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确认外观设计专利权属于中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吗 请专业人士回家。 非专业人士请自行回避
这个要具体分析咯,理论上来说,涉及专利的一审案件是由有管辖权的中回院管辖的,但是答对于外观设计,国家正在进行试点,指定部分基层法院可以管辖,比如温州的。
网络“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就能找到具体是哪些基层法院可以管辖外观设计一审了。
❷ 被告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索要经济赔偿,应如何应诉
专利权人认为自己的中国专利受到侵害后,应首先将对方技术与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看对方的技术特征是否确实落入自己专利的保护范围内,以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专利权人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的专利权,因此,最好委托中国的专利律师对是否构成专利侵权进行分析,提供法律意见。因为中国的专利律师熟悉中国的法律,又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分析的,因此,其法律意见比较客观公正,可以作为决策时的参考。
然后,专利权人还应对自己的中国专利权的专利性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有效性。因为,根据中国专利法规定,中国专利局只对发明专利进行实审,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不进行实审,只进行形式审查。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发明专利,对其专利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可以不进行分析,只要检查一下年费是否缴纳,专利是否有效即可。而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必须认真进行专利三性分析。只有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具有专利性,确实是有效权利的前提下,才宜对专利侵权者采取行动。否则,一旦对方向中国专利局对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就会因缺乏专利性而被宣告无效。
专利权人在确认自己的专利权有效、专利侵权成立之后,通过协商或诉讼索要赔偿和停止侵权等。
❸ 本田告双环山寨,却倒赔1600万元,咋回事
双环股份公司对本田株式会社提出反诉,认为本田株式会社的相关行为是在其合资同类产品CR-V汽车上市前和上市初实施的,针对者是中国同行、同类产品,其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打压封杀对手、抬高自己,提升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增加销售量,获取不正当竞争利润,使双环股份公司产品销售严重受阻,销量急剧下降,最终被迫提前停产,造成巨大损失。
就此,双环股份公司起诉要求法院确认其不侵权的同时,判令本田株式会社的恶意行为侵犯了双环股份公司的合法经营权和名誉权,由本田株式会社赔偿双环股份公司损失36574万元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本田状告双环外观抄袭案判决出炉:本田反赔1600万!
内容参考:搜狐汽车 http://auto.sohu.com/20160428/n446614402.shtml
❹ 侵犯外观设计专利 如何认定赔偿标准
应当根据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认定产品种类是否相同或者相近。
确定产品的用途,可以参考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产品的功能以及产品销售、实际使用的情况等因素。
❺ 外观设计专利权-不当-无司法行政判决是什么意思
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一样,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其权利客体无法像有形专财产那样明属晰地予以界定。要合理保护外观设计专利权,必须使公众能够以足够的确定程度知道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要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侵犯了外观设计专利权,首先应当确定权利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基础。
❻ 如何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
在审理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中,如何确定赔偿数额始终是审判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来详细看看对于如何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根据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专利被侵权时,有三种(官方)专利保护途径供选择。它们是:1.专利行政管理(处理)途径;2.专利民事诉讼途径;3.专利刑事诉讼途径。专利权人可以根据专利侵权的性质、情节以及专利侵权处理过程中侵权者的态度与赔偿等来决定采取的途径。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的确定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当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其产品本身不可分时,如侵犯电脑外观设计专利权,可以将权利人专利产品销售额下降受到的损失或者被告的营业利润作为侵权赔偿额。其次,当被控侵权的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包装物时,如饮料瓶的外观设计专利权被侵犯时,在计算赔偿数额时,不得将专利权人利用该饮料瓶包装的饮料产品的销售利润下降额或者被控侵权设计所包装的饮料产品的销售利润作为侵权赔偿数额。此外,对于权利人既未自己实际实施,也未许可他人实施的外观设计专利,有种观点认为,既然该专利并未实际实施,则被控侵权行为并未造成专利权人实际经济损失,被告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侵权人给专利权人造成的损失,与专利权人是否实际实施或者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无关。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是因为其破坏了法律明确制定的规则,即实施他人专利除有其他法定理由外,应当取得专利权人的许可。侵权人擅自实施他人专利必然挤占相应的市场,损害了权利人对未来市场的规划和预期,从而造成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因实施侵权行为的获利可以作为专利权人的损失。当侵权人的获利无法查明或者侵权人尚未获利时,仍可酌定侵权人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因此,不得以专利权人未实施其外观设计专利,也未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为由,判令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❼ 这个案例的外观设计专利权是否有效
如果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日是在2000年7月9日之前,就不会被无效掉。
如果像你上面的描述,申请日是2000年11月10日,那肯定会被无效掉。
被无效掉的专利视为自始不存在,所以不算侵权。
❽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如何收集证据
1、主体资格证据的收集
关于原告主体资格(即专利权人)的证据,这个比较简单,一般只要具备专利证书、专利登记本、专利年费交纳票据等即可。
关于被告的确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大部分原告打此官司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停止侵权。而真正能达到此目的,就是必须停止侵权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所以生产商、制造商就成为权利人首选的第一被告。如果侵权消息的得知是通过厂家的展销,那么可以通过确定厂家的名称等信息,通过工商信用网或实际工商查询来获得被告的身份确认。如果是通过销售商得知,则应当注意打听厂家或通过公证购买的方式索要厂家产品质保书等,获得厂家信息。
产品销售者的确定,可以通过其名称工商查询得知。但实践当中,存在一种情形,即销售者本身并未办理任何工商登记,仅仅是租赁一个门面进行经营,此种情形,权利人要注意收集店主(个人)身份信息。在必要时,如果销售者承租的是一个大市场(如北京的秀水街等),此时,可以把出租户也列为被告,但其承担责任一般是以提供侵权便利为条件,所以,在起诉出租户时,应当注意向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发律师函等手段,以便取得其提供侵权便利条件的证据。
2、侵权事实证据的收集
根据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要件,一般为:未经权利人许可;实施专利;制造、销售、进口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在此笔者重点提示,一定要注意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要件中并不包含许诺销售(如产品展示)。所以,在权利人见到商家进行展销侵权产品就认为其侵权,忙于起诉,此做法是不妥的。
比较通常的做法是,实行暗访公证购买,以此取得侵权事实的证据。由于此证据至关重要,建议当事人最好找律师取证。
3、损失赔偿证据的收集
关于损失赔偿,尽管最高院已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但此还是实务操作中一头疼事。因为实践中,侵权产品的销售数量的取证的确不易,故很难准确计算具体的赔偿数额。笔者在此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其一,对于原告来说,如果外观设计产品自己已用于生产、销售,可以通过对比侵权发生之前的销售额和侵权发生之后的销售额来分析,如果侵权之后的销售额明显减少,则可以通过会计事务所审计鉴定获取利润减少的证据。但该销售额的减少也存在一些其他因素,故在起诉中可以适当降低索赔数额。其二,出于对权利人最终目的的考虑,如果计算侵权赔偿额的确很困难,则建议结合侵权产品、侵权时间等采用法定赔偿额(5000元至30万),这样可以节省诉讼时间。
除了以上一些证据收集的方法外,权利人还应当简单了解侵权判定问题,记住一句话:先看产品再看外观,即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相同或相类似,且被控侵权产品外观与受保护的外观设计相同或者近似,才有可能侵权。
❾ 陆风X7的外观设计那么像路虎,可是路虎为什么不起诉陆风
早在研发阶段,代号为E32的陆风SUV,就取得了国内的外形设计专利。 极光并没有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即使打官司的话,捷豹路虎获胜的可能性也很小。 在中国市场因为外观相似或者直接相同而打官司的车企并不少,但胜诉的并不多。到目前为止,众多外观侵权案件中,仅有本田株式会社起诉石家庄双环公司生产的来宝SRV汽车侵犯了本田 CRV的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案件历经八年申诉终获胜诉。奇瑞QQ的侵权官司打了多年,最终也是以和解告终 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的难点在于,两辆外形相似的车子,是抄袭还是合理借鉴,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很难有量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