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与专利代理签合同时该注意什么
首先确定是否为正规专利代理机构,然后与上述代理机构签订专利代理合同、回专利代理委托书等。
(1)专答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2)专利代理合同是指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为委托人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并向委托人收取代理费用的合同。(3)专利代理委托书是委托书的一种,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同时提交委托书,写明委托权限。
Ⅱ 专利代理委托合同必须有什么合同要素,必须签字吗
一、委托事项:_________
发明创造名称: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二、本所工作人员在申请公布或公布前有保密义务。
三、委托人通信地址若有变更,请立即通知代理人,以防失去联系。
四、本协议书自签字并交纳代理费和代收款后生效;本协议自专利授权之日起终止。授权后的各项事务由委托人自理。
委托人(盖章):_________
受托人(盖章):_________专利事务所
联系人(签字):_________
代理人(签字):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
1.申请代理费_________元,实审代理费_________元,申请代理加急费:_________元,其它费用_________元。
2.代收款项:
实用新型申请费□_________元
发明申请费□_________元
外观设计申请费□_________元
实质审查费□_________元
公布费□_________元
3.代理费、代收费合计:_________元
4.交款方式和期限:
现金_________元
支票_________元
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备注:_________
Ⅲ 委托开发合同未约定开发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归属,当如何处理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九条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回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答属于研究开发人。
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Ⅳ 委托开发与合作开发在专利权上有什么不同
委托开发如无特别约定专利权仍属于发明人;
合作开发如无特别约定专利权属于合作双方共有。
Ⅳ 委托完成的发明有专利权吗
《专利法》中规定,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内创造,除另有协议容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或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即为专利权人。也就是说,如果之前委托方和被委托方有签订相关合同,申请专利的权利应当按照合同相关规定确定,如果事先没有对专利权事先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即属于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所有。
Ⅵ 能申请专利吗,委托发明的专利权归属怎样确
在下列情况下,单位也可以成为专利申请人。第一,发明创造是由该单位的工作人员专在执行任务中完成的或属主要是利用该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这种情况下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而非个人。第二,单位作为合法受让人,通过转让等方式取得专利申请权。
委托发明创造,又称委托开发,是指一方(单位或个人)委托另一方(单位或个人)研究开发某项技术,并对技术成果的享有和利用作出约定。
委托发明创造容易引起技术成果权属的纠纷。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技术成果权属的判断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优先适用合同约定,如果委托合同中对技术成果的权属有约定(或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受托方或共同所有),应优先适用合同约定。
2、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技术成果归研究开发方享有,研究开发方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申请被批准后,享有专利权。这种情况下,委托方分享部分权利,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希望能帮到你。
Ⅶ 技术开发合同时专利合同应该注意什么
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注意事项1、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项目是否可以分包,如果可以,应写明可分包的范围。2、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技术开发的目的、处理对象、技术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以及应达到的技术指标。3、开发进度①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合理的技术系统试运行的时间。②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开发技术的交付时间、实施开发项目的阶段进度,各个阶段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期限等。4、知识产权归属①若合同约定技术系统的知识产权归一方所有时,应明确约定另一方所拥有的使用权及权限范围。②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所开发技术的知识产权的权属,是共同所有还是一方所有。5、验收验收对委托开发技术合同双方都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如何确认以下几个问题。①、委托方在收到技术程序以及第一批文档后多长时间内完成对技术的测验,以及在多长时间内委托方有权以技术程序质量未达到合同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为由,要求被委托方对程序进行修改使其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②、对程序进行修改费用应哪方负责。③、被委托方应在多长内完成修改程序的工作,并且应在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将修改后的技术交会给委托方。④、委托方收到修改过的技术之后应在多长时间完成第二次测验,并应在多长时间内委托方应将第二次测验的结果通知被委托方。⑤、如第二次测验计算机程序仍未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委托方是否有权拒绝拒绝接受程序,交且是否有权要求被委托方按合同规定的索赔条款进行赔偿。⑥、如果委托方要按期将首次或者第二次测验的结论通知被委托方,是否可以视为委托方已接受被委托方开发的技术。⑦、如果程序文档分为两次交付,在委托方实际接受技术后多长时间内被委托方应将第二批文档交付给委托方。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因双方各自的原因导致技术未通过验收,各自应承担的责任。②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技术验收的时间和标准。6、风险责任的承担。当事人双方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合同中对技术开发项目的风险责任,作出合理的约定。具体内容包括:约定风险责任承担主体,风险责任分担原则及比例,风险责任承担方式。7、证据①合同签订后,双方应该妥善保管合同书以及主合同、相关凭据、有关会计资料以及其它承诺函、约定书等合同附件。②对方拒绝接受函件等其他文书时,应当向公证机构或其他部门公证或提存保留证据。③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证据的公证和提存保留。公证或提存保留证据时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操作。证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导致证据被否定。④当事人一方依照约定解除合同或依照法定事项主张解除合同,应保存通知对方解除合同的证据。8、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项目变更的条件。9、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技术开发系统的名称,分属于不同当事人的技术。10、保密技术合同一般应当具有保密条款。订立这一条款,应注意合同内容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应在合同中载明国家秘密事项的范围、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各方应承担的保密义务和责任。①保密对象:合同双方应明确约定保密对象,应该对保密对象加以细化,以例举的方式列出,还应约定特定情况下的一些例外事项。②保密责任: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双方对商业秘密都负有保密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泄漏,否则承担相应责任。③保密期限:应约定对合同中的保密事项的具体保密期限,或只是有个概述而未明确具体的时间段、时间点。④保密条款的独立性:双方可以约定,不论合同是否变更、解除或终止,合同保密条款不受其限制而继续有效,各方均应继续承担约定的保密义务。11、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可以转让。12、签约细节①合同中应当说明双方当事人信息。如当事人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开户金融机构,帐号,电话,邮政编码,签订合同日期。签订合同地点等。②双方均应签署清楚无误的签名,当事方是单位的还应加盖公章。③签订时间:双方应在合同尾部标明清楚无误的签约时间。④合同用语要力求达到条款明确、具体、措辞确切,防止“基本”、“尽可能”、“如有可能”“应该”“最新”等不确切的条款和字眼在合同中出现。13、不可抗力①一方发生不可抗力时应当按照约定及时向对方告知、证明,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②双方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不可抗力的范围、遭遇不可抗力后的通知办法和证明方法、双方可否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可否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履行问题要求赔偿、在何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等。③一方发生不可抗力后应依约及时向对方告知、证明时应保存证据。14、履行过程中双方都应注意相对方主体变更情况,若有变更解散情形的,应注意哪个法人或组织继受其权利义务,并应收集相关证据证明以上事实。15、争议解决方式①如约定诉讼管辖法院,只能约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且只能约定其中一个法院管辖。如果约定不明确、选择两个以上法院管辖、或约定上述5个法院以外的法院,或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这样解决争议的条款是无效的。②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双方可以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也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及依约定申请仲裁。人民法院的裁判、调解以及仲裁机构的裁决、调解都是具有强制力;当事人双方协商达成的共识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没有强制力但是其效力等同于签订了新的合同。③如约定仲裁,应当明确约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和仲裁事项。仲裁机构约定明确的标准为:仲裁机构所在地明确,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应当写明约定的仲裁机构的详细名称。16、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在涉外合同中明确约定一旦发生争议应该适用的法律,而且这种约定要切实可行。17、在诉讼中,应权衡利弊,最大限度要求对方承担所有损失,不能主动放弃任何有利于己方的诉讼请求。18、受到对方欺诈、胁迫,被人趁人之危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当保存好证据并且在一年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依约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主张撤销或者变更合同。19、在签订合同时,应当附带合同使用说明。如:合同的适用范围,条款术语的理解等方面。20、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违约,另一方应采取措施提请对方注意并与对方进行协商,确定责任的负担。21、当双方对合同内容协商一致进行变更时应重新订立书面合同或达成书面协议。
Ⅷ 委托发明的专利权属于谁
1,委托合同的解除权非常特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委托合同的订立是以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互相信任为前提的,所以,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不信任,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
2,委托合同不能涉及一些与人身关系极为密切的,不可分的委托,比如婚姻登记就不得委托....
3,我国法律有委托发明,即以合同方式委托他人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这类发明的权利归属,专利法和合同法采取了合同优先的原则,如果合同约定不明或合同未对权利归属予以约定时,法律作了对接受委托的一方更为有利的规定,即权利归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
4,如果你先申请专利,专利权属于你,如果你有技术资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第九条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建议你看所有的专利法法条(并不是很多不到70条)网址如下:
http://www.sipo.gov.cn/sipo/flfg/fljxzfg/t20011029_1919.htm
Ⅸ 在委托开发合同中,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应该归谁!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版件所完权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