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人可以在德国注册商标吗
是可以的。
德国商标注册保护对象 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响,立体等。商标不经注册不能受到保护。商标图样申请时必须提供希望受到保护的图样。
文字商标中的字体如果不是专利局通用的,如图形化设计的商标,或组合商标和指定颜色的商标,必须提供四份图样。如果需要颜色保护,在申请中必须指明颜色。
商标类别(Markenklassen)
是指商标适用的范围,德国商标类别跟国际标准一致,将商品和服务分为45个大类。申请商标时,可以免费注册3个大类的商品或服务,超出的每个大类额外行政收费100欧元。
申请注册德国商标的文件
需要填写官方提供的申请表一份,内容包括商标所有者的联系方式、商标形式、商标类别等基本内容。
申请所需材料:
1、德国商标可以是法人或自然人为申请人,只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即可。
✔ 自然人为申请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或者护照复印件
✔ 法人为申请人,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或有效登记证明复印件加盖公章1份
2、提供商标名称,中文或者外文均可
3、清晰标样图样或文档
4、申请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类别
5、申请人中英文名称及地址
洋易达可为您提供银行开户、公司注册、商标注册等业务,专人服务,不成功退全款。
希望可以采纳哦~
❷ 德国什么公司最早生产并注册商标为海洛因的药品由于成瘾性大强后被国际社会禁止。
德国拜耳(Bayer)药厂。
1897年,德国拜耳药厂化学家霍夫曼将海洛因制成药物,其止痛效力远高于吗啡,至少提高了4-8倍,可明显抑制肺痨病人的剧咳、久喘和胸痛,促进患者情绪安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898年拜耳药厂开始规模化生产该药,并正式注册商品名为“海洛因”(Heroin),该字或源自德文heroisch一词,英语意即女英雄。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910年起各国取消了海洛因在临床上的应用。1912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鸦片问题国际会议上,到会代表一致赞成管制鸦片、吗啡和海洛因的贩运。
1924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禁止进口、制造和销售海洛因。1953年,首先发明了海洛因生产工艺的英国政府也将海洛因从《英国药典》中删去。
❸ 德国商标注册时间流程要多少久
商标单一费用及详细资料
申请费9500元【包三类】
查询1800元
申请人主体资格: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可申请注册商标。在德国没有营业所的申请人只要在其设有营业所的国家接受德国的商标并且予以和其本国的商标相同的待遇时才能依法在德国申请商标保护。
申请所需文件:
1、商标图样。
2、商品和服务清单。
3、外国申请人还需提供原属国商标注册证副本,对给予德国公民特权的互惠国家公民无需认证。
审查流程:专利局将对申请文件的形式以及商标是否有注册性进行严格的审查。但不对该商标之前是否存在相同或类似的注册或申请进行审查。对商标的注册性进行审查后,对于有注册性的商标予以刊登商标公告。在公告期3个月内,任何相同或相似商标的主持人或在先申请人都可以提出异议,由专利局作出裁定。
官方回执时间:4周
注册需时:3-6个月
注册有效期:10年,自提出申请的次日起计算。
商标的续展:续展申请可以在期满后2个月内提交,在该期限后若还未缴纳规费,将发出付费处罚的最后通牒;若在期满6个月内或最后通牒下达1个月后还未缴纳续展费用的,注册将被撤销。
注:1、案件类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予以报价。
三、办理途径分析
德国属马德里成员国,可以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途径注册该国商标。要求:国内商标受理通知书。通过马德里方式办理德国商标,费用上与单一办理差别不大。因单一办理时间非常快,因而,对时间及单独商标证书有较多要求,则可选择单一方式办理。
❹ 德国 merke 公司真的存在么HOHE商标是德国注册的么
这个公司可能是德国的,可能是其他地点的,查询公司资料和商标资料就需要调档是花钱的,如果有实际的利益性大的合作,花点钱调档不算什么,以后得长期合作啊
❺ 德国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故事
阿司匹林,这种从3500年前“柳树皮可以止痛”发展而来的药物与青霉素、安定并称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几乎每一次人类出现新的重大疾病,阿司匹林的新作用就会被发现,并被迅速大规模推广。因发现阿司匹林作用机理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约翰?瓦内爵士说:“尽管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药物,但我们每天都可能在它身上发现新的东西”。
《阿司匹林的妙用》的作者Eric Metcalf声称:“每天一片阿司匹林,让你远离医生。”他在书中探讨了阿司匹林在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帕金森、骨质疏松症等病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的最新医学进展。到2007年,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已经和儿童时期免疫、戒烟预防措施一起,成为2007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推荐的首要医学预防措施。难怪拜耳公司前主席巴克马得意地说,每天服食两粒阿司匹林差不多已经成为美国的传统。
110年的历史足以让人看清楚,至少有两个原因促进了作为商品的阿司匹林的畅销:售价低廉以及拜耳公司的有力推动。阿司匹林的新用处总是不断被发现,但要证实这些额外效用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变成商品销售则更加复杂。110年来,拜耳公司要做的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市场营销把这款药品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再通过专利与商标把这款商品的利益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的发明专利申请被通过,商品专利号为36433。阿司匹林开始在位于德国伍珀塔尔的埃尔伯福特工厂生产。它的发明者、29岁的德国化学家菲利克斯?霍夫曼接到导师的通知,让他停止手头对煤焦油的研究,开始专攻一种药物—改进水杨酸,制造一种稳定的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
霍夫曼这个药物并不陌生,这东西也不是什么新发明。但他需要改造这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物,使它从一个土方子变成一种商业化的药物。很早的时候,霍夫曼饱受风湿之痛的父亲就服用水杨酸解热镇痛,只是它引起的呕吐和胃部不适让人难以忍受。他父亲早就在问他能否找到一种办法,让水杨酸既能达成药效,又不要这么大的副作用。
霍夫曼梳理了一系列论文,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生产出稳定又副作用较小的乙酰水杨酸(ASA,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比其他产品研发人员幸运的是,他背后有一家强大的公司。
拜耳做了其它制药公司不屑于做的两件事情,一是为化学品乙酰水杨酸取了个商标名“阿司匹林”,二是为其生产过程在很多国家注册了专利权。
在那个年代,医生的要求也并不高,只要药品稳定副作用又较小,便足以得到医生认可:20世纪初卫生条件太差了,健康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个出生于1900的美国人一般只能活到49岁左右。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肠炎和伤寒等,这些疾病多数是由受污染的水和食物导致的。因此和在欧洲一样,阿司匹林很快便作为解热镇痛的首选药物。从西伯利亚到旧金山的药房里,到处能买到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很快就拥有了一帮医生粉丝。美国成为拜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而阿司匹林也成了拜耳在美国最重要的产品。到1907年,拜耳产品在美国的总销量中,阿司匹林占21%,到1909年达到31%。
最初阿司匹林的供应形式是250g的瓶装粉末,粉末每1g装入纸袋,分发给患者。后来阿司匹林以500mg片剂与世人见面,之后1904年管状试剂上市。1915年阿司匹林是片剂,而且不再需要医生开处方。
不过,拜耳对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影响力依然强大,这为阿司匹林迎来商业需求上的第二个高峰打下了基础。
阿司匹林市场前景最大的应用领域—心脏病预防,其研发过程并不是由拜耳公司主导的。拜耳的能力体现在,当阿司匹林对心脏病的预防在学术上被证明,昂贵的临床试验也由政府机构完成之后,拜耳很快开始介入,并用自己最擅长的营销和专利权的筹码,将这种药品的影响力极尽可能地扩大。
194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耳鼻喉科医生Lawrence Craven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事情,他给那些扁桃体发炎的病人使用相对大剂量阿司匹林,会导致他们流血过多。这让他联想起,阿司匹林也许能够增加血液供应,而增加血流供应是保护心脏的一个途径。于是他从1948年开始,利用阿司匹林治疗他的年迈的男性病人,帮助他们减少心脏病发病几率。到了1950年代中期,他发表了几篇论文,声称他的8000多个病人无一遭受心脏病突发事件,而且阿司匹林还能帮助他们预防中风。
对于阿司匹林对心脏的作用,他的认识和当时整个世界都相反,但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不幸的是他的数据非常粗略,他发布论文的期刊也不够有名,受众十分有限,他的结果因此没引起太大关注。他的发现甚至没能帮助自己,他于1957年死于心脏病突发。
在那个年代,阿司匹林能够保护心脏被认为是一种荒谬的说法。因为人们服用水杨酸用于解热镇痛的时候,很多人会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最早阿司匹林在拜耳的实验室里被合成时,在实验室里停留了很久,也正是因为当时拜耳的医学总监拿不准其对心脏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位拜耳的科学家仔细地考察了历史上服用水杨酸的剂量,发现当使用较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时,其对心脏副作用会较小。后来拜耳又委托几个德国医生悄悄作了临床试验,在证明对心脏足够安全之后,才敢正式开发这个药物。
一直到1950年代,拜耳对阿司匹林对心脏的作用都仍然高度警惕。哈佛教授、阿司匹林专家Charles Hennekens手里保存着一张1950年代登载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阿司匹林广告,上面有一系列文字特意保证阿司匹林不会影响心脏。
直到1971年,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能够保证血液中的血小板凝结,这样便能够保持心脏的血液供应,以保护心脏。然而在整个1970年代,针对阿司匹林用于心脏病预防的临床研究规模太小,还不足以说服公众。
这时候,拜耳公司数十年坚持的学术营销开始发挥作用了。这种药品的影响力,加上它异常便宜的价格,让更多的学术界人员致力于此药物的临床研究。很快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学术证明不断出现。1977年发表于美国《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脑卒中之后,越来越多的证实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作用的研究发表于世界权威医学杂志。
在阿司匹林从一个药物变成一种商品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功劳归在拜耳身上。阿司匹林确切地能被适用于哪些病症,还是需要大规模地被FDA认可的临床研究来证明。这种研究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资源,不过掏这笔钱的不是拜耳,而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
内科医师研究是阿司匹林拿下心肌梗死一级预防资格的关键点。这次研究由NIH于1983年开始组织、22071名美国健康男性医师参与。这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健康人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参加研究的医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随身携带并服用研究药物,平均随访时间达5年之久。
这项原本耗时8年的研究,在第5年被伦理委员会提前终止。原因是阿司匹林实在太有效了。研究中期结果便足够证明,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风险降低44%,首次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6%,糖尿病人群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1%。伦理委员会认为对照组的医师有权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以便从中受益。1988年,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类似的,阿司匹林的女性健康研究纳入了近4万名美国女性医务工作者,历时十年;护士健康研究纳入了12万名美国女护士,历时达24年。这些由医务工作者亲自参加的研究大大推动了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发展,也标志着阿司匹林已经通过了研发阶段最严格的考验。
1971年,拜耳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的泡腾片问世;1993年,拜耳阿司匹林肠溶片上市。肠溶片在阿司匹林外面加了一层包衣,这种药片在胃部不溶解,直到肠道才发生作用,这样就几乎完全解决了胃部不适的副作用问题。2003年拜耳阿司匹林粒状产品(无需饮水)面世。2007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显示,5年间每天使用300毫克或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使治疗后10至15年的结肠癌发生率降低74%。这印证了澳大利亚G.Kune教授1988年的研究,被拜耳视为阿司匹林继解热镇痛、心脏病预防之后的第三个飞跃。
阿司匹林的发展中一直都有商业与科学两种推动力。商业与科学究竟谁该领先半步,这问题拜耳已经考虑了110年,恐怕还要继续考虑下去。
❻ 德国注册了一个商标,中国也注册了一个一样的,我们能说我们是德国品牌吗
如果的产品的原属国是中国吗,不管您是否在国外注册了同样的商标,也只能是中国品牌哦~~品牌是根据原属国来的。
❼ KBH是德国的哪个公司注册的商标
在商标分类45类中,通过对“KBH”相同文字国内注册的检索,共检索到68件商标版(下图权)除一家俄罗斯公司提出过申请外,并未发现外籍公司注册人在国内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
4、商标保护有地域性限制,德国公司如果没在中国境内注册KBH,那么德国公司的KBH在国内不受商标权的保护。
希望采纳。
❽ 我在德国注册了公司,以德国公司名义在德国申请了商标,同时,以德国
你好,商标保护有地域性,没有在中国大陆申请就不在大陆受保护,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❾ 德国第一家生产相机的公司叫什么
叫Leica(徕卡/莱卡),是世界最资深的相机生产商,徕卡相机最早出现于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照相机!!!他的历史就是一部相机发展的历史,以下是他走过的历程。。。
1849年
23岁的数学家卡尔.开尔纳(Carl Kellner)在威兹拉(Wetzlar)成立“光学协会”,开始镜头与显微镜的研发。
1851年
首次将镜头及显微镜介绍给市场。
1855年
卡尔.开尔纳(Carl Kellner)逝世后,他的妻子带领12位职员继续经营他的事业。
1865年
恩斯特.徕兹一世(Ernst Leitz)一个严谨的机械工匠,加入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1869年
恩斯特.徕兹一世开始独立经营,并接管公司同时以他的名字Leitz扩展事业。
1887年
徕兹第一万个显微镜生产出来,此时员工人数约达120名。
1920年
恩斯特.徕兹一世去世,他的儿子恩斯特.徕兹二世,接任父亲的职志,继续经营管理。
1924年
恩斯特.徕兹二世决定生产相机,由徕卡发展部经理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负责生产制造。同时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
1925年
徕卡相机首次在莱比锡(Leipzig)春季展览中正式公诸于世。
1938年
成立徕卡学校亦即日后的徕卡学院。
1952年
在加拿大的Midland, Ontario等地建造生产工厂。
1956年
恩斯特.徕兹二世的三个儿子恩斯特.徕兹三世,路易希.徕兹(Ludwig Leitz)及根特.徕兹(Guenther Leitz),在父亲身后,继续掌理公司。
1973年
邻近Porto位于葡萄牙Vila Nova de Famalic的工厂开始上线生产。
1986年
徕卡股份有限公司(Leica GmbH)成立,更有助于摄影市场的大量活动。
1987年
1月1日,徕卡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威得赫尔布格公司(Wild heerbrugg AG)成立威得徕兹(Wild Leitz)集团。此时新公司员工共有9000人。
1988年
迁移至位于索恩斯(Solms)靠近威兹拉(Wetzlar)的新工厂。
1990年
威得徕兹集团(Wild Leitz Holding AG)和Cambridge Instrument Company plc合并建立一个新的徕卡Holding B.V.集团。至此,徕卡的名字正式与显微镜测量器、照相测量法系统及科学光学仪器的领导者,划上等号。
1996年
4月1日起徕卡接管Minox GmbH相机部门,开始涉足迷你相机制造领域。
1996年
7月25日徕卡股份有限公司(Leica Camera GmbH)成为上市公司,并更名为徕卡股份公司(Leica Camera AG)。
❿ 德国商标注册
欧盟商标是指根据
CTMR
(欧共体商标条例)规定的条件获得
OHIM
(欧共体内部市场协调局)注册的,在欧盟
25
国范围内有效的,用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标记。
一、欧盟商标注册概述
欧盟商标及其注册申请在整个欧盟有效,商标申请及其相应的注册会自动延伸至所有
25
个成员国。欧盟商标注册有一个由
OHIM
实行控制的注册程序,而无需各个国家工业产权局的介入。
-
优点:
一次提交一份申请即可,在任一成员国的使用视为在
25
国使用,商标发生转让、变更或续展将在
25
国发生效力;注册费用较低,无论注册、续展等均比逐一国家注册的费用便宜得多。
-
缺点:
由于
25
成员国使用不同的语言,在商标的含义或读音上可能会造成近似,而
25
个成员国中只要一个成员国有人提出异议,且异议成立,将导致整个共同体商标注册被驳回。尽管该驳回商标可以转换为国家申请,且保留原共欧盟商标申请日,但申请人还须支付向每个国家的转换费用。
商标专用权从申请日起算,有效期十年,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
二、欧盟注册所需的条件、文件及程序
1
、申请条件
-
无基础注册要求。国内任何希望在欧盟得到商标保护的自然人或法人。
2
、申请文件
-
委托书:由本司提供,申请人签名盖章;
-
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1
份;
-
申请人名义和地址中英文;
-
需要保护的类别和商品
/
服务名称;
-
商标图样。
3
、注册程序
-
向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递交申请书,当局对认为符合条件的商标申请即予以受理,给予申请日和申请号;
-
受理后,当局进行在先商标检索,同时将申请书递交各成员国进行在先商标检索,各成员国在
3
个月内将检索报告送交内部市场协调局;
-
当局收到各成员国检索报告后连同本局的检索报告提供给申请人参考;
-
当局对申请的商标不进行实质审查,如果申请被初步接受注册即公告,自公告之日3个月为异议期,25成员国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均有权对该商标提出异议,没有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商标予以注册;
-
如果申请人申请注册的商标被驳回(包括因成员国有人提出异议而导致共同体商标申请被驳回),申请人可以在三个月内将欧盟商标转换为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单独的商标申请,其原申请日及优先日同样享受。
-
如果申请人申请注册的商标被驳回,申请人不服,可以向欧盟商标复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在有理由认为欧盟商标复审委员会的复审裁定违反罗马条约或共同体商标条例的情况下,还可以向位于卢森堡的欧洲法庭上诉。
三、
欧盟成员国
欧盟
25
个成员国包括:
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
、奥地利、芬兰、瑞典、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及斯洛文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