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1、专利权用尽,也就是说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专利劝人或者经其许版可的单位、个人售出权后,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该产品的;
2、先用权。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相同产品的必要准备,或者已经制造、使用相同产品,并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3、交通工具临时过境;
4、科研和试验为目的使用专利
5、医药行政审批提供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2)根据我国专利法侵犯专利权扩展阅读:
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义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C.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 )的内容为准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第六十二条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3)根据我国专利法侵犯专利权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D. 联邦德国专利法对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刑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专利法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专门规定;我国刑法216条对假冒专利犯罪的定罪量刑进行规定。根据前述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问题,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不但这是我国的法律规定的,即使美国、德国等对专利强保护和历史悠久的国家等,都没有法律规定对专利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由于专利权专业技术性等特性和社会公共利益所决定的。
E. 简述我国《专利法》第63条规定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 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内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容、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 品的。理论上称为专利权用尽。(2)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的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 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理论上称为在先使用权。(3)外国运输工 具运行中的使用,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 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
F.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问题补充:A. 不知是假冒专利产权产品而批发
如果你买了不卖就没事儿,如果你买了又转卖,就有事儿。。只要是卖或有经济利益就涉嫌侵犯专利权。这就是采购部门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一般采购合同最好约定有涉及侵权责任和义务归属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