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新颁布的《专利审查指南》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作了具体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一、具体情形依《专利法》的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主办或者国务院批准由其他机关或者地方政府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承认的在外国举办的展览会。所谓国际展览会,即展出的展品除了举办国的产品以外,还应当有来自外国的展品。(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不包括省以下或者受国务院各部委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委托或者以其名义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在后者所述的会议上的公开导致丧失新颖性,除非这些会议本身有保密约定。(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所造成的公开,包括他人未遵守明示或者默示的保密信约而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公开,也包括他人用威胁、欺诈或者间谍活动等手段从发明人或者申请人那里得知发明创造的内容而后造成的公开。二、证明材料有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申请人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应当在提出申请时在请求书中声明,并在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材料。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若申请人在申请日以后得知的,应当在得知情况后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材料。(一)国际展览会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展览会主办单位出具,证明材料中应当注明展览会展出日期、地点、展览会的名称以及该发明创造展出的日期、形式和内容,并加盖公章。(二)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组织会议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出具。证明材料中应当注明会议召开的日期、地点、会议的名称以及该发明创造发表的日期、形式和内容,并加盖公章。(三)申请人提交的关于他人泄露申请内容的证明材料,应当注明泄露日期、泄露方式、泄露的内容,并由证明人签字或者盖章。逾期提交证明材料或提交证明材料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通知书。
『贰』 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包括外观设计吗
包括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2)专利申请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扩展阅读:
专利的相关要求规定:
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2、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3、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
『叁』 专利的新颖性宽限期到底有多宽
我国专利法为保护发明人的利益,不仅设立了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还规定了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即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以前6个月内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的某些公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影响该发明创造的新颖性。这也称新颖性的公开。一、新颖性的宽限期认定
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一)?{对于在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发明创造的公开给予一定的新颖性宽限期只限于“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 览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主办或者国务院批准由其他机关或者地方政府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包括一定级别的由外国举办的国际展览 会。所谓国际展览会,是指展出的展品除了举办国的展品以外,还必须有来自外国的产品。展览会上的展出只能是单纯的展出,不包括销售行为,并且这种展出必须 是首次,如果在申请日前六个月内又发生了第二次展出,尽管也是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但已不符合该条的规定,不再享有新颖性宽限期。
按照专利法第二十二条有关新颖性的规定,申请人在外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发明创造后来我国申请专利,并不需要利用宽限期获得保护,因为专利法并没有把在外国展出的内容看作是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对于在展品展出同时,又在展览会上发行介绍有关展品的出版物的,介绍展品的出版物所公开的发明创造也可以享受本条规定的新颖性宽限期。但是应当 注意的是:这种在宽限期内不破坏新颖性的出版物仅仅限于在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发行的与展品有关的出版物,展览会期间在展览会之外发行的出版物,或 者在展览会内发行的与展品无关的出版物将构成能够破坏新颖性的现有技术。对于在我国国内举办的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上发行的出版物来说,其结论 也是相同的。
(二)该条规定的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发表只限于“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而且这种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有一定级别要求 的。至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成果,则不能享受这种宽限期的保护。“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 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这里的发表应当包括口头报告和书面论文二者在内。
本条所述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应当是指公开举行的会议,也就是参加者不负有保密义务的会议。具有保密性质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披露的 内容没有达到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为公众所知”的程度,不构成现有技术,不影响新颖性,没有必要考虑新颖性宽限期的问题。
(三)对于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内容的情况,泄露人获知一项发明创造内容的方式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只要其公开违背了申请人的意愿,专利法都给予申请人一定的新颖性宽限期。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被公开的发明创造内容必须直接或者间接来自申请人,如果是来源于另外独立作出同样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就不能享 有本条规定的宽限期;第二,泄露人不能是申请人本人,但可以是申请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发明人和设计人,也可以是任何第三人,包括从申请人那里直接或者 间接获得发明创造内容的人。无论以上何种情况,发明创造内容的泄露都必须具备违背了申请人明示或者默示的意愿。
二、新颖性宽限期的效力
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效力不同于优先权,宽限期并不能使该申请的申请日追溯至发明创造的展出日、发表日或者泄露日。宽限期仅仅是在不可避免或者 无意识地公开发明创造的情况下,专利法给予的一个补救措施,其保护是有限的。宽限期内,申请人本人或者他人的再公开,或者由他人独立作出了同样的发明创造 而且提出了专利申请,那么申请人有可能得不到专利权。另外,专利法的保护具有地域性,我国专利法中的新颖性宽限期仅限于申请中国专利,对于申请其他国家或 地区的专利申请没有效力。
三、新颖性宽限期的获得程序
获得新颖性宽限期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分别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有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或 者第二{项所列情形的,申请人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声明,并自申请日起2个月内,提交有关国际展览会或者学术会议、技术会议的组织单位出具的有关发明创 造已经展出或者发表,以及展出或者发表日期的证明文件。”“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有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三{项所列情形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 可以请求申请人提出证明文件。”第四{款规定:“申请人未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提出声明和提交证明文件的,或者未依照本条第三款的规定在指定期限内提交 证明文件的,其申请不适用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因此申请人若要享受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新颖性宽限期,申请人必须在提出申请时予以声明,否则就不能享受规定的新颖性宽限期。
『肆』 “不丧失专利新颖性公开”有哪些注意事项
时间的限制
公开后六个月内,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提出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才有效;超过六个月,即不存在宽限期的意义。
公开者的身份要求
应该是申请人(包括发明人),即是专利的所有者自己的公开,才有资格提出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
公开的主体必须和后来申请专利的主体是一致的。公开的法人或个人,应当是后来的专利申请人;公开的是个人,此个人是发明人,而专利申请是职务发明,也可享受宽限期。
泄露人不能是申请人本人,但可以是申请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发明人和设计人,也可以是任何第三人,包括从申请人那里直接或间接获得发明创造内容的人。
宽限期的效力
宽限期是这种公开在一定期限内对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不视为影响其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现有技术,并不是把发明创造的公开日看作是专利申请的申请日。
从公开之日至提出申请期间,如果第三人独立地作出了同样的发明创造,而且在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以前提出了专利申请,那么,根据先申请原则,申请人就不能取得专利权。当然,由于申请人(包括发明人)的公开,使该发明创造成为现有技术,所以,第三人的申请也没有新颖性,也不能取得专利权。
宽限期仅仅是在不可避免或者无意识地公开发明创造的情况下,专利法给予的一个补救措施,其保护是有限的。
『伍』 专利法关于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两个问题
专利法第24条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一、对于在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发明创造的公开给予一定的新颖性宽限期只限于"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主办或者国务院批准由其他机关或者地方政府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包括一定级别的由外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所谓国际展览会,是指展出的展品除了举办国的展品以外,还必须有来自外国的产品。展览会上的展出只能是单纯的展出,不包括销售行为,销售行为同样使新颖性丧失;并且这种展出必须是首次,如果在申请日前六个月内又发生了第二次展出,尽管也是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但已不符合该条的规定,不再享有新颖性宽限期。
按照专利法第22条有关新颖性的规定,申请人在外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发明创造后来我国申请专利,并不需要利用宽限期获得保护,因为专利法并没有把在外国展出的内容看作是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对于在展品展出同时,又在展览会上发行介绍有关展品的出版物的,介绍展品的出版物所公开的发明创造也可以享受本条所规定的新颖性宽限期。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在宽限期内不破坏新颖性的出版物仅仅限于在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发行的与展品有关的出版物,展览会期间在展览会之外发行的出版物,或者在展览会内发行的与展品无关的出版物将构成能够破坏新颖性的现有技术。对于在我国国内举办的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上发行的出版物来说,其结论也是相同的。
二、该条规定的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发表只限于"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而且这种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有一定级别要求的。至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成果,则不能享受这种宽限期的保护。"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本条所述的发表应当包括口头报告和书面论文二者在内。
本条所述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应当是指公开举行的会议,也就是参加者不负有保密义务的会议。具有保密性质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披露的内容没有达到专利法第22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为公众所知"的程度,不构成现有技术,不影响新颖性,没有必要考虑新颖性宽限期的问题。
三、对于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内容的情况,泄露人获知一项发明创造内容的方式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只要其公开违背了申请人的意愿,专利法都给予申请人一定的新颖性宽限期。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被公开的发明创造内容必须直接或者间接来自申请人(申请人是单位的,必须来自该单位),如果是来源于另外独立作出同样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就不能享有本条规定的宽限期;第二,泄露人不能是申请人本人,但可以是申请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发明人和设计人,也可以是任何第三人,包括从申请人那里直接或者间接获得发明创造内容的人。无论以上何种情况,发明创造内容的泄露都必须具备违背了申请人明示或者默示的意愿,由此才可以获得新颖性宽限期。
四、宽限期的效力不同于优先权,宽限期并不能使该申请的申请日追溯至发明创造的展出日、发表日或者泄露日。宽限期仅仅是在不可避免或者无意识地公开发明创造的情况下,专利法给予的一个补救措施,其保护是有限的。宽限期内,申请人本人或者他人的再公开,或者由他人独立作出了同样的发明创造而且提出了专利申请,那么申请人就得不到专利权。另外,专利法的保护具有地域性,24条的新颖性宽限期规定对于申请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没有效力。
五、获得新颖性宽限期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分别规定:"专利申请有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所列情形的,申请人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声明,并自申请日起二个月内,提交有关国际展览会或者学术会议、技术会议的组织单位出具的有关发明创造已经展出或者发表,以及展出或者发表日期的证明文件。""专利申请有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三项所列情形的,专利局认为必要时可以请求申请人提出证明文件。"第四款规定:"申请人未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提出声明和提交证明文件的,或者未按照本条第三款的规定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证明文件的,其申请不适用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因此申请人若要享受专利法第24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新颖性宽限期,申请人必须在提出申请时予以声明,否则就不能享受规定的新颖性宽限期。
『陆』 专利权里的宽限期制度是什么,与优先权制度有什么区别
申专利宽限期指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宽限期制度与优先权制度的区别如下:
1、优先权的效力体现在自己申请,而后再次申请。
2、宽限期效力体现为有了新的发明创造,但由于国际展览、学术会议或是他人非法公开等情况(符合专利法24条规定),要对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这个时间为宽限期。
(6)专利申请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扩展阅读:
专利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在中国以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
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专利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这种权利,就是优先权。专利优先权的目的在于,排除在其他国家抄袭此专利者,有抢先提出申请,取得注册之可能。
《专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
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柒』 专利申请收到“未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通知书”怎么办
你说的情况,不属于法定的不丧失新颖性的条件!!!但问题是,你自己知道就行,你干嘛在申请专利的时候告诉专利局啊,去勾选那个新颖性条款~~~~你目前应该是无法取得有效的文件来证明不丧失新颖性的,直接申请就行了,你都说了,是比赛时的内部展示,涉案技术有没有发放文字介绍,有没有网络宣传?除非别人能证明你之前公开了该技术,否则还是不会影响新颖性的,你直接申请就行
『捌』 哪些展会不丧失专利新颖性的宽限期的要求
我国专利法第24条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享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之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1、在中国政府主办 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玖』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丧失新颖性需要提交何种证明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第二十四条规定: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证明材料
所以,有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申请人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应当在提出申请时在请求书中声明,并在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材料。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若申请人在申请日以后得知的,应当在得知情况后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材料。
(一)国际展览会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展览会主办单位出具,证明材料中应当注明展览会展出日期、地点、展览会的名称以及该发明创造展出的日期、形式和内容,并加盖公章。
(二)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组织会议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出具。证明材料中应当注明会议召开的日期、地点、会议的名称以及该发明创造发表的日期、形式和内容,并加盖公章。
(三)申请人提交的关于他人泄露申请内容的证明材料,应当注明泄露日期、泄露方式、泄露的内容,并由证明人签字或者盖章。
逾期提交证明材料或提交证明材料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通知书。
『拾』 专利申请回复说:补正内容并非针对审查员发出的审查补正通知书与视为未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通知书
就是你的上次的答复视为未提出,再针对审查员的补正通知来答一次才行。不要管优先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