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南人和广西人打架那的厉害
1,海南人很热情。
2,海南话和粤语差别很大,和湛江话基本一样。海南人中很多是从广东来的 ,而且海南1988年前属于广东,所以海南人很多都听得懂广东话。
3,海南人懒惰,爱玩,赌性大,和东南亚差不多,你看看满大街都是私彩就知道了。海南人心眼不少,打交道要注意,不要恶语伤人,不能过分开玩笑。
4,海南人很热情,你随便去问路,别人都会很热情的回答你。
5,海南人嘴巴容易带脏字,但不是要故意骂你,是口头禅。 查看文章 广西人性格特点 2009年02月23日 星期一 21:10 广西主要讲两种方言,桂柳话(桂林、柳州话更接近湖南话),南宁话(广东白话的变种,不太好听),广西气候炎热,四季瓜果不断。 广 西人的性格特征,有个共性,普遍认为是比较“老实”。广西曾是个落后的多民族地区,历史以来跟外界联系不够密切,许多民族同胞根本就是一辈子老死在山旮旯 里,没有出过一次远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年轻一辈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大多诚实憨厚。经商意识淡薄,苦守**薄地,以图糊口度日。在 广西,具有经商传统的公认为玉林人,博白、陆川“风炮补胎”,能让他们整出这么个广西老少皆知的名声,也算是略有胆气了。可见玉林人是天生具有经商意识 的。南宁知名的民营企业纯粹是广西独资创办的也不多。桂林以山水著名,解放前因战乱收拢了全国各地文化精英的避难而成为文化名城,其实桂林人的经商意识并 不突出。而钦防沿海,习惯于做生意,搞贸易,这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从整个广西层面上讲,广西人经商普遍胆子不大,怕输的心理很重。也往往输不 起,一蹶不振。没有福建人敢作敢为的生猛气魄。广西人,尤其是农民兄弟缺乏一股牛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广西品牌囿于狭隘眼光,不敢大胆拓展全国业务,只立足 广西,也佐证了广西人胆子小魄力不足的性格弱点。在广西人的字典里,需要两个大写的字:胆量!大家知道广西人性格的另一面吗?现在的广西人给大家的印象是落后,可是大家知道广西人性格的另一面吗?知道秦始皇在长城只放了30万军队对抗匈奴,却在广西放了50万军人对抗西瓯(壮族祖 先)吗?知道汉朝守长城用了20万军队,却在西越(广西)留30万军队吗?知道明朝戚继光对抗捼寇用的狼兵是广西来的吗?知道袁崇焕在宁远一万多广西兵对 抗20万满族八棋吗?知道清朝冯子材在越南打赢法国人吗?知道刘永福在越南,台湾屡次打赢法国人吗?知道孙中山反清朝的起义几乎都是在广西吗?知道共产党 工农红军长征路上最艰难的几次战斗(红军长征的时候,著名的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就有11个人广西人,其中之10人就是广西东兰县人。),知道抗日战争中 八路军和日本人打得最激烈的几次经典战斗吗?知道广西兵团1937在上海作战中80%将校军官战死不屈吗,知道八百勇士吗?知道第一次出兵东南亚战死的戴 安澜和广西兵吗,不是要抬高广西人,而是广西人被历史忽略太多,
抗战时期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 兵。从两千多年前西瓯国君译吁宋带领五万岭南土著士兵,令秦军伏尸数十万开始广西兵一直是广西军队战斗力强悍的标志。广西土著士兵的勇悍令其所有中外对手 感叹!一个地方出精兵的传统历经数千年而不变实为中国所仅有
朱德元帅不是说过吗:湖南人最霸气,广西人最蛮横。 我个人感觉,说是“两广一家亲”,但其实由于环境和经济的极大差异,广西人和广东人的性格简直是天壤之别,广东人待人比较冷漠,还有一点说得难听点就是缺少些血性;而广西人大多则十分的豪爽好客,而且个性很强。
在明朝,曾经有过“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广西部队是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曾经在明朝快灭亡的时候,在宁远大战中力挫当时天下无敌的清八旗军,广西兵的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
清末,当时太平天国开始的时候,太平军在刚开始只有3万人,这3万人是清一色的广西兵,一路从广西打到南京,多厉害。在北伐战争后,太平军士兵以安徽人 和江浙人为主,这些地方的人战斗力根本不能以前的广西兵相比,曾国藩就曾说过:“长毛(太平军)中后期之30万之战斗力,远远不如刚出广西之3万”,广西 兵得到了他这么高的评价。
另外还有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和在台湾抗日,冯子才的萃军创造了镇南关大捷,这些都是广西兵打的,以至于有不少人都说,清朝末年对洋人的战争中,全国人几乎都在打败仗,只有广西人打胜了。
在民国时期,李宗仁的桂系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特别是桂军的第七军,有“钢军”的美誉,第7军在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吃过败 仗。在桂唐战争中,素以彪悍著称的湘军十几万人被桂军几万人打败并被收编。在中原大战开始的时候,十万湘军在面对不到3万桂军的时候,又是一败涂地。在中 原大战后,桂军撤退回广西,湘军、滇军、粤军一共集结了近12万兵力力图战胜桂军并占领广西,但是桂军2万多人兵分两路,一路1万多先是击败了超过3万人 的滇军,随后又战胜了近3万粤军,把滇军和粤军赶出广西;另一路也是1万人在桂林一带战胜了近6万湘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桂军和广西民团的评价也相当高,桂军的表现也被国内历史学家认为是“杂牌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可以和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相比”等 等。
在国内战争时期,刘伯承元帅曾经在大别山制订了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的 解放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军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 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粟裕大将回忆录记载有这些话,很多解放军其他将领回忆录中也 说过)
在1979年对越战争中,广西兵是最多的,现在有不少四川人说是四川出兵最多,这是不对的,在《XX党史》和文史档案中都有介绍的,出兵最多的是广西,而不是四川,至少第一批那十几万人都是广西兵居多。
所以我觉得说起中国各省的人的个性特征,不应该漏了广西,这是一块出血性汉子的热土。
钱钟书先生说:中国有三个半人,湖南人算一个,两广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
但是后来很多人又改正了这句说是:中国有四个人,湖南人算一个半,广西人也算一个半,山东人算半个,江浙人算四分之一个,广东人也算四分之一个。
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时期也说了: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无意见到这篇文章,自己加上去了一点内容,算是重拾广西性格文化的一点努力吧!桂林人的性格一是重识睿智。因为灵渠的开凿,桂林是南蛮之地最早接触中原文化的地方,文脉悠远。桂林人自古重读书,现在桂林教育在广西也是首屈一指。崇文尚智,科学创新;崇尚知识,读书至上,是桂林人最优秀的品质之一。
清朝时候广西考上进士的有581人,其中桂林考上的有298人,占了广西的一半;举人大概占了广西的四分之一;状元则名列了全国第五位。号称“清季四大词人”中,王鹏运、况周颐二位是桂林临桂人;桂林王城南门,上有“三元及第”四个擘窠大字,是对临桂人陈继昌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表彰;民国以降,桂林又出了马君武、梁漱溟等文化大师……
如今,桂林拥有广西师大、桂林电子科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医学院等一批高校,高校数量在全国非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三。应该说,广西有书香之气的地方,当数桂林。桂林现有大学和中小学,对青少年的学风培养也意义重大。
当下从桂林走出去尤其在文化领域里不乏佼佼者。今天的桂林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好学上进、勤奋睿智。这种精神正是桂林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动力。仔细想想,清代以来,桂林出了那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近半个世纪,在这方面却乏善可陈,实在让人感叹!
二是文雅秀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桂林虽然地处南方,但气候不算十分炎热,因此,相对而言,桂林人的性格还算温和。平常很少看见桂林人在大庭广众下争吵,桂林人中也较少有脾气火暴者。
历史文化的内蕴也造就桂林人一点魅力,也许是桂林早接受中原文明的缘故,桂林人口组成比较多元,祖籍外省的桂林人比较多,诸如湖南、四川、江西等省都有许多人早就在桂林定居,这种状况对桂林人的人口素质还是有好处的。气质中有一种文化的积淀,这是桂林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多少都蕴涵某种品格的根源,这是文化的赐予,是岁月的积累。
并且,由于桂林早就是一个开放城市,大街小巷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和外地人,这些旅游者在游览桂林的同时也被桂林人“游览”着,其衣着、谈吐、风度都在被挑剔和摹仿。因此,桂林人通常在服饰方面不至落后于时尚,其行为举止也不易不合时宜。
桂林城市不大,但处处是景、空气清新,处处可休闲,随地可休憩。桂林适合休闲,其生活方式、生活气氛符合休闲的氛围。特别是当经济越来越发展,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休闲是和幸福度联系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一天大家都忙得很,没有时间休息,不一定好。
三是守信重义。历史上桂林的民风比较彪悍,历史上,桂林人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令人侧目。桂林人性格豪放,不善算计人,不斤斤计较,很看重朋友,喝酒也很爽快,这都可以看出桂林人有彪悍、豪迈的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人们一般都很守信、很重义。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大潮当中,这个优点值得好好提炼。
桂林是南北交界之地,桂林人中,湖南、江西人很多,受湘楚文化影响较深,桂林男人性格比较豪爽。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英雄主义行为很多。
在桂林,上公交车显得很有秩序,不拥挤,不争抢,有的还自觉排起长队。有市民反映,到外地以后,感觉桂林的上车秩序真好。一些城市,上公交车推推搡搡,闹哄哄的,谁力气大谁先上,相比之下,桂林人还是有君子风范的。
但是桂林城市交通缺乏良好秩序,一些粗野言辞举止时有发生。如交通秩序需要加强,行人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机动车经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不减速,开霸王车。在一些职工宿舍、住宅小区,卫生还不能让人很满意。
四是兼容并蓄。桂林的河流通达四方,也带来很多人才,他们到了桂林不愿再走,带来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桂林山水秀甲天下,桂林城市精巧而又细致,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桂林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之处,2000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养成了桂林人胸襟开阔、兼容四海的品性,这种品性根植于桂林这么一个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更显弥足珍贵。
桂林人有开放的胸襟。正阳步行街有很多西式的东西;还有两江四湖的桥,有的借鉴外国的样式。桂林人能够包容,能够包容所以她更加聪慧,更加聪慧所以她做的东西也更加的美。
有些对桂林人来说显得有些刻薄的议论,说的是桂林人就像桂林的山水,美则美矣但这种美属于秀美的范畴,阴柔居多,缺少雄与壮的成分,终究不够大气,不够阳刚。作为一种诤言,也是有其可听之处之。
五是安逸自足。“宁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陈毅元帅的诗句把桂林人的那份自豪、自信描述得淋漓尽致。桂林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城市。曾经,很多人在提及广西时,只知桂林,甚至连南宁都不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想到桂林来旅游、看桂林山水,这是老天给予桂林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桂林人多是以山水为自豪的,这种自豪的心理久而久之转化成一种“吃山水”的心态,使不少桂林人失去了开拓拼搏的进取心,也少有励精图治的雄伟抱负。在精致有余的同时,也有缺少大气的不足。
桂林人从来都自我感觉良好,很知足,有本事的知足,没有本事的也知足。桂林人的性格像独秀峰一样,外在秀美,内在聪颖。独秀峰给人的感觉是鹤立鸡群,突出冒尖,显示出贵族气质。但这也有不利因素,它太优秀,太高傲,不合群,缺乏亲近感。
桂林恰似桂花。桂林人的性格也恰似桂花,与世无争,不喧不显,平心静气地生活,占着山水的美好,修炼人生品位,细细享用生活的美好。桂花不艳,但有奇香。
桂林人不喜争斗出头,但也有奇才人瑞。就连那代表性食品'桂林米粉,也不想打个牌子,注册个商标,开个连锁店,只是在桂林城里自己天天早晨享用。
因生存压力不大,桂林人的性格相对比较平和,缺乏紧迫感,有些人的工作责任感不够强。桂林人的这个特点,是影响发展速度的原因之一。
一些桂林人过于悠闲,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精神不够。在桂林,补鞋、修锁、收废旧物品、摆小摊的很多是湖南人,湖南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事都愿意干。一些收入不高、生活并不宽裕的桂林人,却不愿意干这些脏、累、不太“体面”的事,而宁愿囊中羞涩地打牌、下棋、睡懒觉、吹牛聊天……。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发展很快,桂林也有很大变化,但仍有一些人工作步调不紧不慢,有的行业和部门,其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还不够强。桂林的不少企业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做大做强的意识和魄力也不够。广西一些城市已经超过了我们,一些城市在奋力追赶我们,桂林人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总之,桂林人的性格体现在桂林人的安宁姿态,闲适地享受着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又体现在桂林的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还体现在桂林人独特的书生气质,追求美,好读书,知书达理。桂林是艺术之乡,也是文化宝地,还是生活佳所。但是桂林人中具有远见卓识的声音太微弱;由于过于闲适的生活态度未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的博弈心理,一些机会没有把握;敢为天下先的大气魄应当是未来桂林人性格的有机补充。这也是加快桂林发展的动力所在!
『贰』 曾献兵的芙蓉王品牌开拓者曾献兵
曾献兵同志是湖南工业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1965年生于湖南省汉寿县,199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并获硕士学位,同年在常德卷烟厂参加工作,2000年至2006年任厂长兼党委书记(法人代表),其中2003年任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党组成员,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11月湖南烟草工业合并重组,任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主管经营工作。
——烟草工业领军人。他身体力行新型工业化,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中追求卓越。任职常德烟厂期间,采取“一体两翼”发展模式,规模与结构齐头并进,率先并成功实现跨省兼并,使常德卷烟厂跃上湖南省税利首户,成为全省第一个税利过百亿元企业。湖南烟草工业重组后他主抓经营工作五年,公司销售收入、税利均实现翻番增长。2011年实现税利5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5亿元,其中上缴税金439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8%。
——芙蓉王品牌开拓者。1999年,芙蓉王只是销量4.6万箱的区域性品牌。上任伊始,他提出“创新中国制造,振兴民族品牌”的经营主张,着手构建技术、文化、市场三位一体的芙蓉王发展体系,通过带领团队长期奋发努力,将芙蓉王打造为代表湖南形象的全国性实力品牌、全国一类烟销量最大品牌和中式卷烟典范。2011年,芙蓉王销量过百万大箱,达到110万大箱,商业销售额达到633亿元。作为品牌湘军一张亮丽的名片,芙蓉王立足湖南,迈向全国,走向世界,市场覆盖全国31个省市,商标注册107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东南亚、中南美和欧美市场形成消费影响。
——湘烟市场推进者。近五年为构建芙蓉王、白沙全国大市场格局,低调务实,扎实推进工作,每年深入市场一线调研指导和现场办公100个城市以上,在市场调控、消费引导和品牌管理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湘烟结构升级和湘烟品牌市场在全国做大做实。2011年,白沙规模突破300万箱、芙蓉王价值突破600亿元,提前跨上全行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新台阶。其中白沙规模比重组前增加128万大箱,结构大幅提升,“和天下”做出高端影响,精品类年销量突破150万大箱,比重组前净增100万大箱。芙蓉王、白沙合计年度批发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13亿元。
——社会责任践行者。特别是他主导的“芙蓉学子”助学行动共办14届,累计扶资8994万元,惠及全国27个省市16400名贫困大学生,被全国综治委、民政部、共青团中央评为“中国公益示范工程”。
长期以来,曾献兵政治立场坚定,党性素质过硬,在卓越实践中成为湖南烟草工业领军人物、全行业年富力强、潜质趋好的大型企业领导者,尤其是倾力打造以芙蓉王为代表的湘烟品牌,为烟草工业和经济社会作出突出贡献。
『叁』 湘军悍将席宝田是谁的部下
湘军悍将席宝田,是清朝广西提督江忠义的副将。
江忠义(1835—1864),晚清湘军将领,晚清名将江忠源的堂弟,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江忠源(1812—1854),是晚清湘军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名将。
江忠源举人出身,文武双全。1852年他率军在广西全州蓑衣渡同太平军血战两昼夜,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中炮战死,江忠源一战成名。
1864年,江忠义病死,席宝田率军驻守江西新城。这年6月,天京被曾国藩攻陷,部下湘军将太平天国国库洗劫一空,赚得盆满钵满,曾国荃,鲍超,程学启等将领将一车车的巨额财富运回家乡藏富乡里。
席宝田正在懊恼自己远离南京,无数的财宝自己一杯羹也未分到,谁知天大的好运气竟又让他碰上了!
1864年10月,太平天国天京沦陷后,十六岁的幼天王洪天贵福和干王洪仁玕等在一部分太平军的拼死保护下,突围至安徽广德,然后由皖南进入江西新城杨家牌,一头扎进了席宝田“精毅营”的埋伏圈中。
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席宝田头上!席宝田欣喜若狂,严令全军拼死战斗,不可使一个匪首漏网。
此时的这支太平军早已疲惫不堪,风声鹤唳,士气低落,稍一接触便全军溃散,席宝田生擒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恤王洪仁政、昭王黄文英及其他太平军首领数十人,缴获金银珠宝无数。随后乘胜狂追,部将荣维善俘获幼天王洪天贵福。
席宝田也凭此战功由道员升任贵州按察使,赏穿黄马褂,封云骑尉世职。假如主帅江忠义未病死,这功劳与财富,哪有副将席宝田的份?
第四,人说福无双至,福不单行。可席宝田偏偏就福运双至,在贵州镇压苗民起义时再次俘获起义领袖张秀眉,立下赫赫战功。
1868年,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了。席宝田的部队战斗力强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的部队纪律之差,同样是不容置疑的。
部队每攻占一地,席宝田都纵容部下烧杀抢掠,这给他积累了巨额的战争财富。现在太平军已被消灭,席宝田正担心兔死狗烹之际,好运气再度光顾到他!
贵州苗民起义爆发了!1868年,清政府令他扩招湘军万人,专办贵州军务!1870年席宝田率清军攻占义军根据地台拱,次年攻占起义中心凯里,夺得无数的财富。1872年,席宝田率三路大军合击苗族义军于乌鸦坡,俘虏并杀害义军领袖张秀眉。席宝田因军功累官至贵州布政使,光禄大夫,世袭骑都尉,追赠太子少保。
第五,征战沙场二十年,安然无恙;军纪败坏烧杀抢掠,安度余年。
席宝田镇压了贵州苗民起义后,由于“精毅营”在平乱战争中烧杀抢掠,名声太差,朝廷监察御史联名上书弹劾席宝田,民间士绅也群起攻之。
席宝田知道,功成身退的时候到了,旋即称病,辞官回到东安老家。席宝田回乡后成为了永州的首富,家产不可计数。回归故里的席宝田,广置田产,大兴土木,修建豪阔庄园,规模之大在东安前所未有,花了整整十年才完工。
据资料记载,庄园旧址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现存原院房16栋,大小60余间,建筑面积2448平方米。整座建筑设计非常精致、巧妙,木雕没有相同的图案,下再大的雨,雨一停地上就没有积水。
从1852年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到1872年辞官归里,二十年间身经百战却如履平地;每攻克一地即纵兵抢掠洗劫,“一船船的乡民运出去,一船船的金银运回来”,夺得泼天的财富,战争结束后,席宝田太平无事衣锦还乡,叶落归根。
席宝田的人生,从一介书生到手握重兵的大将,一路凯歌高奏,结局完美,真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传奇!
1889年6月,席宝田在家乡病逝,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席宝田去世以后,他的巨额财富成谜,至今也未找到。
『肆』 请问用发短信赚钱是怎么回事
只能商家可以申请经营短信业务,首先你需要在各省的通信管理局申请增值电信业务运营商执照,然后你需要向移动或联通申请服务号码,用户发短信到这个服务号码,你也使用这个号码向用户发送短信。这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营运了,做些宣传,比如群发一些短信,如果有用户订购你的短信,你就可以从移动或联通那里定期结算到你的分成收入了。
注意问题:
1、目前申请执照十分困难;
2、服务号码分两类,一类是全网号码,即全国通用的,需要在移动或联通的总部申请,现在基本不可能,另一类是在各省申请,即各省是不同的号码,这样的号码一般位数要多一点,难记一点,申请容易一点,但是你未申请的地区是不能使用你的短信服务的;
3、分成收入的标准各地是不同的,需要你自己去谈,移动和联通都有专门的增值业务部,可以去咨询;
4、目前短信业务竞争十分激烈,国家正在整顿经营短信业务的公司,如果想做不良信息,基本不太可能,其它大众化的信息,做的公司很多。同时,对用户投诉的处理也要求很高,投诉次数略多一点,你就拿不到分成了;
5、运营商结算周期比较长,没办法,做的公司多了,同时移动和联通太牛了。
『伍』 涡阳是谁的故里
老子
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乐行
张乐行(1810~1863),涡阳县城西北六公里张老家乡人。张乐行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1852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1857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1863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张宗禹
张宗禹亳州雉河集(今涡阳)人,清末捻军领袖.1856年,捻军雉河集会盟 ,奉命领正黄旗兼领镶黄旗,为张乐行禁卫军。治军严谨,有“小阎王”之称。1860年率捻军3万奔袭苏北重镇清江浦,毙清淮海道关葆晋等,被太平天天封为“石天燕”。清僧格林沁重兵围攻雉河集,张奉命突转入豫,与捻军陈大喜部会合。闻张乐行遇难,率部回 师雉河集,杀叛街杨瑞央、王怀义,复入河南。后与太平军陈得才、赖文光等部会合,易步 为骑,以流动战术疲敌。1865年由鄂经豫入鲁,疾驰而东,再折而西趋,于曹州府西之高楼 寨设伏,将尾追的僧格林沁清军围而聚歼,击毙亲王僧格林沁、内阁学士全顺和总兵何建鳌,使清军11000余名骑兵几乎全军复没。曹州大捷后率部围攻涡阳县城,因刘铭传淮军所迫 ,遂入河南。1866年捻军分军后,率西捻军入陕,于西安城东灞桥十字坡,歼灭陕西巡视刘 蓉部湘军,毙提督萧德扬及记名提督杨得胜。围攻西安不下,于次年过渭北,会合回民起义 军。后南下宜川,入山西,以“围魏救赵”策谋救东捻军。1868年入河北、副易州,军锋直 达京郊芦沟桥。三月,自内黄渡卫河。入山东,为清军河防工事所困,值阴雨连绵,雨水成 灾,捻军被圈困于山东内黄河、运河及徒骇河之间,茌平南镇一战全军覆没,仅率18骑突围 ,后不知所终。其下落有三说:
马玉昆
马玉昆(1837~1908年),清末将领。字荆山,亦作景山。原籍蒙城县西马家集,后迁居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47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7月朝鲜事急,奉令率军至平壤。在平壤保卫战中,他指挥所部奋勇抗击,重伤日军第九旅团。但因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指挥失当,终于败回国内。1895年在辽河下游与日军作战中,马玉昆虽英勇善战,但由于清军各部不协,仍以清军失败而结束。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调还直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马玉昆率武卫左军抵御。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余。卒以无援而败退。及那拉氏挟光绪出走西安,命马玉昆随扈。第二年,还京,加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追赠太子少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
『陆』 晚清重臣曾国藩,地位显赫,晚年为何不敢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因为当时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便开始大量消减湘军人数,这些湘军都是曾国藩的故乡之人,所以当时曾国藩裁军的这个行为严重损害了同乡的利益,因此曾国藩怕荣归故里后会被人算计,所以便不敢衣锦还乡。
曾国藩裁军无论对己对国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对这些湘军的乡里便是没有一点好处,所以曾国藩也必定遭到他们的记恨,所以曾国藩晚年才会不敢衣锦还乡。
『柒』 民国时期,湘军将领 罗霖 简介
罗子雯 1892-1965)别号罗霖,永州市菱角塘人。13岁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结业后复入陆军第三中学深造。1910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蒋翊武派他回湘策动军民响应革命,然后安排他在湖北都督府参谋处工作,后调烟台军队工作。1923年7月,孙中山掀起“二次革命”,他在湖口参加李烈钧的部队。失败后返回湖南,被捕入禁三个多月。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升为湘军第四师补充团团长,1927年,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第一师二团少将团长,率部参加北伐,同吴佩孚的军队在河南西平、洛河、林县等地作战,直至攻占郑州。同年回武汉,升任独立第二旅旅长。1928年,调三十七军任二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二次北伐,出师河南。1930年,任七十七师中将师长,率部赴江西,参加“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奉命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坚守上海,抗击日寇进犯,奋战一个多月,打退日寇多次进攻,但他的部队伤亡很大,日军已逐步构成包围之势,援军又迟迟不到,在这种严重威胁下,他主动撤离战场。会战结束后,蒋介石追查责任,将他监禁起来,从南京到衡阳共二年的时间。后来,唐生智将他保释。出狱后,返回故里,致力于教育事业。1939年,倡导创办芝城中学。1944年出任零陵县长,并担任抗日自卫队区司令。1945年,筹组创办平实中学,并代理校长两年。1949年冬,任平实中学董事长。1948年,随程潜参加湖南和平自救运动,为湖南和平解放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解放后任湖南省参事室参事。1965年7月,在长沙病逝。
『捌』 席宝田的故里简介
席宝田庄园,它位于该镇福星村与竹源村交界处,距芦洪市镇政府5公里,距东安县城49公里,距冷水滩城区27公里。
建筑群倚山而建,坐北朝南,背靠旋帽岭,面对稻田,应水从田园中蜿蜒而过。建筑群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由石生槽门、资生槽门、龙眼槽门、仲篪槽门、井眼槽门、六合槽门、霞轩槽门等席姓院落组成,彼此相邻,长达1000余米。均为官宅大院。院墙为条石垫基、青砖砌就,高约4至6米。院第前的建筑物是门楼(本地俗称槽门),槽门前均有石灰岩条石与方形石板铺就的椭圆或方形坪台,供落轿下马之用。院门前建有方形或半月形池塘,水映槽门,独具特色。院内是多正多横的房屋格局,工艺精湛。
该建筑群建于清同治年间,是一处官府与民居相结合的建筑,系晚清湘军悍将席宝田及族中仕人所建,每个大院的主人都是一名清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