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利权属于什么科目
专利权属于无形资产会计科目。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内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容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2. 经济权利属于法律关系的什么客体 还是 内容
经济权利并不是只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例如:土地使用权在土地出让和转让的经济法律关系中成为这一法律关系指向的对象时,土地使用权就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再比如,专利权属于经济权利,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但在专利权的转让合同中,专利权就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3. 专利权人的权利有哪些
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人或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版利。专利权的所有单位权或持有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奖励。这类规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专利权人的人身权利。但专利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即专利权人因取得专利而享有的经济权利。
根据《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主要享有以下财产权:
实施权即自己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的权利。
排他权即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专利权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外观设计专利,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其外观设计产品。
转让权专利权人有权转让其专利权。专利权的转让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公告和登记后方能生效。
有偿许可他人实施权即任何人实施他人专利都必须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以外的任何人实施该专利。
标记权即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或专利号。
4. 专利权的权利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知识产权涉及新思维方面的法律权利。一般知识产权是一种由国家在特定年限里授予个人的、能得的国家保护的权利,以制止未经授权许可证的他人商业性地利用其“拥有”的新思维。
传统的知识产权主要由两部分组织:
1.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实用新型设计、工业品外观设计、原产地标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等;
2.版权以及与其有联系的邻接权,包括文化、音乐、艺术、摄影及电影摄影等作用。
如何加强对这些传统产权的保护,是乌拉圭回合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
还有一部分是目前有争议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主要有:
⑴药品的授予专利与受到特别限制的问题;
⑵电脑程序受不受到保护的问题;
⑶工程基因产品是否可取得专利的问题;
⑷角色销售权保护问题;
⑸对电脑的软件的保护权应限于制定的密码设计还是应该扩大计算机程序的“外型和感觉”方面;
⑹晶片分布图和半导体晶片产品的设计;
⑺制止不正当竞争的内容范围等问题国务院2010年11月5日召开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国务院在2010年11月5日召开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现在起到2011年3月,用半年时间开展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为重点的专项行动,这是中国政府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而采取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再次显示了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迅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但必须看到,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还不适应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一些地区和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仍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妨害企业竞争力和创新积极性,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竞争和维权的意识不强,不少商标和版权等在海外遭遇侵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需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需要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为创新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保护知识产权是尊重创造性劳动和激励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和诚信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和切实解决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全面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既要突出重点,强化监管与执法,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集中力量查处各自领域的突出问题,遏制规模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又要着眼长远,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政策和体制,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幅度提高中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 专利权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专利权属于无形资产会计科目。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专的没有实物属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6. 1.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 ) A.资格 B.责任 C.行为 D.利益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应选A。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以下方面:
(一)劳动的权利: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民有平等的就业权、选择职业权、劳动报酬权,国家要努力增 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劳动。
(二)休息权: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规定劳动者享受的休假或者休养的权利。
(三)财产所有权:公民可合法拥有的私人财产,包括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财产。
(四)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达到一定年龄、条件的有权退休安度晚年。
(五)物质帮助权:公司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权要求获得国家的物质帮助。
7. 经济法专利权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内他人干涉的权利。专容利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及法律确认性。此外,专利权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专利权是两权一体的权利,既有人身权,又有财产权。(2)专利权的取得须经专利局授予。(3)专利权的发生以公开发明成果为前提。(4)专利权具有利用性,专利权人如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有关部门将采取强制许可措施,使专利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