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利权的一些问题
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申请专利,如果甲先申请了专利,乙后申请专利,在都符合授权条件的情况下专利权只能由甲享有,无论乙是独立开发还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
乙是否可以生产制造或者侵权?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1.如乙在甲申请日前已经做好制造生产准备或者已生产制造,则在甲的专利申请授权后,乙仍可以在原有规模范围内生产制造和销售,即乙享有先用权;
2.如乙在甲申请日后制造或者准备制造,则在甲的专利申请授权后,乙位经甲许可仍旧制造或者销售的行为侵权,对于发明专利甲可以追溯乙在专利公布期间的侵权行为;
这样的专利制度也是为了平衡专利的专有性和社会公平利益。
2. 关于产品专利权的问题
仅有国内专利是无法在国际上受保护的,要想在国外受保护许申请国外的专利,途径请见以下介绍:
申请国外专利途径
1、巴黎公约途径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巴黎公约成员国,根据巴黎公约关于优先权的规定,在任一成员国提出发明或实用新型申请后,再向其它成员国提出申请时可以享有12个月的优先权,对于外观设计申请,可以享有6个月的优先权。在此期间内有关该申请的任何公开或使用等,不影响该申请的新颖性。由于中国是巴黎公约成员国,中国申请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后,可以利用巴黎公约关于优先权的规定,在向国外申请专利时要求优先权。
2、PCT途径
专利合作条约(PCT)是巴黎公约下的一个专门性条约,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进行管理。其成员国均为巴黎公约成员国,目前已达178个。按照PCT的规定,在任何一个PCT成员国提出的一项专利申请,可以视为在指定的其它成员国同时提出了申请。实现了一国申请,多国有效。PCT申请的审批程序分为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国际阶段进行受理、公布、检索和初审,国家阶段由具体的国家局进行审查和授权。一项PCT申请进入具体国家阶段的时间为自申请日起30个月内。这样当申请人希望以一项发明创造得到多国(一般为5个以上)保护时,利用PCT途径是很适宜的。因为通过PCT途径仅需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一份国际申请,免除了分别向每一个国家提出国家申请的麻烦,并且有更多时间来考虑最终要进入哪些具体国家。外观设计不适用PCT途径。
申请人可根据国际检索报告及国际初步审查报告所提及的现有技术资料,对本发明的专利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判断,并可对权利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如果必要的话),然后决定是否进入国家程序。
3、不要求优先权直接向该外国提出申请,另外某些国家或地区并非巴黎公约和PCT的成员国,只能依其国家法的要求提出专利申请,如台湾不是PCT成员,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不支持优先权。
4、通过地区条约《授予欧洲专利公约》申请欧洲专利:
《授予欧洲专利公约》,该公约于1973年10月5日在慕尼黑签署,1977年10月7日生效。《欧洲专利公约》确立了欧洲专利制度,旨在加强欧洲国家在工业产权领域的合作,以便通过单一的授权程序在若干个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获得专利保护。1977年根据《欧洲专利公约》建立欧洲专利局,其职责是向欧洲专利组织的成员国提供基于单独专利申请和统一专利授权程序的专利保护,使发明专利在一个、数个或全部缔约国获得保护。如果申请人意欲在3个以上欧洲地区或国家申请专利,通过本条约将较向各缔约国逐一提出申请更迅速、经济。
5、申请欧共体联合外观设计
2003年4月1日起,欧盟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将可以通过单一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注册。提交后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注册申请将由OHIM进行短期的审查,并在大约三个月内发放注册证。
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注册证将得到整个欧盟国家的承认,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等25个成员国。
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最初注册有效期为五年,但有效期可以续展,续展期为五年,最长续展期可达二十五年。
几个主要国家专利申请
第一节 申请美国专利
1、专利申请类别
(1)发明专利(Utility):方法、机器、制品或物之组合,或新而有用之改良者,皆得依本法所定之规定及条件下获得专利。
(2)外观设计专利(Design):任何人创作具新颖、原创及装饰性之产品外观设计,得依本法之规定及要件取得专利。
(3)临时申请案(Provisional Application):只提交说明书及附图,一年内提交正式专利申请,享有临时申请的申请日。
2、审查期限
一般而言,一申请案在取得申请日后,大约半年至一年内会有审查结果。
3、专利期限
(1)发明专利案自申请日起算20 年为止。
(2)外观设计专利案自公告之日起14年为止。
第二节 申请英国专利
1、专利申请类别
(1)发明专利 (2)外观设计专利
2、专利期限
(1)发明专利案之专利权自申请日起20年为止。
(2)外观设计之专利权自申请日起5年,可延展4次,每次5年,共25年。
第三节 申请德国专利
1、德国专利的申请及审查
(1)发明专利:实质审查 (2)实用新型专利:只进行格式审查。
(3)外观设计:采用登记制
2、有效期:
(1)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始于发明申请日的次日,为期二十年;
(2)实用新型:最长可延长至至申请日起十年;
(3)外观设计:最多可延长至申请日起二十年。
第四节 申请日本专利
1、日本专利的申请及审查
(1)发明专利(特许)(2)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案)(3)外观设计专利(意匠)
2、专利期限
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申请日起二十年。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六年。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自注册日起十五年
3、审查制度
(1)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十八个月公开申案内容,并须于申请日起三年内提出实审。
(2)实用新型专利:此专利采登记制,无须实审即可获得专利权,4~6个月内准予注册。
(3)外观设计专利:采取实审主义,13个月着手实审。
第五节 申请韩国专利
1、韩国专利的申请及审查
1-1、发明专利
申请日起5年内请求实质审查,请求实审之日起25个月内审查;
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从登记之日开始到“从申请日起20年之日”为止。关于农药或医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延长保护,最多延长5年。
1-2、实用新型
注册制(申请后约3个月可领证)
实用新型的保护期限,从登记之日开始到“从申请日起10年之日”为止。
1-3、外观设计
韩国对外观设计采用外观设计审查登记制度和对一些特定物品的外观设计无审查登记制度并行的方法。
外观设计无审查申请的对象物品
-B1(衣物);
-C1(床单、地板席子、帷幕);
-F3(办公用纸、印刷品)
-F4(包装纸、包装容器)
- M1(纺织物等)
外观设计专利权发生于授权登记,截止于登记之日起15年。
第六节 申请香港专利
1、专利制度
1-1、《专利条例》与《注册外观设计条例》
根据香港新的《专利条例》规定,香港的专利体系包括“标准专利”和“短期专利”,大致对应于我国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1-2、标准专利
标准专利是指由指定的专利局审查授予的发明专利,再在香港注册并授予的专利。取得标准专利需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申请记录;第二阶段:请求注册和授权。
1-2-1、申请记录
第一阶段,向指定专利局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必须在由指定局公开后的六个月内向香港知识产权署申请记录。
1-2-2、请求注册和授权
第二阶段,当已记录公布的申请在指定局获得授权后,在指定局授权后的六个月内向香港知识产权署请求注册和授权。标准专利的保护期为自原指定专利的申请起20年。
1-3、短期专利
短期专利由香港知识产权署直接受理,形式审查合格后即予授权。但申请短期专利时必须递交一份由指定专利局出具的检索报告。短期专利的期限为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4年,并可续展4年。
1-4、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在香港是通过《注册外观设计条例》来保护的。香港知识产权署直接受理外观设计申请,并且不经实质审查即予授权。外观设计注册的申请可以享受在先申请的优先权。外观设计的保护其为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5年,可续展4次,每次续展5年,最多可保护25年。
第七节 申请台湾专利
1、申请类型
发明专利:申请日起3年内提起实审请求,专利权自申请日起20年有效;
新型专利(实用新型):形式审查,专利权自申请日起10年有效;
新式样专利(外观设计):登记制,专利权自申请日起12年有效
第三章 申请国际专利应签署或提供的文件
1、委托书及委托合同
2、委托明细表、包括以下信息:申请人姓名(名称)及地址(中英文);发明人姓名及地址(中英文);拟申请专利的类别;申请国别;原申请日、号、申请专利类别;是否要求优先;是否在申请同时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等。
3、原中国专利申请的请求书、受理通知书、原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说明、权利要求书、附图及摘要)。
4、现有技术资料(申请人所知的与发明密切相关的专利文献、科技文献等)。
第四章 申请 PCT 专利
1 、《专利合作条约》概要
《专利合作条约》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缩写 PCT) 于 1970 年 6 月 19 日签署,且分别于 1979 年、 1984 年和 2001 年修订。该条约建立了专利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制度,规范了国际申请必须满足的形式要求。该制度为希望在多个国家获得专利保护的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更加便利、更具成本效益途径。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申请人只要用一种语言向一个专利局 ( “ PCT 受理局” ) 提出一份 PCT “国际”专利申请,即可获得许多国家同时对发明进行的专利保护。任何缔约国的国民或居民均可提出 PCT 申请。截至 2003 年 10 月 15 日,共有 123 个缔约方。中国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加入专利合作条约 (PCT) 。
2 、通过 PCT 途径申请外国专利
2-1 、申请人可获得的好处
2-1-1 、对就某一发明在几个国家寻求保护的任何个人或公司 ( “申请人” ) 来说,使用 PCT 意味着节省时间、工作量和资金。
2-1-2 、使用 PCT 还帮助申请人在国家阶段程序中决定,是否在各个国家专利局继续进行该申请的处理程序。
2-1-3 、上述节省主要源于下述事实:根据 PCT 的规定,申请人在一个地方、以一种文字提交一份申请枣国际申请,并缴付一份起始费用,该国际申请即具有 ( 要符合后面所指出的某些条件 ) 一份国家或地区性申请的效力,如果没有 PCT ,申请人为此必须向每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提交申请。
2-1-4 、申请人可在“最后瞬时”提出申请。由于 PCT 申请可用本国文字 ( 中文 ) 提交,因此,申请人可以在优先权期限的最后一刻提出申请。
2-1-5 、申请人可自申请日起 9 个月左右或优先权日起 16 个月左右 获得一份 检索报告 。申请人还可以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 28 个月内获得一份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 如果申请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了国际初步审查请求的话 ) 。申请人可根据上述两个报告所提及的现有技术资料,对本发明的专利性 ( 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 进行判断,并可对权利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 ( 如果必要的话 ) ,然后决定是否进入国家程序。
2-1-6 、与直接通过巴黎公约申请外国专利的途径相比较, PCT 申请可将进入国家阶段的时间推迟 8 个月或 18 个月,这对于那些尚未作好准备的申请人来说无疑是有利的。此外,缴纳国家阶段的费用的时间也相应推迟 8 个月或 18 个月。
2-1-7 、 PCT 申请的缺点是专利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易发生错误;总费用高于直接通过巴黎公约申请的外国专利。
2-1-8 、申请人可以在若干个受理局间选择受理其国际申请的受理局,比如当有两个或多个申请人,他们是一个以上缔约国的国民和居民时,或者当只有一个申请人,而他是一个以上缔约国的国民和 / 或居民时。
2-2 、通过 PCT 申请外国专利的要求
2-2-1 、 PCT 申请人:
申请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对不同的指定国可有不同的申请人(细则 R ( 4 ) 5(d) )
至少有一个申请人的国籍或居所是 PCT 成员国
2-2-2 、国际申请的主题可以是什么 ?
国际申请必须是 保护发明 的申请。 PCT 包括提交发明专利、发明人证书、实用证书、实用新型和各种增补专利和增补证书 ( 参见条约第 2(i) 条 ) 的申请,因此提交不属“发明”范围的内的某些其它形式的工业产权的国际申请,例如,纯装饰性外观设计,是无效的。
3. 关于专利权的一系列问题
问题1:发现和佳能某镜头结构一模一样。如果我联系工厂生产的话,算侵权嘛内?
回答1:算容
问题2:如果解析了佳能电路主板,自己生产,说自己研发的,算侵权吧?
回答2:算
问题3:如果我解析出来自己做点改进,算侵权吗?
回答3:有可能侵权,有可能不侵权。要看如何改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咨询我们。
4. 专利权用尽的问题
该专利权用尽原则在一国境内适用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由于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此专利权用尽原则能否在国际间也适用呢?也就是说,同一专利权人针对相同的发明创造在不同国家取得专利权后,他在其中一个国家出售或者许可他人出售该专利产品之后,如果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将此售出的产品进口到另一个已被授予专利权的国家,是否也构成侵权呢?这也正是近几年内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平行进口问题。
英、美等国虽然认为专利权用尽原则不适用于在外国制造或出售专利产品,但对此采用了默认许可(implied license)原则,即专利权人在外国出售其专利产品时,没有附加明确的限制条件,就意味着他人在购买时获得了默认许可,就不能够禁止他人将出售后的专利产品进口到本国,但由外国的被许可人或者被转让人出售的专利产品不能自由进口。欧共体专利公约规定了专利权用尽原则适用于在欧共体国家制造并售出的产品,而对欧共体以外国家之间的关系留给各国自行决定,欧洲大陆法体系国家如德国认为该原则仅适用于欧共体范围之内,不允许真正国际意义上的平行进口。日本最高法院于1997年7月1日对平行进口问题作出一个重要判决,认为专利权人不能对其在德国已制造和售出的专利产品再次在日本行使专利权。我国对此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看法,早期不少学者主张不允许平行进口,有些学者也已开始倾向允许平行进口。按笔者看法,平行进口问题通常都存在着专利权人与另一方的许可合同或购销合同。应首先按合同内容来判定是否允许平行进口,若合同中未附加限制性条款,应当理解专利权人在国外自行制造和销售的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制得的产品适用默认许可原则,即允许自由进口 。
在我国,按照2009年新修改的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明确地将平行进口列入了法定不侵权例外的范畴:
5. 关于专利权的一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专利是有地域性的。不论日本还是中国的专利,只在本国范围内有内效。
不清楚你说的要做容此项产品是什么意思?是销售还是生产?如果是销售的话,医用专利在日本已经失效,也就是进入了共有领域,该产品如果是在日本生产,你单位只是在国内销售的话,当然是不需要向国内的那家企业支付任何费用。
如果是想在国内生产该产品,鉴于已经有专利在先,则需要国内的企业同意并支付费用。当然,如果是在期限之内,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专利无效哈。
6. 有关专利权问题
1、秘方的问题跟专抄利关系不大。
2、一项技术如果已经有他人研究出来并申请专利了,你即使自己再独立研究出来也不能营利用,哪怕你先研究出来先保密而没申请专利,但别人后申请了专利,你的使用也会有限制。专利制度本来就是用公开换保护的,做研发前最好先查一下有没有人已经做出来了,如果前人做出来的,你再来一遍不是浪费资源吗,直接买人家的授权就好了,如果不想,就只能做一个跟人家不一样的技术路线。当然如果他的专利无效了,比如过了保护期或者他不再交专利维持费了,你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3、你觉得造核弹的技术会申请专利吗?即使申请会公开吗?不公开怎么证明我用了你的技术?就算世界上只有一种造核弹的技术,对于核弹这种东西,谁会在乎侵你的权吗?
7. 转让专利权需要注意的六大问题
转让专利权需要注意的六大问题,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及法律确认性。此外,专利权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专利权是两权一体的权利,既有人身权,又有财产权。(2)专利权的取得须经专利局授予。(3)专利权的发生以公开发明成果为前提。(4)专利权具有利用性,专利权人如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有关部门将采取强制许可措施,使专利得到充分利用。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利,可以转让。在专利权的转让的过程中,转让人对于专利转让时间的相关问题感到困惑。转让专利权需要注意的六大问题1、专利实施和实施许可的情况及处置办法。在转让合同签订前,转让方已经实施该专利,转让合同可以约定,在转让合同签订生效后,转让方可继续实施或停止实施该专利。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则转让方应停止实施该专利。在转让合同签订前,转让方已经许可他人实施的许可合同其权利义务关系在转让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转移给受让方。2、转让费及支付方式涉及的专利权的转让费,采用一次付清方式,在合同生效之日起,或在专利局公告后,受让方将转让费全部汇至转让方的帐号,或以现金方式汇至(或面交)转让方。涉及的专利权的转让费,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在合同生效之日起,或在专利局公告后,受让方即将部分转让费汇至转让方的帐号;待转让方交付全部资料后,受让方将其余转让费汇至(或面交)转让方;支付方式采用银行转帐(或托收,现金兑付等),现金兑付地点一般为合同签约地。3、专利权被撤销和被宣告无效的处理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在转让合同成立后,转让方的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告专利无效时,如无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且转让方无恶意给受让方造成损失,则转让方不向受让方返还转让费,受让方也不返还全部资料。如果转让合同的签订明显违反公平原则,或转让方有意给受让方造成损失的,转让方应返还转让费。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请求撤销专利权,或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该专利权宣告无效或对复审委员会的决定(对发明专利)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在转让合同成立后,由受让方负责答辩,并承担由此发生的请求或诉讼费用。4、税费对转让方和受让方均为中国公民或法人的,转让合同所涉及的转让费需纳的税,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由转让方纳税。对转让方是境外居民或单位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由转让方向中国税务机关纳税。5、违约与索赔(1)、对转让方:转让方拒不交付合同规定的全部资料,办理专利转让手续的,受让方有权解除合同,要求转让方返还转让费,并支付违约金。转让方无正当理由,逾期向受让方交付资料办理专利权转让手续(包括向专利局做著录事项变更,每逾期一周,支付违约金,逾期二个月,受让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返还转让费。(2)、对受让方:受让方拒付专利转让费,转让方有权解除合同的要求返回全部资料,并要求赔偿其损失或支付违约金。受让方逾期支付转让费,每逾期(时间)支付违约金,逾期二个月,转让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支付违约金。6、争议的解决办法(1)、友好协商,自行解决;(2)提请受让方所在地或合同签约地专利管理机关调处,对调处结果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3)向人民法院起诉;(4)请求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8. 有关专利权的案例及问题
1、答:不能取得专利权,因为不具备新颖性。
2、答:合法。专利权受地域性限回制。
3、答:不构成答对乙公司专利权的侵害。
4、答:一般情况下会构成对乙公司专利权(进口权)的侵害,如果已经给乙公司造成损失,则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