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认定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权利
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下称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五条规定:“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该规定旨在禁止代理人或代表人的恶意抢注行为。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依据该条款主张在先商标被抢注时,应举证证明被抢注的商标属于其所有。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在先使用行为是证明被抢注的在先商标为其所有的方式之一,但在先使用并非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五条规定适用的必要条件。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即使未使用在先商标,但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在先商标属于其所有,如公司设立协议、合伙协议、授权委托文件等,亦可以认定代理人或者代表人系抢注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 案情 被异议商标系第6735988号图形商标(如图),由河北省自然人郑金凤于2008年5月21日提出注册申请,指定使用商品为第1类的肥料、农业肥料、植物肥料、肥料制剂、种植土、花盆用土、植物生长调节剂、海藻(肥料)、泥炭(肥料)、混合肥料。 在被异议商标初步审定公告期内,北京肥田肥业公司(下称肥田公司)以被异议商标系代理人未经授权抢注被代理人商标为由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 2012年3月20日,商标局作出裁定,认为肥田公司的异议理由不能成立,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2012年5月3日,肥田公司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其主要理由为:郑金凤曾为肥田公司员工,其与肥田公司原股东尹仲秋系夫妻关系,两人合谋抢注肥田公司的在先商标,违反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为证明其主张,肥田公司提交了如下证据:郑金凤身份证、工牌、考勤表、发票、汇款凭证、合伙协议、散伙协议、证人证言;包装、商标标牌印刷证明、肥田公司参加展会发票、使用的标牌及买卖合同、经销协议、相关媒体报道等。 2013年10月28日,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第97535号裁定。该裁定认为:肥田公司提交的证据,尚无法表明被异议商标申请日前肥田公司在先使用了与被异议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故肥田公司关于被异议商标违反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五条所指情形的复审理由缺乏事实依据,不予支持。依据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 另查,2008年3月2日,任金英、刘士川、薛秀海、尹仲秋、高福林约定各出资15万元成立合伙企业肥田公司。2008年4月3日肥田公司成立。2008年11月1日各方签订散伙协议。2008年11月2日,刘顺心代表肥田公司签署了“工厂所有东西交接完毕核实无误”的字条。 尹仲秋与郑金凤系夫妻关系,被异议商标由郑金凤提出注册申请。 2010年5月11日,高福林、刘士川、刘顺心、徐香玉、刘纪朋向商标局出具《证明》称,肥田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其生产经营的肥料上一直使用被异议商标图形标识;被异议商标图形标识由刘士川和尹仲秋设计完成,设计的目的是为在肥田公司即将上市的肥料上作为商标使用。郑金凤则主张,被异议商标图形标识是尹仲秋与其共同设计完成。 肥田公司不服商标评审委员会第97535号裁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判决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肥田公司应当提交证据证明在被异议商标申请日前已经在先使用了与被异议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肥田公司的证据尚不足以证明被异议商标申请日前,肥田公司已经在先使用了与被异议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故肥田公司关于被异议商标违反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主张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维持第97535号裁定。肥田公司不服,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该案焦点问题是肥田公司是否可以作为在先商标的权利人主张其商标被抢注。 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五条规定:“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根据上述规定,代理人或代表人抢注的应当是归属于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若在先商标已经在他国获准注册,可以根据商标注册认定归属情况。若在先商标并未注册,根据《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可以依据以下因素予以判断:合同或者授权文件中载明的被代理人的商标;当事人无约定,代理关系已经确定时,被代理人在其被代理商品上已经在先使用的商标;当事人无约定,代理人在其所代理经销的商品上使用的商标,若因代理人自己的广告宣传等使用行为,足以导致相关公众认为该商标是表示被代理人的商品与他人商品相区别的标志,视为被代理人的商标;被代表人在先使用的商标;其他依法属于被代表人的商标。需要注意的是,商标的归属不等同于商标标志本身的归属,商标的归属体现的是对商标在商品上进行使用的控制。对于商标归属的判断,首先应当依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在无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在先使用行为是作为判断在先商标归其所有的有利证据。通常而言,在先使用行为一般可以推定出商标归其所有。在既无约定又无使用行为的情况下,则需要其他证据予以证明。因此,在先使用并非判断被抢注商标归属的必要条件。 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虽然不要求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在中国已经使用,但要求能够证明该商标属于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所有。该案被异议商标申请于2008年5月21日,晚于肥田公司的成立时间,但由于相关各方就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未事先进行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亦未对被异议商标的归属作出明确约定,即使肥田公司对被异议商标进行了使用,但在无其他证据予以佐证的情况下,不能当然确定其为被异议商标的在先权利人。商标评审委员会和原审法院认定肥田公司是否存在在先使用被异议商标行为的目的在于确定肥田公司对该商标是否享有在先权利,其认定事实和结论并无不当,对此予以维持。 基于上述理由,由于肥田公司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异议商标归其所有,故二审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B. 商标所有权人为总公司,下面全资子公司是否有权利授权
1、商标所有权人为总公司,下面子公司是没有权利授权该商标的。
2、《商标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应当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
所以,只有商标注册人才拥有该商标的相关权利,有权授权给他人使用。
C. 企业名称与商标权冲突怎么办
商标权与企业名称的冲突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在我国,商标权是指商标权人依法对自己的注册商标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而企业名称权是指经核准登记的企业对其企业名称在核准登记的区域内享有的专用权利。
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主要包括:
1.将与他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商标,引起相关公众对企业名称所有人与注册商标人的误认或者误解的
2、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记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引起相关公众对商标注册人与企业名称所有人的误认或者误解的。这就引起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的混淆,使国家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和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发生冲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发布了《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规定,处理商标与企业名称混淆的案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商标与企业名称产生混淆,损害在先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商标已注册和企业名称已登记;
(三)自商标注册之日或者企业名称登记之日起5年内提出请求(含已提出请求但尚未处理的),但恶意注册或者恶意登记的不受此限。 符合上述条件的商标注册人或者企业名称所有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 母公司和子公司用同一个商标,当子公司脱离母公司控制。那么其商标该归谁所有
假设双方之前没有就商标问题签署任何法律文件的情况下,需要看商标的所有专人是谁,是由属母公司的名义注册的商标则归母公司所有,是子公司的名义注册的商标则归子公司所有。
假设二:若母公司已经将商标所有权转让给子公司。
若已转让所有权则归子公司所有。
假设三:商标由双方共同所有。子公司脱离母公司后,认为原母公司继续使用原商标对其造成损害。子公司要如何处理?商标由双方共同所有,则双方都有权使用该商标,子公司和母公司可以协商商标的归属权,并进行商标所有权的转让即可。
E. 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 控股公司或法人股东关联的公司 可以正常注册商标吗
这个是不受影响的,商标法属于民法法部门,而民法的原则是法律只要没有禁止内的行为,就是可以的。既容然商标法只对商标代理公司注册自己的商标进行了限制,规定不得注册除了自身需要的服务类别外的其他类别,但是对跟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有关联的商标代理公司的 控股公司或商标代理公司的同一法人股东关联的公司的注册行为并没有进行限制,那么就是可以注册的。
F. 商标持有人能否要求别人的公司更改名称
这个恐怕不行,你的商标如是驰名著名商标才行,你的商标是海尔,你可让别人改。
G. 天猫店铺变更需要那些满足条件
天猫商城能够变更主体吗?答案是天猫目前仅支持旗舰店、专卖店铺的主体变更,暂未开通专营店店铺的变更通道;那么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如果商家的店铺为旗舰店,那么对于新主体和旧主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进行申请变更:
1.现主体和新主体具备同一控股或者同一实际控制人,且控制关系存续6个月以上;
2.新主体是品牌商体系内公司,且商标近6个月内未发生过转让;
3.新主体是品牌商体系内公司,且商标近6个月内未发生过转让;
如果商家的店铺为专卖店,那么对于新主体和旧主体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进行申请变更;现主体和新主体具备同一控股股东或者同一实际控制人,且控制关系续存关系存续6个月及以上。
当然,提交申请只是第一步,为了确保店铺可以成功变更主体,建议商家检查店铺详细信息,是否还满足以下的要求:
1.申请变更的天猫店铺需状态正常可访问。
2.申请变更的店铺入驻天猫须满一年,若现主体为品牌代理商、新主体为品牌商体系内公司,且商标近6个月内未发生过转让的,不受该开店限制(仅限旗舰店)。
3.同一店铺近365内仅能变更一次。
4.申请变更的店铺近365天内一般违规行为累计扣分须小于24分,严重违规行为累计扣分须小于12分,且不存在进行中的违规或申诉。
5.申请变更的店铺不存在拖欠费用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店铺在淘宝客、菜鸟、保险、供销平台等阿里关联平台产生的费用,以及天猫保证金,天猫软件服务费,天猫软件服务费年费,阿里金融贷款等。
6.申请变更的店铺在执行变更时,需要确保已完结天猫双11、双12、聚划算、淘抢购、众筹等活动。
7.申请变更后,新主体若在天猫开设多家店铺的,则店铺间经营的品牌及/或商品不得重复。
8.现主体及新主体在天猫诚信经营,不存在非诚信经营记录。
9.如果商家的店铺全都满足这些条件了,那么还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提交变更呢?申请主体变更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现主体和新主体的关系证明材料、新主体和品牌商的关系证明材料以及新主体符合最新的天猫入驻标准的经营资质等。
10.不论对于什么变更类型,新主体经营资质需符合当前的入驻标准。若目前为暂不招商类目,则新主体的经营资质需符合当前年度的续签标准。
11.对于现主体和新主体具备同一控股股东或者同一实际控制人(旗舰店、专卖店),主体关系证明材料需要:
①若现主体和新主体具备同一控股股东,需提供:加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印章的公司章程或能够体现控股比例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信息截图。
②若现主体和新主体具备同一实际控制人,需提供:由有证券法律业务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现主体和新主体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的法律意见书。
③对于新主体为品牌商体系内公司(旗舰店),主体关系证明材料需要:证明新主体是品牌商体系内公司的资质:
一、若新主体是商标权利人,请提供商标注册证明。
二、若新主体是和商标权利人存在控制关系的公司,请提供商标注册证明以及证明新主体与商标权利人存在控制关系的资料,如加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印章的公司章程、能够体现控股比例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截图、有证券法律业务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或其他能够判定控制关系成立的资料。
三、对于新主体为经天猫备案公示的星级运营服务商(旗舰店),不需要提供主体关系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