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专利代理人的实施办法
专利代理人是指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持有《专利代理人工作证》的人员内。专利代容理机构应当聘任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为专利代理人。对聘任的专利代理人应当办理聘任手续,由专利代理机构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并向中国专利局备案。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满一年后,专利代理机构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专利代理机构对解除聘任关系的专利代理人,应当及时收回其《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并报中国专利局备案。
B. 在专利代理事务中专利代理机构或专利代理人违反专利代理规定怎样进行处理
可以请求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作出处理。具体情况请参阅我局政府网站首页“专利代理”→“专利代理条例”之第四章罚则:第二十四条专利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可以给予警告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给予撤销机构处罚:
(1)申请审批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2)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的;(3)审查批准,或者超越批准专利代理业务范围,擅自接受委托,承办专利代理业务的;(4)从事其他非法业务活动的。
第二十五条专利代理人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的专利代理机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其所在的专利代理机构解除聘任关系,并收回其《专利代理人工作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或者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给予吊销《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处罚。(1)不履行职责或者不称职以致损害委托人利益的;(2)泄露或者剽窃委托人的发明创造内容的;(3)超越代理权限,损害委托人利益的;(4)私自接受委托,承办专利代理业务,收取费用的。前款行为,给委托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专利代理机构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后,可以按一定比例向该专利代理人追偿。
C. 《专利代理条例》第十九条中提到的专利行政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什么职位企业里的知识产权管理一职算吗
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员,可以受雇于专利代理机构担任执业专利代理人,也可以受雇于企业担任专利工程师,对企业的专利资产进行管理。
D. 专利代理条例第十四条所述的同一专利权的事务怎么理解
第十四条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应当与委托人订立书面委托合同。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后,不得就同一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的事务接受有利益冲突的其他当事人的委托。
专利代理机构应当指派在本机构执业的专利代理师承办专利代理业务,指派的专利代理师本人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其承办的专利代理业务有利益冲突。
字面上理解同一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的事务,就是围绕同一专利所申请和专利权的事务
E. 专利代理机构的修改
目前专利局已经取消了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涉外代理权进行审批的制度,任何专利代理机构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均可以承接涉外专利代理业务。目前我国已有专利代理机构700多家,接近800家,预计到2010年底,就有望突破800家。
正规的专利代理机构可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查询到,也可以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的网站上查询到。例如,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代理管理栏目中,输入“远大卓悦”四个字,就可以检索到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网站的行业管理下面的专利代理机构查询中,输入“远大卓悦”四个字,就可以检索到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这家正规的专利代理机构。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的网站上还可以查到所有有执业资格的专利代理人的信息。上面提到的黑代理不只包括不具备专利代理资质的律师事务所和商标代理公司,还包括很多专利代理人个人私自接受委托执业的行为,这些都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打击的对象,以及是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行业自律监控的重要对象。 目前,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正在酝酿修改专利代理管理条例,新修改的专利代理管理条例将进一步严格专利代理人的执业条件,严格专利代理机构的审批,加强对专利代理质量的管控。
F. 关于设立专利代理机构的审批办法
关于设立专利代理机构的审批办法关于专利代理机构的发起形式以及专利代理机回构的申请材料 专利代理机构设立答审批初审是《专利代理条例》规定的设立专利代理机构需要进行的行政审批事项。根据国务院2016年2月3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取消了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审批初审的行政审批事项。设立专利代理机构的审批办法一、关于专利代理机构的设立条件申请设立专利代理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具有机构名称和章程(合伙协议书);(二)具有规定数目的专利代理人;(三)具有必要的资金,申请设立合伙制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具有不低于3万元人民币的资金,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制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具有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四)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工作设施;(五)机构负责人应当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律师事务所申请开办专利代理业务的,在该律师事务所执业的律师中,应当有3名以上专职律师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
G. 新版的《专利代理条例》什么时候实施
专利代理抄人资格考试的申报条件改为本科的说法源自于新的《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但是该稿还没有获得通过,所以也就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实施咯。
2012年的考试报名公告估计要5月份出,具体的到时候就知道了。
我估计今年大专还可以考,毕竟新的条例不会一公布就实施的。
H. 专利代理条例指的是什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专利代理机构以及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专利代理工作的正常的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专利代理是指专利代理机构以委托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第二章专利代理机构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专利代理机构是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专利代理机构包括:(一)办理涉外专利事务的专利代理机构;(二)办理国内专利事务的专利代理机构;(三)办理国内专利事务的律师事务所。第四条专利代理机构的成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章程、固定办公场所;(二)有必要的资金和工作设施;(三)财务独立,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四)有三名以上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专职人员和符合中国专利局规定的比例的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兼职人员。律师事务所开办专利代理业务的,必须有前款第四项规定的专职人员。第五条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成立专利代理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成立专利代理机构的申请书,并写明专利代理机构的名称、办公场所、负责人姓名;(二)专利代理机构章程;(三)专利代理人姓名及其资格证书;(四)专利代理机构资金和设施情况的书面证明。第六条申请成立办理国内专利事务的专利代理机构,或者律师事务所申请开办专利代理业务的,应当经过其主管机关同意后,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审查;没有主管机关的,可以直接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审查。审查同意的,由审查机关报中国专利局审批。申请成立办理涉外专利事务的专利代理机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办理涉外专利事务的专利代理机构,经中国专利局批准的,可以办理国内专利事务。第七条专利代理机构自批准之日起成立,依法开展专利代理业务,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第八条专利代理机构承办下列事务:(一)提供专利事务方面的咨询;(二)代写专利申请文件,办理专利申请;请求实质审查或者复审的有关事务;(三)提出异议,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有关事务;(四)办理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让以及专利许可的有关事务;(五)接受聘请,指派专利代理人担任专利顾问;(六)办理其他有关事务。第九条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承办业务,应当有委托人具名的书面委托书,写明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专利代理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指派委托人指定的专利代理人承办代理业务。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承办业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第十条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后,不得就同一内容的专利事务接受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委托人的委托。第十一条专利代理机构应当聘任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为专利代理人。对聘任的专利代理人应当办理聘任手续,由专利代理机构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并向中国专利局备案。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满一年后,专利代理机构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专利代理机构对解除聘任关系的专利代理人,应当及时收回其《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并报中国专利局备案。第十二条专利代理机构变更机构名称、地址和负责人的,应当报中国专利局予以变更登记,经批准登记后,变更方可生效。专利代理机构停业,应当在妥善处理各种尚未办结的事项后,向原审查机关申报,并由该机关报中国专利局办理有关手续。第十三条已批准的专利代理机构,因情况变化不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并在一年内仍不能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审查的专利管理机关应当建议中国专利局撤销该专利代理机构。第三章专利代理人第十四条本条例所称专利代理人是指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持有《专利代理人工作证》的人员。第十五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具备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一)十八周岁以上,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二)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并掌握一门外语;(三)熟悉专利法和有关的法律知识;(四)从事过两年以上的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第十六条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员,经本人申请,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考核合格的,由中国专利局发给《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由中国专利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专利代理人的组织的有关人员组成。第十七条专利代理人必须承办专利代理机构委派的专利代理工作,不得自行接受委托。第十八条专利代理人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专利代理机构从事专利代理业务。专利代理人调离专利代理机构前,必须妥善处理尚未办结的专利代理案件。第十九条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五年内未从事专利代理业务或者专利行政管理工作的,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自动失效。第二十条专利代理人在从事专利代理业务期间和脱离专利代理业务后一年内,不得申请专利。第二十一条专利代理人依法从事专利代理业务,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第二十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到专利代理机构兼职,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第二十三条专利代理人对其在代理业务活动中了解的发明创造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守秘密的责任。第四章罚则第二十四条专利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可以给予警告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中国专利局给予撤销机构处罚:(一)申请审批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二)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的;(三)未经审查批准,或者超越批准专利代理业务范围,擅自接受委托,承办专利代理业务的;(四)从事其他非法业务活动的。第二十五条专利代理人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的专利代理机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其所在的专利代理机构解除聘任关系,并收回其《专利代理人工作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或者由中国专利局给予吊销《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处罚:(一)不履行职责或者不称职以致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二)泄露或者剽窃委托人的发明创造内容的;(三)超越代理权限,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四)私自接受委托,承办专利代理业务,收取费用的。前款行为,给委托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专利代理机构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后,可以按一定比例向该专利代理人追偿。第二十六条被处罚的专利代理机构对中国专利局撤销其机构,被处罚的专利代理人对吊销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条例由中国专利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本条例自一九九一年四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五年九月四日国务院批准,同年九月十二日中国专利局发布的《专利代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I. 专利代理机构年检办法是什么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管理,规范专利代理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导专利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专利代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国专利局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执业资格、业务状况和执业纪律等事项进行年检。专利管理机关和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依本办法做好相应工作。第三条凡经中国专利局批准设立或开办业务的专利代理机构均应参加年检。中国专利局对通过年检的专利代理机构予以年检注册。第四条专利代理机构年检内容包括:(一)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资格及主要登记事项;(二)专利代理机构业务开展情况;(三)专利代理机构执业纪律情况;(四)专利代理机构财务审计情况;(五)专利代理人情况;(六)专利代理人培训情况;(七)应当年检的其他内容。第五条专利代理机构应当提交下列年检材料:(一)专利代理机构年检登记表;(二)专利代理机构工作报告;(三)专利代理机构注册证副本;(四)专利代理人工作证;(五)审计报告;(六)其它需要提交的文件。第六条专利代理机构工作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两年内专利代理机构的业务活动、执业纪律、内部管理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以下简称地方专利管理机关)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落实专利代理机构年检工作。第八条专利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认真填写《专利代理机构年检登记表》并备齐有关材料,负责人应对材料内容予以审查并作出机构自检鉴定,及时报送地方专利管理机关。第九条涉外专利代理机构的年检材料直接报送中国专利局。第十条地方专利管理机关对专利代理机构的年检材料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材料内容进行核实。签署意见后的年检材料应当及时上报中国专利局。第十一条中国专利局委托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对专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业务培训等事项进行年检。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对通过年检的专利代理人的工作证加盖年检"章,并将专利代理人年检情况报中国专利局。第十二条中国专利局对上报的专利代理机构年检材料按照规定进行审查。必要时,中国专利局可以对专利代理机构进行核查。通过年检的专利代理机构由中国专利局在专利代理机构注册证副本上加盖"年检"章。第十三条未通过年检的专利代理机构由中国专利局根据情况作出警告、撤销的处罚。第十四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参加年检的专利代理机构视为未通过年检。第十五条首次参加年检的专利代理机构,通过年检后领取专利代理机构注册证副本和专利代理机构标识牌。第十六条对专利代理机构年检每两年一次。年检时间为年检年度的2月1日至6月30日。第十七条中国专利局应当将专利代理机构年检结果予以公告。第十八条本办法由中国专利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J. 专利变更,专利转让,专利著录项目变更怎么做
著录项目(即著录事项)包括:申请号,申请日,发明创造名称,分类号,优先权事项(包括在先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国籍,地址,邮政编码)、发明人姓名,专利代理事项(包括专利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专利代理人姓名)、联系人事项(包括姓名,地址,邮政编码)以及代表人等。 其中有关人事的著录项目(指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事项,发明人姓名,专利代理事项,联系人事项,代表人)发生变化的,应当由当事人按照规定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其他著录项目发生变化的,可以由专利局根据情况依职权进行变更。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著录项目变更申报表 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应当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一件专利申报的多个著录项目同时发生变更的,只需提交一份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一件专利申请同一著录项目发生多次变更的,应当分别提交各次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多件专利申请的同一著录项目发生变更的,即使变更的内容完全相同,也应当分别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人 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著录项目变更手续应当由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或者其他代表办理,已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因权力转移引起的变更,也可以由新的权力人或者其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著录项目变更证明文件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姓名或者名称变更 (1)个人因更改姓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2)个人因填写错误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本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声明及本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3)企业法人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4)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登记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5)机关法人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证明文件。 (6)其他组织因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提交登记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7)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更名提出变更请求的,应当参照以上各项规定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 (8)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因更改中文译名提出变更请求的么应当提交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声明。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审批 审查员应当依据当事人提交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和附具的证明文件进行审查,著录项目变更申报手续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向办理变更手续的当事人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著录项目变更省报手续符合规定的,应当向有关当事人发出手续合格通知书,通知著录项目变更前后的情况,应当予以公告的,还应当同时通知准备公告的卷期号。 著录项目变更设计权利转移的,手续合格通知书应当发给双方但是人,同一次提出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涉及多次变更的,手续合格通知书应当发给变更前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和变更最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手续合格通知书中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应当填写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涉及专利代理机构更换的,手续合格通知书应当发给变更前和变更后的专利代理机构。与此同时,审查员还应当做如下处理: (1)涉及享有费用减缓的: (i)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全部变更,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未提出得用减缓请求的,不再予以费用减缓,审查员应当修改数据库中的费用减缓标记,并通知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ii)变更后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增加的,新增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未提出费用减缓请求的,不再予以费用减缓,审查员应当修改数据库中的费用减缓请求的,费用减缓办法重新办理请求费用减缓的手续。 (2)变更前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填写了联系人的,变更后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未指定原联系人为其联系人的,审查员应当删除数据库中变更前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指定的联系人信息。 (3)涉及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变更够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审查员应当删除数据库中变更前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信息。 (4)按规定应当在专利公报上公告变更情况的,例如专利权人的变更等,应当公告著录项目变更前后的情况。 (5)专利代理机构名称,地址变更以及按照专利代理条例撤销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做如下处理: (i)对于因专利机构的集体著录项目变更和专利代理机构被撤销需要统一处理的,统一修改数据库中有关著录项目。 (ii)被撤销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申请(或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是中国内地个人或者单位的,自撤销公告之日起,第一署名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视为专利申请的代表人,另有申请的代表人,另有声明的除外,申请人(或专利权代理人)也可以重新委托其他专利代理机构。 著录项目变更的生效 (1)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自专利局发出变更手续合格通知书之日起生效。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转移自登记日起生效,登记日即上述的手续合格通知书的发文日。 (2)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生效前,专利局发出的通知书以及乙进入专利公报编辑的有关事项,仍以变更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