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专利独占使用权人可以作为原告起诉吗
《专利法来》第六十条之规定“对未经自专利权人许可, 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独占许可和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有独立的起诉权;一般许可的被许可人,在许可合同对起诉权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没有独立起诉的资格。参见 http://m.findlaw.cn/info/chanquan/zhuanli/zlflw/4708.html
⑵ 一个专利共有人因单独实施专利引起纠纷,其他专利共有人是否需共同承担责任
不必,侵权人是指的具体侵权行为人,而不是指权利共有人。
这个和你们夫妻共有一把刀,你老婆拿刀去砍了人一样,能说凶器是你的你要承担刑事责任么?
⑶ 共有著作权人 一方是否可以单独起诉
共有著作权人可以单方起诉。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⑷ 专利权被独占许可后侵权了,被许可人是可以单独起诉的,那这时专利权人可以单独起诉吗
专利权被独占许可后侵权了,被许可人是可以单独起诉的,那这时专利权人可以单独起诉。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四条第二项、第十七条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公司作为独占实施许可和通被许可人有单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⑸ 专利发明人(专利权属于公司,如果公司不起诉)可以单独起诉专利侵权
不可以。专利发明人并不属于专利权利害关系人,故不可以单独起诉专利侵权。内
《专利容法》第六十六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被申请人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申请。
提出申请的利害关系人,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专利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被许可人中,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⑹ 甲乙为专利权共有人,专利被人侵权,单独一方能否起诉
共有专利权人在抄其他专利权人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提起诉讼的。专利法没有写,是在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规定的。
http://www.doc88.com/p-772826916138.html里面有这个指导意见。在一般性规定第二条。
⑺ 什么是专利权的共有人的单独实施
1、专利法第十五条有关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内定容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规定共有人可以不经其他共有人同意即可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专利
2、首先要刊专利共有人之间对专利权行使的有无约定,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2414081109
⑻ 单独实施共有的专利权算侵权吗
不需要。
根据我国专利法:共有的专利权利使用应该征得其他权利人同意。但是,其他权利人不同意的,行使专利权的人可以行使转让之外的权利。获得的费用应当分与其他权利人。
⑼ 如何处理专利权人在不同法院起诉同一制造者和不同使用者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不多,可以不聘用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而是通过外部的中介机构做托管,管理相应的知识产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的老板可以对知识产权一无所知,要知道任何外部代理或者律师都是帮助企业做事的,并不能代替企业做决策,经营知识产权也是企业经营的一部分!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凸显,同时案件量也激增,这时就不能单独依靠外部机构了,必须要有比较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大型企业动辄会有上百名这样的专职人员,他们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首先,他们是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者。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众多证书就是资产的凭证,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中间文件,这些文件的管理和归档,需要有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去处理,以便随时配合其他部门的需求调用。当然,这只是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初级工作。
其次,他们是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者。企业知识产权部的工作,对内涉及到和其他部门方方面面的配合,比如研发部、财务部、项目投资部等。对外则涉及到和外部代理机构、律所、咨询公司等的配合。如果一旦发生侵权,还涉及到和相对方、法院甚至是媒体等的关系。这些关系如何理顺,靠得就是制度这根红线。越是大型的企业,越强调制度的重要性,这些制度都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牵头才搞得出。
第三,他们是企业知识产权质量的掌控者。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和专业背景关系非常密切。很多企业的专利管理人员都是由各个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逐步培养而来的,这些人对企业的技术特点以及该技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都十分熟悉,对自有技术的理解也比外部代理人更具有深度。因此,企业内部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对外部代理或律师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修正作用,可以保证案件质量。
第四,他们是构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推动者。现在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是火得一塌糊涂,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各行各业都在搞战略。但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战略只能自己搞,那些内部没有专业人员配合,纯粹依靠外部律所或代理机构搞出来的所谓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只能是浮在表面,华而不实。原因很简单,第三方机构永远只是帮助企业做事的工具,不可能是主导,他们对企业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可能超过企业内部人员,况且还涉及到很多企业的商业秘密、未来的发展规划,更不可能对外部人员和盘托出。所以,只有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才能真正搞出来具有实操性的知识产权战略。
第五,他们是知识产权运营的操盘者。知识产权运营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实际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运营,这需要多年的知识产权从业经验、对企业所处产业十分熟悉,还需要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经营头脑。迄今为止,我认为国内能够成功运营知识产权的企业寥寥无几,甚至在这方面,全世界都在探索之中。我国以前是知识产权制度的追随者,基本按照国际已经确立的游戏规则确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度。但是在运营方面,全世界都没有摸索出非常好的成熟的制度,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将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更全面实现自己价值的领域所在,当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从最初的花钱部门转变为盈利部门的一天,也就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真正扬眉吐气的一天。
这是个好问题,我正在参加《知识产权怎么玩儿》来出书网合作写书项目,届时书出来您或许能看到更详细的案例式解读。
⑽ 专利共同所有人的一方是否可以单独将专利授权给第三方使用,法律上有规定吗
不可以,如此转让是无效的。
附:民法通则 第七十八条 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版人共有。
共有分为按份权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