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利管理涉及哪些方面
专利管理是指专利管理人员,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配合下,为了促进专利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而形成的一套保障专利合法权益而形成的制度执行以及经营活动。2. 简述资产证券化的运行过程
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可以追溯到1968年,当时美国抵押贷款债券问世,叫作抵押债券,发行人按一定的标准把若干个住房抵押贷款组合在一起,以此为抵押发行债券。
到1990年,美国3万多亿美元未偿还住宅抵押贷款中,50%以上实现了证券化。
从1983年开始,资产抵押债券也发达起来,出现了抵押保证债券,是针对投资者对金融工具有不同的期限要求设计的。
到1993年,美国CMO的总量已达到了5000亿美元。
1985年汽车贷款的抵押证券开始发行;
1988年,美国又推出了以信用卡贷款为抵押的证券化;
1993年对学生贷款的抵押证券相继问世。
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后,证券化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按揭债权以外的非按揭债权资产。目前,资产证券化已遍及企业的应收帐款、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应收帐、汽车贷款应收帐、消费品分期付款等领域。资产证券化市场已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它也是美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金融管制在欧美的放松和巴塞尔协议在各国的实施,银行对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的重视,也大大刺激了资产证券化在世界各国的发展。1995年,世界银行属下的国际金融公司以其在南美等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资产为抵押发行了4亿美元不可追索的证券。近几年来,资产证券化在亚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4年,香港发行了3.5亿港元的抵押贷款债券。到1996年,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延伸到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据穆迪公司预测,1998年东南亚国家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达到20亿美元。亚洲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是其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深化和发展的重要表现。
3. 知识产权证券化和专利证券化是同一种金融工具吗
1、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资产主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2、所以专利证券化是知识产权证券化,但知识产权证券化不仅仅是专利证券化。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 如果企业持有或者申请了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 ,这些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可以用来融资吗
融资分为两种形式:1、权益性;2、债务性。
融资主体必须是自然人或企业法人,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这类知识产权可以作为融资项目,具体的价值评估要看知识产权现在的价值和通过未来的效应所得到的价值。
5. 如何进行专利运营专利运营的主要内容介绍
近几年发生的专利运营的相关新闻不断增多,比如三星和苹果的专利大战,华为向爱立信支付专利许可费、小米积极购买美国专利都是专利运营的例子,那么我所说说的专利运营的主要内容具体是什么呢?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专利运营的主要内容专利运营的实质:就是将专利转化为经济价值,获取利益,实现盈利。专利运营的主要内容:专利商品化: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专利质押贷款、专利信托、专利证券化、专利出资入股不同企业适用于不同的专利运营:(1)对于初创型企业,其专利运营的主要方向应当是专利布局、专利申请,利用专利申请保护自己,并对对手形成一定的威慑力;特别是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国家不断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在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新创企业,投入小部分资金,进行专利申请和保护,十分必要;(2)当该企业进入产品市场阶段,需要对专利进行组合、转让、许可;专利产品获得保护不是目的,一旦企业产品做大做强的时候,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挖掘,并进行组合,必要时进行技术转让、许可,获得一定的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的溢价,并进一步加强自身研发和创新保护,形成更多的专利保护对象;(3)当企业成长为龙头甚至跨国公司,需要专利组合、质押融资、股权投资,必要时,应当积极考虑构建专利池、参与技术标准、许可转让谈判。利用专利来与对手博弈,获得更多资源。通过我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专利的主要内容虽然繁多,但是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专利运营的主要内容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企业因时制宜的选择专利运营的主要内容以及方式。
6.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什么
01
有人是这么定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
说白了就是将知识产权的使用收益特定化为基础资产担保,由特别机构发行流通的权利凭证。
02
用来干嘛的呢
就是中小微创新企业起步或者研发过程中缺钱,用来融资的。没错,形式上看与其他证券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因为知识产权的特性,使得这个事物很新鲜,又有点难以捉摸。
03
其特征在于
基础资产知识产权必须可特定化及可转移,需要能带来可预期持续的现金流。在确权、评估、增信、担保及运营方面均存在着困难和风险
我们生活中有这个东西吗?
当然有!比如2018年12月18日在上海证交所发行的“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知识产权证券,需要了解关注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简单过程。第一步,发行人确定作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权利范围;然后是要将资产剥离形成资产池分离风险;然后是将其交给特别目的机构SPV运作;再进行评估和信用增级;然后就是证券发行和销售,接着就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了。
那么,投资者在投资买卖知识产权证券的过程中,基于知识产权的特性和证券运行规律,需要关注的问题也不少。
01
基础资产知识产权的价值
如专利权的技术市场认可度、技术发展程度和走势;商标权背后的生产经营者信誉、产品市场占有程度、消费者认可程度;著作权作品许可使用的规模,受众范围等。
02
知识产权法律的风险
如知识产权权利是否稳定无瑕疵,权利范围和归属有无争议,有无担保负担,权利是否在有效期限内。另外,权利人是否有破产风险、权利人对于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程度等都需要关注。
03
知识产权证券的评估
因为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特征,其价值评估总让人觉得很不确定。投资者需要关注知识产权证券价值评估和信用评估时是否有虚高的情况。
04
知识产权证券的担保和增信
也就是投资的知识产权证券又何特别目的机构担保发行,其自身的信用如何,外部担保增信如何等。另外,该知识产权基础资产与发行人或者权利人的其他资产剥离情况,基础资产的委托转移方式也需要关注。
05
知识产权证券的运行情况
比如,是否按时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以及关注所披露的信息如何。
7. 知识产权abs证券化可以增加专利的价值吗
知识产权风抄险变数大,估值难袭。其具有有别于其他资产的特点,类型维度复杂,不好一概而论。知识产权作为资产中的异类,处理起来路数不同,风险大而复杂。具体知识产权问题可以咨询上海慧顶知识产权,他们是专业的代理公司,对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很专业!
8. 如何把专利变成钱
首先你得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如一个企业现在需要融资,它就将企业中的专利作为证券化资产隔离出来,"真实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机构,由特殊目的机构来向投资人发行证券(一般为债券)。
9. 专利转化是怎样运行的。
专利技术在获得知识产权局的授权之后,专利发明已经得到社会和国家的认可和保护。但是,从专利技术本身,到最终实现产业化,让技术转化成产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事实证明:一件好的产品在没有做好信息发布的情况下有很大的可能最终成为失效专利或者无法转化。
专利转化工作有几种常见的转化思路:
专利技术交易
可以参加国家权威机构举办的专利展会,例如可以在北京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展示专利技术,最大限度的让社会和公众知道并了解自己所持有的专利,并应让专利的具体信息(包括专利类型、发明内容、技术产品特点、您的个人联系信息等)最大限度的公布。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专利技术的知名度,更大限度的引起相关技术厂商,投资商、合作者的注意力。
专利合作
专利技术是技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作为资本投入与合作者一起成立公司、办厂、技术入股。
专利持有人自己成立公司、办厂,将专利转化成为产品,实现产业化。专利权人自行转化要求专利权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进行自行转化工作,并且有丰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