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去年中国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有多少
中国专利 亮出更多国际范儿(大数据观察·专利支撑创新发展(下))
2017年我国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5.1万件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能力在不断增强。2017年,年度提交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100件以上的国内企业达到44家,较2016年增加18家。
2016年,中国申请人的PCT申请量为4.3万件,排名全球第三;2017年,我国知识产权局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5.1万件,同比增长12.5%,其中4.8万件来自国内。我国利用PCT申请专利的情况越来越活跃,体现了我国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这说明我们的创新者开始在全世界开拓市场、谋求利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说。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也在稳步上升,受到业界关注。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不到10年时间,中国企业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数量增长了近10倍;特别是2017年,较2016年增长28%,达到11241件,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第五大专利申请来源地。
应当看到的是,我国与国外专利强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从2016年各国在海外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来看,中国仅为2.0万件,排名全球第七位,与排名第一的美国(13.3万件)相比仅为其1/6。
16%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申请量增长
更精准: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2017年12月,欧亚专利局颁发第五万件专利申请证书,包揽了吉尔吉斯斯坦海关安检设备的中国同方威视公司作为联合申请人,获得了由欧亚专利局局长索里·特莱芙列索娃颁发的证书和奖章。该专利申请系“准直器和检查系统”,主要应用于车辆安全检查领域。这也是中国申请人向欧亚专利局提交的第625件专利申请。
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顺利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代表中国政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初步建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常态化机制。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加快落地,这也体现了专利布局对于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的支撑作用。2017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0%。其中,在印度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724件,在俄罗斯专利申请公开量为1354件,专利申请初具规模。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申请专利4319件,较2016年增长16.8%;在华申请专利的国家数达到41个,较2016年增加4个。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统计,2017 年,中国在其他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排名前十的产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专利申请公开涉及最多的产业,申请公开量远高于其他行业。
刘海波表示,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专利申请力度,提前谋篇布局,既有利于我国企业构筑相应的竞争优势高地,也有利于我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开展多向、双向和单向的技术转移业务,还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欠发达国家、地区建设符合国际规则的经贸制度,更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充分展开。
全球第二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
更智能:新兴产业积极投身国际竞争
一边由机器人进行脑部血管瘤的外科手术,一边病人在清醒地拉着小提琴,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一幕,而是来自柏惠维康的手术机器人Remebot(睿米)进行的一次辅助手术。
执行手术的机器人睿米今年即将满20岁,它是国内第一台可以做脑外科手术的机器人,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的纪录:第一次在国内成功应用于临床,第一次在国内实现远程手术,第一个在国内进入医保的机器人手术项目……“20年间做到这样的成就,最根本在于我们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柏惠维康创始人刘达说,迄今,柏惠维康已获得相关领域18件专利,已提交的专利申请有40件。
专利和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市场环境密不可分。当前,传统产业积极谋划专利布局,重视研发开拓创新,新兴产业更是抓住机遇强化核心竞争力,积极投身国际竞争,在许多领域都有不俗表现。刘海波表示,这些新兴技术领域,都是专利密集型领域,科技、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专利布局的情况。因此,要在这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专利布局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行动。
人工智能领域成为我国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之一。乌镇智库的数据显示,在人工智能专利数上,2016年中国新增的人工智能专利数突破9000,超过美国的两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如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顶层设计与实践落实两个方面努力发展,抓住机遇,蓄势待发,开启新一轮的冲刺。
云计算也是如此。全球权威的调查机构加特纳(Gartner)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全球服务器市场份额前6位企业中,有3家来自中国,云服务器市场份额前6位中,包括浪潮、联想、曙光、华为4家中国企业。而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申请的服务器专利数也位居全球前列。
证明创造能力高了。
B. PCT国际专利如何申请优先权
PCT国际申请阶段为检索审查阶段,该阶段对要求优先权进行了时间限制,也就是说,专内利申请人需要在容12个月内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通过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可在自优先权起3031个月届满前选择PCT成员国,并向该国专利局提交进入国家阶段的书面声明,经同意即进入该国的国家阶段。当提出PCT国际专利申请时,在先申请处于以下3种情形之一,则视为未要求优先权,这三种情况分别为:已经授权、已享有优先权,以及分案申请。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在先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因审查时间较短,PCT申请时已经授权,则优先权被视为未提出。另外相同创造的发明专利,也会因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而破坏该在后申请新颖性或者抵触申请,在后发明申请依然会出现不被授予的情形。所以,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在中国同日提出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时,最好同时要求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C. PCT国际专利申请费用是多少
国际费用清单:
1、申请费 发明 CNY 900
实用新型 CNY 500
2、印刷费 CNY 50
3、宽限费 CNY 1000
4、优先权要求版费 CNY 80/项
5、改正译文错误权手续费(初审阶段) CNY 300
6、改正译文错误手续费(实审阶段) CNY 1200
7、单一性恢复费 CNY 900
8、改正优先权要求请求费 CNY 300
9、优先权恢复费 CNY 1000
(3)全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扩展阅读
PCT国际专利申请材料:
(1)委托书;
(2)专利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地址、邮编;
(3)发明人姓名、地址、邮编;
(4)中国申请受理书;
(5)申请文件(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
国际阶段减费标准:
PCT成员国的自然人, 国际申请费和手续费减缴90%;
以电子形式递交请求书, 国际申请费减缴666元;
以PDF形式递交请求书, 国际申请费减缴1332元;
以XML格式递交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国际申请费减缴1998元。
D. 如何查各地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首页>统计信息”一栏中,查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业务工作及综合管理统计月报》即可,其中的2个表格列出了各省以及计划单列市的PCT当月申请量以及本年度累计申请量。
E. 中国注册专利数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其他国家的排名
2006年上半年韩国PCT申请量升至全球第5
据WIPO 2006年9月25日消息,2006年1月至7月,韩国PCT申请量达2,554件,全专球排名属第5。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韩国排名分别为全球第9、第7和第6。同期,美国PCT申请量高达21,742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日本13,392件,居第二;其次是德国,为7,892件;英国 2,790件;法国2,343件,降至第6(2005年排名第4)。(夏佩娟)
F. pct国际专利申请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在申请国际专利的时候,你能听说过pct专利吧?这比单一国家一个个申请的速度要快上许多,那么什么是pct国际专利申请呢?其优势在哪里,我们将通过本文来告诉大家。PCT申请是专利申请的一种,特点是:使用一种语言,向一个专利局(受理局)提交一份申请(国际申请),在申请中指定多国(指定国);该申请在国际申请日起在所指定的国家中具有正规国家申请的效力;由一个局(受理局)完成形式审查;由一个局(国家检索单位)进行检索;由国际局完成国际公布;如果申请人要求,由一个局(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进行国际初步审查,发出对专利申请的三性有评价的国际初步审查报告。PCT申请包括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国际阶段包括国际申请的提出、国际检索、国际公布和国际初步审查。国家阶段是将PCT申请文件按照各个国家主管单位的要求分别递交官方语言的译文及缴纳有关费用。授予专利的决定仍由国家或地区专利局在国家阶段做出。只有发明或实用新型才可以通过PCT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或类似权利得到保护。PCT国际申请的优点是申请人最长可有30个月的期限(部分国家或地区31个月)考虑在哪些国家申请专利;另外PCT申请可获得审查员发出的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以及有关专利性的初审报告,申请人可以根据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内容对专利申请的专利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判断,并可以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如果必要)。然后决定是否进入国家阶段以及进入哪些国家阶段。目前全世界有142个国家(地区)是PCT成员国。
G. PCT国际专利申请, 发明表第六项 国际申请号是多少
一个PCT专利申请要经历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国际申请先要进行国际阶段程序的审查,然后进入国家阶段程序审查。申请的提出、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在国际阶段完成,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工作在国家阶段由被指定的各个国家局完成。
国际阶段
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一阶段是国际阶段。他包括国际申请的受理、形式审查、国际检索和国际公布等必经程序以及可选择的国际初步审查程序。
中国个人或单位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的国际申请, 国际阶段中除国际公布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统一进行外, 其它程序都在中国专利局里进行。
1、 接受专利申请和对专利进行专利性审查
PCT受理局将对受理的PCT申请的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则将国际PCT申请文件分别送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和国际检索单位。
2、 国际检索
PCT专利申请提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受理国的专利局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将对PCT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并做出国际检索报告。
其中,国际检索PCT专利申请提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中国专利局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将对PCT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并作出国际检索报告。该检索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尽快送交PCT专利申请人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
自国际申请日(或优先日)起满18个月后,国际局将公布PCT国际专利申请和国际检索单位做出检索报告,并将该申请连同检索报告送交该PCT专利申请要求的“指定国”的专利局。
3、 国际初步审查
《专利合作条约》规定,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不是强制性的。参加条约的国家如果是受PCT第二章约束的,其申请人可以请求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对其申请进行国际初步审查。
国际初步审查的目的是为了就该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提出初步的意见。该审查意见对各个“指定国”没有任何约束力。但是,PCT规定的标准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而且该审查意见是由为数不多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国际检索的基础上做出的,所以该报告应当是比较可靠和可以依赖的。
在参加《专利合作条约》时,有些国家不受PCT第二章约束。申请人请求国际初步审查时,只能从受PCT第二章约束的指定国中选定一些使用国际初步审查结果的国家,这些国家被称为“选定国”。
中国专利局作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对国际申请进行审查后,将提出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送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并由国际局转交申请人,同时国际局还将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送交该申请的“选定国”。
申请人可以依据中国专利局作出的国际检索报告、国际初步审查结果,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即是否进入国家阶段(向其他国家申请)。
国家阶段
进入国家阶段的程序不是自动发生的,必须由申请人来启动。申请人必须在自优先权日30个月(在某些国家可能是20个月)内办理进入指定国(或选定国)国家阶段的手续:缴纳国家费用,递交翻译成该国语言的国际申请的译文。有些国家的国家法规定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晚于30个月(或20个月)。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是必须遵守的,即使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尚未得到。在国际阶段中没有在自优先权日起十九个月内要求国际初步审查的国际申请,其进入国家阶段(指定局)的期限是自优先权日起20个月;在自优先权日起十九个月内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国际申请。
国家阶段在申请人希望获得专利权的国家的专利局里进行。他包括办理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和在各指定局或选定局里进行审批程序。
进入国家阶段后,需要根据各国规定递交国际申请文件的译本(该国的官方语言)和缴纳规定的国家费用。然后由各国专利局按其专利法规规定对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H. PCT国际专利申请有哪些申请要求
根据中国专利法规定,申请人申请外国专利的,首先应当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然后方能申请外国专利。这是申请任何国际专利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中国专利的一种保护。那么PCT国际专利申请有哪些申请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PCT国际专利申请有哪些申请要求?国际专利申请依据《专利合作条约》又称PCT国际申请。申请人提交一份国际申请,即可同时在该条约所有成员国中要求对其发明创造进行保护。该申请自国际申请日起在所指定的国家中具有正规国家申请的效力。确定国际申请日应满足条约第11条规定的最低要求。是根据受理局收到专利申请文件的日期来确定国际申请日的。若要求优先权的,申请人需要在请求书表格中填写优先权信息,并在自最早优先权日起16个月内向受理局或国际局提交优先权副本。如果在先申请是向受理局提交的,申请人可以要求受理局准备并向国际局传送该优先权文件。自最早优先权日起16个月内,或自国际申请日起4个月内(以后届满日期为准),可以修改或增加优先权。要求在国际阶段还可以进行恢复,即国际申请若是在优先权日12月之后,并在14个月之内提出,可以提交恢复优先权申请,缴纳恢复优先权申请费进行恢复,则国际阶段要求可以成立(仅部分受理局认可以上条款)。进入国家阶段后,许多成员国对于恢复不予承认。在我国,对于国际阶段恢复的优先权,其申请在进入国家阶段后其优先权将不被确认。在国际阶段不进行保护类型的区分,即申请人提交国际申请时自动指定每一种工业产权保护类型。专利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时,申请人可以根据各国或地区专利法选择保护类型。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申请,应满足如下要求:至少一个申请人的国籍或居所为中国;国际申请是使用中文或英文撰写;作为国际申请提出的说明(该说明已印刷在印制的请求书表格中);申请人的姓名,能够确认申请人的身份即可;一份说明书;一份权利要求书。对于申请国际阶段的指定国,在申请人提出国际申请时可以自动指定全部成员国,此外还包括成员国中的地区组织。对于不同的指定国可以有不同的申请人,申请人可以在请求书中进行标注。申请中的优先权事项遵守巴黎公约有关优先权的原则。关于PCT国际专利申请有哪些申请要求?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专利申请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I. 申请国际专利是走PCT好呢还是直接去想要申请的国家申请
申请国外(如:美国、欧洲/欧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专利,有三种途径:1、PCT,2、巴黎公约,3、直接。直接申请,需要保密审查;PCT申请,自动保密申请。1或2个国家申请,建议直接申请或巴黎条约,多个国家申请,建议PCT,有节省经费、时间余地、三思退步的多种好处。
涉外专利代理公司,主要分布在深圳、北京。通常,需要申请国外专利的客户,比较重视质量的。因而,一般都委托高水平的人才来撰写。那么如何合理地选择专利申请代理机构呢?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一般来说,如果不在乎是否授权的,要以价格为主,找的代理公司的价格越低越好;但希望高授权率的,或注重专利质量的,甚至是那些需要保护技术及市场的企业,要以价值为重,务必委托优质代理公司。那么,如何从众多的代理公司中选择合适的代理机构?从行业的情况来看,选择专利代理公司,不如选择合适的撰写人。
非常重要一点是,无论是有名的大型代理公司还是实力派小型代理公司,代理公司的撰写人是否熟悉你所在的技术领域,撰写人是否理解并准确把握你的技术核心。因为不同的技术领域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最好选择熟悉和擅长你所在技术领域的代理公司的撰写人。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所谓优秀、著名的代理公司,挂名的代理人并不真正从事专利撰写,而是投向了收入更高的专利翻译、官方答复及无效诉讼等工作,专利撰写工作通常交给了经验欠缺的新人来代替。另外,当选择与出名的代理公司合作时,即使指定某个代理人作为撰写人,但由于资深代理人往往专职服务于有稳定案源的大型企业客户,中小型企业客户很难获得预期的代理人。
最需要指出的是,注重质量、注重保护的科技类专利申请,就需要配备懂专利、懂研发的专利+技术复合型高端人才做专利分析、侵权分析,才能正确地深入理解委托人的技术核心、创新思路,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数以千计万算的专利文献、技术文献的技术分析、权要对比等海量且高、难、尖的工作,才能将防御性权利要求与进攻性权利要求等方面的申请策略撰写在权利要求书中,使该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权项难以被攻破,具有坚固的稳定性与最宽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撰写专利的权利要求时还要考虑发明人所在行业产业的布局、未来发生诉讼的举证证据赔偿等因素,才能恰当其份地进行相应技术路线的规避设计,这些工作对于仅有法务知识及专业基础而没有足够研发经验的代理人根本难以做到。
然而,既懂技术、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中高端人才年薪要比资深代理人的年薪要高很多,往往是数倍至二、三十倍,通常是供职于世界顶尖高科技公司顶级专家。所以,目前国内能从事高端专利的代理公司近似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收支失配的人力成本问题,这也是目前专利代理行业的一个痛点。因此,一些科技类客户需要撰写优质专利时,在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大所挨个咨询,发现没有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撰写人,于是聘请500美金/小时,耗时1周左右的美国人才来撰写,代理费是14万。不排除个别实力派初创公司为了谋求长远的发展而牺牲短期的利润,用高成本低回报方式接一些低价单做,能委托懂技术懂专利的此类创业公司,性价比、授权率就非常高。
专利代理公司的名气排名、资质认定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实现。当然,如果你对这个行业的认识是空白的,相信排名、资质不失为面对未知环境相对安全的标准。然而,撰写专利不像机器生产产品,撰写你专利的是个人,因此个人的能力水平起到决定因素。因此,客观地说,在申请专利时选择代理公司,本质上就是选择撰写专利的负责人。
,
J. 2021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达6.9万件,这个数据代表了什么
2021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6.9万件,位居全球首位。对于专利的申请,我国在近几年当中对这一领域的申请数量呈指数上升。相比于2015年,我国在2020年的创新指数排名当中上升了15位,目前位列全球第14位。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我国在专利技术方面的重视程度相比于以前更高。同时,我国人们对于专利技术的认识和保护观念越来越强。专利技术是无形资产的一种,除了专利技术以外,非专利技术,商标等都是无形资产的体现。目前许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研发投入比例占收入的3%~5%。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数据,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研发,才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
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研发一直都是对于综合国力提高最大的动力。因此,加大对于技术研发以及其他领域上的突破,是每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