作的文字材料在法律上有区别。鉴别、修复、整理和储藏古籍的方法属于专利技术。其所写作的文字材料属于文字作品。
㈨ 高分悬赏:如何专业系统的搜索到精确的法律条文(有好答案追加100)
我经常用的网站有:
1、“法律图书馆”的新法规速递:http://www.law-lib.com/law/
2、“中国法院网”的法律文库(对及时了解新法和立法动态很方便):http://www.chinacourt.org/flwk/
3、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去北大法律信息网的法规中心(http://law.chinalawinfo.com/)去搜索比较琐碎偏僻的法律法规,因为这个网站系统做的很好,查询非常方便,但不交钱就不能看到完整内容,搜索到需要的法律全称后粘贴到网络上搜网页,总会有免费的全文提供给你。
上面都是免费的,收费的我觉得北大法宝不错,链接做的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