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苹果公司IPAD商标之争措施

苹果公司IPAD商标之争措施

发布时间:2021-05-15 17:27:00

❶ ipad下架令 ipad商标,苹果和唯冠纠纷详细报道

对于与深圳唯冠的商标纠纷一案,苹果终于打破了一贯的沉默。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收到了苹果公司的声明,不过该声明全文只有短短四句话,在指责唯冠拒绝履行承诺行为的同时,表示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但对于iPad下架一事,苹果并未谈及。

记者在向苹果中国区公关经理黄昱娜进一步了解此事时,黄昱娜表示,除了声明以外,苹果没有其他回应。

商标争夺战

苹果声明的第一句话便是:“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 商标权”。此话并不假。早在2009年,苹果公司为了获得iPad商标所有权,特意在英国成立了IP公司,以3.5万英镑从台北唯冠下属部门购得iPad商标所有权。

问题是,唯冠台北公司与深圳唯冠虽然同是唯冠国际旗下子公司,但“亲兄弟明算账”,在中国大陆注册iPad商标的是深圳唯冠。资料显示,2001年,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了iPad商标,当时苹果公司并未推出iPad产品。

于是,官司由此而生。2010年,苹果公司起诉深圳唯冠,要求法院判定商标归属权,因为苹果认为唯冠国际曾将iPad在华商标权转让给苹果,但唯冠深圳公司认为,大陆使用权为唯冠深圳公司所有,台北唯冠无权出售。

2011年12月,苹果公司与唯冠深圳公司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苹果一审败诉,苹果选择上诉。

据了解,二审将于2月29日开始。不过,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马林看来,如果苹果不能提供更多的有利证据,二审改判的几率不大。“一方面考虑到中国传统的司法体制,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司法独立;另一方面,从本案的热点程度上看,一审法院对案件的判决应该也比较慎重,是基于法律事实考虑的结果。”

iPad暂未下架

一审判决之后,深圳唯冠便开始对苹果穷追猛打。一方面向各地工商部门投诉,另一方面,宣称欲向海关提出申请禁止苹果iPad产品进出口。在此背景下,工商部门涉入调查、iPad被迫下架及禁售的传言不绝于耳。

昨日,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婉转地否认了上述传言。“目前该案还处于司法阶段,二审还没结束,我们行政机关不便进行评论。”该人士表示。

而昨日记者走访位于上海陆家嘴(600663)商圈的苹果旗舰店以及多家电器卖场时发现,所有iPad产品均在正常销售。苹果官方网站上,iPad产品也位于各产品销售位置的首位。

但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已经接到了苹果公司下架的通知,记者昨日浏览亚马逊上没有找到iPad产品。不过,多位电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事均是讳莫如深。

结局如何

此次商标的决策失足,对于苹果来说,如果输掉官司其损失无疑是惨重的。一方面,要面临深圳唯冠的巨额商标侵权赔偿,另一方面,还可能面临工商局的巨额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因此,若二审败诉,工商局对iPad的最高罚款可以超过300亿元。

不过,在知名通信业观察人士项立刚看来,苹果败诉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iPad也存在行货和水货两种,其水货的销售体系能弥补损失。

项立刚认为,目前仍是唯冠和苹果双方的博弈过程,最后可能是以双方妥协结束。

“对于苹果来说,如果败诉,它有三个选择:其一是花钱买下商标,但关键是价钱如何;其二,放弃中国市场,这个可能性不大;其三,选用其他商标。而对于濒临破产的唯冠来说,商标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说白了,它就是想尽可能多地拿到钱,但是,如果过于贪心,跟苹果硬碰硬的话,对双方都是不利的。”项立刚表示。

据了解,截至目前,唯冠公告显示其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另对中国银行(601988)、民生银行(600016)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

项立刚认为,唯冠现在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增加与苹果谈判的筹码。

❷ 为什么苹果公司在面临处理棘手的iPad在中国的商标侵权案,还要继续发布iPad3呢

苹果发布ipad3是他自己的产品研发和更新,和ipad在中国的商标侵权案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
以下是我的见解:
正因为深圳唯冠公司面临破产,而苹果又在购买ipad商标中耍了一个自以为聪明但却是有漏洞的手段,所以深圳唯冠公司将要把官司打到底,打赢了就会得到巨额的赔款,即使打输了,苹果也是要保住ipad在大陆的商标(苹果将以和解手段给一笔钱补偿深圳唯冠公司)。但说到底苹果在侵权案中的胜算不大,所以要为败诉做准备。现在ipad已经在中国大陆下架,所以ipad3也不会在中国发售,苹果具有除中国大陆的其他地区的发售权利,所以ipad3可以在其他地方买到。其次是苹果面临的败诉将会以无法估计深圳唯冠公司的损失作为结论,根据中国法律,苹果将以自己在中国出售的ipad所得利润计算赔偿给深圳唯冠公司,当然更为悲剧的是,中国是苹果的一个超大代工厂,从中国生产销往其他地区的ipad也将会一并计算利润赔偿给深圳唯冠公司,所以呢,苹果将会减少ipad在中国工厂的生产,ipad3即使发布,也不太可能大规模生产,苹果的正确选择是尽量减少中国代工厂的ipad3生产(因为上面说过这一部分销售将会计算利润赔偿给深圳唯冠公司),等到案件完结后,ipad3才会在中国工厂里大量生产了。最后要说的是苹果要赔很多,而且计算利润将是一件耗时很长的麻烦事。

❸ ipad商标权之争

无商不奸,商业竞争没有好坏之分,能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才是一家好公司。只可惜唯冠跟苹果差得太远了。还是一家快破产的公司。

❹ 谁能给我讲一下苹果与唯冠商标之争的全过程,详细一点,然后再来一个简述。。。高分!!!

苹果声明的第一句话便是:“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 商标权”。此话并不假。早在2009年,苹果公司为了获得iPad商标所有权,特意在英国成立了IP公司,以3.5万英镑从台北唯冠下属部门购得iPad商标所有权。
问题是,唯冠台北公司与深圳唯冠虽然同是唯冠国际旗下子公司,但“亲兄弟明算账”,在中国大陆注册iPad商标的是深圳唯冠。资料显示,2001年,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了iPad商标,当时苹果公司并未推出iPad产品。
于是,官司由此而生。2010年,苹果公司起诉深圳唯冠,要求法院判定商标归属权,因为苹果认为唯冠国际曾将iPad在华商标权转让给苹果,但唯冠深圳公司认为,大陆使用权为唯冠深圳公司所有,台北唯冠无权出售。
2011年12月,苹果公司与唯冠深圳公司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苹果一审败诉,苹果选择上诉。
据了解,二审将于2月29日开始。不过,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马林看来,如果苹果不能提供更多的有利证据,二审改判的几率不大。“一方面考虑到中国传统的司法体制,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司法独立;另一方面,从本案的热点程度上看,一审法院对案件的判决应该也比较慎重,是基于法律事实考虑的结果。”
iPad商标归属将见分晓。2月29日上午9时,备受外界关注的“iPad”商标权纠纷案终审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当日,法庭进行了一个新证据质证的程序,深圳唯冠与苹果公司就iPad商标的归属展开激辩。法院表示,案件结果将择日宣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一天,苹果公司正式向媒体发布邀请函,将于太平洋时间3月7日召开下一代iPad的新闻发布会。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终审结果以及iPad3面市时间的逼近,争端双方谈判可能进入高潮阶段,而利益达成一致的时间点或将是iPad3登陆中国之前。

阅读全文

与苹果公司IPAD商标之争措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