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美国专利权权滥用评析

美国专利权权滥用评析

发布时间:2021-05-03 04:38:00

『壹』 美国专利诉讼规则 判例 怎么样

一、美国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的基本情况

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于2001年1月1日最先实施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以来,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已经成为美国专利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1月1日,美国有29个联邦地区法院已经正式实施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

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主要涉及专利侵权案件和专利无效案件的诉讼程序时间安排、信息披露的要求、侵权案件及无效案件的诉讼文件的提交,以及马克曼听证程序的过程及时间表。需要特别指出,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只是美国联邦民事程序规则的重要补充,不能取代美国联邦民事程序规则。

由于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Th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简称CAFC)对美国境内的专利上诉案件拥有排他的专属管辖权,因此美国专利法在实体内容方面是统一的。但是从诉讼程序方面来说,不同的联邦地区法院制定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些规则只是涉及专利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

二、专利侵权诉讼案件

美国大多数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都规定,自案件管理会议(the case management conference ,简称“CMC”)召开之日起14天至30天之内,提出专利侵权诉讼主张当事人应当将其诉讼主张送达给对方当事人。但是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美国俄亥俄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规定,根据美国联邦民事程序规则规定提出答辩或者动议后15天之内,提出专利侵权诉讼主张当事人应当将其诉讼主张送达给对方当事人。再如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和华盛顿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都规定,提出专利侵权诉讼主张的当事人应当在案件管理会议召开前10天内将专利侵权诉讼主张送达给对方当事人。

所有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都要求,原告(专利权人)必须在专利侵权诉讼主张中确认被侵犯的专利权利要求,同时将专利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对比表送达给对方当事人。原告(专利权人)应当确认被控侵权行为是字面侵权和/或等同侵权。多数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还要求,原告(专利权人)必须告知涉案专利的优先权日,涉及美国专利法第112条规定的“手段+功能”的术语。

少数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要求原告(专利权人)必须根据美国专利法第271条确认被诉专利侵权行为是哪种类型的侵权行为。对于那些涉及帮助侵权或者引诱侵权的案件来说,这样的规定显得特别重要。

另外,对于专利侵权诉讼主张中是否必须披露对方当事人的专利侵权行为属于故意侵权行为,不同法院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也不尽相同。

三、专利无效诉讼案件

有关专利侵权诉讼主张的规定基本上都是针对专利权人的,有关专利无效诉讼主张的规定则基本上都是针对被诉侵权人的。因此,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对专利无效诉讼主张的规定大体上就参照了有关专利侵权诉讼主张的规定。对于专利无效诉讼主张来说,所有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的核心就是要求,被诉侵权人必须披露其据以主张涉案权利要求具有可预见性和或具有显而易见性的现有技术,同时还必须将现有技术与涉案权利要求的每项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后形成的对比表送达给对方当事人。

对于涉案权利要求的显而易见性来说,大多数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还要求,被诉侵权人必须对其所依据的现有技术的特定组合予以确认。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中其他一些较为常见的规定包括提出专利无效诉讼主张的当事人必须确认美国专利法第112条规定的“手段+功能”的处理,必须提出涉案权利要求的明确性问题、可实施性问题以及书面描述的充分性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美国专利法第101条(可专利客体的范围)不断作出新的判决,因此在专利无效诉讼主张中以专利法第101条为依据提出专利无效变得越来越重要。另外,在专利无效诉讼主张中,提出专利无效诉讼主张的当事人也常常将涉案专利不具有强制性作为专利无效诉讼主张的一部分,例如专利权人的不当行为或者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等。大多数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对此未作规定和要求,但少数联邦地区法院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却作了明文规定,例如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和俄亥俄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

对于专利无效披露的时间,不同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之间差别较大,例如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规定专利无效披露的时间为专利侵权诉讼主张送达后两周之内,加利福尼亚州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则规定专利无效披露的时间为专利侵权诉讼主张送达后两个月之内。

四、诉讼主张的变更

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解决诉讼主张的变更问题。一些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规定了初始/初步诉讼主张和最终诉讼主张,最终诉讼主张独立于初始/初步诉讼主张。当事人需要将这两种诉讼主张都送达给对方当事人。另外一些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则只规定了单一的诉讼主张,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诉讼主张就自动成为最终诉讼主张,当事人在该特定时间点之后可以根据特定原因再进行变更,例如为遵守法院做出的对己不利的权利要求解释令而变更诉讼主张、为其他正当理由(good cause)而变更诉讼主张等。

五、诉讼文件的提交

在一般的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在什么时间提交什么类型的诉讼文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专利诉讼来说,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专利诉讼中的很多诉讼文件都包含一些比较敏感的商业信息。同其他类型诉讼案件的联邦地区法院规则相比,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通常规定,对于某些诉讼文件,按照规定负有提交责任的当事人应当主动向法院提交,并不需要对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要求,甚至审理案件的联邦地区法院可以依职权要求提供。至于诉讼文件中需要披露的问题,有一些代表性的条款。

对于专利侵权诉讼案件来说,例如得克萨斯州东区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规定:“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送达其侵权诉讼主张时,应当提交足以证明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专利所保护发明的每一项销售或者允诺销售的文件。”再如“可以证明涉案专利优先权日之前有关专利所保护发明的概念、实施应用、设计、开发的所有文件”,以及“每项涉案专利的申请档案的复印件”等。

对于专利无效诉讼案件来说,例如得克萨斯州东区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要求,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送达其专利无效诉讼主张时,该当事人应当提交“源代码、说明书、原理图、流程表、插图、配方或者其他文件,足以说明专利侵权诉讼主张的对照表中被控侵权产品的构成要素的操作情况”,同时还应当提交“未出现在涉案专利申请档案中,但在专利无效诉讼主张的对照表中确认的每项现有技术的复印件”。

在涉及故意侵权案件或者引诱侵权的案件中,律师意见的披露也是一项重要问题。很多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都要求当事人在联邦地区法院做出“权利要求解释令”后要提交其律师的辩解意见或者提交放弃辩解权利的声明。

六、权利要求的解释

几乎所有的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都规定了权利要求解释的过程及相应的时间表,具体包括术语交换的时间、提交权利要求解释建议的时间、提交权利要求解释简要的时间、提交权利要求解释共同声明的时间以及进行马克曼听证程序的时间等。

有一些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还对权利要求解释中术语的数量进行了限制,最常见的规定就是最多不超过10个术语。另外一些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还要求双方当事人要尽力“减少或者解决分歧”。

对于当事人交换权利要求解释简要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同时交换和先后交换,其中先后交换一般都是提出诉讼主张的当事人先提交权利要求解释简要。在交换权利要求解释简要方面,最为特殊的就是伊利诺伊州北区专利诉讼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该联邦地区法院规则规定,被诉侵权人应当首先提交权利要求解释简要,因为专利权人所主张的权利要求的解释很可能就是“平常意义”的解释。

『贰』 如何在美国专利局看某个专利是否授权,具体看哪些说明

有授权号即授权了。

『叁』 在美国怎样避免故意侵犯专利权

美国复专利法规定法院可判故意制侵犯专利权的人向专利权人支付三倍其实际损失的赔偿金及其律师费。根据联邦上诉巡迥法院的判例,被指控侵权的人在接到专利权人警告停止侵权或要求订立许可协议的通知后,应及时通过专利律师或在其协助下作出书面答复.表明自己无意侵犯其有效的专利。

『肆』 美国关于专利故意侵权的最新认定标准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您好,美国联邦抄最高法院在光环袭电子公司诉脉冲电子公司(Halo Electronics, Inc. v. Pulse Electronics, Inc.)案中,以全票推翻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全院联席审判判定。这意味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将是不是构成“成心侵权”的裁量权交回给本地法院,然后由其判别对侵权人是不是要处以3倍的惩罚性损害补偿;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只需在本地法院呈现乱用裁量权的状况下,才可推翻原判定。
我国在如今进行的第四次专利法修正进程中,拟添加关于成心侵略专利权的做法处以3倍惩罚性损害补偿的有关规则。而美国关于专利成心侵权的司法演化进程以及遭受的难题和窘境或可为我国供应履历或参阅。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伍』 关于美国专利的问题

1,专利具有地域性,中国固然好,但是想要在美国保护你的技术,就得去美国申请专利。如果你在中国申请了专利,别人在美国利用你的专利,中国是管不上的,你也没办法,除非去美国申请。
2,美国是经济政治大国,在美国申请专利所获得的收益你可以参考美圆汇率,并且美国的专利保护是世界上最完善的。

『陆』 怎样通过美国专利号看出此专利是否已经授权,如US005904924A

网页链接

美国公开是叫issue,申请application, 专利授权patent。
申请号是2+6,共8位,前两个是序号,后六位是循环号,也就是说000000-999999这六个号码按顺序循环。
专利号是7位。由1-7位数字组成,例如:5575155,5474142等。
公开号是4+7,共11位,前4位是年份。如20060000001、20050158320等
号码后会有文献类型表示代码
文献类型识别代码 文献类型 说明
A1 专利申请公开 授权前公开
A2 专利申请公开(再公开) 授权前公开
A9 专利申请公开(修正) 授权前公开
B1 专利 授权前未曾公开
B2 专利 授权前曾公开
C1, C2, C3 再审查证书 原来使用的代码B1、B2现用于授权专利
E 再版专利 无变化
H 依法登记的发明 无变化
P1 植物专利申请公开 授权前公开
P2 植物专利 授权前未曾公开
P3 植物专利 授权前曾公开
P4 植物专利申请公开(再公开) 授权前公开
P9 植物专利申请公开(修正) 授权前公开
S 设计专利 无变化

EP 欧洲专利局
A1 说明书+检索报告
A2 仅说明书
A3 仅检索报告
B1 经审查的授权专利
B2 异议程序以后经修改的专利
美国专利商标局
A1 专利申请公开文本
A2 专利申请再公开
B1 授权前未曾公开
B2 授权前曾公开
中国专利局
A 专利申请公开
C 授权版本

美国专利文献种类及其代码
专利说明书(United States Utility Patent),文献类型识别代码 A(B1,B2)
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文献类型识别代码(A1)
植物专利说明书(United States Plant Patent),文献类型识别代码 P(P2、P3)
再版专利(Reissued Patent),文献类型识别代码(E)
再审查证书(Reexamination Certificate),文献类型识别代码 B1、B2(C1、C2、C3)
依法登记的发明(Statutory Invention Registration),文献类型识别代码 H
设计专利(United States Design Patent),文献类型识别代码(S)

『柒』 美国是如何对文化产品的版权进行保护的

转篇文了解下:
在美国,知识产权意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它源于美国人从小就有敢于想象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就是自己财产一部分的价值观

美国知识产权分为四类: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美国专利法早在1790年就写入国家宪法。

这种对知识保护的意识和法律,有助于激励和保护发明者,使个人、公司和国家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比如,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美国应用分子基因公司(AMGEN),起初并不起眼。后来它研发出两种药品E-POGEN和NEUPOGEN并获专利,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独销权,公司资产从最初不到2000万美元,到去年超过600亿美元。著名的迪斯尼公司,仅靠销售儿童玩具等产品的品牌和专利使用权就获得巨额收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许多公司技术翻新快,专利多,像IBM一年获得的专利就有3000多个。专利权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

美国是知识产权大国,也舍得在这方面花大钱,因为这可以一本万利。这不仅是美国成为技术和经济强国的重要因素,也是它要竭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原因

美国霍根与哈特森律师事务所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律师杨卫宁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有许多独特之处。比如美国的专利法规定,谁先发明谁就有专利权,而欧洲国家是谁先申请谁就有专利权。另一方面,欧洲国家规定,在申请专利前,你的产品不能销售,专利不能发表和使用。在美国可以在申请专利之前的一年时间里,允许销售、使用和发表。她说,这是因为它要鼓励和保护发明者和创业者,许多发明者和小的创业公司开始没有钱,同时也需要时间。有的先要市场实验才去筹资申请专利权和投入生产。所以,在美国发明者从刚刚有创意和想法时就开始记录,公司也有一套体制,研究发展的每一进展和日期都有表格记录在案,并有证人签字。

为了加强对本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尽量与世界接轨,美国前几年已对部分法律进行修改,比如专利权的有效期从批准日始算的17年,改为从申请日开始延长到20年;《版权法》也从团体著作权保护期的75年和个人终身享有及去世后的50年分别延长了20年。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美国还有一条跟欧洲等其他国家不同,就是原告诉被告侵犯他的专利权,如果输了,在欧洲国家原告必须赔偿被告的律师费。但在美国如果原告输了,不用作任何赔偿,这实际上也是对专利人的一种支持。还有,专利人如果告别人侵权,可以先不付任何律师费,赢了官司,再从被告赔偿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输了,可不付律师费。这是鼓励诉讼以保护专利。

负责高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的陈英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高科技的发展使知识产权变得更加复杂,美国的法律内容也在不断修改和增加。

高科技的发展和使用,使专利相互扯在一起,官司越来越多。陈律师举例说,比如现在美国市场上的数字相机很热门。多数产品出自日本公司,但里面用的零件技术专利很多是美国人发明的。前段时间,一家美国公司说日本索尼相机里的零件有一项是它的专利,虽然不是关键性的零件,但它告索尼侵犯了它的专利权,要索尼将这项产品销售额的5.7%赔偿给它。索尼输了官司,幸运的是,陪审团裁决只赔偿2500万美元,相当于它销售额的0.8%。

美国对侵权的惩罚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侵权,即在你销售产品时,不知道此产品别人早有了专利权。人家告你,你只要赔偿对方的损失费。另一种是故意侵权,要3倍赔偿对方损失。所以,美国人在申请专利前通常都请律师帮其调查,并有调查报告。如遇问题,凭当时律师的调查报告,可以避免3倍罚款。

在美国,专利和商标的注册由联邦政府专利局负责,版权在国会图书馆注册,版权没有太多的国界性。比如你的著作只要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登了记,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版权,根据美国版权法,侵权者必须按销售的件(次)赔偿你。没有登记,也可告他侵权,但须证明损失数量。

商标的权利关键在使用。在美国你注册了商标,可以得到保护,但长期不用,权利就会消失。

商业秘密保护比较复杂,但有些规定是很明确的。比如你在一家公司搞研究,后来你离开了,虽然这个项目的研究没有成功,但仍是商业秘密。你到别的公司不能继续这项研究,因为法律规定,你在前一家公司所搞的研究,属于前公司所有。

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很大好处。比如专利权是有国界的。也就是说,如果外国产品到美国销售,必须在美国申请专利,或拥有美国专利,否则就不能销售。如果美国的某项产品在别的国家也注册了专利,那你在那个国家也不能销售属于它的专利的同类产品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取消了配额等贸易壁垒,但知识产权的国界性“技术壁垒”依然存在。这将严重影响技术专利比较少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

事实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存在垄断问题,这种垄断不仅影响美国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其他同类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中的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影响。

比如美国有家电力公司,发明了一种节省电力和能源的技术产品,并申请了专利,但为了多卖电,它把这个专利束之高阁,自己不用,别人也不能用。又比如微软公司,不仅进行技术垄断,还将产品进行捆绑式销售,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也影响了别的公司的发展。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美国政府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规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限制;二是用《反垄断法》来对知识产权滥用者加以制裁,以促进社会的发明创造和有序竞争。

『捌』 知识产权滥用的中国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解

《反垄断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从法条的语义中分析,在反垄断法层面下的知识产权滥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二是该行为排除、限制了竞争行为。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对于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认定,除了要满足排除、限制竞争的条件,还需事先存在一个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但在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中并未有相关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在制定的《关于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指南(第四稿)》(以下简称《知识产权指南》)对于反垄断执法机构分析认定经营者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知识产权行为时,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1)确定经营者行使知识产权行为的性质和表现形式;(2)确定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3)界定相关市场;(4)认定经营者的市场地位;(5)分析经营者行使知识产权行为是否排除、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6)如果经营者行使知识产权行为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的竞争,则进一步考察该行为的有力影响以及该有利影响是否大于排除、限制相关市场竞争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美国成文法中没有“知识产权滥用”这样的表述方式,而是分别规定了专利权滥用、商标权滥用和版权滥用的具体情形,其中最早也最重要的是有关专利权滥用(patent misuse)规定。在美同,“专利权滥用”往往不限制专利诉讼作为一种抗辩理由使用,尽管构成专利侵权的行为有时可以形成反诉的基础,但专利权滥用本身不是一种可起诉的侵权。如果被诉侵权者基于所谓的滥用行为提起反诉,那么这种反诉也必须满足提起反诉的那个独立侵权行为的全部要件。证明滥用成立的责任在于被控侵权者或者违约的被许可人一方。如果滥用被裁定成立,那么该专利权就会被判决不可实施,直到该滥用被“消除”。滥用的裁定排除了预期的禁令救济和在滥用发生期间的损害赔偿金的获得。因此,一旦滥用被认定,被控侵权者或者违约的被许可人以及任何第三方,就可以在消除滥用行为前的那个期间内免费使用专利技术,①由此创立了美国专利法中特殊的专利滥用抗辩制度。但是随着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的逐渐完善,利用反托拉斯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也成了重要的手段,同时也影响到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界定,即反垄断法意义上的重大知识产权滥用还必须违反反托拉斯法。
wT0框架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下称TRIPs协议)相关条款不仅明确规定知识产权滥用,而且给出了相应的救济措施。例如,TRJPs协议第8条第2款规定:“可能需要采取与本协议的规定相一致的适当措施,以防止知识产权所有者滥用知识产权或借以对贸易进行不合理限制或实行对国际间的技术转让产生不利影响的做法。”第40条第2款规定:“本协议中无任何规定阻止成员方在其立法中详细载明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对有关市场中的竞争具有不利影响的知识产权滥用的专利权使用做法或条件。如上述所规定,一成员方可按照本协议的其他规定,根据国内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适当措施阻止或控制此种做法。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例如独占性回授条件、阻止否认合法性的条件和强制性的一揽子许可证交易。”此外,TRjPs协议第41条第1款、第48条第1款、第50条第3款、第63条第l款等都是涉及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定。
到目前为止,各国对于知识产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甚至在很多国家都没有这一概念。实践中.一般都是把行使知识产权导致的违反反垄断法而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认定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其要件就是行使权利的行为排除或限制了市场竞争。所以,滥用知识产权是违反反垄断法的结果,而不是违反反垄断法的前提。在反垄断法范围内,并不是因为滥用了知识产权而违反反垄断法,而是因为违反了反垄断法,才构成知识产权的滥用。如果不违反反垄断法,那就不存在什么滥用问题,而是知识产权的合法行使了。

『玖』 于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 侵权的问题。

尽管不在国内销售,但在国内制造也是侵犯专利权的。但如果他在国外造国外卖就不侵权了。

『拾』 有关专利权(早期专利权体系,美国专利权系统,专利权的目的、特点)

专利权
〉〉〉〉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1、独占实施权

独占实施权包括两方面:

(1)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依法享有的进行制造、使用、销售、允许销售的专有权利,或者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方法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以及对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专有使用权和销售权;

(2)专利权人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的特权。除专利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其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允许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允许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其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转让权

是指专利权人将其获得的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3、许可实施权

许可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通过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

4、标记权

标记权即专利权人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

5、请求保护权

请求保护权是专利权人认为其专利权受到侵犯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请求专利管理部门处理以保护其专利权的权利。保护专利权是专利制度的核心,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侵犯专利权并引起纠纷的,专利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6、放弃权

专利权人可以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的任何时候,以书面形式声明或以不缴纳年费的方式自动放弃其专利权。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专利权人提出放弃专利权声明后,一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其专利权即可终止。

放弃专利权时需要注意:A、在专利权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有时,必须经全体专利权人同意才能放弃;B、专利权人在已经与他人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情况下,放弃专利权时应当事先得到被许可人的同意,并且还要根据合同的约定,赔偿被许可人由此造成的损失,否则专利权人不得随意放弃专利权。

7、质押权

根据担保法,专利权人还享有将其专利权中的财产权进行出质的权利。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依据专利法和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专利权人应履行的义务包括:

1、按规定缴纳专利年费的义务

专利年费又叫专利维持费。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交纳年费。

2、不得滥用专利权的义务

不得滥用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应当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其利用专利权的方式并适度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终止和无效宣告

(一)专利权保护期限

根据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5年,期满前专利权人可申请续展3年。根据1993年1月1日以后的专利申请所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10年。

保护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此处所指的"申请日",不包括优先权日。对于享有优先权的专利申请,其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不是自优先权日起计算,而是自专利申请人向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

(二)专利权的终止

专利权终止,是指专利权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其效力消灭的情形。专利权的终止有两种情形:

1、因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即专利因其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其效力。

2、专利权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终止。

(1)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放弃专利权。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2)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内,专利权人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交纳年费。专利法规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交纳年费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专利登记簿和专利公报上登记和公告。专利权终止日应为上一年度期满日。

(三)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专利权无效宣告,是指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该专利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规定条件的,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专利无效的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对这种请求进行审查,作出维持专利权或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

1、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有如下几种:

(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属于专利法第5条的规定,即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2)授予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规定;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不具备专利法第23条关于新颖性的规定;

(3)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或者第4款的规定,即专利说明书没有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致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能实施或者权利要求书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

(4)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5)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6)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对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所作的定义性规定;

(7)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第1款规定,就同样的发明创造重复授权;

(8)申请人主体不合格。

美国专利法http://www.cnpat.com/worldlaw/patlaw/us_pat_cn.htm

阅读全文

与美国专利权权滥用评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