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专利申请委托书的制作
申请抄专利,专利权人可以袭委托专利申请代理机构办理。专利申请委托书的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同时提交委托书,写明委托权限,该细则还规定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申请文件或者办理各种手续,应当使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制定的统一格式,由申请人、专利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代表人签字或者盖章;委托专利机构的,由专利代理机构盖章。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专利申请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委托书,委托书的制作应当有下列内容:一、使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制作的统一格式的委托书;二、写明发明的名称;三、委托的代理机构的名称、专利代理人的姓名;四、注明专利申请号;五、详细写明委托权限;六、申请人签字、盖章、申请人是两个以上的,应当由全体申请人签字、盖章。委托书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接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要求补正的通知后,专利代理机构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补正,期满未作补正的,视为专利权人没有委托专利申请代理机构。
『贰』 因委托或协作关系完成的发明创造,谁享有专利申请权
从项目的来源看,科研委托关系产生以下两种情况:因委托或协作关系完成的发明创造,谁享有专利申请权(1)下级单位接受上级单位的研制任务,包括根据国家计划内的和计划外委托的任务;(2)一个单位按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制项目。比如企业委托大学或科研单位解决某项技术问题或承担某项设计项目。在一般情况下,委托方除了指定项目外,还给予积极的协助,例如从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或者派人参加研究、设计工作。然而,如果委托方仅仅给予利用设备、场地等物质条件的方便或帮助完成中间试验等辅助工作,不能算作专利法所指的协作,只有对发明创造共同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才是完成发明创造的协作单位。对于因委托或协作关系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即对发明创造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单位。但是,这条规定不是强制性的,有关各方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在合同中作出与此不同的规定,例如专利申请权归委托方所有,或由参加各方共有等等。
『叁』 能申请专利吗,委托发明的专利权归属怎样确
在下列情况下,单位也可以成为专利申请人。第一,发明创造是由该单位的工作人员专在执行任务中完成的或属主要是利用该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这种情况下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而非个人。第二,单位作为合法受让人,通过转让等方式取得专利申请权。
委托发明创造,又称委托开发,是指一方(单位或个人)委托另一方(单位或个人)研究开发某项技术,并对技术成果的享有和利用作出约定。
委托发明创造容易引起技术成果权属的纠纷。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技术成果权属的判断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优先适用合同约定,如果委托合同中对技术成果的权属有约定(或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受托方或共同所有),应优先适用合同约定。
2、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技术成果归研究开发方享有,研究开发方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申请被批准后,享有专利权。这种情况下,委托方分享部分权利,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希望能帮到你。
『肆』 应用部门委托他人开发软件,如无书面协议明确规定,则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
该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专“受委托创作的属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关于委托开发知识产权归属的问题: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的归属是指当事人在履行委托开发合同中产生的发明创造归谁所有、如何行使、如何转让、如何进行利益分配等内容。正确确定专利权的归属有利于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法律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之所以规定由当事人约定,这是基于其具有财产性权利决定的,而对于精神权利如署名权,则不能约定;另外法律之所以在当事人无约定时,将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这是因为技术成果的获得是研发人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但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法律又规定委托人可以无偿实施该专利。
『伍』 委托发明的专利权属于谁
1,委托合同的解除权非常特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委托合同的订立是以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互相信任为前提的,所以,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不信任,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
2,委托合同不能涉及一些与人身关系极为密切的,不可分的委托,比如婚姻登记就不得委托....
3,我国法律有委托发明,即以合同方式委托他人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这类发明的权利归属,专利法和合同法采取了合同优先的原则,如果合同约定不明或合同未对权利归属予以约定时,法律作了对接受委托的一方更为有利的规定,即权利归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
4,如果你先申请专利,专利权属于你,如果你有技术资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第九条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建议你看所有的专利法法条(并不是很多不到70条)网址如下:
http://www.sipo.gov.cn/sipo/flfg/fljxzfg/t20011029_1919.htm
『陆』 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归属
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接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专利权的归属
来源: 作者:
法条: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接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专利权的归属的规定。
一、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可以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合作,还可以是个人与个人的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合作各方按照分工分别承担一项发明创造的不同部分或者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方或几方负责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等物质条件,另一方或几方负责进行技术开发活动。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合作各方可通过协议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及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的归属,以及合作各方的其他权利、义务。如果合作各方没有就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专利权的归属达成协议的,按照本条的规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及取得的专利权应当归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或几方。
二、关于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和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的归属问题。按照民法的一般原则,在委托合同关系中,受托方根据委托方的委托办理委托事务,其办理委托事务的风险应当由委托人承担;同时,其办理委托事务取得的成果,也应当归于委托人。委托人则应按合同的约定向受托人支付费用和报酬。我国专利法为侧重保护实际完成发明创造一方的利益,规定接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协议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和取得的专利权归于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即归属于受托方。
『柒』 委托别人研发产品,研发人是否享有专利申请权
你其实可以提问的更具体一点,比如你所说的委托具体是指什么。就我们目前接触的客户,比如公司和员工之间,如果员工利用公司的资源进行了发明创造,那么这属于公司的发明创造,但是公司需要给员工一些奖励,在申请时公司是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而发明人当然是员工了。得看具体情况,看是否有委托合同,合同里又是怎么规定发明创造的成果的
根据《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其中,根据《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规定: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参照以上条款,可以确定您是该实习单位的员工,现在你需要确认是否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如果是,则属于职务发明创造,此时,该实习单位可以申请专利。
此外,根据《专利法》第六条第三款的规定 :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捌』 委托作品著作权怎样归属
著作权通常归作品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有,但是还是存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版一、改编、翻权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著作权归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二、两人共同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创作人共同享有;三、合作创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五、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造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可单独行使著作权;七、职务作品,除应归法人或者其他人享有的除外,其著作权归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玖』 委托开发合同未约定开发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归属,当如何处理
合同法第三百三十九条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专,申请属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拾』 知识产权归委托方所有 是否包括专利申请权
你好:当事人之间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通过合同对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归内属有约定的,依容其约定办理;未作出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后,研究开发人依法享有专利权,但委托人可以无偿实施该专利。
如不清楚专利申请权归属可上(http://tieba..com/f?kw=%B7%A8%C2%C9%D7%C9%D1%AF&fr=index 】去找里面的律师人士综合实际情况判断,问律·~师